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社会科学》2023 年总目录

2023-04-23 22:27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铁人大庆精神

(括号内数字:圆点前为期数,圆点后为页码)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三个务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价值、行动自觉 张新宇(1·5)

深刻领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维度 王鹤岩,王 淞(1·12)

统一战线服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功能及实现路径 季琳欢(2·5)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 张紫驰(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探析 刘正环(1·1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罗 岑(1·22)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逻辑及实践指向 黄守丕(2·14)

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建构逻辑 张丽娜(2·19)

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与理论 价值 施言志,汪 洋(2·25)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逻辑体系与价值意蕴 何柏略(3·5)

习近平关于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研究 邓 亮(3·10)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 刘 蕙,薛金池(3·14)

习近平关于社区治理重要论述探析 程 坤(4·5)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研究 梁家敏(4·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始终坚持——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二卷相关论述 邓 亮(5·5)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制度体系探释 何爱爱,雷 蕾(5·9)

习近平关于黑龙江发展特色文化旅游讲话指示在大庆践行的思考 牛江伟(6·5)

习近平关于黑龙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系列讲话研究 王 坤(6·10)

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的多维阐释 王 艳(6·15)

习近平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的要义及价值 赵 君(6·21)

习近平天下观的要义、特征和作用机制 张静宇(6·26)

·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研究·

大庆精神与大庆共生共存的现实生长点 王丽丽,于雁雁(1·27)

论伟大建党精神与北大荒精神的关系 田 硕(1·31)

以新视角书写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篇章——读刘晓华教授新著《大庆精神》 王玉库(2·31)

数字时代提升大庆精神传播效度的路径探析 吴文霞,冷翠玲(2·35)

上甘岭精神的思想渊源、科学内涵与当代价值 司 元(2·39)

石油高校铁人精神实践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赛云秀,庞秉谦(3·18)

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彭冰冰,阴金钊(3·23)

铁人王进喜的群众观:服务·依靠·凝聚 史 阳,史金龙(3·28)

缅怀铁人王进喜 接力奋进新征程——兼论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 王 昆(5·14)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拓展深化研究 张建军(5·20)

浅谈雷锋的成长之路 李振魁(5·25)

大庆“三老四严”优良传统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王丽丽(5·30)

新时代大庆精神的生态阐释 王冬阳,贾 颖(6·34)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 传承弘扬大庆精神 秦岳琳,王鹤岩(6·38)

·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 周年·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口述历史的实施及时代价值 陈立勇,张瑞湘(4·15)

铁人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谱系中的三重意义 马英林,耿 峰(4·20)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路径 王玉库,刘米娜(4·24)

高举永远的旗帜 弘扬永恒的精神 肖 铜,董敬民(4·29)

铁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的形成及其新时代的价值 于海龙,张 彬(4·34)

铁人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李安妮,李万鹰,王建阳(4·38)

·哲学研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意涵、伦理困境与突围路径研究 钱 余,潘洪林(1·36)

关于费尔巴哈的“感性”概念探析 张立影(1·45)

现代性的人的存在与道德存在——论阿格妮丝·赫勒《一般伦理学》 辛 浩(1·53)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新时代启示 刘泽蕾(2·44)

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代审视 张富栋(2·51)

实践哲学与文化关系探析——基于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研究 张 恺(3·32)

幸福与自由:论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伦理生活 王思远(3·37)

刍议哲学基本问题 陈奕诺(3·42)

宗教批判与现代政治文明——马克思对卢梭重建现代政治秩序进路的超越 周 坤(4·42)

论“存在”的自为性及其历史行动 王 妍(4·49)

再论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实践观——基于物质实践与社会存在范畴理析 熊绍祯(4·58)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比较——兼论对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启示 洪 菊,韩学亮(4·65)

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超越再阐释 何婷婷(5·34)

论马克思感性活动概念的现实批判向度 蒋永涛,林之乐(5·41)

马克思与施蒂纳建构主体哲学的逻辑进路分歧 姜紫婧(5·49)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幸福观念浅析 陈思琴,李晶晶(5·56)

资本主义现代性视域下人的生存与发展悖论 邓 欢(6·42)

浅谈马克思生态思想 初 丹,王建阳(6·50)

·政治学研究·

关于恩格斯《论权威》及维护党的领导权威的几点思考 李俊国(1·57)

共同富裕思想源流脉络探究 赵丹丹,宋瑞亚(1·62)

“两个不能否定”的唯物史观根基及价值意蕴——兼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 肖唤元,于 洋(2·57)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衍变、实质与悖谬 朱香玉(2·67)

历史与对比: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及超越 龚月贤(2·73)

论周恩来对遵义会议的关键性重大贡献 郑兴刚(3·46)

从“五个必由之路”看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生之源 苏振源,王世泰(3·53)

新时代“守正创新”的根基命脉、辩证关系和实践导向 吕 唯(3·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斗争精神探析 陈建新(4·71)

论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 王建枝(4·78)

《共产党宣言》中美好生活观的三重维度探颐 赫英强(4·83)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蕴、哲学底蕴与价值意蕴 张美灵(5·59)

利益变迁视域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思路 江元霜(5·66)

分配正义与持有正义比较及其启示 于泽浩(5·71)

浅谈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李家庆(5·76)

近代国家理论的内在变革和逻辑转向——从霍布斯、洛克、卢梭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 王兴辉(6·55)

批判与超越: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迷雾 薛生山,王 帅(6·65)

试论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世界观与方法论视域下 田艮珍,董 璇(6·73)

·党建理论研究·

党的执政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互动耦合研究 冯 昊(1·69)

正确理解列宁的先锋队理论——驳先锋队理论与群众史观矛盾论 陈 聪(1·74)

“美”融入高校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培训提升途径研究 崔永霞,胡 蓉(1·78)

新时代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的思考——重读《论持久战》 赵 虎(1·82)

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研究 张建军(2·80)

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密码和时代伟力 黄慧敏,蔡 静,廖昕萌(2·85)

党带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百年历程、经验与自我要求 张龙丽(3·67)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与价值 王友琛,赵 锋(3·72)

领导者构建人才梯队系统化思路与实施路径 潘春辉(3·7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维护党的核心的思想及其启示 龙运杰,戴 颖(4·87)

高质量机关党建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机制构建 王晓琴,包 军(4·92)

高校大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五融五促”模式为例 刘红波(4·96)

论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 赵慧礼,郑 敏(5·80)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建党的智慧 范佛山(5·86)

中国共产党百年作风建设问题研究 王洪斌,吴 俊(6·78)

历史虚无主义对党员干部政治意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李文娜(6·8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创排红色校史剧在高校美育课程思政的意义 苏建华(2·90)

文化自信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 蔡 秀(2·94)

网络思潮乱象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及其应对 马 闯(3·81)

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其培养的必要性 郭佳乐,张志顺(3·86)

立德树人视阈下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对策 王鹤岩,赵薪羽(4·100)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研究 邬巧飞(4·104)

挖掘与融入:北大荒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育人新格局 周立平,赵 聪,黄敬卫(4·108)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张亚男(4·112)

·法学研究·

论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前置审查程序 刘 超,张金玲(1·87)

论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 李锦峰,任会文,王凤爽(1·92)

胎儿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孟祥堃(1·96)

建设非羁押监管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阮之华,刘笑臣(2·98)

证据属性层次论适用民事庭审质证研究 于海威(2·102)

守法理论视域下对“网课爆破”的思考与治理 余丽丝,林亮亮(3·90)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问题研究 刘自倬(3·95)

“还权赋能”视角下农民主体性与乡村治理有效性研究 高亚丽(4·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的亮点探析 王 伟(4·121)

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立法问题思考 丛沐萱(5·92)

涉案企业合规制度研究 刘 超,聂树平(5·97)

“繁简分流”为基层法治提供程序保障 刘宏博,康晓宝,李慧馨(5·102)

民商法背景下诚实信用原则的缺陷与优化 秦 萌(6·88)

良法善治目标引领下地方党委决策机制研究 孙新见(6·92)

·文化学研究·

现代战争遗址博物馆文化创伤体系建构初探 金浏河,马德龙,王东方(1·101)

公共图书馆助力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张 丽(1·107)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疫病隐喻 李 嬿(1·111)

面向企业用户的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刍议 周 锐(1·115)

苦难时代罅隙间的生命奇崛——评陈力娇长篇小说《红灯笼》 满 蛟(1·119)

专题档案开发策略研究——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专题档案开发为例 仇 爽(1·123)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特色干打垒文化产业园 唐晓英,刘功良,姜 伟(2·106)

从原型到人性——评电影《铁人》中两代石油人的形象塑造 张立丹,张宇宁,刘 昭(2·110)

浅析国内博物馆陈列展览中交互设计的运用 孟 宇(2·114)

音乐剧《铁人在非洲》的内涵研究 林庆华,梁译丹(3·123)

北方冻土带上的不朽群雕——评铁路作家吴明辉文集《最好的雪在北方》 邢继芳(3·127)

浅谈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的创新和发展 王 蕊(3·131)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赋能与重构研究——以后疫情时代为视角 于红蕾(3·134)

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视角 郝 超,姜莉丽,林 琅(4·134)

跨文化视角下的政治语篇翻译策略研究 刘冬梅(4·138)

公共图书馆多元文旅要素的服务资源分析 王胜男(4·142)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学书写——重读王立纯长篇小说《月亮上的篝火》 柴子倩,李兴军(5·133)

肇源白金宝遗址历史文化内涵及保护利用 张 振(5·137)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赵 丹,王慧莹(6·128)

通识教育下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服务研究 李 旭(6·133)

大庆精神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微探 韩丹丹(6·137)

推进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研究——以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为例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组(6·141)

·经济学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垄断与反垄断 张 刚(1·126)

能源企业环境责任与绿色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提升研究 生艳梅,孙 明(1·131)

数字经济赋能“三个城市”建设研究 孙赵岩(2·118)

大庆市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唐立兵,张 平(2·124)

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助力龙江共同富裕的探讨 董洪梅(3·99)

新时代农村产业空心化的内涵阐释与践行路径 姜 姗,邬德林(3·103)

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邹 悦(3·107)

基于新服务理念全面推进大庆乡村产业振兴 常 颖,郑丽媛(4·125)

以数字经济助力黑龙江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孙 莹(4·129)

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庆市农业信息化发展优化研究 董大朋,姜鹤飞(5·107)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逻辑 李本松,陈 琳(5·111)

金融服务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雷 鸣,生艳梅,董佳欣(5·115)

辨识、矫正与清澄:论马克思对资本神秘性的解密 韩 潇(6·96)

乡村振兴中产业项目绩效提升对策研究 章 磷,鹿洋瑞(6·104)

数字化赋能大庆市农业强市建设的路径研究 潘权富(6·108)

·社会学研究·

黑龙江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姚 雪(1·135)

民办本科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视角 黄丽英(1·140)

大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问题与对策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大庆分院课题组(2·130)

新生代产业工人及其职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 姚 震,程育新(2·135)

高校朋辈心理互助队伍建设探析 曹 玮,张振良(2·139)

大庆市增强人才吸引力的路径研究 杨树果,吴东昊,陈 飞(3·111)

基于优化健康服务的居民首诊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辽宁省某市居民为例 史 璇(3·115)

推进群众自救能力科学化专业化策略研究——以社会治理为视角 杨馥嵘(3·119)

大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姚 雪(5·119)

仪式感与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金浏河,王旭君(5·124)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及其治理探析——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视角 吴朵美(5·12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 王洪财(6·112)

医学院校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孙荣利,张家宁,柴文丽(6·116)

“数字社会”对老年群体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张 菁(6·120)

马克思人口理论与新时代我国人口工作 郑 琪(6·123)

·教育学研究·

“四维一体”构建学校德育生态体系 杨景萍(1·144)

课程思政视阈下大庆高校优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 健(1·150)

高校资助主体价值观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思政+”场域组态效应的视角 江科元(1·154)

新时代中小学英语教学减负提质体系优化研究 卫宇坤,卫 娜(2·143)

公共危机事件下大学生成长教育契机与路径——基于新冠疫情防控视角 王苏婷(2·147)

职业教育外语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 帅,张 贤(2·151)

“五育”融合下劳动教育的变革与育人路径 张雪莹,俞 暾(2·155)

“三跨”培养模式下研究生思政教育自主管理模式构建 张一达,王鹤岩(3·138)

高校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意义与实施策略 徐 晶,陈英立(3·143)

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隋书才,宋子康,刘子旭(3·147)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育人路径探索 韩 波(3·151)

高职语文课程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尹 莉(3·155)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三四五”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研究 生艳梅,刘春楠,柳 烨(4·146)

高校教师评价政策的问题和优化——以宁夏4 所大学为例 王君玲,唐利龙(4·151)

产出导向法下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许 瑛(4·155)

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多模态教学模式探索 孙争艳,张 蕾(5·141)

龙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研究 马 静,王宏伟,冯展极(5·145)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研究 谢丽莉(5·150)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困境及对策研究 刘 畅(5·155)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丁 乔(6·145)

面向行业创新需求的油气储运工程协同育人教育模式 张璐莹,蒋 鹏,李彩瑞(6·149)

·社科信息·

伟大建军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等5 则 (1·158)

坚持底线思维等5 则 (2·159)

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等5 则 (3·159)

生态文明观变革的逻辑演进和实践意义等5 则 (4·159)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发展等6 则 (5·159)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考等5 则 (6·153)

《大庆社会科学》征稿启事 (1·160)

《大庆社会科学》2023 年总目录 (6·155)

2024 年《大庆社会科学》征订启事 (6·160)

猜你喜欢
铁人大庆精神
李大庆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海上铁人郝振山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拿出精神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