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套曲《秋之歌》的音乐特点及演唱分析

2023-02-19 05:17郑月明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艺术歌曲表演者和弦

郑月明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声乐套曲起源于巴洛克时期,当时许多作曲家开始将多个歌曲组合成一个系列,称之为“组曲”或“套曲”。这些作品中包括了一些特定类型的歌曲,如舞曲、序曲和小步舞曲。到了18 世纪,这种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不同乐器的“套曲”,并为声乐套曲铺平了道路。到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创作理念与创作技法传入中国,罗忠镕在结合中西方作曲手法的前提下,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引领了我国古诗词歌曲的新潮流与新方向。其中,《秋之歌》拥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古风意蕴,是近现代艺术歌曲的杰出典范。

一、声乐套曲《秋之歌》的创作背景

罗忠镕先生是我国知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一生致力于探索西方创作手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形式。在音乐体裁上,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形式多样、体裁广泛、风格独特。1947 年,他所创作的《山那边呦好地方》开启了其艺术歌曲创作的道路,随后又先后创作了《春》《忆秦娥》等优秀作品。伴随音乐创作技巧的日渐成熟,他根据杜牧的七言绝句创作了声乐套曲《秋之歌》。《秋之歌》是罗先生以西方作曲技术对中国音乐探索与创新的里程碑,推动了我国音乐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发展的进程。在《秋之歌》创作阶段,罗忠镕接触了西方印象派歌曲,并在结合前人经验的前提下,突破了传统音乐框架,大胆创新、勇于探究。同时,他对“音响色彩”与“调式结构”进行改进,从而使《秋之歌》拥有独特的表现风格与艺术特点。

《秋之歌》所选用的古诗词分别是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南陵道》《山行》。杜牧生性豪放、不拘小节,在诗词创作中,他能将世间万物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通过深入分析了杜牧诗词的思想特征、情感特点、创作情趣,罗忠镕以自身的创作理念为抓手,用音乐的形式将杜牧诗词中的意境、情绪、思想进行了重新演绎。

在《秋之歌》中,《寄扬州韩绰判》《南陵道》《山行》分别描述了秋末、深秋及初秋的场景,通过刻画秋天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场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复杂的思想。所以,罗忠镕先生抓住三首诗的情感意境,将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命名为《秋之歌》。但我国学者在相关理论研究中指出,《秋之歌》的精妙之处,不仅抓住了杜牧三首诗词的主体意蕴,让套曲意境、情感更加和谐,还把握了杜牧在不同阶段的情感特征,侧面反映出诗人丰富的情感,这在某种层面上赋予了《秋之歌》独特的情感逻辑、思想脉络,通过围绕思物、思人、思乡等逻辑,使歌曲创作更具古典特色。

罗忠镕的音乐创作源于其内心体验与真实想法,他能将诗词升华为旋律线条,让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诗词选择的过程中,罗忠镕先生以自己的思念之情去探究与分析杜牧诗词的意蕴和情感,并将思念作为《秋之歌》的核心主题,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扩大杜牧诗词的情感维度。总之,《秋之歌》是以中国音乐和西方作曲技巧相结合的创新典范,是以“秋”的不同发展阶段为基本内容,以“思念”为思想主题的艺术歌曲,蕴含着罗忠镕的审美标准与精神世界,体现了古典诗词的审美意蕴及西方音乐的特征特点。所以,我国很多演唱家、学者都将《秋之歌》称为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重要典范。

二、声乐套曲《秋之歌》的音乐特点

(一)调式特点

《秋之歌》借鉴了西方印象主义的表现技法,丰富了音乐作品的外在表现,特别是多调式相交融的手法在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20 世纪初,我国很多作曲家都受西乡音乐创作理念的启发,将印象主义技法运用到东方音乐的创作中,使音乐作品呈现出音乐语言多元化、多样化等特征。罗忠镕先生从德彪西的作品中获得启发,在《秋之歌》创作中大量运用印象派技法,摆脱了传统调式与和声对作品创作的“桎梏”。通过变换各类调式的方式,增强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采用弱化调性的中心感,实现了对调性概念的拓宽与丰富。从技术表现的层面出发,《秋之歌》的旋律是建立在五声调式的前提下进行演进和发展的,充分展现了古朴、典雅、恢宏的中国风格和意蕴。从创作手段出发,《秋之歌》兼具现代音乐的泛调性与无调性,并融入了西方创作技法与音乐特色,使中西方音乐技法、理念得到充分的融合,这在某种层面上让作品拥有鲜明的音乐表现风格与独特的艺术特点。

(二)和声特点

《秋之歌》拥有多样性的旋律色彩,在和声编排上极具艺术特色。罗忠镕通过改善和声结构的方式,削弱了和声的“功能原则”,实现了对和声音效果的演进与创新。例如,平行三和弦、大七和弦、四五度等。通过平行进行的和声,让和弦结构中的“偏音”,嵌入在有序的、规范的、稳定的音响中,不仅削弱了原有的偏音色彩,还赋予作品鲜明而丰富的艺术意蕴。在三度和弦的艺术运用中,先生削弱了三和弦的五声性倾向,让人声旋律的嵌入变为新颖的、独到的音乐词汇,增添了作品的审美意味。五度和弦的应用是和弦色彩表现的关键手段,先生连续运用五度和弦,弱化了原有和声的功能特征,淡化了和声在音乐演奏中的终止感,让作品演奏更具氛围性。同时,在《秋之歌》的创作中运用了二度、四度叠置和弦的方式,提升了音乐作品的审美韵味。四度和弦在和弦结构中拥有难以替代的地位,可以使民族五声旋律与特色叠置和弦充分融合起来,形成新颖的、独特的音响色彩,丰富了作品的视听感受,使艺术歌曲呈现出鲜明的艺术魅力。而二度和弦中的增减二度与大小二度音程在音乐理论中被列为不协和音程,拥有辨识度高、音响效果极佳的特点。其中,大二度在五声调试中的地位较为突出,不仅与我国五声性音调实现充分的结合,还能将中国古典文化韵味与民族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曲式特点

罗忠镕在《秋之歌》创作中将五声性调式与西方创作技法进行充分的融合,并运用了无调性创作手法。在三首艺术歌曲中,都是以引子、乐句、尾声为曲式结构,即前奏+主体+尾声结构。三首艺术歌曲的旋律普遍以五声性为主,在《山行》中,他打破了“方整性”所独有的拍子结构,让拍子在4/4、2/4、3/4 的节拍中进行转换和交替,速度比较温和而缓慢。然而在《南陵道中》艺术歌曲中,作品调式逐渐转变为c 羽五声调式,速度依旧缓慢,并以5/4、2/4、3/4 等节拍为主。但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中,节拍转变为雅乐调式,全曲为2/4 节奏,速度较快。根据杜牧诗词意境、内容及表现结构,人们能够发现,在《山行》的深秋、《南陵道中》的初秋中,作品的速度较为缓慢,而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中,作品速度由慢变快,情感从“舒缓”变为“激昂”,切实地表现出杜牧多元的思念之情。

(四)伴奏织体特点

在《秋之歌》创作中,作者运用多种伴奏与旋律的对话来描述诗歌的意境和情绪,让艺术歌曲拥有强烈的民族性与古典性特征。在前奏部分,作品以“原位和弦”进行“平行连续”,右手旋律的走向以单音向下为主,左手则以柱式和弦为主,通过循序渐进、轻柔缓慢的和弦,描绘深秋山林的独特情景。例如,在《山行》中,作者通过柱式伴奏模仿钟声,通过旋律与节奏的变化,让“钟声”呈现出由远及近的效果,让听众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林之中,让诗歌所营造的意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听众的脑海中。而在《南陵道中》中,突出了诗词语言与旋律的一致性,运用三连音,描绘了船舶在江河中晃动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复杂而多变的情感,并为演唱者的自由发挥提供了支持。在《寄扬州韩绰判官》的前奏部分,运用十六个单音小节,模仿了古琴声,刻画了潺潺流水的意境,使音乐作品拥有较强的画面感。因此,《秋之歌》的伴奏织体特点是通过模仿钟声、水声、微波荡漾的意蕴,实现对音乐旋律与诗词意境的紧密融合,让诗词的情感意境、画面风格得到拓展,提高了音乐表演的丰富性、形象性以及生动性。

三、声乐套曲《秋之歌》的演唱分析

(一)情绪把握

对诗词意境与情感的理解,是把握作品情绪的关键。在演唱《秋之歌》的过程中,表演者要想充分了解诗词的内涵与意境,需要对三首艺术歌曲所传达的思念情感进行体悟和升华。从情感内容的层面出发,秋之歌是以“秋”为主线,分别渲染了诗人在初秋、深秋、秋末的不同情感和思想。例如,《三行》表达了诗人对枫叶的赞美,体现了杜牧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流露出对秋日的不舍与爱惜。因此,在歌曲演唱中,演唱者应以轻松愉悦的心境表达作者的乐观精神。随后,表演者应把握诗词的文化意境,不仅要了解《秋之歌》的题材风格,还要了解古诗词与钢琴伴奏的融合特点,重现作曲家与诗人的创作理念与文化意境。在实践中,不能照搬西方美声唱法,也不能局限于中国民族唱法,要把握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机理,了解歌曲的时代特征与题材类型,明确歌曲的伴奏、旋律、和声的组合方式,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对《秋之歌》进行再创作和再演绎,进而实现表演者、作曲家、诗人三者情感的充分统一。

(二)气息控制

把握作品的情感,明确作者所传达思想和描绘的意境,有利于提升作品的艺术影响力。但要想充分发掘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提升歌曲演唱的感染力,表演者还需注重对气息的控制。《秋之歌》乐句间通常采用休止符的添加来营造音乐的意境和氛围,让音乐作品的韵味更加浓厚。如何处置休止符处的音乐表现,是演唱者把握、控制音乐情绪的重要手段。所以,演唱者应灵活运用呼吸,借助对呼吸的把握来体现音乐旋律的细微变化。例如,《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在“二月花”前设置了八分休止符,表演者需要做到“声断气连”,以此表达诗人对秋日美景的惋惜、思念之情。而通过半分休止符的有效停顿,能够让作品的赞美与感叹意味更加浓烈。为此,表演者应实现两肋、胸腔打开、屏住呼吸的要求,以此为“二月花”词句的发声奠定基础。如果表演者进行大口换气,必然导致音乐意境与乐句情绪被打破,破坏了词句情绪的有效传达。由于呼吸的控制对作品情绪表达拥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所以,表演者必须结合作品内容、旋律特点,灵活控制呼吸节奏,让音乐作品的情绪更加鲜明、更加立体。

(三)吐字归韵

在演唱艺术歌曲特别是古诗词音乐作品中,表演者应在归韵和咬字上进行细致的研究。由于我国古诗词歌曲普遍是有韵脚的,韵脚与诗词节奏存在紧密的关联,如何把握吐字和归韵,关系到诗词内容与音乐旋律的有效融合。《声乐教学文集》在古诗词歌曲演唱中提到“字正腔圆”“以字带声”“归韵十三辙”等要求,具体分析了行腔中的“四声”“四呼”及“五音”。因此,在《秋之歌》演唱前,表演者应对三首古诗词进行朗诵,了解诗词的韵脚停顿与抑扬顿挫,咬字时才能知道“哪里该轻”“哪里该重”,从而让古典诗歌的音乐特性与音乐作品的旋律、调式、曲式特点结合起来。例如,在“远上寒山石径斜”中,表演者要使声音以弱开始,“远”字应咬住“yu”音,拉长“a”音,最后归韵到“n”上。而在“停车坐爱枫林晚”中,表演者应以“车”字的“ch”音向“e”音“归韵”,并保持“e”音不变,口型不动,让牙关打开,舌根放松,增强声音的立体化。

四、结语

古诗词文化是艺术歌曲的力量源泉,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秋之歌》通过对古诗词的现代化演绎,使其在保留古典意蕴的前提下,拥有西方印象派音乐的特征,让音乐风格呈现新颖的特点。通过分析《秋之歌》的音乐特点,表演者能够全面把握歌曲演唱要求,进而通过“情绪控制”“气息控制”“吐字归韵”等方式,让诗人与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完整地诠释出来。

猜你喜欢
艺术歌曲表演者和弦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妙猜两数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