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优化路径

2023-04-24 08:32刘玮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富裕

[内容提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其内在逻辑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根脉和动力源泉。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力量凝聚功能和精神激励功能。然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障碍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临的阻力制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能的发挥。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采取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优化路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作者简介] 刘玮玮,哲学博士,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本文系2 0 2 3年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内在契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 2 3 L LML B 0 1 0)、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项经费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 1] 2 2 - 2 3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1] 2 2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义。从理论上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促进作用。从理论上深入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功能表现,分析掣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能发挥的现实问题,有助于我们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等。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砥砺前行的精神脊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其内在逻辑在于前者是后者的文化根脉与动力源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根脉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将“共同”作为其实现的原则,将“精神富裕”作为其核心要求。因此,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的界定重在对“共同”和“精神富裕”的界定。

第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共同”即人民性。作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原则,“共同”意味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而非少数人的富裕。这里的全体人民既包括每一个人,也包括人们组成的群体、社会和国家。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个人心理满足的状态,又是民族精神状态的表征。其中,前者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由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带来的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后者意味着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饱满、自尊自强意识的张扬以及奋发意志的昂扬。[ 2]另外,这也意味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具有“双向奔赴性”,如果每个个体都具有集体意识以及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够形成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体”[ 3]。

第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建共享为要义,以公平为旨归。这也是“共同”的意蕴。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形成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4]。究其根本而言,实现共同富裕就是维护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5] 1 3。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公平并不意味着绝对平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有过程的、有层次的。

第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包含了主客观要素在内的全面富裕。这是对于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富裕”而作的阐释,无论是内容还是实现条件都应包含主客观要素的全面富裕。就内容而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意味着人们拥有自觉坚定的理想信仰、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良好的道德品行等主观要素在内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也意味著拥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美丽的生态环境、公正的社会秩序、安全的社会环境等客观要素在内的精神文化资源。就实现条件而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既有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精神文化资源、社会精神生活环境等客观条件,也有赖于个人精神创造、内心的感悟和反思等主观条件。

第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精神生活实现了“共同”和“精神富裕”之后的最终目标。作为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不是“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简单相加,而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6] 1 8 9,实现发展的充分自由。这表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要求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且要从精神层面全面解放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使之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直接表达不多,但是其蕴含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

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精神生活。中华民族具有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这既表现为中华民族对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古圣先贤认为物质生活固然为人所必需,但是有道德和精神追求才是人异于禽兽的重要标志;又表现为中华民族对于理想的不懈追求,如儒家追求仁爱和谐,道家追求与道合一,墨家追求“兼相爱交相利”;还表现为中华民族对品格培育的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立德”居于“三不朽”之首,而且包含各种道德教化理论和道德修养方法。这些思想为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精神富有。中华民族不但崇尚精神生活,而且追求精神富有。古圣先贤认为,虽然物质富裕的实现在次序上先于精神富裕,但是在价值取向上精神富裕却重于物质富裕,儒家的“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等观点都体现出这一价值取向。根据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对于大同社会的描绘,孔子所向往的大同社会:一是人们物质生活富足、国家和谐稳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以及“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二是人们享有充沛的精神生活,“讲信修睦”以及“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道家也明确指出,追求精神自由、实现精神富有是个体至高的人生目标。道家推崇“道”的至高无上,认为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是“道”的自由性折射至个体生命的要求。庄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们不仅要追求精神的自由,而且要重视丰富和优化个体的精神世界,形成内在开阔的心理感受,并将“逍遥游”这一精神境界落地实践,真正外化为“一种现实的个体生存方式或外在化的生命姿态”[ 7]。儒道两家的主张为新时代精神富裕的界定以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设定提供了思想之源。

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精神培育。实现精神富裕离不开精神培育。古圣先贤指出,只关注物质的富裕容易导致人的骄奢,必须将“富”与“教”统一起来,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通过教化进一步实现精神富裕,正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因此,孔子提出了先“富之”而后“教之”的主张(《论语·子路》) ;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章句上》) ;荀子强调,“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荀子·大略》)。这些思想主张成为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条件的理论渊源。

其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共同”意识。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荀子的“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正思想。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墨子的“兼相爱”(《墨子·公输》)等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互助的和谐底色。正是在宽厚友善的精神基础上,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下国家”(《孟子·离娄章句上》)的“共同”意识。这不仅塑造了整體主义精神,从文化根脉上奠定了中华民族集体至上的国家意识,并且铸牢了群体至上的思想战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共同”思想是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关于“共同”之界定的思想根基。

由上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从文化学角度来看,文化具有增进个人或社会的目标、满足需要和解决问题的效用,这同时是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 K r o e b e r)在对文化进行定义的时候指出,文化是影响社会与个人的巨大力量,事实上世界上没有比文化更有影响力的东西,因为举凡世界上能发生影响力的事物莫不是文化的产物。[ 8] 6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尤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9]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 1 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1 1]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同样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作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根脉而为其奠定思想基础,而且作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而为其提供能量补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进新时代我国社会和个人的精神富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其独特智慧解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问题,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在推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动力,这也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功能表现

作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根脉和动力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价值导向、力量凝聚和精神激励的功能作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这些功能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独有的本质内涵、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决定的。

1.价值导向功能

所谓价值导向功能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向全社会提供其所内蕴的价值观念来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发挥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功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共同为实现原则,以精神富裕为核心要求。就前者而言,它需要通过价值引导促成个体、群体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共生和价值共识。就后者而言,它需要通过价值引导促使人们选择正确合理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方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实现的。作为社会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和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能够促进全体人民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高度认同,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有效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品格[ 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内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基于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为主体内容的基本精神[ 1 3] 3 7 7,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突出的人文精神、偏重道德的价值取向、注重整体思维方式等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所传递的人本、和谐、宽容、仁爱、积极进取、重义轻利、注重整体等价值观念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既表现在理论层面和行为方式层面,也表现在社会心理和潜意识层面,以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化成了深厚的民族心理乃至集体的“文化无意识”[ 1 3] 3 9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能够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选择,为推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价值导向。

2.力量凝聚功能

所谓力量凝聚功能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从而能够齐心协力为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而不懈奋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共同”要义的实现,除了需要全体人民达成价值共生和价值共识之外,还需要全体人民共同行动和共同追求,形成利益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这就需要凝聚中华民族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力量凝聚功能。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首要特征就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这一点使得中国文化体系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 1 3] 3 5 2。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又表现为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融合力意指中国文化是在汉文化基础上有机吸收各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延续力是在同化力和融合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1 3] 3 5 2 - 3 5 4韦政通认为中国文化具有涵摄性和统一性特征。[ 8] 2 8 - 3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这些特征,有助于培养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崇尚和谐统一的博大胸怀,形成中华一体和国家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而促进全社会齐心协力实现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显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种民族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1 4]这种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思想整合力量,能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力量,使中华民族精神饱满、意志昂扬、奋发向上,进而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3.精神激励功能

所谓精神激励功能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作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精神富裕”要义的实现,除了要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予以价值引导之外,还需要从精神层面激发人们的内生动力。如果内生动力不足的话,人就会出现精神生活物欲化、精神世界单一化、精神信仰危机化等问题,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和较高的精神追求,从而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相背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激励功能,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内生动力,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人们有自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人们矢志不渝地追求和坚守理想。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励下,无数志士仁人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的理想追求,投身于国家和民族大业,为理想奋斗终生。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人们具有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刚健有为精神,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几千年来,在这一精神的鼓励下,中华民族为了民族自强而不懈奋斗。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的精神,激励人们努力实现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人们有良好的道德品行与崇德向上的社会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偏重道德的价值取向,激励人们通过道德修养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成就完美的人格,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人民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知”,鼓励人们探索求知,孔子“富之”再“教之”的思想表明人民文化智力水平的提高是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将“求知”视为塑造“君子”理想人格的必备美德。[ 1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鼓励人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道德价值,最终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掣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功能。然而,当前还面临一些现实掣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能的发挥,制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主要问题如下。

1.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发挥其功能首先取决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 6]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有些人对传统文化淡漠,这必然制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能的发挥。关于这一问题主要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展不充分,无法满足部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根本上受制于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在物质生活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的情况下,其精神文化需求就会处于潜伏或压抑状态,自然谈不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居民文化消费水平, 2 0 1 9年我国的文化消费占比仅为3. 9 3%,而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2 0 1 6年的文化消费占比已分别达到1 1. 4 5%、1 1. 6 2%、9. 9 3%、9. 9 7%和1 4. 8 3%。[ 1 7]文化消费水平整体偏低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低迷密切相关,而这一问题根源于发展的不充分。在这一情形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受关注,自然也就难以发挥其功能。第二种情况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失衡。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远胜于精神文化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精神生活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受“以物为依赖”社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以及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有些人热衷于追求物质利益,沉溺于感官享乐,致使精神生活陷入物化和异化的困境,出现精神生活物欲化、精神家园荒芜、精神信仰危机等现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第三种情况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地区居民无论是收入水平还是受教育程度都相对偏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学历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仅为1. 2%,高中或中专学历占比为7. 1%,初中学历占比为4 8 . 4 %,小学学历占比为3 7 . 0 %,未上过学的占比为6. 4%。[ 1 8]农村地区居民偏低的受教育程度自然限制其科学文化水平,降低其对于精神文化的感知力及需求程度。正如马克思所言:“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1 9]对于有些人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是如此。第四种情况是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地区不但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而且精神文化发展也落后于其他地区。以公共文化服务业为例,《中国统计年鉴2 0 2 2》显示, 2 0 2 1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广东( 1 0 5 5 2家)、江苏( 9 7 5 7家)、浙江( 5 7 2 0家) ,排名后三位的依次为宁夏( 7 4家)、青海( 5 0家)、西藏( 3 3家)。这将直接影响西部地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在这一情形之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以对其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2.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障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发挥其功能还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同,因为文化认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2 0]。如果缺乏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难以传承和发展,其对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功能作用也自然会受到影响。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文化认同不仅事关个人身份认定、社会群体角色,而且影响民族和民族文化的保持、国家意识形态的维持和强化、不同宗教与文明形态之间的交流,甚至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由于人类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化认同的差异,因而文化认同表现为个体对其所属文化的归属意识。另外,由于文化不断发展,文化认同也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2 1] 8在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变迁和挑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乃至国际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一些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认同障碍。主要有三大因素导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障碍。

一是现代性的挑战。随着我国步入以社会化大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被打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从原来的封闭变为开放,从稳定到变化,打亂了传统社会的认同模式和认同格局,引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障碍。首先表现在现代性对传统的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化断裂,影响人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其次表现在与现代性伴随的强势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破坏了文化秩序,导致文化生态失衡,在文化格局重组过程中,人们的文化认同受到挑战。最后表现在现代性带来了社会与人自身的普遍物化尤其是对人的否定和扭曲。现代性以市场化为核心,使现代性文化物化和技术化,出现文化泛娱乐化和快餐化等现象,不但解决不了文化认同问题,还会导致自我认同的困惑。[ 2 2]

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人类文化处于交融与冲突共存的局面。这一局面虽然有助于本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存在导致本土文化内涵和个性的模糊甚至丧失的潜在风险,造成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障碍。美国人类学家麦高登( G o r d o n M a t h e w s)曾提出文化超市理论,他认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处于文化超市中,全球文化集中于文化超市供人选择,随着人类的文化概念从“人的生活方式”转向“可以从文化超市中获得的信息与认同”,文化认同也分为“民族的认同”和“超市化的文化认同”。在文化超市中,自己的文化只是作为一种非货币意义上的商品供人选择,其原有的文化属性越来越淡化,各种文化产品很难说清源自哪个民族,从而导致人们文化认同的茫然。[ 2 3]这一状况同样适用于遭遇经济全球化冲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阻碍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是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多年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在向其他国家输出西方文化,试图建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观和权力秩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西方文化势不可挡地涌入国门并盛行开来。在东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西方国家企图按照西方的标准重塑东方文化,部分人丧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对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念亦步亦趋,丧失了文化建构的主体性。在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强压之下,部分人由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障碍。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面临的阻力

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但是这种超越是相对的,必须经过改造并与新的时代条件相适应,并以能够服务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需求为前提。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经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为“两创”) ,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 0 0 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5] 1 6 1据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重在文化形式的现代化,我们要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和要求去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价值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表达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重在文化内涵的发展,我们要结合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来拓展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然而,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仍面临六大阻力: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氛围不够浓厚,主要表现为文化事业支出占比增速缓慢、文化创新体制有待改革、文化创新生态有待改善;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作用价值重视不够、对传统文化如何创新认识不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认识不够;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方式方法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简单、技术比较陈旧;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载体平台部分缺失,主要表现为物质性文化载体部分缺失和非物质性文化载体缺失;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主体动力不足,文化传承人、文化管理者、文化企业都缺乏创新动力;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人才比较匮乏,缺乏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承性人才、创意型人才和复合型高级人才。[ 2 4]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也制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功能优势。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

作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议题和一项复杂艰巨的历史使命,如何更好地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对于我国意义深远。针对上述现实掣肘,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功能优势,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优化路径。

1.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

马克思曾言:“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 6] 5 4 4文化研究必须坚持唯物史观,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为了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其愿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更好地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首先需要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此,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2 5]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构建起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然而,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只是提升人们精神需求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因此,在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有意识地在文化领域采取一些措施来提升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为此,应该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振兴文化产业,鼓励全社会生产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创造有价值的精神文化财富,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和学校举办丰富多彩、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活动。[ 2 6]尤其需要发展文化产业,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举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提升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引导人们积极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进一步为人们所认同,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进而发挥其价值导向、力量凝聚和精神激励功能,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当前必须增强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个人认同的角度来说,个人对于文化的认同过程在受其所处文化环境和既成文化的影响之外,还受性别、年龄、社会构成等因素的影响。从群体认同的角度来说,它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民族同源、认知、宗教、“伟人效应”这五个主要因素密切相关。[ 2 1] 8 4 - 1 2 1基于此,为了增强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一要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和保持自己的特色基础之上吸收外来文化,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与壮大。二要通过政府支持和制度认可的方式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1] 4 5,这一要求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今后我們还应该进一步出台和完善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法规,设立更多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项资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认同提供制度保障并营造良好环境。三要发动学校、社区、科研院所、媒体、家庭等社会力量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但要利用纸质媒介来传播,还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来传播,加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四要充分发挥公众人物的影响力,鼓励公众人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言,引导人们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要借助商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美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养生文化等传承与发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人们强烈认同,其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就能得到更好的传承,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就获得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动力保障。

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我们还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从而使其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功能。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互促进: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功能;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根据其面临的障碍,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资源为着力点,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一要立足时代,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来展示其魅力,依托传统文化艺术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影视节目等载体平台,开拓文化市场,提升其影响力;在内容上与时俱进,按照新时代特点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常化,将其纳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以及日常生活,从而达到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的。二要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课题,通过改革文化创新体制,改善文化创新生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人才队伍建设,激发文化创新主体的创造性,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融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践。三要立足全球,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在保持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实现其与西方文化的对话,既要吸取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又要以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形式对外传播中国价值[ 2 7],通过国际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从而更好地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四要立足“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又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中前者是决定能否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政治保证,后者是显示文化生机和活力的方法论保证。[ 2 8]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功能优势,要善于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保持其多样性。五是要坚持中华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注入强劲动力,其创造性转化应重在“继往”,即在继承中转化,而其创新性发展应重在“开来”,也就是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2 9]据此,应该一方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因素相融合,以实物实景实事的方式充分展现、深入人心,发挥其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功能。

参考文献

[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2.

[ 2] 范玉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文明型崛起的价值支撑[ J].国家治理, 2 0 2 1( 1) : 1 5 - 1 8.

[ 3] 廖小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科学内涵与衡量指标[ J].思想理论教育, 2 0 2 2( 6) : 3 3 - 4 0.

[ 4]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J].求是, 2 0 2 1( 2 0) : 4 - 8.

[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4.

[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 7] 邓联合.《逍遥游》释论———庄子的哲学精神及其多元流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 0 1 0: 5 2 - 5 3.

[ 8] 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0 0 8.

[ 9]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 0 0 7: 1 4 9.

[ 1 0]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3: 1 5 0.

[ 1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2 0: 3 1 4.

[ 1 2] 刘旭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轫逻辑、认知结构和实践进路[ 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 0 2 2( 6) : 2 5 - 3 3.

[ 1 3]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 9 9 4.

[ 1 4]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1: 1 8.

[ 1 5] 张林学,徐艳.中华传统文化的“求知”理念[ 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 0 0 6( 5) : 2 0 - 2 5.

[ 1 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7: 1 1.

[ 1 7] 李惠芬.文化消费的困惑:“国际经验”与实践的背离[ J].南京社会科学, 2 0 1 9( 8) :1 5 3 - 1 6 0.

[ 1 8] 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E B/O L].( 2 0 2 3 - 0 2 - 0 6)[ 2 0 2 3 - 0 7 - 2 3]. h t t p: / /w w w. s t a t s . g o v . c n / s j / t j g b /n y p c g b /q g n y p c g b /2 0 2 3 0 2/ t 2 0 2 3 0 2 0 6_ 1 9 0 2 1 0 5. h t m l .

[ 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7 9: 1 2 5 - 1 2 6.

[ 2 0] 陈莉.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J].山东社会科学, 2 0 2 0( 7) : 5 6 - 6 1.

[ 2 1]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9 9 2.

[ 2 2]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 0 0 4( 4) : 1 0 2 - 1 0 7.

[ 2 3] G o r d o n M a t h e w s . G l o b a l C u l t u r e/ I n d i v i d u a l I d e n t i t y: S e a r c h i n g f o r H o m e i n t h e C u l t u r a l S u p e r m a r k e t[M]. L o n d o n:R o u t l e d g e, 2 0 0 0: 1 1 .

[ 2 4] 黄意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临的障碍及破解路径[ J].重庆社会科学, 2 0 2 0( 5) : 1 1 9 - 1 2 8.

[ 2 5]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 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8: 3 1 - 3 2.

[ 2 6] 馬振清,毛玉娟.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时代背景、目标要求与实践路径[ J].毛泽东研究, 2 0 2 2( 5) : 3 6 - 4 3.

[ 2 7] 杨威,上官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证成与发展路向[ J].齐鲁学刊, 2 0 2 2( 4) : 4 9 - 5 9.

[ 2 8] 王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分析[ 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 0 1 8( 6) : 8 5 - 9 1.

[ 2 9] 杜军,王锋.在文化自信自强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N].中国社会科学报, 2 0 2 3 - 0 2 -0 7( 8).

(编辑:牟世晶)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现代室内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诗歌的无用之用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