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劣青梅园高接换种成效调查与关键技术

2023-03-21 16:58温理娜
东南园艺 2023年6期
关键词:关键技术

温理娜

摘要要:【目的】为了解决永泰县老梅园、低劣梅园的产能低下问题,选择高接换种方法以实现低劣青梅园的品种改良更新,提高生产效益。【方法】选择龙眼梅、广东梅、白粉梅、软枝大粒梅等4个青梅品种为接穗,对低劣青梅园进行高接换种,再分别对接穗成活率调查、果实性状观察以及产量测定。【结果】嫁接砧木樹树龄越小,嫁接成活率越高;4个高接换种青梅品种的果实横径、纵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羊屎梅,抗黑星病明显增强,产量和产值也明显得以提升。【结论】低劣青梅园能通过高接换成高产优质品种,总结了高接换种关键技术,可为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梅园;高接换种;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774(2023)06-0406-04

Effect Investigation and Key Techniques of Top Grafting for Good Cultivars

in InferiorGreen Plum Orchard

Wen Lina

(Yongtai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ureau,Yongtai,Fujian 350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w production capacity in old and inferior plum orchard in Yongtai County,top grafting for good cultivars was used to realize cultivar improvement and renewal in these orchards and improve production benefits. 【Method】 The branches of four green plum cultivars  ‘Lonyanmei,‘Guangdongmei,‘Baifenmei and ‘Ruanzhidalimei were used as scions for top grafting in inferior plum orchards. The survival rate of grating was investigated,fruit characters were observed and yield was measured. 【Result】 Low tree age of stock could result in high survival rate of grating. Fruit longitudinal diameter,transverse diameter,edible rate and soluble solids content of four green plum cultiva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Yangshimei as control. The resistance to black star disease,yield and output was obviously improved. 【Conclusion】In the inferior green plum orchard,  top grafting could achieve the substitution of high yield and good fruit quality cultivars. The paper summarized key techniques of top grafting for good cultivars and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growers.

Key words:Green plum orchard;Top grafting;Key techniques

青梅为落叶小乔木果树,是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传统栽培的第二大特产果树。永泰青梅具有果粒大、肉厚核小、风味浓郁多汁,品质佳,用于生产梅饼、乌梅、话梅、酵素、饮料、青梅酱、青梅酒等。自2002年永泰县委县政府提出增创山区产业优势,做好做活李梅名牌产品大文章,实施科技兴果和名牌战略以来,青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有5 000多hm2。但永泰传统青梅种植以实生苗栽培为主,导致老梅区的许多结果树品种都是本地种(俗称“羊屎梅”),其生长健壮、耐粗放管理、寿命长,但树冠高大不易采摘、结果迟、变异大,且果实小而核大肉薄、品质劣、产值低,经济效益差。另外,新发展的青梅种植区虽然也用嫁接苗栽培,但是忽视选用良种壮苗,品种混杂,良莠不一,栽植多年除少数单株能结果,多数植株结果少乃至不结果。为了解决老梅园、低劣梅园产能低下问题,对低劣青梅园进行高接换种[1],再调查成效,总结关键技术供生产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高接换种

于2017年11月中下旬以龙眼梅、广东梅、白粉梅[2]和软枝大粒梅[3]等4个青梅品种的枝条为接穗,对永泰县8个乡镇的低劣青梅园进行高接换种,以本地种“羊屎梅”作为对照(见表1)。

1.2 调查方法

1.2.1 嫁接成活率调查

嫁接后的翌年5月,按砧木树龄10 a以下、10~20 a以及20 a以上分为3个等级处理,每个等级处理调查30株,每株调查接穗20个,调查各嫁接处理成活的接穗数,计算嫁接成活率。

1.2.2 青梅果实品质与树体性能比较

在嫁接后第3、4、5 a的5月上旬青梅采收季,每个品种均选取树势强、中、弱各2株,共6株进行全树采果后称重获得单株产量,每667 m2产量=单株产量×19株。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00粒成熟果实,调查黑星病病果数,统计病果率。每个品种随机选取20粒果分析果实品质,用游标卡尺测定纵横径,计算果形指数;用分析天平称取单果重和种子重;用WZB数显折光仪测定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砧木树龄嫁接成活率比较

从8个乡镇青梅园调查结果发现,嫁接的砧木树树龄越小,嫁接成活率越高。树龄10 a以下的嫁接成活率为95.3%,比10~20 a、20 a以上的分别高6.8、13.0个百分点。20 a以下树龄接穗与砧木伤口愈合较快且完好,而20 a以上树龄接穗与砧木伤口愈合较慢(见表2)。

2.2 青梅果实品质比较

高接换种后对5个青梅品种的果实性状进行观察测定,5月上旬成熟时各品种的果皮颜色有明显区别,龙眼梅为黄绿色;广东梅黄绿色,阳面紫红色(占果面面积50%~80%);白粉梅黄白色,阳面有少量红晕;软枝大粒梅黄绿色,阳面呈淡红色点状晕;羊屎梅果皮为青绿色。5个品种果实形状也有区别[4],其中软枝大粒梅为近圆形,其余为长圆形;软枝大粒梅果实单果重最大,其次是广东梅、白粉梅和龙眼梅,羊屎梅最小。高接换种后4个品种的横径、纵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明显高于羊屎梅(见表3)。

2.3 黑星病田间发病表现比较

高接换种后4个青梅改良品种的黑星病病果率为5%~11%,平均8.5%,远低于对照区羊屎梅的病果率(见表4);果实对黑星病的抗病性为强或中等。可能是由于嫁接改善了果园环境,树体通风透光变好,抗黑星病能力得以增强[5]。

2.4 青梅丰产性能比较

青梅树高接后第3 a开始坐果,4个品种的株产达9.4 kg;第4 a平均株产43.4 kg;第5a平均株产55.2 kg(见表5);5 a以上每株可产100 kg以上,平均单价2.8元/kg。而对照羊屎梅年均株产50  kg,单价1.2元/kg。高接后产量与产值明显提升,每667 m2产值可提高25%以上。

3 高接换种关键技术

3.1 砧穗选取

选取果实果小核大、肉薄、产量低的实生梅为高接换种的青梅砧木,或结果少及不结果的劣种嫁接梅树,地处无严重病虫害的青梅园。接穗选择抗逆性强、果大肉厚核小、酸度大且在市场上适销对路、经济效益高、产品竞争力强的优良新品种,如龙眼梅、广东梅、白粉梅、软枝大粒梅等。嫁接时选择生长品种纯正、旺盛健壮的青壮年青梅树,采取树冠外围中上部、皮身嫩滑、芽眼充实饱满并半木栓化的一年生春梢为接穗[6],用薄膜或湿布包好后及时嫁接或沙藏。

3.2 高接换种时期

在永泰县高接换种选择在11月中下旬~12月进行,一般在青梅落叶后至萌芽前15 d,以冬至前后嫁接成活率最高。此时树体积累大量营养物质,同时离萌芽前有一段时间,有利于嫁接后愈伤组织的快速愈合。嫁接当天要选择阴天、无风和相对湿度大的天气,避免太阳光暴晒而导致砧穗失去水分,影响嫁接成活率[7]。

3.3 高接换种方法

直接在主干或侧枝距离地面50~60 cm处锯断后进行高位嫁接[8]。在2~3级枝上高接,过于低位嫁接浪费了主干贮藏的营养,同时不能充分利用原有丰产树架;过于高位或多头高位嫁接则操作管理不方便,而且嫁接后结果部位往外移,导致树冠内膛和下部光秃,并且长势相对较弱,将会影响单株产量,产量较低。

3.4 高接后田间管理

嫁接15 d后,要及时剪嫁接膜,检查嫁接成活情况,发现没成活的接穗要及时补接。对砧木要及时定期除芽、抹梢,对接活的新梢要立支柱扶绑,摘心、修剪、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管理[9]。

4 结论

青梅高接换种是实现改良品种更新的主要方法,可以缩短结果期;嫁接的最佳时期在青梅落叶后至萌芽前15 d左右,嫁接后的新品种果实外观性状得到改良,抗病能力增强,果实病害少、形状整齐、果大、可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0]、果肉厚、果核小、酸度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通过产量调查,高接树前3 a产量虽低,但随后产量逐年上升,第5 a开始每株平均产量可达55 kg以上;达到当年接、翌年恢复树冠长势、三年产(开始结果)、四年见成效、五年夺丰收的目的。

通过永泰县的城峰、葛岭、清凉、赤锡、岭路、梧桐、富泉、伏口等乡镇低劣青梅园进行全园改造,改造措施除土壤改良、科学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外,关键性的措施是进行高接换种,换上经济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取得了明显效果,截止2022年底永泰县95%低劣青梅园已通过改造,当家品种龙眼梅、广东梅、白粉梅、软枝大粒梅占种植面积85%以上,目前全县青梅采摘面积约4 500 hm2,年产量5万t,收购价格每年均保持在每公斤2.8元以上,产值达

14 0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谢天永.青梅高接换种及配套栽培措施[J]福建果树,2002(2):57.

[2]周碧容,温第文,甘廉生,等.果梅新品种白粉梅的选育[J]中国南方果树,2009(5):17-18.

[3]温弟文,倪捷茂,杨笏隆,等.果梅新品种——软枝大粒梅[J]果农之友,2011(7):9.

[4]姜翠翠,叶新福,林炎娟,等.福建省4个果梅主栽品种果实营养品质香气成分分析与评价[J].食品科学,2021,42 (10):276-283.

[5]林钊华.龙眼梅抗黑星病无性系选育研究[J].中國南方果树,2003(5):67-68.

[6] 童玲.青梅高位嫁接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技术,2009(11):11.

[7]林新华.主干高接换种改良劣种青梅[J].福建农业,1996(7): 8.

[8]叶章挺,傅昌平,李明青.梅高接换种的尝试[J].落叶果树,1995,9(1):35.

[9]邱晓琴,雷天.白粉梅丰产栽培新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9(3):60-61.

[10]陈卫东,徐玉娟,刘学铭,等.青梅品种加工特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7(5):92-94.

(责任编辑:许玲)

猜你喜欢
关键技术
牛繁育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成功育雏的关键技术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跨座式单轨与中低速磁浮信号系统的关键技术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overlay SDN实现异构兼容的关键技术
NFV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
ETCS DMI软件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