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2023-05-13 11:26续晓飞侯阿利
山西青年 2023年8期
关键词:评教以学生为中心指标体系

续晓飞 王 蓉 侯阿利

西京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是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加快学生全面成长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1]。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高校课堂评价、质量监控的导向作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度,指导高校做好质量评价,打破固化的评价方式,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改革,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此环境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加强课堂教学状态常态化监控、探索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既是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评价制度的有力举措,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2]。本项目基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对课堂质量与评价的新导向,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新理念

1952 年,美国心理学家卡尔· 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20 世纪末该理念被引入中国的教育体系,引发了我国高等教育基本理念、教学管理与评价模式的系列变革,受到了国内高校及管理者,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和认同,各高校推行的改革和出台的文件制度在不同程度上也贯彻这一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即“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个性发展和促进全面成长,体现为学生延续终身的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新理念引发的课堂革命,把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和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主导者,评价理念也由“评教”向“评学”转变,着眼于学生从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认知和成长等价值事实进行评价,以实现师生的双向赋能,从而最终促进教育的发展[3]。

“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效享受学习体验,并反馈给教师,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因此,确立以学生学习体验、获得感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理念,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以“评学”来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目标的具体体现。

二、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针对“教”与“学”两方面,评价主体含学生、教师、督导、教务部门等,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学生评教和督导、同行及管理者评价两部分。而学生评教的导向性不明、随意性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

(一)评价的目的不明确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价值评判,并对评价主体进行反馈,以不断提升教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任课教师、学生、教务部门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其鉴别作用和发展作用,而在实践中过分强调课堂教学评价的鉴别作用,其评价结果是考量一名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主要方式。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核心理念、指标体系设计等更多关注其鉴别作用,评价指标设计更多关注评价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的占比往往偏少;评价主体主要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主体不够突出,对学生的课堂体验、学习效果及目标达成情况关注不够。课堂教学评价目的的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评价的效果。

(二)评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高

督导、同行教师、教学管理者评教通常采用现场观察评价和量表评价两种方式,通过听课来了解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实施情况。当前,督导、同行教师、教学管理者评教存在“教师对课堂评价工作的意义认识、理解不到位”“对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深入认识和必要的研究”“未全程聆听课堂教学过程,仅凭借个人感受和课堂体验来评价,不能真实有效反映评价对象的特点”,以上这些都导致评教失去了原本的公正性、客观性。

作为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之一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意义理解认识不到位,对其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理解有偏差,也未参与评教指标体系的设定,对其指标体系缺乏必要的认识,完成学校下达给学生评教的“任务”而已。

(三)评教指标的科学合理性差

目前,学生评教的评价指标一般由教学管理部门来设计和制定,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度不高,指标内容也是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设定的,未完全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所涉及评教指标的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表述措辞较为专业和概括,更多的是从“教”的角度来获取教师的教学状态和过程,并非关注课堂体验和学习效果[4]。学生评教时,未提前进行专门辅导和解读,所以难以完全理解各项评价指标的意义和价值,造成指标体系和教学实践脱节,导致学生评教时难以做出客观、准确判断,判定的评价结果随意性较强。

(四)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不到位

目前,国内高校运用较广泛的评价方式为奖罚性评价,这就导致任课教师过分关注评课的结果,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分析与反思不够,课堂教学持续改进的重视不够。大多数高校未主动公开评教结果,也未及时反馈评教结果,任课教师难以根据评价反馈结果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反思,制定改进措施来解决教学问题。学生作为评教主体,是评教结果的受益者,理应最为关心评教结果,关注自己提出的建议和诉求是否被重视或采纳,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否做出调整和改进[4]。如何正确使用评价结果,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三、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一)明确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仅能够提升教师授课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做出一个总结性的评价,而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发展与育人效果,做出课堂形成性评价。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引导、反馈功能。课堂教学评价的引导功能是在总结前一段教学情况,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更加关注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落实,关注一线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的变化,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与理想信念塑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评价反馈功能注重从学生的视角检验校正教学进程,关注学生的愿望和具体诉求,促进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的目标达成,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转变[5]。

(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评教指标是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学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教指标体系,直接影响学生评教的有效性,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

高校在设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三点:1.要充分考虑不同课程和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点与知识体系之间的差异性,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在多方面和多角度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研究制定评价量表;2.学生评教指标的设立应遵循发展性原则,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改进,还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进而提升教师和学生参与评教的积极性;3.学生评价指标的设定应遵循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原则,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符合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标准,语言表达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执行。

综合以上原则和要求,本文建议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效果5 个方面的内容,并将课堂互动、学习体验、知识收获、能力提升、科学反馈等评价考核点融入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中,实现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如表1 所示:

表1 学生评教体系

(三)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信息化反馈平台

按照OBE 教育理念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反馈是持续改进的核心环节。学生、教师、督导、教务部门等评价主体,都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反馈的过程中来,教学部门收集汇总后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反馈。授课教师应重视和尊重学生的意见,结合其他主体的反馈意见进行教学反思,交流反馈,持续改进。学生、同行、督导持续跟踪课堂教学,教学部门持续跟进改进落实情况,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成长。

为更加灵活、方便获取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反馈课堂教学评价结果,需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信息平台。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开展问卷调查、测验问答、讨论等过程评价,将学生、督导、同行教师、教务部门、任课教师五类主体的评价信息进行整合,并借助平台进行数据文本分析,出具个性化的评价报告,并反馈改进。借助平台使评价反馈信息更及时、评价反馈更高效、改进更有效,提升育人质量,最终形成“评价-反馈-改进-提高-再评价”的质量闭环。

总之,本研究基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明确了课程教学评价目的,重构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和信息化反馈平台,对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猜你喜欢
评教以学生为中心指标体系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