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论画家素养

2022-11-25 08:03张松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46期
关键词:潘天寿指点吴昌硕

1923年,潘天寿到上海女子工校任教。吴昌硕也住在上海,他抽时间登门拜访了钦慕已久的海派泰斗、当时已年届八十的吴昌硕。

决定拜访之前,潘天寿早早做好准备,画了几幅画,感觉都不满意,便撕掉重来。他要呈上最好的作品让吴昌硕指点。为了创作这几幅作品,他花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终于大功告成。他用蓝印花布包裹着自己创作的画,带在身上,让吴昌硕看后指点。

吴昌硕没有见过潘天寿,曾看过他的画作,对他有些印象,但并不是很深刻。潘天寿没来之前,以吴昌硕的名气,他以为吴昌硕很严肃,不好相处。潘天寿来到吴昌硕家里见面后,发现吴昌硕很和蔼,请教的专业问题,他总是耐心作答,还问他有没有听懂。潘天寿对吴昌硕又多了几分尊敬。

潘天寿打开自己的画作,双手捧起递给吴昌硕。吴昌硕认真地看了每一幅画,说:“画得真好!格调很高,落笔尤佳。阿寿,你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的不简单。”得到吴昌硕如此高的评价,虽然潘天寿心里美滋滋的,但他很快明白,再完美的作品也有瑕疵,可能吴昌硕对他的印象好,暂时没有指出来,便将画留下,希望他以后能够指出一些缺点。

潘天寿离开后,吴昌硕叫来身边的弟子,指着画说:“你们的画作模仿我的作品。这是潘天寿的画作,他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你们要走出自己的路来,才能在画坛上有一席之地。”众弟子一边听老师教导一边看潘天寿的画,觉得画作高雅不俗,值得他们学习。吴昌硕接着说:“作为一名画家,如果只画别人画过的东西,不过是一名画匠,而不是真正的画家,更谈不上艺术。”

吴昌硕说:“有不少人把抄袭当借鉴,临摹当创作,照搬照抄,作品缺乏创新,都是平庸之作。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创造性地运用,作品有原创性的思想表达和创新性的笔墨符号,这才是一个画家必备的基本素养。”

(摘自《思维与智慧》 张松/文)

猜你喜欢
潘天寿指点吴昌硕
读潘天寿《雨后千山铁铸成》有感
豆豆的指点
不要指点别人的人生
花卉的宠儿——吴昌硕
指点
一代绘画大师吴昌硕
吴昌硕石鼓文风格成因及影响
我眼中潘天寿的画
潘天寿在历史中,在眼前
纪念潘天寿诞辰120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