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联合钳夹术或电切术清除胚物残留临床效果比较

2022-12-13 02:53方华英伍晓慧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钳夹刮宫电切

方华英 伍晓慧

浙江省龙游县中医院(324402)

不全流产(IA)发生率为1%~6%[1-2]。宫腔镜电切术去除宫内残留组织为目前IA常用术式[3]。但该术式可能对子宫内膜造成电热损伤,增加宫腔粘连的风险,需要有经验的医师操作,并不适于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年本院采用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IA的临床资料,比较宫腔镜联合钳夹术与宫腔镜电切术的治疗效果和优缺点,以期为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因IA行宫腔镜手术175例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年龄21~40岁,宫腔镜手术治疗;②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血β-hCG检查确诊为宫腔残留,且提示子宫<12周妊娠;残留组织最大径>2cm或经药物保守治疗后仍然残留;③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胎盘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排除标准:急性生殖系统感染;随访期间失访和病例资料不完整。

1.2 手术方法

术前禁饮食4~6 h,采用静脉麻醉,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80 mg软化宫颈。电切组:采用wolf公司的妇科宫腔电切镜。膨宫液为生理盐水,膨宫压力100 mm Hg,流速 400 ml/min。静脉全麻。根据电切环直径逐步扩张宫颈,镜体进入宫腔后确定胎物残留组织的大小及位置,通过电切环将宫腔中胎物残留组织逐步切除,术毕全面检查宫腔,切除的组织碎片送病理检查。钳夹组:采用检查宫腔镜(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生产),膨宫介质均为生理盐水,膨宫压力设定为100mmHg,扩宫后镜体进入宫腔直接观察和确定病灶大小、部位、外观并全面探查宫腔,根据宫腔镜定位以取物钳钳夹出残留组织,再次置入宫腔镜确认病灶是否取净,宫角等特殊部位及部分植入组织可直视下采用微型钳钳夹,如始终无法清理干净,可改行宫腔镜电切手术,组织碎片送病理检查。术后序贯口服雌孕激素预防粘连,术后2~4周B超复查必要时行宫腔镜复查。

1.3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术中所见宫腔粘连、子宫严重屈曲、宫腔畸形、并发症情况,术后阴道B超检查子宫情况,并比较两组一次性完全清除率及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175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其中71例采用宫腔镜电切术,104例采用宫腔镜钳夹术,两组一般情况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2.2 手术情况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无差异(P>0.05);术中宫腔镜发现宫腔粘连、子宫严重屈曲及宫腔畸形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率(感染、术后出血、子宫穿孔、TURP 综合征)、一次性完全清除率、中转宫腔镜电切数;术后新发宫腔粘连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临床结局比较

3 讨论

3.1 宫腔镜治疗不全流产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

不全流产是妊娠流产常见并发症,孕次、产次、剖宫产史、子宫位置极度前屈或后屈等均与妊娠物残留密切相关,妊娠物残留可能导致阴道流血淋漓不尽或者大出血,继发贫血、宫腔感染,甚至不孕等。药物保守治疗可应用于妊娠物残留时间较短(阴道出血时间≤14 d),宫腔内残留组织直径较小(≤2.5 cm)以及血β-hCG水平较低的患者。对于残留物较大、β-hCG水平高、子宫屈度大、宫腔粘连及宫腔畸形的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常常失败[1,4]。

传统手术方法是盲目刮宫或在B超引导下刮宫术,均通过刮匙感觉子宫腔的粗糙感判断宫内是否干净,盲目性大,组织残留时间越长,刮宫越困难,反复刮宫,造成宫内膜损伤,继发宫腔粘连,闭经,不孕等。子宫过度屈位、宫腔粘连及宫腔畸形还增加刮宫难度,失败率高[1,4]。

宫腔镜能直接观察和确定病灶大小、部位、外观,宫腔镜直视下手术能安全高效地清除残留病灶,且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5-6]。用于陈旧、机化或位于宫角等部位的残留组织,增加了刮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可发现刮宫难以发现的子宫发育畸形、宫腔粘连等。宫腔镜下定位准确,提高治疗准确性,减少对宫内膜的损伤。

3.2 宫腔镜钳夹术是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简易、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

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利用宫腔镜电切术去除宫腔内残留组织已成为目前最佳的手术方式。但使用宫腔镜单极或双极等电切,对病灶周围正常子宫内膜造成电和热损伤,增加术后子宫粘连的发生率,甚至导致不孕[7-8]。宫腔镜电切术中由于组织碎片的形成,影响手术视野,需反复进出宫腔,增加了手术时间,还容易造成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特别对于特殊部位,如宫角残留,更容易因为切割过深,造成宫角穿孔[7]。宫腔镜电切手术需要昂贵的电切设备,手术风险高,手术需由电切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基层医院开展宫腔镜电切术存在难度,而宫腔胚物残留又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因此基层医院急需开展简易、安全的的治疗方式[9]。

宫腔镜具有直接窥视宫腔,确诊残留位置,使钳夹术有的放矢,增加钳夹的准确性,且可再次宫腔镜评估宫腔是否清除干净;对于特殊残留部位或宫腔植入组织,采用宫腔镜直视下微型钳钳夹,基本可去除干净;对于残留时间长的组织,可于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雌二醇等预处理,以降低钳夹难度。笔者发现大部分患者经过初次钳夹后仅部分宫角、宫腔憩室等特殊位置可能残留,联合直视下微型钳钳夹基本可清除干净。笔者回顾分析了本院宫腔镜电切术、宫腔镜钳夹术治疗胚物残留患者资料,两组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率(感染、术后出血、子宫穿孔、TURP 综合征)分别为2.82%、4.81%;一次性完全清除率分别为95.77%、97.11%;术后新发宫腔粘连率分别为2.82%、1.92;两组无差异。

本项研究是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相比宫腔镜电切术,钳夹术治疗胚物残留具有简易、安全、高效等特点,但回顾性研究存在选择偏倚、样本量少等问题,有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全面评价钳夹术,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对基层医院没有宫腔镜电切设备、缺乏娴熟的宫腔镜电切技巧,宫腔镜钳夹术治疗胚物残留不失为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钳夹刮宫电切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公铁联运钳夹车的研究探讨
指压钳夹法抢救心脏破裂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肿瘤残留及二次电切术后复发和进展的单中心因素分析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诊断性刮宫术患者麻醉期间的护理效果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