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胃肠道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2-09-23 07:44汪纯姐江雪英
浙江医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营养液营养状况胃肠道

汪纯姐 江雪英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衢州 324000

大多数老年脑卒中患者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抵抗力降低,若患者疾病急性期营养供应不足,就会导致抵抗力进一步降低,不利于机体康复[1]。营养支持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胃肠道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良好的营养支持能够加速康复进程[2]。肠内营养凭借方便、费用低、更符合生理特点、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3]。但是,对于采取顿服方式还是采取持续泵注营养液方式提供肠内营养,目前尚无定论。我们就上述2种营养支持方式的效果,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旨在为老年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好的肠内营养供给方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0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③接受肠内营养,且无肠内营养禁忌证;④营养风险筛查标准评分≥3分[4]。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伴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顽固性腹泻、炎症性肠病、肠梗阻及其他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5];③近3个月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0092),并获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试验组52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65~85岁,年龄(75.29±5.03)岁;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RS2002)3~8分,平均评分(4.13±0.86)分。对照组52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65~83岁,年龄(74.54±4.64)岁;NRS2002评分3~7分,平均评分(4.21±0.93)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实施

住院期间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置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乳剂瑞能TPFT(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045)。根据患者理想体质量计算每日能量供应总量和营养液供应量,营养剂量为20~30mL/(kg·d),每100 mL营养液含能量546 kJ,其中18%为蛋白质,50%为脂肪,32%为碳水化合物。每日非蛋白质能量(kJ)=125.5(kJ/kg)×理想体质量(kg)。

试验组患者采取持续泵注方式给予营养液,起始以20 mL/h速度泵入,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增加滴速,最大滴速100 mL/h,每日在10 h内完成输注。对照组患者采取顿服营养液的方式,根据每日营养液供应总量分3~4次服用。

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10 d,治疗期间注意控制随机血糖在10 mmol/L左右,血糖过高者给予降糖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例、10例患者发生高血糖,给予降糖治疗后血糖均低于10 mmol/L,两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3,P=0.426)。

1.4 治疗效果评价

1.4.1 胃肠道耐受情况 应用胃肠道功能障碍(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GIDF)评分量表[5]评估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GIDF量表包括临床表现、肠鸣音、黏膜病变、肠吸收面积和细菌移位共5项指标,每项指标采取1~4分的4级评分,满分20分,评分越高表明胃肠道功能障碍越严重。统计两组患者肠内喂养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包括胃潴留、呕吐、腹泻等。

1.4.2 基于体重的每日喂养能量 统计两组患者平均每日实际喂养能量,记录基于体重的每日喂养能量,即每千克体重的每日喂养能量(kJ/kg)=平均每日喂养能量(kJ)/体重(kg)。

1.4.3 营养状况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水平。

1.4.4 免疫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道耐受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GIDF评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试验组患者GIDF评分、胃潴留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1。

表1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两组患者GIDF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例(%)]

2.2 两组患者基于体重的每日喂养能量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每千克体重的每日喂养能量分别为(118.38±6.28)kJ/kg、(105.73±5.62)kJ/kg,试验组患者每千克体重的每日喂养能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94,P=0.001)。

2.3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前清蛋白、血清白蛋白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前清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有所升高(均P<0.05),且试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2。

表2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M、IgG水平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IgA、IgM、IgG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升高(均P<0.05),且试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3。

表3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g/L,)

3 讨论

3.1 营养液持续泵注方式可以减少老年脑卒中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持续泵注方式给予营养液的试验组患者GIDF评分、胃潴留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采取顿服营养液方式的对照组患者,这说明营养液持续泵注方式可以提高老年患者胃肠道耐受性,减少胃肠道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营养液持续泵注通过循序渐进的调整用量、速度,可以提高患者胃肠道耐受性,减少肠内营养中断次数。对于胃肠道功能降低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来说,营养供应并非单纯的维持热量和正氮平衡,同时也要维护细胞代谢、改善脏器功能,既要维持营养供应,也应当保证营养供给舒适度,避免喂养期间发生胃潴留、反流、呕吐等胃肠道不适[6]。间歇顿服会不断刺激胃肠道黏膜,容易损伤肠道黏膜屏障,可能引起恶心、腹胀等消化道不适,降低患者胃肠道耐受性,导致营养供给中断,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7]。此外,顿服营养液后,胃肠道供血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容易引起其他部位缺血、缺氧,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同时伴有肠内细菌移位,为全身器官衰竭埋下隐患[8]。因此,对于胃肠功能有所下降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而言,建议采取持续泵注的方式给予肠内营养液。

3.2 营养液持续泵注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10 d后,试验组患者前清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肠内营养液持续泵注方式可以更加显著地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原因在于,持续泵注营养液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胃肠道耐受性,减少肠内营养中断频率,有利于患者获得持续营养供应,进而摄取更多营养。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对于营养支持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单纯地供应营养、维持正氮平衡,更重要的是调控生理功能、参与组织恢复和提高机体免疫力[9]。本研究选择的营养制剂瑞能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为1∶2∶3,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供应,其含有的椰子油能够促进正氮平衡、降低蛋白质消耗,丰富的维生素能够增强免疫功能,谷氨酰胺能够保护肠黏膜屏障,预防肠源性感染。本研究观察了反映体液免疫功能的IgA、IgM、IgG,发现治疗10 d后试验组患者的IgA、IgM、Ig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相比于顿服营养液,营养液持续泵注方式能够增加老年脑卒中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免疫功能,这可能与持续泵注方式可以获得更持久的营养供应、有效改善营养状况有关。

4 结语

营养液持续泵注方式可以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胃肠耐受性,改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有利于老年脑卒中患者迅速康复。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后续研究中将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继续探讨肠内营养液持续泵注方式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汪纯姐:研究设计、研究实施、论文撰写和审定;江雪英:研究实施、数据收集

猜你喜欢
营养液营养状况胃肠道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不同营养液对香榧幼苗生长的影响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2019胃肠道肿瘤防治新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