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气司开阖”理论探讨闭合性粉刺的诊疗思路

2023-05-13 23:34张楚懿李景行高晖
关键词:腠理水谷卫气

张楚懿,李景行,高晖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3;3.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 300042)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涉及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和囊肿等损害。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痤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最为常见,其发病率高达70%~87%[1]。其中闭合性粉刺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变小,皮脂无法排出,从而在皮脂腺导管内阻塞,生长为囊状物,病情常反复,影响颜面美观[2]。临床上常采用局部外涂维A 酸类药物、粉刺挤压术等方法,临床见效慢,且外涂药物可使皮肤出现表皮剥脱症状、破坏屏障功能;行粉刺挤压术时较多患者出现明显的局部疼痛,接受度低[3]。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独特的优势,从疾病根本着手,改善局部症状,同时防止复发。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闭合性粉刺的患者多属卫气亏虚,司开阖功能异常,根据卫气生成、输布的相关脏腑辨证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故本文立足于“卫气司开阖”理论,探讨闭合性粉刺的辨治思路,兹分述如下。

1 “卫气司开阖”阐释

1.1 “卫气司开阖”的内涵 卫气为人体阳气之属,故又称“卫阳”,行脉外走四末,浮行于肌表,即《素问·痹论》[4]:“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灵枢·本藏》[5]言:“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司开阖,指卫气主管腠理主动开、阖。《医宗金鉴》[6]认为:“腠者,一身空隙,血气往来之处,三焦通会真元之道路也。理者,皮肤脏腑内外井然不乱之条理也”。腠理是可开合的皮肤间隙,是无形的邪气、正气出入之处。卫气充足,则司开阖的功能正常,保证汗孔的有效开阖,又防止病邪侵袭[7]。

生理状态下,卫气充足,司开阖功能正常,潮热环境下,皮肤腠理开,汗出热解,寒冷环境下,皮肤腠理闭,防寒邪侵入,故卫气司开阖的功能实质上是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性调节的表现,通过调节腠理的开合,实现阳气蓄留于肌腠与阳气外散于体外的平衡,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同时通过开阖,以调节人体代谢产物的排泄[8]。

《素问·皮部论》[4]言“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而皮毛之处,卫阳主之,所以,百病之初,邪气居表,首先伤及卫阳,司开阖功能异常,腠理开,外邪入,则发病。闭合性粉刺亦是如此,脏腑功能失常,卫阳不足,司开阖失常,腠理闭,皮脂不得外泄,发为该病。

1.2 “卫气司开阖”功能正常发挥的生理基础 卫气的生成及输布与上、中、下三焦,即肺、脾胃、肾密切相关。卫气起源于先天,即肾中阳气的一部分,又依赖后天脾胃之气化生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最后通过肺气的宣发,外而皮肤肌肉,内而胸腹脏腑,遍及全身,以发挥司开阖的功能[9]。因此,卫气的主动开阖腠理,实与肺、脾胃、肾功能密切相关,一旦脏腑之气虚弱或失和,最终导致卫阳不足,司开阖失常,则发为本病。

1.2.1 卫气起源于肾 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阴元阳,卫气需肾中阳气滋养,方有温煦固表等阳气的功能。如《灵枢·邪客》[5]言:“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实则述卫气之起源,故“卫出下焦”,“出”可作“长出”理解。张景岳亦云:“卫气属阳,乃出于下焦,下者必升,故其气自下而上,亦犹地气上为云也”。因此,“卫出下焦” 的另一层含义为卫气由下自上,传入中焦,由中焦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以充养,故“出”也有上传之意[10]。

1.2.2 卫气补充于脾胃 《灵枢·营卫生会》[5]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故“卫出中焦”,“出”可理解为“化生而出”。卫气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属水谷精微中剽疾滑利的部分,与脾胃的水谷纳运、升降气机功能密切相关。脾胃纳运正常、升降相宜,则水谷精微化源充足,为卫气的化生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11]。

1.2.3 卫气宣发于肺 经下焦肾阳的化生,及中焦水谷精微的补充,卫气上传至肺,在肺的宣发功能下,布散于皮肤腠理,从而发挥司开阖的作用。如《灵枢·决气》[5]言:“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2 “卫气司开阖”失常是闭合性粉刺发病的病机关键

痤疮患者临床中常见肺经风热、胃肠湿热、痰湿瘀滞、冲任不足等症,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闭合性粉刺不同于痤疮,较少见以上病证,常表现为畏寒肢冷,腹胀、便溏等症状,故考虑其病机为卫气司开阖功能失常。该病常因患者贪食冷饮,喜吹空调,或过用苦寒之品,导致卫阳亏损。临床上辨证准确,从卫气生成及输布的相关脏腑论治,效如桴鼓。

在临床辨证中,注意脏腑病变的偏重:肾中阳气不足以生成卫气,常表现为:腰膝冷痛、夜尿频多、五更腹泻、下肢水肿、面色青白无光泽或黧黑、粉刺常发生在下颏部;脾胃纳运失常,补充不足,常表现为:纳少、食后腹胀、便溏、微热汗出、舌胖大有齿痕、面色萎黄、粉刺常发生在口周;肺气不宣,卫气不布,常表现为:无汗,咳嗽,粉刺常发生在额头、眉间,伴痒感。

3 “卫气司开阖”理论指导下的闭合性粉刺辨治思路

卫气由下焦肾阳化生,中焦化生水谷精微补充,上焦肺气宣发,布散周身,行于三焦。至此,了解了卫气的生成与布散过程,对于卫气司开阖功能失常导致的闭合性粉刺的治疗也有法可循。

3.1 温补肾阳 下焦肾阳亏虚,致卫气司开阖功能失常者,当以温补元阳为治法,可选用附子类方剂,以振奋其阳。附子功长入肾,引补药行十二经,以复损耗之元气,既可引温热药以达下焦,温暖肾中阳气,又引辛散药开宣肺气,开腠理之郁闭。

3.2 健运脾胃 中焦化源不足,致卫气虚损、开阖失司,应当健运脾胃,临床表现除了面颊部的闭合性粉刺,常伴有微热、汗出、恶风,当以桂枝汤为代表方。生理状态下,通过卫气的司开阖,使津液有节制地排出体外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当营卫失和,卫气不足、营阴受累,司开阖失常,则伴有微热、汗出、恶风。《金匮要略注》[12]曰:“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方中桂枝辛温,助脾胃之气升提,芍药苦降,助脾胃之气向内回流,中焦运转,则营卫化生、阴阳调和;大枣甘温益胃,生姜温胃散寒;陈修园[13]言:“物之味甘者,至甘草为极。甘主脾,脾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受气焉”;故全方调畅中焦气机、甘温健脾,使卫气受水谷精微充养而化生有源,司开阖有常,皮肤腠理得以开泄,疾病愈。

3.3 宣发肺气 《难经》[14]曰:“心营肺卫,通行阳气”,卫气充足,通过辛温宣散药物,使肺气宣发,卫阳浮行于周身皮肤腠理,而发挥司开阖的作用。代表中药为麻黄,其辛温宣肺、通达卫阳,《汤液本草》[15]记载“麻黄,虽为太阳证药,其实荣卫药也”,麻黄性轻扬上达,乃气味之最清者,善行气走窜,可达其他药物药力不及之处,通行卫气、开通腠理、解除郁闭,最适于各种在表之证的治疗。可配伍杏仁,一宣一降,顺应肺性,腑通则脏通;配伍桔梗,升提肺气,凡上焦郁滞,卫气运行不畅,用之最宜。

张锡纯[16]认为连翘“升浮宣散,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其可宣散卫气直达腠理郁闭之处,司开阖有常,玄府得通,给邪以出路,疾病速愈。王孟英亦言:“治上焦宜小剂,而轻剂竟可愈重病,所谓轻可去实也”[17]。选用轻清宣透之品,如《成方便读》[18]记载金银花、连翘、竹叶皆能“内澈于心,外通于表”,三味药皆可通行卫气于头面皮肤腠理,同时透散在表之邪气,腠理开,疾病愈[19]。三味药虽性寒,但其质轻升浮,因势利导,透散局部郁滞之邪,并未累及中下焦所成之卫阳。

3.4 阳和汤在闭合性粉刺中的应用 依据卫气司开阖理论治疗闭合性粉刺的典型方剂为《外科证治全生集》[20]所载的阳和汤,其组成药物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补肾精、温肾阳药物:肉桂、熟地、鹿角胶,其中熟地和鹿角胶,补益肾精,肾精化为肾气,肾气化肾阳,卫气化生有源;第二类是补益脾阳药物:炮姜;第三类是开宣肺气、温肺化痰药物:麻黄、白芥子。卫气生成有源,宣发有常,腠理开阖恢复正常,皮肤局部代谢产物得以排泄。

正如学者王维德[20]云:“阴疽之治,非麻黄不能开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能缺一也,腠理一开,凝结一解,气血乃行,行则凝结之毒亦随之消矣”。该方本是治疗阴疽初起,其病机可以理解为,卫气不足,司开阖失常,邪毒不散,由此可得出,临床中,皮肤腠理邪气凝结,不得外透之病,皆可应用“卫气司开阖”理论进行辨治。

在临床治疗闭合性粉刺时,还需注意从化理论的应用,病机同为卫气亏虚,司开阖失常,但患者的体质基础不同,脏腑病变的偏重则不同,选药亦不同,故有同病而异证、异病而同证,此即病随体变、证随体成之理。

4 案例举隅

案1 肾阳亏虚案,患者女性,29 岁,2022 年12 月23 日初诊。主诉:面部闭合性粉刺2 个月。刻下症:2 个月前因工作劳累后出现面部闭合性粉刺,以下颏部为主,伴见少量红色丘疹、时痒,下肢畏寒,大便溏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诊断:闭合性粉刺;辨证:肾阳亏虚证。治法:补肾助阳。右归丸加减:熟地黄10 g、黑顺片6 g、酒萸肉10 g、菟丝子10 g、盐杜仲10 g、蜜麻黄6 g、防风10 g、当归10 g 和细辛3 g。共10 剂,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温服。

10 剂后,闭合性粉刺转为红色丘疹,中央可见白色脓头,脉象较前有力,遂予清热散结药物7 剂,药后丘疹消退,随证加减,继服7 剂后皮肤平整。

按:本例患者皮损分布集中于下颏部,伴下肢畏寒及大便溏泄,根据舌脉,整体辨证属肾阳亏虚证,方用右归丸加减以温补肾阳,使卫气化生有源,配伍麻黄、防风以开宣肺气、祛风止痒,当归、细辛温经通脉,全方使卫气开阖有常,闭合性粉刺转化为红色丘疹,继予解毒散结药物,局部瘀毒得以排泄,标本兼治,疾病乃愈。

案2 脾胃亏虚案,患者女性,21 岁,2022 年12 月15 日初诊。主诉:面部闭合性粉刺10 余天。刻下症:10 d 前因过食冷饮后出现闭合性粉刺,以口周为主,胃脘部畏寒、偶有隐痛,自汗,乏力,带下量多、色白,纳少,便溏。舌胖大有齿痕,舌淡苔薄白,脉弱。

诊断:闭合性粉刺;辨证:脾胃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胃、调和营卫。桂枝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桂枝10 g、白芍10 g、干姜6 g、大枣3 枚、炙甘草6 g、黄芪30 g、白术15 g、白扁豆10 g 和桔梗12 g。共7 剂,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温服。

7 剂后,口周闭合性粉刺转为红色丘疹,余症好转,遂予清热散结药物5 剂,药后丘疹消退、皮肤平整,嘱患者避免过食寒凉之品。

按:本例患者皮损分布集中于口周,根据症状及舌脉,辨证属脾胃阳虚、营卫不和证,方用桂枝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以温补脾胃,化生气血,卫气得以充养,则司开阖有常,配伍白术、白扁豆以健脾利湿,桔梗以宣发卫气,局部代谢产物排泄,皮肤平整,疾病痊愈。治疗时当寻求病因,结合证候,细审病情,始可心中有数,切中肯綮。

闭合性粉刺有反复性、易发性的特点,影响颜面美观及日常生活。其关键病机为肾阳不足、脾胃亏虚、肺气不宣导致的卫气司开阖功能失常,皮肤腠理不能排泄代谢产物。除此之外,三焦通利,同样是卫气输布周身而发挥功能的必要条件,若少阳受邪或肝胆疏泄失常导致少阳枢机不利,出现三焦气机阻滞,卫气循行受阻,常表现为双颊闭合性粉刺伴有少阳病证,可配伍小柴胡汤或逍遥散,以和解少阳枢机、畅达三焦气机。本文笔者对闭合性粉刺运用“卫气司开阖”理论进行分析,阐述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腠理水谷卫气
腠理玄解*
不再窝囊的姜水谷
黄帝内经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腠理概念辨析及运用初探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卫气:保护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