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探讨

2023-05-11 17:49薄永琳
山西林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林木害虫

薄永琳

(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忻州 034000)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林业行业安全与可持续经营,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林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在林业经营活动中,有害生物已成为影响林木生长的重要原因,它扩散范围广、隐蔽性强、危害周期长、防治难度大,直接影响着现代林业的发展。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全国各地的人工造林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林木结构单调,生物多样性少,生态平衡脆弱,抗病虫害能力低下,有利于林业有害生物滋生繁衍。②林业有害生物新的种类不断增加,发生面积呈扩大趋势,原先本土没有分布的林业有害生物也随着频繁的人为活动和贸易往来而相继入侵,特别是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疫情从南逐步向北扩散蔓延,对我国森林资源生态造成重大威胁;一些原先次要有害生物,变为主要有害生物。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投入少,防治成效差。④林业有害生物由于其隐蔽性强,繁衍速度快,具有暴发性,极容易成灾,导致大规模危害,且防治难度大。所以,依据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分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防治技术是当务之急。

2 林业有害生物主要防治技术

2.1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在防治虫害方面,一般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是一种无公害防治手段,主要涉及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微生物天敌,以及植物源农药、害虫信息素和害虫繁殖调节剂等。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摸索,生物防治技术对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累积了大量的经验。当前,我国采用的生物预防科学技术包括释放赤眼蜂(放蜂量每公顷25 万~150万头)、肿腿蜂(按害虫数量的3 倍~5 倍释放)、周氏啮小蜂(按1 头白蛾幼虫释放3 头~5 头周氏啮小蜂的比例)、花绒寄甲(按害虫数量的3 倍~5 倍释放)等天敌害虫。还有在林地内设置人造巢穴,招引益鸟,采用病毒(每公顷750 亿~3000 亿病毒晶体)、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杀虫剂和苦参碱、烟碱、印楝素、苦皮藤素等植物源农药,以及灭幼脲、除虫脲、杀铃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比如,山西在中条山林区建设了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中心,每年繁育30 多亿头赤眼蜂、肿腿蜂用于油松毛虫、杨树天牛类害虫的生物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成效。用1.20%烟·参碱乳油1000倍~2000 倍,或20%灭幼脲Ⅲ号每公顷375g,或灭幼脲、3.0%阿维菌素3000 倍~5000 倍等生物和抗生素杀虫剂防治食叶性害虫,也早已成为山西各地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主要生物药剂被大量推广使用。

2.2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指的是借助于热、声、电、光等,破坏林业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少种群数量,使林业有害生物生存率降低。除此以外,还可借助物理方法对害虫开展捕杀,如在林地内按照间隔50m~100m 距离设置昆虫性引诱剂诱捕器,借助其所发出的信息素诱杀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于18:00~24:00 在林缘适当地点悬挂黑光灯引诱成虫。物理防治方法,是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治工作中一种重要的无公害防治措施。近年来,山西利用植物源引诱剂监测防治红脂大小蠹,利用性引诱剂防治靖远松叶蜂、华北落叶松鞘蛾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2.3 营林防治技术

选用耐病抗虫性较强的林木品种,来有效抵御林业有害生物。在营林工作实践中,应根据本地的立地条件和林木的生长习性,开展“适地适树种”模式,科学合理筛选苗木种类,将树木种植在最适合其生长发育的适宜地方上,保证林木的高成活率。同时,还需要选用适宜的混交造林模式,如乔木和灌丛进行混交,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进行混交,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进行混交等,就混交形式而言,可选用条状混交或块状混交。选用适宜的混交方法与混交形式,可以有效预防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成灾。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实施苗木栽培管理工作,提高生长势,从根本上增强林木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

造林作业后,要加强土、肥、水管理,保障苗木健康生长。气候较为干燥的地方,要对苗木及时浇水。同时,对树木尤其是经济林要定期进行合理修剪,改善林木的生长发育空间和质量。修树作业一般应在秋季树叶完全掉落后进行。对于树龄1 年~3 年生以上的幼树,需及时修剪掉不合理干枯枝,树龄4 年生及以上大树,应逐步修剪除去树冠以下的衰弱枝。对于林地清理下的木材,应采用磷化铝片(气温25℃以上,每1.0m3用药12g~15g)密闭熏蒸48h~72h。

2.4 植物检疫技术

对异地调入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以及木材、木制品等,要按照《植物检疫条例》规定进行检疫,确保不携带检疫性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方可使用,否则这些林业有害生物易对本地林木健康生长带来影响。

2.5 监测预警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初期通常容易被忽视,常在大面积传播和危害后才会引起注意,使得防治难度大大提高,给林木带来大的风险。因此,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科学监测预警非常必要。对此,应该根据有害生物特性及发生规律,建立相应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及时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警,使得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早期就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防止造成大的危害和灾情。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障措施

3.1 建立预防机制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将重点放在预防方面。一旦出现林业有害生物,及时进行调查研判,对一些重要林业有害生物要开展风险评估,存在传播扩散风险时及时预警,避免灾害大面积扩散。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网络,建立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站、点,定期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及时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做出预报,指导生产防治。同时,加强森林植物调运检疫,防止检疫性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人为传播。

3.2 做好宣传培训

目前用于造林的乔灌木种类越来越多,而且来源广泛,林业有害生物数量和种类也在逐渐增多,但是相应防治经费有限,缺乏专业防治人员。所以,要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鼓励加入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有效提升防控工作的成效。与此同时,通过推动社会化防治工作开展,还能够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有效激发群众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投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3.3 加强防治技术管理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包括人为方式对有虫的树木进行处理、烧毁,信息素诱捕器、黑光灯诱杀等设备对害虫进行捕获,利用化学制剂毒杀害虫,通过释放天敌的方式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控制。采取的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衡量选择,选择适合的防治技术才能起到最佳的理想效果。在实际防治工作中,要在对林业有害生物灾情进行认真监测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方案,并根据有害生物种类、危害特点和发生区生境等情况,在发生初期或幼龄期,采取科学防治措施,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使用药剂要优先选用对于有益生物影响最小的生物或仿生制剂,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林木害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