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成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共病模式研究

2023-05-29 05:59汪亚琼罗婉榕陈炳华严斌国ZiyiYANG樊航兆翟天阳唐天慧裴磊磊陈方尧米白冰马天有党少农赵亚玲
关键词:共病队列成年人

刘 恒,马 浇,黄 浩,张 茜,汪亚琼,罗婉榕,陈炳华,严斌国,Ziyi YANG,樊航兆,翟天阳,唐天慧,裴磊磊,陈方尧,米白冰,马天有,党少农,颜 虹,赵亚玲

(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陕西西安 710061;2.Department of Physiology,Temerty Faculty of Medicine,University of Toronto,1 King’s College Circle,Toronto,Ontario,Canada M5S1A8)

共病(multimorbidity)是指一个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病[1]。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群预期寿命增加,慢性病和共病的发生率和患病率不断升高[2]。研究显示,慢性病共病不仅会增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耗,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3-5]。

目前关于共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及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中老年人群[6-9],少有研究关注经济欠发达的中国西部地区、年轻人群。因此,本研究利用“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以下简称“西北队列”)陕西课题的数据,探讨陕西省18岁及以上人群的共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共病模式,为陕西及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项目“陕西城乡队列”课题2017-2019年收集的基线调查数据,以陕西省西安市、岐山县、扶风县和镇巴县项目点18岁及以上、能进行正常交流、无严重肢体和精神残疾、自愿参加项目研究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陕西城乡队列”基线共调查了48 025人。根据研究目的,分析时剔除了年龄<18岁和疾病史缺失者(共3 583人),最终纳入44 442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项目通过了医学伦理审查,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资料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研究资料。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城乡、职业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生活行为方式(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睡眠时间和膳食习惯)和疾病史等信息。

采用百利达567体脂仪测量身高和体质量,并据此计算研究对象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kg/m2)=体质量/身高2。采用欧姆龙HEM7125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mm Hg,1 mm Hg=0.133 k Pa)。

1.3 研究变量的定义

1.3.1共病的定义 西北队列基线调查中共收集了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其他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高血压、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哮喘、慢性肝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慢性肾病、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抑郁、焦虑、神经衰弱、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和肿瘤等21种(类)慢性病的患病信息。同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10]中的定义,将具有下列3项中任意1项或多项者定义为患有高血压:①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②有高血压患病史;③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考虑到西北队列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无严重肢体和精神残疾)及共病的定义,分析时排除了抑郁、焦虑、神经衰弱和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将其余17 种(类)躯体性慢性病纳入共病分析,满足FORTIN 等[11]建议的研究共病的条件(即至少应纳入12种最常见的慢性病)。将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病定义为患有共病。

1.3.2其他变量的定义 研究对象的婚姻状况分为在婚和非在婚(包括丧偶、分居、离婚和未婚)。根据体力活动代谢当量的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中和高体力活动水平。按研究对象的日均睡眠时长将其分为短睡眠(<6 h)、中等睡眠(6~9 h)和长睡眠(>9 h)。根据常用的中国成年人BMI分类标准[12],将研究对象分为偏瘦(BMI<18.5)、正常(18.5≤BMI<24.0)、超重(24.0≤BMI<28.0)和肥胖(≥28.0)。参照CHEN等[13]的研究中构建膳食多样性评分(dietary diversity score,DDS)的方法,采用西北队列基线调查中使用食物频率法(FFQ)收集的研究对象的膳食摄入信息,构建膳食多样性评分DDS,并按照DDS是否达到平均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低膳食多样性(DDS:0~4分)和高膳食多样性(DDS:5~9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44 442名研究对象,年龄为(50.1±13.2)岁,男性17 525人(39.4%),居住地为城市者15 386 人(34.6%),患1 种 慢 性 病 者13 981 人(31.5%),患共病者4 763人(10.7%,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Tab.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study

2.2 研究对象的慢性病和共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男性、城市人群、日均睡眠时间<6 h、超重和肥胖者患1种慢性病或≥2种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农村人群、日均睡眠时间6~9 h、体质量正常的成年人;研究对象患1种或≥2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1种或≥2种慢性病的风险均高于女性(表2)。

表2 成年人慢性病和共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Tab.2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and multimorbidity among adults and results of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ed factors

以18.0~34.9 岁为参照组,35.0~44.9 岁、35.0~44.9岁、55.0~64.9岁和≥65.0岁组患1种慢性病的OR(95%CI)依次为1.97(1.73~2.24)、3.76(3.29~4.30)、5.96(5.20~6.83)和7.61(6.57~8.81);患共病的OR(95%CI)依次为4.73(3.47~6.46)、15.61(11.60~21.00)、41.39(30.76~55.70)和90.04(66.58~121.77)。

以BMI正常者(18.5~23.9)为参照组,BMI<18.5、24.0~27.9和≥28.0者患1种慢性病的OR(95%CI)依次为0.75(0.66~0.86)、1.67(1.58~1.76)和2.63(2.42~2.86);患共病的OR(95%CI)依次为0.75(0.61~0.94)、1.98(1.82~2.16)和4.04(3.58~4.56)(表2)。

2.3 研究对象的共病模式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 值为0.64,Bartlett球形检验的P<0.001,说明本研究纳入的17种(类)慢性病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基于四分相关矩阵因子分析的结果,结合碎石图和因子可解释性,提取了3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心血管代谢共病模式(包括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和高血压)、呼吸系统共病模式(包括肺心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和哮喘)和内脏-关节共病模式(包括慢性肝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慢性肾病、骨质疏松和风湿性关节炎),三种共病模式的因子负荷矩阵见表3。而风湿性心脏病和肿瘤这两种慢性病未能与其他慢性病聚类。研究对象中属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模式者最多(2 419 人,5.4%),其次为内脏-关节共病模式(454 人,1.0%),归入呼吸系统共病模式者较少(151人,0.3%)。

表3 3种共病模式的因子负荷矩阵Tab.3 Factor loading matrix for the three patterns of multimorbidity

3 讨 论

本研究基于“西北队列”陕西课题基线调查收集的44 442名研究对象17种(类)常见慢性病的患病信息,分析了陕西省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慢性病和共病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陕西成年人1种慢性病的患病率为31.5%,≥2种慢性病的患病率为10.7%,主要的共病模式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呼吸系统共病和内脏-关节共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陕西成年人的共病患病率为10.7%,低于ZOU 等[14]报道的我国10地区成年人的共病患病率(15.9%)、WANG 等[15]报道的我国东北地区成年人的共病患病率(24.7%)和ZHANG等[16]报道的我国山西省老年人的共病患病率(30.3%)。研究报道的美国全人群(22.6%)、英国成年人(19.6%)、17个欧洲国家的中老年人(62.7%)和韩国成年人(34.8%)、日本成年人(22.4%)的共病患病率[17-21]均高于本研究结果。由于数据的来源和可获得性不同,国内外关于共病的研究中纳入的慢性病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构成等也不相同,不宜直接比较不同研究报道的慢性病共病患病率。WANG 等[22]发现经济越发达地区的共病患病率越高。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南沿海,从本研究结果可见,陕西成年人的共病患病率虽低于其他地区,但也有超过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共病,应引起重视。

本研究结果发现,共病的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与以往研究的结论一致[7,14-16]。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关于共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很少有研究纳入年轻成年人(<35岁者)。本研究涵盖了≥18岁的成年人群体,报道和比较了不同年龄组人群的共病患病率,发现年轻成年人(18.0~34.9岁)的共病患病率虽然较低(1.5%),但也已有人患共病,且共病的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提示应在年轻群体中普及共病防治知识,尽早实施预防和干预措施,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全人群的慢性病及共病的发生。

本研究还发现,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患共病,与ZOU 等[14]和李越等[23]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男性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有关[24-25]。城市人群比农村人群更有可能患共病,与YE等[26]和张晗等[27]的研究结果一致。城乡之间共病患病率的差异除了与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城乡分布不同有关外,还与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差,农村人群对自身已患慢性病的知晓率较低有关[28]。本研究还发现,研究对象患单一慢性病和患共病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年龄增加、男性、城市人群、超重和肥胖者患慢性病和共病的风险较高,提示应从预防和控制单一慢性病入手,进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共病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陕西成年人的共病模式以心血管代谢共病模式为主(5.4%)。与YAO 等[29]报道的中国人群的共病模式结果类似。提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是慢性病和共病防控的重点。

本研究样本量大,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广,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第一,除了高血压的诊断结合了体检测量的血压外,其他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依据研究对象自报的疾病史信息判断,可能存在信息偏倚,遗漏了部分已患但尚未被发现和诊断的慢性病,从而低估了研究人群的共病患病率。第二,本研究采用的是西北队列的基线调查数据,属于横断面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陕西省成年人的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10.7%,以心血管代谢共病模式为主。年龄增加、男性、城市人群、超重和肥胖是共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提示,应加强中老年人、男性、城市人群、超重和肥胖者的慢性病防控,并重点关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防控,同时应关注年轻群体,尽早开展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全人群的慢性病及共病。

猜你喜欢
共病队列成年人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浅谈散偏汤合四逆散治疗偏头痛-抑郁症共病
成年人爆笑日常
队列里的小秘密
基于多队列切换的SDN拥塞控制*
成年人的辛苦
在队列里
丰田加速驶入自动驾驶队列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