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市中华鼢鼠活动规律与防治措施

2023-05-11 17:49渠淼渊
山西林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鼢鼠粗度木棒

渠淼渊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山西 大同 037000)

怀仁市地处雁北关外,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区,干旱风大,雨雪稀少,气候恶劣,生态脆弱。全年气温日均最高温度16℃,日均最低温度4℃,年平均气温7.3℃;年平均降水量315mm~459mm;土壤以栗钙土和风沙土为主,土层深厚、含沙量大;主要植被有杨、樟子松、油松、榆、沙棘、柠条、百里香、羊胡子草、狼毒、蒿类等。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植被物种,成为中华鼢鼠栖息泛滥的重灾区,给当地林草资源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1 中华鼢鼠活动规律

1.1 形态特征

该市中华鼢鼠体型粗短肥硬,呈圆筒状;体长146mm~250mm,雄性大于雌性;视觉退化,眼很小,隐藏在毛发里,嗅觉、听觉特别灵敏。全身有绒状的毛被,毛色呈灰褐色,夏毛背部多呈现锈红色,腹毛灰色,毛尖亦为锈红色,唇周围略显白色,足背部与尾上的稀毛为污色;头部扁而宽,有明显的棱角,鼻骨较窄。中华鼢鼠幼体额骨平坦,老年个体有发达的眶上嵴,向后与颞嵴相连,并延伸至人字嵴处;吻端平钝,无耳壳,耳孔隐于毛下;四肢较短,前肢较后肢粗壮有力,具有镰刀状锐爪,其第二与第三趾的爪接近等长,呈镰刀形;尾细短。

1.2 生活习性

中华鼢鼠广泛栖息于怀仁市黄土高原及次生黄土高原的林地、荒地及草地、农田中,尤以土层深厚、土质潮湿疏松的山塬鼠口密度为高。终年生活在地下,其洞内纵横交错,极易造成表土流失,致使林地、草地退化。该鼠不冬眠,昼夜活动,越冬前成年中华鼢鼠在地下洞穴深处挖建较宽的越冬室和食物贮藏室,供越冬生存与储藏大量食物。雌鼠与雄鼠只在繁殖时共同生活,其余时期都是独自生活。繁殖期在每年春季3 月-5 月、夏季7 月-9 月,春季繁殖率最高,每胎产幼鼠2 只~3 只,且生长发育较快,到秋季即可达到成年。

1.3 为害特点

中华鼢鼠在当地林区的食性广而杂,主要啃食咬断果树或针阔叶树的根部。被害树木植株根部被咬断后,整株死亡枯黄,有时把整株的幼树、苗木从地下拖走,造成大片缺苗断垄、人工林死亡,对造林3年~5 年的幼林为害最为严重。凡鼠害致死的幼树,用手可以连根拔起,是识别于鼠害和自然死亡树木的重要区别。中华鼢鼠取食因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春、夏、秋季为重点取食期,春季和夏季取食主要满足繁殖、孕育幼鼠需要,秋季取食主要是为了储备大量越冬所需要的食物。

2 防治中华鼢鼠的主要做法

怀仁市林草工作者和农民群众通过长期捕杀中华鼢鼠发现,中华鼢鼠针对土壤、植被、气候的不同情况会发生迁徙,特别是对光照、温度、声音、雷雨、水流十分敏感,遇到上述情况常常用沙土将其居住的洞口封住,而这一习性成为辨别其藏身之处的重要标志。为此,当地通常采用人工地箭捕杀手段实施防治,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也比较简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人工防治中华鼢鼠手段之一。

2.1 人工地箭制作材料

选择25cm~30cm 长、25mm~40mm 粗的钢针3根作为地箭,粗度约30mm、长2.0m 的绳子1 根用作拉吊石块或石板,粗度约20mm、长0.80m~1.0m 的绳子1 根用作机关拉线,重10kg 的石块或石板1 块,粗度约4.0cm、长约1.0m 上端有叉、下端削尖的木棒2 根,粗度约4.0cm、长约1.0m 的木棒2 根,粗度约0.50cm、长约10cm 的木棍1 根,粗度约2.0cm、长约100cm 的木棒1 根用作洞穴探棍,粗度约30mm、长约5.0cm 钢针或竹签2 根。

2.2 人工地箭布设地点

人工地箭应支在中华鼢鼠藏身洞口。在中华鼢鼠经常为害的地方,地面上会形成一个个直径约30cm、高约15cm~16cm 的小土丘,或者是寄主树种枯死、生长衰弱、针叶树发灰变黄,这是中华鼢鼠为害的标志。在为害的林地内或其周边,用铁锹挖掘寻找中华鼢鼠寄居洞穴。中华鼢鼠的洞道相当复杂,就其洞道而言,有一条与地面平行、距离地面8.0cm~15cm、洞径为7.0cm~10cm 的主干道,沿主道两侧挖掘多条觅食洞道,比主干道更深一层的洞道称为常洞,一般距离地面约20cm,是中华鼢鼠进行取食等活动的最重要通道。放置地箭的最佳时间为早晨8:00 左右和下午17:00 左右,此时间段内中华鼢鼠活动频繁,有利于下弓捕杀。并且,应每隔2.0h 左右检查1 次,防止部分未射死鼢鼠逃脱。

2.3 人工地箭安装方法

首先用长约100cm 的直木棍试探中华鼢鼠藏身洞的曲直情况,并使用铁锹深挖到常洞外围为至,将洞口呈45°垂直铲齐。然后取两根带叉的木棒,在距离洞口垂直距离约18cm,将两根木棒尖头部插入地面(两根木棒间距离约为80cm),且能承重10kg 的石块或石板不倒为宜,然后在两个直立木棍叉上横架长约1.0m 的木棒1 根。将每一支地箭垂直插在洞口内5.0cm 上方(不要漏出箭头),每箭间隔在5.0cm~6.0cm 之间。取一些洞口周边土壤捏成洞口大小的土块,放置在洞口处,再在洞口左右两边各插1根长约5.0cm 钢针或竹签与支架相连;取1 根长约1.0m 木棒,在棒1/10 处用长2.0m 的绳子将约10kg重的石块或石板吊起悬于支架横杠上,木棒的另一端用粗度约20mm、长0.80m~1.0m 的绳子系上,绳子的另一端缠绕在粗度约0.50cm、长约10cm 的木棍上。中华鼢鼠出洞觅食或推土封洞时,会将洞口的土块移动,从而导致悬于上空的支架失去平衡,承载的石块或石板极速下坠压在3 支地箭上,由于地箭承受压力刹时插入洞内射中鼢鼠。

3 其它防治中华鼢鼠的有效途径

3.1 化学防治

将溴敌隆、毒鼠磷等杀鼠药剂放入到鼢鼠喜爱吃的食物里(如马铃薯、葱、苜蓿等),制作成毒饵,诱导鼢鼠取食后中毒死亡。毒饵的投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挖洞投饵法,即在常洞上方用铲子开一个直径约15cm 的洞口,用长柄夹子将毒饵投放到洞道深处,用枯枝树叶将洞口封住,表面覆上沙土,此方法适用于土质较为硬实的立地;另一种方法,是插洞投饵法,用削尖的硬木棒在常洞上插入洞口,即用长柄勺把毒饵推进洞内,然后用湿土捏成团把洞口堵死。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有3 种方法:一是灌水防治。在地表水资源丰富或是取水较为便捷的林区,可利用中华鼢鼠怕水的生理特性,向地下鼠道常洞内大量灌水,达到淹死鼢鼠的目的。二是烟熏防治。用铁锹将鼠道挖开一个直径约10cm 口子,将柴草、秸秆等易燃物点燃后,用鼓风机将烟从开好的口子吹进洞内,用烟熏死鼢鼠或是逼迫鼢鼠出洞后捕杀。三是使用灭鼠弹防治。灭鼠弹主要成分为火药、锯末及助燃剂,其原理是利用某些发烟物质,点燃后置于鼠洞内,所产生气体使洞内的鼢鼠窒息而死。灭鼠弹点燃后只能发烟,没有明火,并且产生的烟雾无毒害。

3.3 生物防治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中华鼢鼠分布密度,科学调整林分结构,加大针阔叶林混交比例,合理间种灌木林以及鼢鼠不为害的植物,从根本上打破中华鼢鼠栖息环境,压缩其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依托自然界食物链,积极保护中华鼢鼠的天敌,如狼、獾、狐狸、黄鼠狼、鸢、雕、鸨、猫头鹰、乌鸦、蛇等野生动物,利用天敌捕食鼢鼠,使中华鼢鼠种群数量减少,控制鼠害发生。

猜你喜欢
鼢鼠粗度木棒
桃树不同粗度结果枝的生长结果习性初探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挑木棒
挑小木棒(节选)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探析
结果母枝粗度对南丰蜜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南丰蜜桔结果母枝粗度≤2.5 mm果实品质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