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眼古树资源调查

2023-05-09 12:20朱松生秦献泉朱建华徐宁李鸿莉彭宏祥李冬波邱宏业侯延杰张树伟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3年6期
关键词:龙眼古树调查

朱松生 秦献泉 朱建华 徐宁 李鸿莉 彭宏祥 李冬波 邱宏业 侯延杰 张树伟

摘 要:龙眼是广西主栽果树种类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为了解广西龙眼古树资源情况,对广西龙眼产区的十多个市、县(区)开展龙眼古树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均有龙眼古树分布,其中树龄最大达900年;龙眼古树树龄与胸围显著相关,树高与冠幅显著相关。由于缺乏管理,当前广西龙眼古树资源保护仍存在较多问题,龙眼古树生存状况堪忧,一些古树长势衰弱、濒临死亡。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龙眼古树资源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广西;龙眼;古树;调查

中图分类号:S667.2 文献标志码:A

Investigation on the Ancient Tree Resources of Longan (Dimocarpus longan Lour.) in Guangxi

ZHU Songsheng1,2, QIN Xianquan2, ZHU Jianhua3, XU Ning2, LI Hongli2*, PENG Hongxiang2, LI Dongbo2, QIU Hongye2, HOU Yanjie2, ZHANG Shuwei2

(1Guangxi Nanning Nongduoba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 2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 3Association of Seni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ers,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

Abstract: Longan (Dimocarpus longan Lour.), with a long history of cultiva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fruit trees in Guangxi. In order to grasp the situation of ancient D. longan tree resources in Guangxi, the resources of ancient D. longan trees in more than ten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in Guangxi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cient D. longan trees distributed in all the surveyed areas and the oldest one was more than 900 years old; between the age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nd between tree height and crown width of ancient D. longan trees exist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Due to the lack of management, problems of protection of such resources came out and the survival of ancient D. longan trees was worrying, moreover, some of them were on the brink of death due to their weak growth.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on utilization of ancient D. longan tree resources.

Keywords: Guangxi; longan (Dimocarpus longan Lour.); ancient trees; investigation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为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果树,广西主栽果树种类之一[1]。广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2],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3]。柯冠武等[4]研究认为广西是龙眼起源的次生中心之一,有丰富的龙眼古树资源。龙眼古树经历了长期的自然选择,是极其珍贵的,具有多种高抗性(如抗病虫害、抗寒、抗旱、耐涝等)的优质资源,是进行龙眼新品种选育、研究广西龙眼栽培历史和品种演变的重要材料,果实和木材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此外,龙眼古树还是广西重要的生态、文化资源。开展广西龙眼古树资源调查的目的是掌握龙眼古树的分布现状,以期为合理利用和保护龙眼古树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为广西龙眼产区玉林市、钦州市、贵港市、崇左市、北海市、梧州市、南宁市、来宾市、河池市、柳州市等。

1.2 调查器材

用皮尺测量龙眼古树胸围(距地面1.3 m处)和冠幅,用CCQ-1型测高器测量树高,用照相机拍摄照片。

1.3 调查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走访相关人员,了解龙眼古树分布情况,并实地调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所定的古树树龄标准[5],选择23株100年以上树龄的龙眼古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树高、胸围、冠幅和树龄。同时访问树主和当地村民,了解古树历史,龍眼古树资源利用情况,以及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4 数据分析

对龙眼古树树体调查数据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龙眼古树分布

据1986—1989年广西果树自然资源调查报道,广西龙眼北缘分布区为鹿寨、罗城、环江、南丹、天峨、乐业、田林、隆林等县,但在北纬24°以北地区,龙眼只是零星分散于房前屋后、山前沟边,仅在北纬24°以南地区才有连片分布[6]。由于桂北、桂西地区冬季温度较低,不利于龙眼生长,因此罕见有龙眼古树。目前发现北缘地带的龙眼古树群位于柳州市城中区环江村,柳江江水环村而过形成特殊小气候环境适于龙眼生长,在当地有一定数量集中分布的龙眼古树。广西的龙眼古树主要分布在龙眼主产区,龙眼古树资源最多的是大新县和博白县,大新县雷平镇车站村有连片龙眼古树林。龙眼古树多分布在村庄内或周边地区,少数分布在远离人居的山野之中,说明龙眼古树和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多为人类种植或人类食用龙眼后丢弃种子生长而成。

2.2 龙眼古树生存现状

龙眼古树树体调查数据见表1,调查龙眼古树均表现为主干直立,分枝较高,有乔木实生树的典型特征,说明其繁殖方式为实生繁殖。从表1知,龙眼古树树高6~30 m,胸围1.7~4.6 m,冠幅(5~21 m)×(5~23 m)。树龄和树体最大为梧州藤县藤州镇胜西村的一株龙眼古树(图1),树龄900年,树高30 m,胸围4.6 m,冠幅12 m×14 m,是广西现存树龄最大的龙眼古树[7]。在大新县、龙州县和博白县也发现500~800年龙眼古树。

在所调查的龙眼古树中,大部分植株生长正常,植株高大,能开花结果。古树树干和大枝树皮粗糙,表面凹凸不平,有的长出树瘤(图2),有的长出板状根(图3)。龙眼古树在长期生长过程中,由于强风、雷击等不良气象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和动物破坏而使树干出现伤口,为微生物入侵打开通道,使木质部被分解至矿化,从而形成树干中空(图4),易引起树木折断或倒伏[8]。若林分郁闭度大,光照不足,会造成枝条生长弱或枯死,有时会引发病虫滋生。此外,各种攀缘植物,以及苔藓、蕨类等也对龙眼古树的生长造成很大影响(图5)。

2.3 龙眼古树树龄、胸围、树高、冠幅的相关性分析

龙眼古树树龄、胸围、树高、冠幅的相关系数见表2。结果表明,龙眼古树树龄与胸围表现为显著相关,但与树高和冠幅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树龄越大则树干越粗;龙眼古树树高与冠幅呈显著相关,说明龙眼古树越高,冠幅越大。

2.4 龙眼古树保护和利用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9],对龙眼古树资源保护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调查中见到,龙眼古树大部分挂上了当地林业或园林管理部门的“古树名木保护牌”(图6),使得这些古树免受破坏。有的龙眼古树具有纪念意义,例如我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刘永福故居的龙眼古树,以及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龙岩村长福屯的一株300年生的龙眼古树具有传奇故事和纪念意义,当地管理部门在树下立牌介绍。多数龙眼古树都具有开花结果能力,其果实用于鲜食或加工桂圆肉和桂圆干,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2.5 龙眼古树保护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中,发现龙眼古树资源保护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们对龙眼古树资源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对龙眼古树资源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有关部门对龙眼古树认定挂牌不够全面,尚有较多龙眼古树没有挂牌保护;二是不少的龙眼古树惨遭砍伐,或因缺乏管理和病虫危害严重,濒临死亡;三是一些龙眼古树生长在野生植物群落里,周边植物相互遮挡、竞争生长,使得龙眼古树生态环境恶化。

3 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区域均有龙眼古树分布,说明广西龙眼产区自古以来气候条件适合龙眼生长,其中树龄最大的龙眼古树达900多年。经调查龙眼古树均为实生繁殖,个体之间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为开展优良单株筛选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为研究广西龙眼品种遗传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

针对龙眼古树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今后要对广西龙眼古树资源进一步开展更为全面的普查,摸清其分布、数量,在挂牌保护的基础上,对具有重要科研、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龙眼古树给予人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对其他龙眼古树也要给予基本的人工管理,例如对树干空洞进行修补,清理树上的攀缘植物,对裸露根系进行培土等。同时选择分布相对集中、有代表性、交通便利的分布点进行原地保护,并将其建设成为具有科研、旅游功能的资源保护区域,以更好地宣传龙眼文化,促进龙眼消费和生产发展。

当前龙眼古树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有學者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对龙眼古树开展研究,例如蔡爱萍以福建省龙眼古树为试材,进行了龙眼古树EC离体保存及其WRKY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研究[10],为龙眼古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而目前广西龙眼古树研究仍处在资源调查阶段,今后应加大对广西龙眼古树资源的研究力度,充分挖掘龙眼古树资源的育种、加工、食用和观光等经济和文化价值,进一步促进广西龙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建华. 广西龙眼种质资源[J]. 中国种业, 2008(2): 69-71.

[2] 朱建武, 徐宁, 李鸿莉, 等. 广西龙眼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J].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 35(4): 67-71.

[3] 潘介春, 徐炯志, 朱建华, 等. 广西龙眼栽培新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4] 柯冠武, 王长春, 唐自法. 龙眼栽培起源的孢粉学研究[J]. 园艺学报, 1994, 21(4): 323-328.

[5]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Z].广西日报,2017-03-29.

[6] 广西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 广西果树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M].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7] 梁瑞龙, 熊晓庆. 古树话龙眼[J]. 广西林业, 2018(6): 38-39.

[8] 束庆龙, 徐斌, 曹志华, 等. 古树名木树洞的形成机理[J]. 安徽林业科技, 2023, 49(2): 3-6.

[9] 张雷. 保护古树 有法可依: 《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解读[J]. 广西林业, 2017(6): 17-18.

[10] 蔡爱萍. 龙眼古树EC离体保存及其WRKY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3.

责任编辑:李菊馨

基金项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与配套技术岗位(CARS-32-0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nycytxgxcxtd-2023-12-02);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043)。

第一作者:朱松生(1988—),男,中专,从事果树种质资源调查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工作,E-mail:515172647@qq.com。

*通信作者:李鸿莉(1977—),女,博士,研究员,从事荔枝龙眼等果树育种及栽培相关研究,E-mail:Lee2003ty@163.com。

收稿日期:2023-10-06

猜你喜欢
龙眼古树调查
我省6 株古树、4 个古树群入选全国“双百”古树名单
龙眼鸡
古树炼成记
买龙眼
甜甜的龙眼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
古树绿荫
百年古树东岛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