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新郑、涿鹿黄帝祭典之比较

2023-03-12 07:38黄景春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涿鹿黄帝陵祭典

黄景春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中国人都自认是炎黄子孙,对炎、黄二帝怀有高度的崇敬,每一处炎帝陵、炎帝祠、黄帝陵、轩辕庙都是我们的文化圣地。二帝之中,黄帝更受重视。黄帝在上古神话中不仅是文化英雄,也是战争英雄。黄帝还被道教改造为飞升仙人,他的后妃、臣僚随他一起乘龙升天,组成了一个天界仙班。这些神话故事在战国秦汉时就已经形成,对后世影响很大,也促成了黄帝信仰的深化。从战国开始,一些诸侯国就以禘礼祭黄帝。汉武帝开启了国家祭祀黄帝的先河。唐代以降形成了朝廷遣使到陕北桥山祭祀黄帝的定制。目前,我国的很多地方都举行黄帝祭典,本文简要比较陕北黄陵、河南新郑、河北涿鹿三地的黄帝祭典,目的不在于比较高低优劣,而是把各地做法呈现出来,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更好地传承黄帝文化。

一、陕北黄帝陵—国家黄帝祭典的主场

陕北桥山的黄帝祭典从唐代开始,迄今已有1200 多年历史。在现当代,这里成为国家祭祀黄帝的主场,祭典的规模大,祭祀的级别高,产生的影响也大。

陕西省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2 年改为今名。对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建于何时的问题,不少人依据《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黄帝崩,葬桥山”[1]10,而相信“建于汉代”的说法。但是,汉武帝所祭的黄帝陵在上郡阳周县之南,历史文献有明确记载。汉魏时期北方战乱,阳周县被毁弃,此桥山无人知晓。唐朝在安史之乱未被平定的背景下,为增强人民凝聚力,也为宣示朝廷的正统性,开始重新祭祀黄帝。此后,这里的黄帝陵成为“正宗”,唐、宋、元、明、清时的统治者都曾遣使至此修葺陵庙,祭祀黄帝。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年3 月,南京临时政府派代表团到陕北祭祀黄帝。1935 年,国民政府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每值节期都派人到黄帝陵祭拜始祖。特别是1937 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国共两党联合在这里祭祀黄帝,以凝聚国家力量、振奋民族精神,这种做法跟古代族群遭遇外患时表演神话或史诗、隆重祭奠先祖以激励斗志具有相同的政治文化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陵县的黄帝祭典中断了5 年。1955—1964 年,陕西省多次整修黄帝陵,并连续10 次举行黄帝公祭活动。此后,公祭中断15 年。1980 年,陕西省公祭黄帝活动重新恢复,国家相关部门也派遣官员前来参加。1988 年,国家再次对黄帝陵进行大规模修复,修建了陈列室,新增了保护古柏的设施和停车场,兴建了登山台阶。20 世纪90年代初到21 世纪初,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和陕西省相关部门再次发起黄帝陵修复保护工程。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建,黄帝陵形成了庙前区、轩辕庙区、祭祀区和陵区四大区域,分布着轩辕桥、庙前广场、轩辕庙、人文初祖大殿、祭祀广场、轩辕殿、黄帝陵、登仙台、龙驭阁等建筑群,不仅殿宇宏伟、碑石林立,还古柏森森、香烟袅袅,渲染了悠久的民族历史和浓厚的祖陵氛围。这里成为华夏儿女拜谒、祭祀先祖的圣地。2006 年,“黄帝陵祭典”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陵县也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2007 年,黄帝陵入选第一批国家5A 级旅游景区。黄帝陵祭典主要包括两层内涵:首先是意识形态层面的,象征着国家统一和民族身份认同。例如矗立在轩辕庙中轴线上的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以及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所题“黄帝陵”碑,不仅表达了特定的政治愿望,也是黄帝陵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体现方式。其次是经济层面的,祭祀仪式也被打造为一种宗教性服务产品,用以满足游客、信众的祭祖、拜祖的情感和信仰需要。

黄帝陵公祭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参与官员和群众多达数万人。在“戊戌(2018)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指南中,时间、地点、九项仪程均有明确说明。祭祀时间开始于上午9 点50 分,寓意黄帝“九五之尊”;要求参祭人员着正装、有序前行、手机静音等,均书面详列。较之1988 年恢复之初的黄帝陵祭祀活动,30 年后的黄帝公祭氛围更加肃穆,活动规模愈发宏大,祭祀流程愈加严谨;同时也继承了传统祭祀的部分习俗,例如第六项“乐舞告祭”,通过敬献三牲、乐舞表演等表达参祭者感念始祖、赞美祖德的心情。黄帝陵公祭也宣示了政治理念,前来参祭的政府人员无一例外都在强调国家统一、民族认同、社会和谐、文化传承。清明节当天经常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前来祭拜始祖。①2017 年清明节当天,黄帝陵景区接待游客12 万人次,创历史纪录,参见:https://news.ifeng.com/a/20170406/50892327_0.shtml。此外,每年重阳节,黄帝陵还举行民众祭祀黄帝活动,名曰“民祭轩辕黄帝逸仙盛会”。民祭的活动形式更加自由,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民祭敬献的物品,如由五色面捏制的花馍,造型独特,是黄陵县著名的手工艺品。同时,富有地方风情的民间舞蹈也是民祭活动中的文化展示项目。

黄帝陵平时也有祭仪表演和服务。每天上午10 点、下午2 点陵园内会表演黄帝祭典,向游客展示祭拜黄帝的传统场景,有助于营造肃穆的陵墓文化氛围。每次表演都吸引数以百计的游客观赏、拍摄。景区还会根据游客需求提供祭拜服务,一方面是因为节日祭典难以满足各类群体的参祭需求;另一方面,祭拜活动中的个体需求往往更加隐秘、多样,景区提供的祭拜服务给游客带来良好的游园体验,有助于维持游客流量的稳定性。

当然,春游季、暑假、“十一”黄金周等时段景区内更是人潮涌动,每天都有上万游客进陵区瞻拜黄帝。游客在这里了解黄帝的神圣事迹,表达对黄帝的尊崇和信仰。个人和团队举行黄帝祭祀仪式,向轩辕祠献花,向黄帝像鞠躬或跪拜,是比较常见的祭拜活动。每年上百万人前来观光旅游,其中有几十万人烧香祭祖,黄帝陵景区已成为黄陵县最重要的文化产业。

二、河南新郑—中原祭拜黄帝的优势

河南也被称作中原,新郑位于郑州西南,处在伏牛山余脉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新郑有黄帝故里祠,附近还有多处黄帝祠、轩辕庙、始祖殿等。战国时期文献记载,黄帝到过大騩山、具茨山,《山海经》有“大騩之山”[2]180。《庄子·徐无鬼》云:“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3]这里的“大隗”为得道者的名字,山以仙名。今具茨山(又称始祖山)在密县之东,新郑之西,山顶有轩辕阁、人文初祖殿(汉代)、嫘祖宫(明代)等。山下向东20 公里为新郑黄帝故里(也称轩辕故里)祠,是举行公祭黄帝大典的地方。

中原地区的黄帝神话文献丰富,河南人民有黄帝出自“最早的中国”的信念,而他们认为最早的中国所在非中原莫属。这种认识因豫州为天下之中的理念而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以新郑黄帝故里祠为中心,往西有灵宝市荆山黄帝铸鼎原、新密市黄帝宫;往东有内黄县颛顼、帝喾二帝陵,有开封市、南乐县仓颉庙;往北有淇县轩辕坟、原阳县仓颉墓;往南有西平县嫘祖宫等。黄帝神话和信仰在河南有着广泛分布。新郑城内的轩辕丘相传是黄帝诞生的地方,汉代建轩辕故里祠,历代修葺不废。明隆庆四年(1570)官府于祠前建轩辕桥;康熙五十四年(1715)县令许朝柱在祠前立轩辕故里碑。这里历来都是黄帝神话和黄帝信仰的地方性中心。20 世纪50 年代,古祠遭损坏,石碑被毁。1990 年,当地政府对古祠进行修复,之后又投入20 多亿元,于2002、2007、2017 年三次扩建,建成现在黄帝故里核心景区的基本面貌。正因为黄帝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当代传承,新郑举行的黄帝祭祀大典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大力支持。跟陕北黄帝陵、缙云仙都风景区、河北涿鹿不同,新郑黄帝故里是免费景区,游客凭身份证入园参观。这里只追求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不追求游客带来的门票收入。

为表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2008 年轩辕广场改名为中华姓氏广场。广场中央为百家姓鼎坛,铜鼎坐落在三层台阶之上。鼎坛周围的地面刻满4600 个中华姓氏。景区内还有姓氏墙,铭刻3000 个中华姓氏,墙正面刻高频姓氏129 个,背面刻其他少见姓氏2871 个。

黄帝祭祀大典于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三月三,祭轩辕”已成为新郑的新民谣。这里的祭典按照陕北黄帝陵黄帝祭典的级别,邀请副国级领导参加,河南省政协主席担任主司仪。如2023 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政府、政协及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等联合主办,郑州市政府、市政协及新郑市政府、市政协承办,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一位)、政协副主席(二位)及多位台湾统派政治人物共同参加。拜祖大典于上午9 点50 分开始,河南省省长致欢迎辞。大典共九项仪程: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大典的主题是“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了凸显黄帝人文初祖、文化英雄的身份,主办方在祭典上安排了数百名中小学生朗诵《百家姓》《弟子规》《老子》等文化经典,以烘托黄帝百姓共祖、文明源头的地位。这种做法契合了中原人民认为中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思想特点,也与中原地区的黄帝神话记载特别丰富、文化经典特别多的特征相一致。

新郑黄帝故里在重阳节会举行秋季拜祖大典,但规格比春季的要低得多,宣传也少得多。秋季拜祖大典由新郑市政府、市政协组织,邀请退休的市领导、劳动模范代表、优秀教师代表、先进单位代表等共同参加。活动也在上午9 点50 分开始,仪程包括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等。因为重阳节也是中华敬老节,拜祖大典上还有青年人进行尊老敬老倡议、宣誓及签名的活动。除了每年春、秋两季的拜祖大典,新郑黄帝故里对平时前来瞻拜黄帝的单位、团体也予以开放,有时一天要举行几场拜祖仪式。

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新郑黄帝故里的知名度得到了提高。近年新郑的黄帝祭典规模、级别和影响直追陕北黄帝陵。

三、河北涿鹿—对黄帝、炎帝、蚩尤的合祭

涿鹿的黄帝神话得到了很多早期典籍的支持,这也为当今重建黄帝祭典、开发“三祖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山海经·大荒北经》云:“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2]490战国《归藏》云:“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4]《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1]3汉朝在这一带设涿鹿县,黄帝、炎帝、蚩尤的神话都被认为发生在这里。①有学者认为,河北涿州才是涿鹿之野,并引涿州古城西墙下蚩尤冢为证。也有人认为,黄帝合符的釜山在保定涞水县或徐水县。也有人认为,北京平谷区的轩辕庙就是古轩辕台,这里才是古涿鹿所在。这些神话故事也被认为是真实的,因此,多位古代帝王曾来此地祭拜黄帝。鲜卑人也以黄帝为始祖,他们建立的北魏先后有三位皇帝到涿鹿桥山祭拜。神瑞二年(415),“(明元帝)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庙”[5]。后来北魏太武帝、文成帝先后到涿鹿桥山祭拜始祖。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唐代以后国家祭祀黄帝的主场转移到陕北黄陵县,但涿鹿的黄帝神话从未消失。

改革开放后,随着文化产业开发政策的确立,涿鹿县重新挖掘本地的黄帝、炎帝神话,并将蚩尤纳入华夏始祖行列。涿鹿县干部任昌华首倡“三祖文化”,他说:“1993 年10 月,我根据炎帝、黄帝、蚩尤在涿鹿遗迹和史志的考察研究,第一次提出了‘炎黄蚩三祖文化’的观点。”[6]他认为,“炎黄蚩”三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初始文明,其足迹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域,但最大、最具决定作用的事件是在涿鹿完成的;有必要改变过去把蚩尤丑化为“怪物”“败寇”的现象,应把他当作文明开创者来崇敬,因为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均以蚩尤为始祖,“炎黄蚩”三祖的提法有利于民族团结,也能更好地解释早期中华历史。[6]毫无疑问,作为涿鹿县委副书记,任昌华提出“三祖文化”的主要用意是要将它的核心和精髓留在涿鹿,把开发文化资源的权利留给涿鹿。任昌华到北京推销他的“三祖”理念,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者前来考察,考古学家前来挖掘。1994 年,涿鹿县建成了全国唯一一座共祭炎帝、黄帝、蚩尤的中华三祖堂;1995 年、1998 年两次召开全国性的中华三祖文化研讨会。经过一系列的文化生产和学术研讨,2006 年,“三祖文化”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 年,张家口市在涿鹿县矾山镇中华三祖堂前举办首届祭三祖大典,张家口市市长主持了祭典。祭三祖大典是冀台经贸洽谈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仪程以陕北黄帝陵公祭大典为模板,联系台胞台商、宣传“两岸一家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三祖文化”的核心元素仍然是黄帝神话。中华三祖堂的旁边就是黄帝城、黄帝泉、黄帝湖、釜山合符坛等景观。2011 年,黄帝城遗址成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2013 年涿鹿中华三祖文化产业园区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集聚区”。随后,涿鹿县被评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在此期间,涿鹿开发出了桥山、黄帝殿、蚩尤祠、蚩尤寨、蚩尤坟、蚩尤泉、炎帝祠、阪泉、阪泉寺等景观。这些都是在以黄帝为核心的三祖文化产业开发中取得的成果。台湾唯心圣教中华民族联合祭祖总会的混元禅师在捐资建庙方面出力很多。

但是,涿鹿县的祭三祖大典并没有连续举行,而且每届大典的日期、地点、仪程、规格并不一致。前三届大典都在中华三祖堂前举行,2011 年的第四届祭三祖大典改到釜山合符坛举行,参祭人数近一万,是历届涿鹿祭祖大典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全国政协副主席(一位)、中国国民党副主席(一位)参加祭祖活动。媒体在报道此次祭祖大典时称:“‘涿鹿祭祖’已成为与陕西黄陵公祭大典、河南新郑拜祖大典齐名的重要品牌文化活动。”[7]但是,此后涿鹿祭祖大典的规模急剧缩小,如2013 年,“近300 名海内外华人将齐聚涿鹿县中华三祖堂,共祭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8]。2015 年1200 多人参祭,2016 年1000 余人参祭,2017 年1500 多人参祭。

截至目前,最后一次祭三祖大典于2017 年9 月20 日在中华三祖堂前举行,由张家口市主办、涿鹿县承办。参加大典的有全国台企联合会、台湾商业总会、中华两岸贸易协会、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台湾青年联合会等方面的代表,天津市台湾事务办公室、河北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代表,来自北京学术机构、高校及企业界的代表等。上午9 点50 分,大典正式开始。大典由张家口市副市长主持,常务副市长恭读祭文。大典共九个部分:击鼓鸣钟、乐舞吿祭、八方祈礼、敬献花篮、敬献祥酒、敬献高香、恭读祭文、行施拜礼(三鞠躬)、咏颂中华。大典告成后,河北省台湾事务办公室的领导与150 多位台胞合影留念。祭祖大典举行期间,为期两天(9 月20—21 日)的“涿鹿历史文化高层论坛”与“互联网+助力涿鹿大发展高峰论坛”同时举行,特邀50 位学者参加。

2017 年以后,涿鹿三祖祭拜大典停止举办,具体原因不明。因为这项祭拜活动是冀台经贸洽谈会的一项内容,举行大典与否、举行时间都依赖于洽谈会的安排而定。如果洽谈会的经费出了问题,或有人质疑祭祖大典的意义或“三祖文化”的概念,都会造成祭典无法举行。据笔者了解,当地也没有把“三祖文化”从省级非遗项目进一步申报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计划。

另外,涿鹿县还在清明节举行祭祀轩辕黄帝的仪式,活动地点在涿鹿县栾庄乡小矾山村桥山黄帝殿。这座桥山黄帝陵处在高山之巅①这座“桥山”因山顶有一处自然形成的石拱桥状的山体而得名,涿鹿县文物局已挂牌保护此山及附近的文物。,2005 年,台湾混元禅师捐资在山坡上建了一个平台,平台上又建了座黄帝殿。民间人士在此祭祀黄帝,祭典规模较小,并非每年举行。

四、三地黄帝祭典之比较

黄陵、新郑、涿鹿都是北方的黄帝信仰中心,三地的黄帝祭典同源,这个源就是古代朝廷祭祀上古圣王的礼制。黄陵县的黄帝祭典比较完整地传承了这一礼制,新郑、缙云、涿鹿的黄帝祭典的仪程主要来自黄帝陵祭典,“黄帝陵祭典”在三地黄帝祭典中最早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本文暂不讨论南方黄帝信仰中心缙云的祭祖大典。

三地黄帝祭典的主干部分是相同的,但具体做法有所不同。它们的相同之处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时间、地点和仪程基本相同。祭典都在黄帝祠前举行,有春、秋二祭,更重视春祭。一般春季大典安排在清明节,秋季大典安排在重阳节。清明祭祖是中国传统民俗,国家顺应民俗,举行祭拜始祖黄帝大典。新郑把祭典放在农历三月初三,而三月初三与清明节时间接近,有些年份就在同一天。涿鹿县民众也在清明节祭黄帝,祭三祖的时间则后移到夏季或秋季,因为这项祭拜活动是冀台经贸洽谈会的一项内容,需要依洽谈会的日程而定。就祭祖大典仪程而言,三地都是上午9 点50 分正式开始,仪程都分九个环节,最后以赞美黄帝、歌颂中华结束。九项仪程虽略有差别,但献花篮、敬香、奠酒、读祭文、行礼这几个环节都不会缺少。黄陵、新郑都将黄帝祭典定位为国家级,邀请副国级领导人参加。涿鹿也一度邀请到副国级领导人,但后续情况不稳定。

第二,都邀请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参加,强调中华民族同根共祖,发挥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认同的功能。在香港、澳门回归之前,港澳同胞也在邀请之列,现在邀请的重点转向台湾地区主张两岸统一的政党领袖和知名工商界人士。三地都把黄帝祭典与招商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落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思路。所以,各地在黄帝祭典结束后,都有当地主要党政领导、台湾事务办公室领导接见台胞、与台胞合影的安排。随后各家媒体发布的新闻报道也把参加祭典的台胞人数、招商引资成果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宣传。

第三,都把黄帝祭典的政治、文化与经济功能整合起来,通过创办文化产业园区拉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黄帝祭典成为撬动文化产业开发的杠杆,这在涿鹿县表现得最为明显。涿鹿祭祖大典原本就是冀台经贸洽谈会延伸出来的一项活动,所以它的时间安排在夏季或秋季,而不是清明节或重阳节。作为一个大陆县城,祭祖大典能吸引上百甚至数百位台湾政治、商贸乃至宗教人士到来,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而这些人士中,确实有人(如混元禅师)为涿鹿捐资兴建了黄帝祠、炎帝祠、蚩尤祠,拉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新郑拜祖大典期间也举行了招商引资活动,如2023 年农历三月初三拜祖大典期间,河南省举办了“全球豫商大会”、第十六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等活动。同样,黄陵也通过黄帝祭典拉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祭祖产业的发展。桥山黄陵园区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祭祖,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尤为突出。

第四,都通过建设网站,宣传本地祭祖大典,介绍相关活动。黄陵的公祭轩辕黄帝网(即黄帝陵官网)①参见:https://huangdi.shaanxi.gov.cn。,除了介绍黄帝陵的历史、园区现状,还提供网上祭祖服务。网友填写姓名、地域之后,选择献花、点烛、敬酒、上香中的一项,写下自己的留言,点击“提交”,就完成了一次网上祭祖活动。新郑也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网站②参见:http://www.huangdinet.cn。,报道黄帝故里园区建设和拜祖大典等事项,但与黄帝陵网页相比,内容要单薄得多。涿鹿县为开发三祖文化成立了“三祖文化产业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三祖办”),开设“千古文明开涿鹿”网站③参见:http://www.qgwmkzl.com。,网站主要介绍涿鹿的历史文化和“炎黄蚩”神话及相关景区,报道三祖文化产业开发、祭祖大典、文化论坛等活动。

当然,这三个地方的黄帝祭典各有特点,从各自的历史和地域优势出发,弘扬黄帝始祖文化,其中黄帝陵祭祖仪式最为古老,对其他地区的始祖祭典影响最大。黄帝陵园区仍在探索黄帝祭典与时俱进的途径。2021 年,该园区管委会设奖金20 万元,征集公祭轩辕黄帝大典的创意设计方案。2022 年,该园区联合黄陵县、陕西省诗词学会举办“首届中国·黄陵‘黄帝杯’全国诗词大奖赛”④参见:https://huangdi.shaanxi.gov.cn/news/detail/5048。,希望广大诗歌创作者以诗、词、曲的形式“溯中华民族之源、寻中华文明之根、倡中华诗词之美、抒中华儿女之爱”。主办方共收到应征诗、词、曲3000多首,经过评委会初评、复评、终评和集体会商,评出一等奖3 名、二等奖6 名、三等奖15 名、优秀奖30 名。⑤参见:https://huangdi.shaanxi.gov.cn/news/detail/5509。这项活动对于激发文艺界人士以文会友、网上参与祭拜始祖活动的热情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做法对于其他地方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地方也在举行黄帝祭典。黄帝对华夏儿女来说不仅是远古的神话故事,也是当今的一种情感、一种信仰。通过重述神话激发炎黄子孙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通过祭拜神话英雄和共同始祖增强民族感情,进而转化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文化产业的具体行动,是各地举办始祖祭典的共同思路。各地黄帝祭典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在相互学习借鉴中不断完善仪程,充实祭典内涵,目的都是追寻民族文化源头,表达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共同追求。

猜你喜欢
涿鹿黄帝陵祭典
涿鹿之战
妈祖祭典
立春为什么又被称为“打春”
立春为什么又被称为“打春”
涿鹿之战实为晒卤出盐的故事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皇帝陵标识碑落成
涿鹿之战论析
我党派代表祭黄帝陵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