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博主,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2022-11-26 08:50凌睿
上海工运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博主职场经历

凌睿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愿意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求职经历和职场经验。搜索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平台不难发现,职场类博主正在成为一个数量可观、关注度和影响力逐渐扩大的新兴群体。

同时,越来越多的职场小白也乐于在网络上的搜索经验贴获取求职信息和技巧,巨大的信息需求也催生出一片属于职场博主的蓝海。

那么,职场博主的分享是否真实有用?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们的分享是否会对自身工作产生影响?职场博主背后都有中介“金主”吗?

分享、讨论、学习职场话题自带热度

“职场即生活”是大多数职场人的常态,因此职场话题天生就带有热度和讨论度。截至发稿前,小红书的“职场”词条已经有累计3.8 亿浏览量,B 站的职场分区共有139.3 万视频,累计85.1 亿播放。在这些社交平台上,有人分享自己的职场经验和技巧,也有人以口述或演绎的方式吐槽职场经历,还有人会在平台上分享实用技能供大家学习,从履历筹备、应试要点、跃升指南、职场心理调整、沟通技巧等维度,为职场人答疑解惑。

如B 站知名博主“姜Dora 在此”曾有多年互联网大厂工作经验,因发布了一条求职互联网公司的视频而广受关注。她打出“致力于为职场中年轻人提供精神力量和解决方案”的口号,结合自身经历为初入职场或即将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职场干货”,如大厂工作经历分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职场沟通技巧等内容,并在一年内在B 站获得了37.3 万的粉丝。而“大魔王NOVA 聊职场”也同样结合自己以往高级运营总监的工作经历,以视频讲述的方式为年轻人剖析“职场上能力和态度哪个更重要”“老板喜欢哪种员工”等热点和痛点问题。

在一些优质职场博主的评论区中,不少观众表示自己在听完博主发分享后,一部分困惑得到了解决,也能够突破自身视角的局限性,从同事和老板的视角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这类评论区也成了观众乐于发表个人意见的讨论空间,往往会出现与视频话题相关的经历和看法分享,引发新一轮讨论,成了视频内容补充的重要部分。

职场经历背书流量变现各有方法

要想创作出能引发共鸣的自媒体内容,职场博主的第一身份首先要是个职场人,或者曾有过丰富的职场经历,呈现出来的内容才不至于与现实产生脱节。在B 站做到10 万粉丝以上量级的职场博主,大多都在各自行业的头部公司有5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基于成功的求职经验和丰富的职场经历,他们才能做出吸引年轻人的高品质内容,并站在“过来人”的视角上分享自身的成功经验。

有一部分全职职场博主是由逃离大厂的人转业而来。除了“姜Dora 在此”这样主动“逃离”的,还有如李豹一样中年失业的产品经理。李豹在失业半年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新赛道,签约MCN(多频道)传媒公司,开始运作自己的抖音账号“豹哥直言”,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与观点,也会结合热点进行吐槽,凭借互联网大厂的热度和自身的工作经验,李豹的抖音账号也在半年内获得了24.5 万的粉丝量。

“我希望在工作之余能有属于自己的内容输出和表达,这就是我开始做视频的原因。”“姜Dora 在此”曾在视频中这样说道。不少视频博主都在个人频道建设过程中表示,自己做职场类的内容创作除了分享与表达自己对职场现象的见解以外,还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解读,为年轻的职场人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

当然作为职场人,职场博主这份副业也会对其自身的工作造成产生一定的影响。B 站“梨梨羊乐园”的两位博主曾在视频中坦言:自己虽然很敢说,但还是希望同事们不要看到自己的吐槽视频。同时,在吐槽视频的评论区中,除了一片叫好声外,偶尔也会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样的吐槽只会让人们看到博主的不专业。“车棍儿老师在教书”以分享教师日常工作为主要内容,这位B 站职场博主也曾在视频中表示,高频率地更新给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平衡自己的主业和账号运营,他将会降低更新频率。

如何才能做到分享内容既不脱离职场环境,又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持内容创作持续输出?浏览职场博主的主页简介,不难发现:这些能够持续输出高质量职场干货的博主,大多在自己的工作履历、一连串的标签上加了一个“前”字,表明自己已经告别的以往的职场,全身心投入到职场博主这一全新工作状态中,

实践出真知职场经验仅供参考

经验丰富的职场人给出的建议就一定能改变职场新人的境遇吗?有一部分职场人提出了质疑。职场新人小杨从秋招开始就关注了职场博主“姜Dora在此”:“因为她学历也不太理想,靠自身努力进了大厂,作为‘双非’院校的学生看到她的经历会能起到调整心态的作用。”而对于“姜Dora 在此”分享的职场干货,小杨却有点消化不良:“感觉实用性一般,毕竟不是同龄人,前几年的境遇和现在也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很难全部吸收。”

某职场博主在小红书发表了一篇主题为“如何婉拒老板的话术”的笔记,其中提到可以用“罗列工作+询问优先级”的方法让老板做减法,却被评论“用了,老板说要我提高工作效率,挤出时间完成所有工作。”

职场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所谓“职场经验”,职场小白也大可不必全都奉为圭臬。首先每个人所处的职场环境和个人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很多问题并不可以一概而论,作为职场高层的人给出的建议与职场新人的视角本来就大不相同,观众面对的领导和职场博主的思考思路也未必相同。同时,在职场环境中生存,除了个人能力外也有赖一定运气成分,当职场博主以过来人的姿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运气成分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千变万化的职场环境和就业形势面前,相当一部分乍一听很有道理的“职场经验”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每个职场环境中,具体应该怎么转变思路和实践应用,还是应该由身在其中的人结合实际情况自行摸索和判断。

收费咨询、卖课程博主的盈利模式逐渐成熟

以揭秘职场“本质”为“卖点”的职场博主是如何“生存”的?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辞去本职工作成为自由创作的职场博主,这个行业真有这么具有吸引力吗?

和大多是平台的博主一样,除了各平台的激励机制外,商务合作推广是职场博主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即广告收入——这也是最广为大众所知的一种盈利方式。无论是小红书还是B 站,职场博主大多都会在简介里留下商务合作的联系方式。职场博主会将自身内容结合相应产品进行结合,融入到视频内容当中,以收取广告费实现盈利。

在起步初期,粉丝基数较小的博主很难接到广告,但对于职场博主而言在这一时期也不乏盈利的机会。据小红书职场博主“职场指北针Peggy”介绍,自己作为3.5 万粉的小体量博主,很难靠接广告的方式获利,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于咨询收入。在视频中她坦言:“从200 粉到现在的3 万粉,每个月的咨询用户数都在稳步地增长。近十个月以来,单月能从小红书转化的用户至少有20 个,服务价格也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都有。”不少职场博主在持续输出观点和职场干货,并获得粉丝的认可后,通常也会通过付费咨询的方式进行变现,咨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修改简历、应试策略培训、制定职场发展策略等职场内容。

同时“职场指北针Peggy”也在视频中介绍自己即将上线职场课程,价格在几十元左右。类似的,B 站职场Up 主“大魔王NOVA 聊职场”也开设了自己的B 站职场课程,总计22 课时,售价159 元。相比起平时发布的视频内容,视频课程在经过博主及团队的打磨后会更加系统,方便订阅者吸收和理解。

面对职场问题和求职焦虑时,职场新人会在社交平台向职场博主寻求帮助,这无可厚非,但涉及付费咨询或购买课程等消费行为时应该更加谨慎。在“知识付费”之前,应该详细了解收费模式,并结合自身情况和博主擅长的领域,综合考量职场博主提供的付费服务是否适合自己。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甄别真伪,谨防诈骗,切忌病急乱投医。

猜你喜欢
博主职场经历
跟着零食博主买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时尚博主谢慕梓:分享身边的美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创意折纸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