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

2023-02-23 19:03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培育劳动素养

陈 娟

(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培育具有创新素养的劳动者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是提高劳动者创新素养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经。近年来,高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局限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层面,大部分关注的是创新技能培养,创新结果如何,很少是从“素养”的视角着力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完整的“人”的培养,即创新人格的形成、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实践的开展,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创新素养内涵和培养目标各有侧重。拼搏进取、踏实肯干是专业领域内创造者取得高水平成就的重要特征[1]。高等教育阶段应注重结合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劳动意识是创新素养的基石,创新素养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应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培养整合到问题解决和劳动实践中,问题解决和劳动实践是创新素养形成的载体[2],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进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一、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内在联系

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精神在劳动中塑造,创新能力在劳动中锤炼,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3]。

(一)理论基础上具有同源性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要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发展,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就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岀,“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岀路在于创新”,创新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重要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维的发展与深化离不开创新,只有善于开发和运用创新思维能力,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回应和解决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问题。

(二)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都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劳动人才为共同目标。创新素养培育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优良品质,劳动教育是培养这些优良品质的重要途经,劳动是创新创业的唯一途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正确的劳动态度和情感,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型劳动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三)教育方法上具有融通性

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都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二者都重视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学方法,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并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实践教学是二者融合发展的依托载体。实践育人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劳动教育强调手脑并用,实践实训,实现大学生在劳中学,在劳中做,在劳中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更是通过实践实训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重要途径。

(四)教育内容上具有互补性

二者的结合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创新素养培育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实践能力等,创新素养需要具备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创新实践过程中才能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进行科学、合理、务实的职业生涯规划。创新素养教育可以为劳动实践提供场所和平台,弥补高校劳动教育仅限于第一课堂的尴尬境地,劳动教育又可以弥补创新教育中劳动价值观教育不足的问题,二者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实现互融互补。

二、劳动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时代价值

(一)有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形成了新时代的劳动观,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4]创新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动力,创新性劳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呼应了新时代发展对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的新要求,有助于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素养和劳动素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能够满足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下对创新型劳动人才的需求,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条件。

(二)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新时代创新型劳动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创新型劳动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创新性劳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创新性劳动既要求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又要求劳动者能够自由发展、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和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素养培育的深度融合,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坚持创新性劳动,这是高校落实劳动教育政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路径。

(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择业观,端正就业态度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义利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受国家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多、就业难的问题愈发突出。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存在将劳动简单等同于体力劳动并排斥体力劳动的误区。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引导大学生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勇于在劳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消解对创新活动目标狭隘化功利化的偏见,积极主动地适应各行各业需要,适应社会对创新型劳动人才的需求,以创业带动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劳动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现实审视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多个高校的社会调查分析看,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并未形成有效的机制。

(一)对二者之间的联系及重要性认识模糊

从高校实际情况看,部分高校长期存在重智育、轻劳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二者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二者的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勤劳、敬业、奉献、团结等重要优秀品质,忽视了劳动教育在创新素养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并未实现有效融合,把创新素养简单等同于创新创业培训,弱化了劳动教育中的创新素养培养目标,致使师生对创新素养培育和劳动教育学习热情不高。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缺乏、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态度消极,学生把劳动教育简单视为体力劳动,把创新素养培育简单理解为创新创业活动,把创新创业误解为单纯功利性活动,出现了目标狭隘化、功利化的偏见。因此,创新素养培育亟需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融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克服社会劳动异化倾向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二)高水平创新型劳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创新素养培育都存在和专业发展结合不紧密、实践体系不完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脱节等问题。多数高校的劳动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采用教师课堂理论知识讲解,校内专家讲座等方式,理论说教过多,课程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没有注重结合专业特点,教学缺乏个性化和差异性,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尽管有些高校也在课程表上设置了实践课时,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内容、要求和场地条件等,实践课时多是流于形式。例如,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多为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参与人数和次数有限,不能有效激发大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与劳动意愿。

(三)实践载体单一,保障机制不健全

1.劳动创新教育面临缺乏平台、场地、资金、工具、师资等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劳创”融合价值氛围,也没有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和效应。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实践形式为校内志愿服务、校园卫生打扫、勤工俭学等,这些形式的缺点在于参与学生主动性不高,与家庭、社会联系不密切,容易出现形式主义等。创新素养教育也多为显性教育,例如一些创新大赛,创业实训、校企融合等,创新大赛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联系不密切,形式化突出,创业实训和校企融合等类似项目中,学生参与广度和深度都不够,不能达到劳动中创新,创新中劳动的教育目的。

2.没有建立起积极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评价和监管主体通常是学校,没有形成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主体的监管评价机制。评价考核方式多为结果性评价,例如纸质化理论考试,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教育在学生素质总体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评价体系不完整,评价量化指标过于笼统,没有凸显学生的专业差异和层次差异,致使学生对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教育的认知度低,不能有效引起学生对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另外,对从事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教师缺少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教师动力不足,不够重视,不利于实现创新型劳动人才的培养目标。

3.师资力量不足是制约创新型劳动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一般是作为通识课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担任,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多为高校辅导员或行政管理人员,教师队伍构成不合理、不稳定,没有专业化教师队伍。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在人员构成和教学内容上没有交叉结合,在育人过程中无法实现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真正融合。大部分教师没有实践锻炼经历,实践经验不足,教学内容停留在理论说教,难以把握学科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劳动实践。

四、劳动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进路

基于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二者在理论基础的同源性、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互补性、教育方法的融通性,依据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的基本规律,坚持劳中创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最终目标,结合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范式,依据高校创新素养培育的经验总结,探索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进路。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评价机制、保障体系、创新氛围、实践场所等方面推进高校“劳创融合”教育改革创新,实现多种教育价值的协同发展。

(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明确“劳创融合”教育目标

国家及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为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方向性指导,高校应形成“劳创融合”的理念共识,结合办学定位,明确创新型劳动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理论框架和实施体系,构建“劳动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融合理念的落实。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高校不应把教育视角囿于学校教育,应从校内外拓宽“劳创融合”的参与主体和教育渠道,共享教育资源。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教育二者在育人目标上的一致性,育人过程中的共融性,摒弃把劳动等同于简单体力劳作的观念,将提高学生的创新劳动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并以此指导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劳创融合”教学格局

多数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是作为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对劳动课程的认识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层面,劳动教育和专业发展、创新实践的渗透结合并不明显。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创新型劳动者培养目标的实质化演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劳动者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创新素养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然要发生变化,单纯的生产性、技术性的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应创新型劳动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高校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构建系统性的“劳创融合”教学格局。将劳动课程融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新教育过程,挖掘学科中的创新元素,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培养、社会市场、用人单位密切结合,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的资源、成果和人才共享,构建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体系,探索开发多样化、个性化课程。建立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创新素养课程资源库,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彰显创新素养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以第一课堂为依托,把劳动教育中的价值教育、品德教育、法律教育等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创新思维培养中,帮助大学生形成创新性劳动智慧。开展以劳动实践锻炼为核心的第二课堂,创建劳动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组建创新实践工作团队,引导和支持学生参与学术课题研究、科技项目研发、组织管理实践等,实现学习、研究、实践的一体化。支持高水平综合性高校开设以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为导向的创新实验室课程,开展社会调查和野外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系统的劳动创新实践锻炼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激发创新热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锤炼劳动意志,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三)拓宽实践平台,健全保障机制

克服传统实践育人评价督导机制形式化、评价标准模糊等问题,建立完善有效的督导机制和保障体系[5]。

1.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和活动平台。学校的科学实验室、产学基地要对全体师生开放,给学生接触实践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进工厂、进社区、进基层、进乡村的实践锻炼机会,与不同行业和部门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对劳动实践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要给与足够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持,如设立师资培训专项经费、创新创业项目经费等,确保创新劳动实践经费投入和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劳动创新实践资金专管专用制度,确保办公场所、劳动场所、实践基地的持续高效运行。

2.采用学分制管理,建立积极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开展持续性、广泛性的创新性劳动实践活动并计入学时,为创新性劳动实践提供资源和平台支持。如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创新创业大赛,校外就业实践基地,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勤工俭学,公益活动等,实行家校社联动,优化家校社工作协同机制,形成三位一体育人格局,让学生在不同场景和条件下体验创新性劳动[6]。学校通过提供这些平台和资源对学生进行劳动创新激励和锻炼,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并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生层次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的创新性劳动过程和成果进行动态考核,作为学生评优、转专业、升学、就业的重要依据。

3.建设一支兼具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保障“劳创融合”教育教学有效开展。对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进行一体化整合,与不同专业特点结合,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劳动创新实践经验。一方面要对双师型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另一方面要给双师型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锻炼机会,比如鼓励专业教师去行业企业、国家机关轮训、挂职、兼职等,学习锻炼期间视同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建设相对固定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积极聘任行业企业劳模、务实部门优秀员工等社会导师进校园、进课堂、进实践基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障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猜你喜欢
培育劳动素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