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兔儿爷”的新光彩

2023-03-31 09:34方圆张哲
方圆 2023年4期
关键词:兔儿爷大栅栏陶土

文、图 | 方圆 记者 张哲

1 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承人张忠强制作的兔儿爷在兔年春节特别抢手。

北京前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一间门道截出的房间外张贴着一副对联,“斜街窄铺宾朋聚,正道宽厅兔爷全”。上方悬挂着一幅牌匾,醒目的六个字“老北京兔儿爷”。橱窗中一尊半身高的兔儿爷手执药杵、身披铠甲,甚是威风。屋内展架上,大小不一的兔儿爷神态各异,有的骑着狮、象,有的背插纸旗,或坐或立,十分讨人喜欢。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承人张忠强正坐其中,左捧兔儿爷,右拿朱笔,在兔儿爷的胸前,写下“福”字。

2 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老北京兔儿爷店前与张忠强合影留念。

3 大小不一的兔儿爷神态各异,有的骑着狮、象,有的背插纸旗,或坐或立,十分讨人喜欢。

2023年是癸卯兔年,这一年有两个立春和13个农历月,下一次遇到这样的年份要一千年以后。所以张忠强制作的泥彩塑兔儿爷在这个春节特别抢手,没出正月,店里的泥彩塑兔儿爷已经销售一空。“因为是纯手工制作,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两个月以后了。” 张忠强对《方圆》记者说。

兔儿爷是北京泥彩塑的一种,在明朝就有出现。据明朝诗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人们按照神话中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传说古时京城闹瘟疫,郎中无法医治,是广寒宫中终日捣药的玉兔驾祥云到京师,给京中百姓祛瘟疫。很多人从老舍的《四世同堂》里第一次了解到老北京的“兔儿爷”:“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扫一扫微信阅读

“兔儿爷是北京地区特有的文化,从中秋节的时令用品,变成北京的文化名片。逛庙会时大家购买兔儿爷,也是反映大家期盼健康、团圆的美好愿望。” 张忠强向《方圆》记者介绍。

1 前门大栅栏的牌楼距离张忠强的兔儿爷店不足百米。

2 张忠强创作了一系列颜色鲜艳的兔儿爷,深受孩子们喜爱。

3 张忠强时常会到内联升等老字号建筑外拍摄照片,把其特点融入兔儿爷的画片中。

4 在所有兔儿爷作品中,最让张忠强自豪的还是自己制作的传统造型兔儿爷。

张忠强受北京一家科研机构委托,根据其所提供草稿创作出一款太空兔儿爷。

说起与兔儿爷的缘分,还要从张忠强小时候说起。张忠强生长在大栅栏,从小动手能力强,喜欢拿陶土泥捏些小玩具。后来工作后,他利用闲暇时间制作十二生肖的小玩意儿,卖给前来大栅栏游玩的游客以贴补家用。20世纪90年代,张忠强在北京琉璃厂开了第一家卖老北京传统手工艺制品的店。2016年经熟人介绍,张忠强向国家级泥彩塑北京“兔儿爷”代表性传承人双彦拜师学艺,成为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承人。

兔儿爷的制作并非易事。“早些年的民间手工艺人在北京垂杨柳附近挖陶土泥。但随着城市发展,挖陶土泥的地方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大家只能去门头沟区等郊外寻找可用的陶土泥。”张忠强向《方圆》记者介绍,挖泥、浸泡、加棉花、醒泥、打坯、修坯……最初的陶土泥也要历经十几道工序,而最为重要的就是彩绘。“开脸是重中之重,小兔儿爷的眉毛眼儿也是我在学习时的难点,眉眼不一样,神韵就不一样了。”

张忠强正在为兔儿爷修坯。这些年,他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兔儿爷。

传承创新是张忠强的强项,从小在大栅栏长大的他有着天然的优势。怎么能让泥彩塑兔儿爷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标志含义,如何加入新的文化内涵,是张忠强一直思考的。把大栅栏主题融入兔儿爷作品中,把大栅栏牌楼、内联升、瑞蚨祥等老字号建筑特点融入兔儿爷的画片,还有二十四节气与北京的二十四个城门为主题创作新的兔儿爷,都是张忠强融合传统的创作。

2020年,张忠强创作了100尊“国际合作,共战新冠病毒”的兔儿爷。“当时医疗物资紧张,世界各国的友好人士、团体帮助我们国家筹集医疗物资”。随后,张忠强在杨梅竹斜街办了一个小型的展览。其中有10尊兔儿爷被首都博物馆收藏。

除此之外,张忠强还受北京一家科研机构委托,根据其所提供草稿创作出一款太空泥彩塑兔儿爷。“改变观念很重要,我们在传统泥彩塑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创新,太空兔儿爷对于我来说是新时代的开始。后面,我们还计划结合北京地铁各站特点,在坚守传统兔儿爷造型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今时代特点的兔儿爷。”

张忠强始终坚持给来店的孩子普及传统文化故事、知识。他认为,不只要销售泥彩塑兔儿爷,还要把泥彩塑兔儿爷制作的过程给客人分享,更需要在孩子的内心埋下一颗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

尽管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张忠强仍然坚持纯手工制作泥彩塑兔儿爷。“现在我也在培养传承队伍, 一是为了跟上市场需求,二是推广传承这项文化技艺,让年轻人喜欢兔儿爷。我希望在我们几代人的努力下,让兔儿爷绽放文化光芒。”

猜你喜欢
兔儿爷大栅栏陶土
不易读准的“大栅栏”
中国古代陶土发音玩具——陶哨创意设计研究
大栅栏 承载南城地脉 见证数度繁华
“一尺大街”长几米?
爱健身的陶土
别拿兔儿爷不当神仙
可爱的兔儿爷
智斗兔儿爷
感悟陶土
飘摇的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