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H高校6798份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3-02-05 04:23肖化柱张立刘添柱童雨溪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农林课程体系满意度

肖化柱,张立,刘添柱,童雨溪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一、 引言

高等农林院校始终肩负着服务“三农”重要使命,从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成立农业革新社,举办农民夜校的“醒农”运动,到鲜明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高等农林教育办学目标;从20世纪30年代创建中央农业学校举办本科、预科专业,到现今40所公办农业大学,7个专业类、47种农学学科本科专业,再到《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提出的五大领域12个本科专业,开办满足家长和学生期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本科专业,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其个人发展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以及满足农业产业各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提升农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要求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以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然而,在高等农林院校改革实践中,本科专业设置优化调整面临着固有体制机制、农业领域跨学科特性以及学生兴趣与需求等挑战[2]。因此,探索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设置优化调整的有效途径,对于建设高质量的高等农林教育体系,创建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科专业自身因素,如课程设置、专业方向的多样性和专业本身质量等,对学生满意度产生影响;二是基于专业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性、实践教学机会和实训质量等,能够影响学生满意度;三是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亲和力与沟通能力等教师水平,影响学生学习体验和满意度;四是实验室设施、图书馆资源、学习环境和信息技术支持等教学条件,对大学生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另外,学者们从专业是否具有继续深造和出国交流机会等方面,对大学生满意度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尽管以上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见解,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内容没有契合国家最新政策文件精神,未能充分考虑时代发展对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的影响。二是影响因素指标设计不够全面,未能将影响大学生满意度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三是研究方法不够科学,限制了对影响因素深入探索和准确分析。

综上,为更精准地分析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本研究将紧扣时代发展需求,设计并运用更加全面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及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提供现实参考。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教育中,学生满意度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反映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水平、教学条件和专业发展机会等方面的认可程度。本科专业本身的因素是关键之一,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专业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果[3]。合理的培养方案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机会和高质量实训,促进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和知识,增加满意度。教师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学生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优秀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且亲和力和沟通能力较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供有效支持。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是另一重要因素,优越的实验室设施、图书馆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和研究效果,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满意度。专业提供深造和交流机会也影响学生满意度,丰富多样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学术追求和个人发展需求。此外,不同学生对影响因素的感知和重视程度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教育改革和专业优化调整时,也需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4]。综上得出结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教育大学生满意度可能受课程师资、学生的个体特征、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配套设施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说H1:学生个体特征对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教育大学生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学生对本科专业教育满意程度会受到性别、户籍性质、政治面貌、班级成绩排名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容易接受外部环境的变化,思维更加理性,对于本科专业教育的评价可能更高一些。户籍为农村的学生对本科专业教育的期待相对于户籍为城市的学生较低,因而更容易对本科专业教育感到满意。相对于群众与共青团员,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可能更高,更容易将加强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进而更加客观地看待外在学习环境,对本科专业教育的评价相对较高。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也会相应提高,对于当前阶段的本科专业教育就会更加满意。

选取师德师风、理论水平、实践水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五个师资特征进行变量分析。教师是教学活动主要组织者,学生是教学活动主要参与者,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深刻影响学生培养质量[5]。师德师风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学生对于师德师风的认可是专业教育满意度的重要体现。当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较高时,他们通常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教学体验和学习指导,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这样一来,学生对专业教育的满意度也会相应提高。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当教师能够巧妙地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成就感时,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会得到提升。高水平的教学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而提升学生对专业教育的满意度[6]。

假说H3: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对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教育大学生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

从课程体系设计合理性、课程对掌握专业知识的帮助程度、课程对提高实践能力的帮助程度、课程对今后工作的帮助程度以及课程与行业发展趋势的紧密程度五个变量分析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教育大学生满意度。当课程体系设计能够与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相匹配,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选择时,学生更容易感到满意。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教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学生只有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实践技能,才更有可能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因此课程对于掌握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帮助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教育的满意度。学生通常更满意那些能够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或生活中的课程学习,如果课程能够提供实际案例分析或实践机会,为毕业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学生可能更有动力学习,进而对专业教育更满意。学生往往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产生浓厚兴趣。如果他们认为课程使他们更有竞争力,能够适应行业的快速变化,并具备应对新兴趋势的能力,那么他们可能对专业教育更满意[7]。

假说H4:教学配套设施情况对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教育大学生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

从教材选用、图书资料、实验设施、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以及教学信息化六个维度进行分析。教材是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到学习体验和教育成果,如果教材的语言清晰明确、逻辑严谨,并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那么学生的满意度可能更高。图书资料应持续更新,以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8]。过时的资料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满意度。实验设施的现代化和维护程度对于科学、工程和其他实验型学科的学生非常重要。如果实验设施齐全、现代化且保持良好状态,学生更可能对其感到满意。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这有助于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他们对专业教育的满意度。学生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相关行业,了解最新的行业趋势和需求,这对他们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教学信息化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学习选择、学习机会,以及学习资源,同时还有助于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实时反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对专业教育的满意度[9]。

三、 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和研究样本

为了全面了解H高校本科专业学生满意度,笔者于2022年9—12月对H高校7200名本科学生发放问卷,回收7029份,删除填写不完整、前后矛盾等无效问卷231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6798份,有效回收率为96.7%。问卷调查数据涉及学生个体特征、专业课程师资情况、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教学配套设施情况等四个维度,还包括学生对专业总体满意度。运用SPSS26.0对6798份调查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对专业教育满意度较高,总体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特征统计

(二) 实证模型构建

根据研究假说,笔者从学生个体特征、专业课程师资情况、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教学配套设施情况等四个维度出发,构建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实证模型,具体函数形式如下:

其中,Satisfaction为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当学生满意时,Satisfaction=1,反之,Satisfaction=0;indi、teaj、curk、facm分别代表学生个体特征、专业课程师资情况、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教学配套设施情况等因素变量。

通过上述平台,一方面完成对高校图书馆学术信息资源的存储;另一方面完成对学术信息资源的挖掘。通过这种海量挖掘的方式,并结合各种挖掘算法,进而完成对高校图书馆学术资源的共享。

(三) 研究方法

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程度属于有序分类变量,采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模型为:

式中,P为被解释变量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发生概率,i代表第i名学生,Xi为解释变量,包括indi、teaj、curk、facm等方面的19个变量;βj为待估计系数。

(四) 变量设置

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回归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定义、赋值和预期方向如表2所示:

表2 各变量的定义、类型、取值范围与预期方向

四、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6798份样本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赋值后,笔者采用STATA17.0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处理。笔者采用向后筛选方法进行回归处理:首先,将全部变量引入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获得模型Ⅰ,经检验,Pseudo R2值为0.198,拟合效果良好;然后以10%显著水平为阈值,根据不显著变量中p检验(Sig)值从小到大,依次剔除不显著变量,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各种检验,最后得到方程中所有变量均显著模型。从估计结果看,各个模型整体结果显著,计量结果相似且稳定。为减少篇幅,本文只列出所有变量纳入模型估计结果(模型Ⅰ)和所有变量显著模型估计结果(模型Ⅱ),具体见表3。从回归结果看,在假设四大类20个变量中,有10个变量对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显著,另外10个变量则对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表3 Logistic回归结果

学生个体特征方面,性别、户籍性质、政治面貌、成绩排名等四个变量具有显著性,且与预期方向一致,假说H1成立。

专业课程师资情况验证了假设2,教师的师德师风(X5)、理论水平(X6)、实践水平(X7)、教学方法(X8)均未能通过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原因可能是,当前高等院校发展良好,整体师资水平较高,大学生独立性和适应能力都比较强,对不同教学方式接受度较高,因此师资情况不会对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教学质量(X9)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符号为正号,与假设基本保持一致。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部分验证了假设3。课程对掌握专业知识帮助程度(X11)和课程对提高实践能力帮助程度(X12)未能通过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其原因可能是,当前高等农林院校课程设置较合理,包括理论课程及实践操作,一般都能满足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课程对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帮助程度对学生满意度影响不显著。课程体系设计合理性(X10)、课程与行业发展趋势的紧密程度(X13)以及课程对今后工作帮助程度(X14)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符号均为正号,与假设基本保持一致。

教学资源与配套设施部分验证了假设4,教材选用(X15)、图书资料(X16)、实验设施(X17)以及实习实训基地(X18)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究其原因可能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对高等农林院校的投入,学校硬件办学条件提升,基本能达到学生的预期和需求,所以并未对专业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校企合作(X19)以及教学信息化(X20)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符号为正号,与假设基本一致。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以6798名高等农林院校本科学生为样本,通过分析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如下:第一,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总体较高。表示满意或很满意的学生占调查样本的71.3%,但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还有提升空间。第二,不同因素对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影响方式存在差异。教师师德师风、理论水平、实践水平、教学方法、课程对掌握专业知识的帮助程度、课程对提高实践能力的帮助程度、教材选用、图书资料、实验设施、实习实训基地等因素对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学生户籍性质、政治面貌、教师教学质量、课程体系设计合理性、课程与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程度、课程对今后工作帮助程度、校企合作、教学信息化等因素对满意度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关系;学生性别、成绩排名等因素对满意度影响显著,且呈负相关关系。第三,不同因素对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正相关角度来看,由强到弱影响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的因素依次为课程对今后工作的帮助程度、校企合作、教学信息化、课程与行业发展趋势的紧密程度、课程体系设计合理性、学生户籍性质、教师教学质量、学生政治面貌;从负相关角度来看,由强到弱影响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因素依次为学生性别、成绩排名。

(二) 政策建议

加快推进和落实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教师是根本,学生是关键,提高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要着重从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和学生能力等3个维度发力,特别是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人才培养上,不能盲目跟从其他高校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在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修枝”“剪叶”,而更应注重怎样培养好能发芽的“一粒好种子”和在璞玉上“微雕出精”。

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是提高专业满意度的核心要义。高等农林院校应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深入结合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探索构建多学段贯通、多方协同、科学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10]。同时,要结合新农科理念,以课程为载体,全面夯实立德树人的精神根基,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等伟大使命结合起来。最后,还要围绕核心关键课程建设,以突出优势特色、强化交叉融合为要求,加快推动“101计划”覆盖面,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培育一流师资队伍是提高专业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教师是提高高等农林教育质量的核心力量所在,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以推动教育和教学方式改革、拓宽教师多元多层次发展路径、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等为目标,构建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和多元评价体系,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同时,还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秉承“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理念,不断完善多层次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一体化推进,引进领军人才和培养青年人才相结合,全职引进和柔性引智相补充,以高水平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一懂两爱”人才培养,使所有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既言传又身教。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提高专业满意度的基础支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要以传承三千余年农业教育和耕读文化为根本,培养学生宽广的视野,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深化农林学子“三农”价值塑造和情怀教育;其次,要锚定“高质量”发展坐标,通过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科技小院等特色学院建设,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和实践育人体系,使学生在深植于田野乡村、务农为农的生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突破自己认知的局限和边界;最后,要以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入学教育、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学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根本好转,从而达到有心栽花花常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农林课程体系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