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实践研究

2023-05-30 21:41陈海华
新教育·综合 2023年5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技工院校

陈海华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技工院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应扩大招生规模,优化课程设置来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形成专业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技工院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

海南省自然资源多样,气候适宜,具备康养产业发展需要的良好自然资源,能较好地满足不同人群在康复、保健、疗养等方面的健康需求。在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新时代背景下,海南获得强大的政策支持,康养产业也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海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2019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2.49亿,占总人口的18%。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大概有4亿人,将占亚洲老年人口的2/5。现阶段,我国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2030年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6万亿。

2020年,人社部、民政部、财政部、商务部、全国妇联共同印发《关于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将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康养服务从业人员作为康养职业技能培训对象,提出2020年至2022年,培养各类康养服务人员500万人次以上,其中养老护理员200万人次以上,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实训基地,在全国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目标任务。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和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康养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方向和指引。目前,已批复建设七个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海南省技师学院作为海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将肩负起为海南培养更多、更好的康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助力海南康养产业的发展。

二、技工院校康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专业单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8年修订)中,将康养类专业归于服务大类,主要专业有:健康服务与管理、健康与社会照护、家政服务、公共营养卫生、保健按摩、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保健。康养专业作为新兴的专业群,目前国内开办的技工院校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健康服务与管理、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专业建设比较单一,与目前快速发展的康養产业复合型人才需求不能形成较为满意的对接。

2.办学规模小

康养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较快速,但人们对它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观念意识还跟不上产业的发展与需求。学校的专业办学也还处在摸索前进的阶段。大众对康养的认识更多地还停留在养老、家政、育婴等单一层面。尤其是大多学生、家长认为康养服务就是伺候老人、小孩,给人当保姆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地限制了专业的办学规模,在招生时,康养专业没能成为“香饽饽”。

3.师资较薄弱

由于康养专业办学历史不久,专业师资队伍较薄弱,专业教师主要是从医学或护理专业,甚至是其他专业零基础转型的。面对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教师的观念、意识以及专业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海南省技师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

1.专业建设背景——新使命,新征程

2021年3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支持海南省技师学院建设“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函》,同意依托海南省技师学院建设“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院作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被赋予了培养康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既是使命,更是责任。该项目现已纳入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与海南省“十四五”促进就业规划。

2.多措并举抓建设

(1)专家领航明方向。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基地建设工作的统一指导和协调,学院成立了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协调组、专业建设组、校企合作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组和宣传组5个工作小组,明确了各小组负责人和工作职责,为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学院领导分别受聘担任2021年度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评审专家和康养生活服务类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调研学习拓思路。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以及康养专业教师先后走访了海南待君人才集团、海南省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大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广州泰康之家—粤园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和珠江惠仁康养(从化)国际社区、中国(重庆)康养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暨老年康养中心、重庆五一技师学院、重庆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等省内外康养企业、国家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及各大院校。通过调研,了解康养行业、企业现状及需求,汲取院校康养专业办学的优秀经验,为学院在康养基地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借鉴,明确了思路。

(3)专业建设强内涵。在建设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背景下,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以及专家访谈指导,学校结合海南康养产业特色以及学院实际,确定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制五年(高级工),于2021年秋季启动招生工作。

组织召开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广泛听取行业、企业、院校专家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范围及岗位细分及需求、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分享与建议,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成立康养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中心,联合省内外知名康养企业、协会、院校,搭建共建、共育、共享平台,共同促进康养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组建康养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指导专家团队,依托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康养专业建设、人才培训、培养提供专业支持。

(4)师资培养重成效。①专业师资引进。学院面向社会招聘护理、健康管理、医学、康复保健等专业教师,组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形成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的核心力量支撑。

②校本师资培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等专业师资培训和专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专业技能得到拓展与提升,夯实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为专业建设及专业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③企业兼职教师。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之初,即与博鳌一龄生命养护中心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受聘担任专业教师,送教到校,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岗位意识、专业技术一一传授给学生,促进专业办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良好对接,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更接地气,人才培养方向、目标、实践紧贴企业实际与需求。

(5)校企合作共发展。与博鳌一龄生命养护中心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定向培养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冠名“博鳌一龄人才特色班”,学制五年。与海南待君人才服务集团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能等级认定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通过与省内外高端、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搭建高端校企合作平台,打通康养服务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为康养服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加强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康养专业宣传,提高基地和专业办学影响力,形成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6)项目建设高标准。①康养基地实训大楼项目。建设一流的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大楼,集科普、专业教学、社会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定、产学研于一体。该项目拟建一栋地下1层地上8层的康养技能培训综合楼,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为26235平方米,拟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9100平方米。

②康养实训中心项目。康养实训中心项目建设主要涵盖养老服务、母婴护理和家政服务三大模块实训室建设,能够满足老年人照护、养老服务评估、老年康复训练、养老管家、养老事务性管理、婴幼儿照护、产妇照护、家庭服务等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需求,设施设备先进、齐全,符合行业企业生产及服务标准,并达到行业企业先进水平,为专业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促进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7)技能竞赛促教学。技能竞赛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自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以来,师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并获得优秀成绩。2021年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养老护理员项目职工组铜牌、育婴员项目学生组优胜奖。在近两年省内各市县的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员项目、保育员项目上也收获了多个奖项。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师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较快的提升与巩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与激情,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通过比赛,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8)国标开发助课改。2022年,作为全国首批七家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之一,笔者有幸参与人社部出版集团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应用技术方案制定工作,并负责培训质量评价方案的编写。同时,入选技工院校72个专业工学一体化开发项目,参与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工作。通过参加国家级项目工作,教师对专业建设、专业内涵、专业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尤其是参与一体化国标开发工作,教师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对一体化课标的开发路径、方法有了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体化课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四、关于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破解招生困境,扩大招生规模

目前,康养行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是康养行业快速发展,康养服务人才缺口大;而另一方面是院校康养人才培养规模小,招生难。人才输出与人才需求不对等,供远远小于求。经分析,康养服务类招生难主要有以下幾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社会观念的制约,大家普遍认为养老服务、家政服务、母婴照护等工作都是“伺候人”的活,低人一等,职业认同感和受尊重程度不高;二是岗位晋升和职业发展的渠道不够明晰;三是这类职业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吸引力还有待提高。要改善这一现状,还需多方合力。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高专业吸引力,深化产教融合等举措,应该会是破解招生困境的有效组合拳。

2.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康养+”复合型人才

从广义来说,康养是健康与养生,涵盖人类全生命周期,是维持人身心健康状态的集合。从产业界的角度来看,康养是集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住宿、旅居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是一个十分完善的生态系统。因此,对康养服务类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是掌握单一的康养服务技能,或是仅仅定位为养老服务。融入“医养结合”“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等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康养+”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康养产业发展需求,康养人才也才能得到更好的持续发展。

3.结合区域康养产业特点,形成专业办学特色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越的气候条件,是海南康养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康养旅游、康复疗养、气候治疗、健身休闲等是海南重点发展的康养服务业。康养专业办学要立足区域,服务区域。结合海南康养产业特点,培养具有科学、先进康养理念和服务理念,具备康养旅游、康复疗养、健身休闲服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港的发展,专业办学也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4.融入国家战略,探索国际办学

(1)引进菲律宾“菲佣”、日本养老服务培训课程体系及师资,打造国外康养服务特色和国内康养服务特色相融合的康养高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现代康养理念和服务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康养管理服务人才,建设具有海南特色的康养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招收国际留学生。基于学院的国际办学基础,继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在技工教育方面的合作,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招收菲律宾留学生,引入“菲佣”服务理念和专业化培训培养体系,开办“菲佣”品牌家政服务专业。致力于打造东南亚区域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海南创办“国际教育创新岛”的伟大战略。

【参考文献】

[1]赵宁,高原,范巍.外国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及其启示[J].中国人事科学,2019.

[2]高慧勤.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维普期刊,2014.

[3]陈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究[J/OL].掌桥科研,2018.

[4]张昕悦.基于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下的师资队伍问题探究[J].万方,2019.

[5]汪汇源.我国康养产业现状及海南康养产业对策研究[J/OL].掌桥科研,2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课题“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HV20210653)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技工院校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