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疫有你我微光

2022-12-31 07:51汪茂盛
当代党员 2022年23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防疫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汪茂盛

“大家做核酸采样时要注意间距,相隔2米。”11月17日,万州区五桥街道五间桥社区,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开始了新一天的高强度工作。辖区居民重庆安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帮宣也想做点什么,他一边号召员工加入志愿者队伍,一边自己掌勺,为社区工作人员烹制爱心午餐。

像向帮宣这样的人,其实还有很多。

11月以来,为应对重庆严峻的疫情形势和防控压力,市委、市政府积极部署了各项防控措施,而每一项措施的落实落地落细,都少不了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志愿者、爱心人士和群众的鼎力支持。

他们中有党员、退役军人、普通群众,他们不求回报、不图名利,在一线默默奉献,筑起了保卫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防疫“高墙”。

冲在前:山火战得了,病毒也能防

亮黄色的摩托车身,挡风板上黑白格子花纹格外醒目,璧山区青杠街道志愿骑士队队员吴朴慧头戴印有红色蝴蝶结图案的头盔,拿着喇叭,沿着璧兰河边,劝导附近钓鱼的人赶紧回家。

“大家快点回去哟,别鱼没钓到把病毒钓回去了。”吴朴慧的声音清脆,带着一股浓厚的璧山口音,就是这口乡音,曾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里,向全国人民讲述着山城儿女战山火的热血与激昂。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11月5日晚,吴朴慧试探性地在摩友群发了条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并强调没有报酬,谁料反响非常热烈。

“我要来!”

“需要摩托车不?我肯定来。”

“保护家里人还需要报酬吗?”

……

第二天,这群战胜过山火的骑士又站了出来,向各自辖区的文明办和社区报到,璧山区青杠街道的7名骑士也迅速集结,他们中年龄最小的19 岁,最大的也就25 岁。这次他们的任务不是运送物资,而是开展劝导和宣传防疫工作。

看似简单,防疫工作却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温柔,这让吴朴慧有点不放心:“队里年轻人多,但要做好防疫工作,仅靠热血是不够的。”

年轻骑士也看出吴朴慧的担忧,向她保证:“放心,我们重庆‘耙耳朵’都温柔得很。”

就这样,7 个人开始了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的工作,累了就趴在摩托车上小憩,12 个小时的连轴转让吴朴慧的嗓子有点哑了,但看到防疫成果时,她说:“山火打不垮我们,疫情面前我们团结在一起。”

老队友聚首,新队友又集结。在重庆两江新区金山街道民心佳园社区,70多名由摩托车、电动车骑手组成的骑手队伍,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为辖区居民采购、配送生活物资及药品。他们中有14位是老兵志愿者,45 岁的霍定友也是其中之一。在一次卸货过程中,他偶遇一居民突发腰痛,霍定友以7分钟的“神速”将药品购回。他说,这次退役军人主要负责高风险区域楼栋的物资配送工作,“军人嘛,就应该冲锋在前。”

除了退役军人,队伍里还有快递员、小区居民、企业职工等,他们都骑上自己的摩托车或电动车,为这个人口密度大、中心城区第一个公租房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骑手王俊杰说:“我们跟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比起来,这些不算什么,为了家园,我们会一直骑下去。”

身在后:用我们的方式保卫这座城

有人冲锋在前,还有一群人,仅靠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便将人心拉近,为需要的人送去阳光温暖、驱散阴霾。

“刘警官,我一到晚上就开始失眠,白天没精神,这可怎么办?”

“孩子上网课不认真,本来我就烦躁,现在看着他这样我更烦躁了!”

……

11月15日,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中梁山派出所举行的一场线上“心理疏导会”,让民警刘磊忙得不可开交。

原来,中梁山街道部分区域因采取了协同防控措施,有着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刘磊,利用职业和专业优势,第一时间在警民微信群内发布防疫反诈信息。他说:“平时邻里矛盾较为常见,但在这种时候,家庭内部矛盾和个人焦虑情绪容易被放大。”

短短一周,刘磊便开展线上辅导20余次,编织好居民的“心灵口罩”。

除开专业资质者,爱心市民也能利用优势资源,支援防疫后方。

11月10日,南岸区烟雨堡社区东海金香庭D 栋居民王国利在小区微信群内连发数张蔬菜照片,并告诉小区群友,虽然自己不能外出,但平时经营蔬菜店的他,可以帮小区居民登记购物,联络上下游商铺,提供更优惠的价格,还免收配送费。一时间,群里热火朝天。

“蔬菜哥,我来两斤瓢儿白、两提土鸡蛋。”

“蔬菜哥,我们家要白萝卜、山药,还有黄瓜。”

……

“不着急,大家一个一个来,我好记录下来。”群里一声声的感谢让王国利有些不好意思,他说:“我的能力很有限,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比我辛苦多了,我能帮就多帮点。”

像他们这样在防疫后方发力的人还有很多:南岸区南坪镇绿荫社工组织24小时为辖区内居民提供情绪疏导、政策解释、防疫宣传等各类服务;沙坪坝区萤火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建起心理咨询师团队,成为社区与居民及时沟通、反映问题的重要桥梁;九龙坡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面向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和重点群众,开展线上直播,响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纾解负面情绪。

组织力:“五步法”让“志愿红”更红

11月16日,南岸区鸡冠石镇石门社区业主微信群内,社区工作人员发了一条“友邻”志愿招募令:“31 栋刘嬢嬢的儿子在一线抗疫,现家里只有84 岁的老人家一个人,最好是离得近的,有没有人愿意来照顾下?”10多名群友踊跃报名,按照“民呼我应,友邻互助”的原则,住在同楼栋的社区党员张文丽“脱颖而出”。

每天,张文丽都前往老人家中送物资,教老人如何做好个人防护。11月13日,她如往常一样来到老人家中,却发现老人腹痛不止。张文丽立刻联系社区对点医生,经过5个小时的悉心照料后,老人腹痛得以好转。

“社区的‘友邻’志愿者,就是依托‘五步工作法’开展的,不仅充分发挥社区微网格作用,还补充了防疫工作力量。”鸡冠石镇党委负责人说。

何为“五步法”?原来,市文明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针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总结推出以“按需设岗、就近招募、做好保障、有序实施、精准评估”为主要内容的“五步工作法”,推动了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有力有序开展。

渝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针对辖区内医务工作者连续奋战抗疫一线、不能照顾好家人的现状,按照志愿者兴趣特长,志愿方向等,组织了一批老师、物业管理人员担任志愿者,“点对点”为医务工作者的家人提供学生学业辅导、生活物资保障等服务,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11月以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快速响应,迅速启动开展了“疫情要防住·文明在行动”志愿者专项行动,发动1.6万个志愿服务组织,动员50多万名志愿者,参与核酸采样、联防联控、物资配送、文明劝导、心理疏导等服务活动18.6余万场次。

还有很多为这座城到处奔走的人,无法统计在内。一个人的光芒虽弱,但一群人、一城人,汇聚起的星光,璀璨如昼,一定能照亮我们的前路。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防疫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豪华防疫包”
我志愿……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我是志愿者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