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探究

2022-12-17 10:32吴汉昌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2期
关键词:广西南宁百香果精准

吴汉昌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乡村振兴背景下,百香果成为精准扶贫的热门产业,广西南宁地区结合地理环境特点,积极打造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链。南宁良庆区大塘镇南洲村种植百香果,有效拓宽村民致富路,将百香果转换为“致富果”。百香果又被称之为“鸡蛋果”,不仅营养丰富,并且果汁香味浓郁,因此获得“果汁之王”美称。百香果盛产于美洲地区,热带与亚热带气候均适合种植。广西地区对百香果种植有多方面优势,当年即可完成种植与结果,并且可以多批开花,整体来讲经济效益非常高。近些年广西地区大力发展百香果种植产业,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了推动力,扎实了乡村振兴基础。基于此,加大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研究力度,进一步完善百香果种植产业链,有效改善百香果种植问题,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为精准扶贫工作服务。

1.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情况

此次研究以广西地区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展开研究,目前广西南宁地区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越来越成熟,虽然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还存在很多待优化之处,但是整体发展趋势良好,百香果种植面积增长速度加快。

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工作,广西地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根据地区经济情况与地理环境等,组织种植百香果,特别是南宁地区,南宁南洲村2017年百香果种植面积已≥800亩,并且政府为百香果种植提供30万扶持资金,在当前百香果种植基础上,逐步增加百香果产业基地面积,并引进农一号百香果种植苗,由专业任玉环种植管护。地方政府与当地村民积极总结经验,及时反思收益波动问题,并与专业水果种植企业合作,共同管理百香果基地,由村民入股分红,打造“公司+合作社+基地”多元经营体系,并提高广西南宁地区的品牌效益。目前广西南宁地区百香果精准扶贫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实地种植经验增加,并且种植管理系统越来越成熟,百香果种植基础得到有效夯实,传统百香果种植已成功转型为黄金百香果种植,百香果精准扶贫项目顺利步入正轨。

2.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2.1 “公司+基地+脱贫户”百香果种植模式

百香果精准扶贫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种植地区的贫困程度,增加了经济收入,并加强了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广西南宁地区作为百香果精准扶贫代表区域,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精准扶贫的模式,迅速发展百香果种植产业。由政府带头为百香果种植招商引资,拓宽百香果种植经济力量渠道,吸引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加入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中。以企业为基础去创建百香果精准扶贫种植产业基地,并且用专业力量帮助贫困户学习百香果种植技术,在此基础上,政府与企业合作引进百香果种苗,传授技术并提供百香果销售服务,通过基地岗位工作的方式去吸引贫困户加入百香果种植中,既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又可以学习百香果种植技术,积累种植经验。

参考宾阳县百香果种植产业链发展来讲,以“黄金·传奇”特级黄金百香果脱贫示范基地为主体,有效落实上述发展模式,不仅保障了农户百香果种植经济收益,同时提供了稳定的收购渠道,真正做到了“一指二保”,即种植技术有专业团队指导,百香果种植收购价格有企业保底,百香果销售路径有保障。

浦北县同样作为百香果精准扶贫代表地区,政府招商引资,香果人家农业发展公司的加入,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帮助下,借助土地流转创建了百香果种植基地,基地面积达25.33hm2,参与分包种植的贫困户达到20户,此外还吸引了周边贫困户的关注与加入,有效实现了政府精准扶贫、企业长远发展、贫困户经济收入增加等的共赢。

“公司+基地+脱贫户”种植技术有效打造了百香果种植、销售等整体性服务体系,带动脱贫户精准巩固脱贫成果带动脱贫户精准脱贫,为当地经济效益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公司+基地+脱贫户+合作社”百香果种植模式

以“公司+基地+脱贫户”为基础,通过对百香果种植经验的提炼,进一步发展为“公司+基地+脱贫户+合作社”百香果种植模式。借助种植基地对百香果种植示范的作用,去鼓励更多贫困区农户参与到百香果种植中,并且由企业制定专业的种植计划与标准,积极为贫困户提供苗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积蓄市场开拓力量,完善百香果销售服务体系。合作社的加入,在种植模式中主要扮演组织方的角色,凝聚脱贫户百香果种植力量,打破传统百香果种植中,脱贫户单枪匹马的模式,对脱贫户百香果种植进行统一管理,真正做到了百香果种植的资源优化配置。借助农民合作社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去增加百香果种植资金力量,打造更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借此达到百香果种植收益增加,精准扶贫步伐加快的目的。以马山县三乐村为例,政府方面提出由每户3000元的入股标准鼓励贫困户入股合作社,以合作社为代表,积极联系并合作扶贫企业,从而打造成“公司+基地+脱贫户+合作社”一体化的精准扶贫产业模式,脱贫户在百香果种植过程中,不仅获得种植收益,还能够得到切实的分红,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3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百香果种植模式

脱贫地区百香果种植需要各方面条件的支持,部分脱贫 村主导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摸清家底的方式为增收渠道的 寻找创造条件,灵活调整发展模式,有效增加脱贫村集体 经济收入。参考凤山县中亭村,作为典型脱贫村,为巩固脱贫成果,积极从做大村集体方面着手,致力于带动全村人富起来的发展目标。借助乡村振兴发展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有效结合地域优势,创建专业合作社,并建设百香果种植基地,以村为单位加入到百香果精准扶贫种植产业中。通过村集体产业发展,村集体产业分红巩固脱贫成果。

3.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阻碍与清阻措施

3.1 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阻碍

3.1.1 农业基础有待扎实,风险抵抗力弱

百香果种植产业的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契机,虽然为脱贫户拓展了经济收入渠道,但是在实际实施中也面临着很多阻碍。

以广西南宁地区来讲,大部分贫困村交通不畅通,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弱、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到位等,为百香果的种植带来了困难。百香果种植过程中,无法保证干旱期水资源的灌溉,洪涝期水资源的排渍,若遇到雹风灾或者是霜冻、旱灾等自然灾害,甚至会对百香果种植带来致命性打击。百香果种植经验少,面对特殊气候下的百香果管理应急能力差,整体来讲农业基础不够扎实,为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带来阻碍。

3.1.2 种植管理不到位,种苗质量无法保证

脱贫地区百香果种植工作的开展,因为各方面均缺乏经验,所以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必须总结与积累经验,摸索适合的种植管理模式。广西南宁地区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初期,面临着种植管理经验缺失,种苗质量高低不一等问题。种苗质量直接决定百香果种植质量,若不能保证及时筛查毒苗、种植有序管理等工作,百香果种植质量必然出现问题。百香果种植推广期间,频繁出现毒苗混入、廉价苗霸占市场等现象,为百香果种植与精准扶贫造成很大困扰。

3.1.3 种植技术有待优化,种植产量提高滞缓

广西南宁地区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越来越成熟,农户经济收入显著增加,但是个别区域还存在种植技术有待优化,种植产量提高滞缓的情况。百香果种植产业依然以小规模生产为主,受到贫困地区劳动力缺失的影响,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中的农户多数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虽然种植经验丰富,但是对百香果种植接触少,加上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百香果种植技术学习方面接受能力弱。不仅如此,百香果种植期间,搭架不符合规范、管理不够精细化、病虫害预防不及时等现象比比皆是,种植产量相对比较低,成果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不利于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

3.1.4 种植技术推广力量缺乏,技术落实不到位

百香果种植技术的推广以及技术的落实同样是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中必须突破的阻碍。脱贫地区专业人才缺失严重,尤其是乡镇级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如此一来,就增加了百香果种植技术推广工作难度,专业指导不能做到全覆盖,必然会波及百香果种植水平提高。这方面需要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必须提高重视。

3.2 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清阻措施

3.2.1 扎实农业设施基础,增强风险抵抗力

百香果精准扶贫种植产业发展,必须进一步扎实脱贫地区农业设施基础,打造完善的农业设施体系,尤其是水利与自然灾害防御方面。以百香果种植基地为依托,升级生产设施,增设灾害防御设施,优化与完善物流配套体系,从多方面为百香果的种植创造有利条件。百香果种植面积的扩大与产量的提高,对销售物流需求增加,及时拓展物流体系,增加水果批发频次,创造更有利的销售条件。此外还需要注意百香果种植自然灾害防御工作的落实,广西南宁地区自然灾害频繁,针对频发的旱灾、涝灾、雹风灾等,都要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并且提高风险预防水平,做好风险预防应急处理。从意识、技术等方面对风险防范能力进行强化,政府方面需设定以百香果种植为中心的风险预防基金,一旦发生不可控自然灾害,最大程度保障农户利益。

3.2.2 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保证苗木质量

百香果种植质量的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与苗木质量缺一不可。百香果种植,必须明确注意事项,做好养护管理工作。从提高繁殖质量角度出发,由政府带头企业协助,加大科技创新力量,做好百香果精准扶贫工作的技术协助工作,引入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当前种植基地基础上增加无病毒种苗培育基地。大力发展产业化育苗工作,加快毒苗整治步伐,为百香果种植创造高质量苗木条件,有效改善种植管理不到位、毒苗肆意销售等现状。在此基础上,打造更专业的栽培技术服务团队,做好百香果种植田间指导工作,提供更到位的网络咨询服务,有效解决百香果种植与销售的后顾之忧。

3.2.3 优化百香果种植技术,积极延伸产业链

百香果种植技术优化事情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百香果种植产量的必然途径。首先需要解决贫困地区劳动力缺失问题,鼓励更多壮年参与到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中,改善百香果种植老龄化现象,并且提高文化水平,为百香果种植技术推广提供帮助。先进种植技术的引进,必须整合当地百香果种植经验,对深加工业发展进一步推进,并且有效延伸百香果种植产业链。目前广西南宁地区百香果种植产业面积不断扩大,政府对百香果种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利用这一有利优势,大力发展百香果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对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链进行完善。优化种植技术,提高百香果种植产量,做好百香果深加工工作,增加百香果种植附加值,借此达到提高百香果种植农户经济收入的目的。

3.2.4 加大技术推广力量,吸引农业技术人才

农业技术人才是推进农业种植的动力与基础,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中,农业技术人才始终是薄弱环节,若无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持,必然会阻碍百香果种植的长远发展。以百香果种植为基础,加大对农村技术人才队伍定向培养力度,积极传授百香果种植经验与指导新技术,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团队。政府方面需做好指导与带动作用,帮助农村技术团队培养解决缺失的资金问题。建立百香果技术人才培训与聘用动态机制,带动农业技术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农户、基层人员方面去提高百香果种植水平。打造农技推广队伍,由政府牵头、企业助推、合作社参与等方式,加大百香果技术推广力度,吸引更多农业技术人才的加入。

与此同时,不能忽略百香果品牌培育工作,以专业技术去提高百香果产量与质量,积极建设百香果品牌,增强百香果市场竞争力。制定完善的品牌谋划方案,加大招商引资力量,巩固百香果种植资金链,提升百香果品牌认证,解析百香果品牌效应,借此提高百香果市场知名度,为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产物,不仅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增加了脱贫户经济收入,同时为地区打造特色化发展产业链,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做出极大贡献。广西南宁地区是百香果精准扶贫发展的代表地区,不仅百香果种植经验丰富,并且不断克服百香果种植阻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面对百香果种植中遇到的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风险抵抗力弱、专业技术团队缺失等,及时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制定风险预警体系,提高风险抵抗能力,以多种种植模式稳步推进百香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形成完善的种植、深加工、销售等产业链,为百香果种植推广提供了充足动力。

猜你喜欢
广西南宁百香果精准
朋友,我祝福你们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落叶在跳舞
莫兰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绿
精准的打铁
蒋湘兰:百香果 香百家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