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信息化高效课堂,落实人才素质培养

2023-05-30 04:23陈景霞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信息化教学素质教育

陈景霞

摘要:素质教育应自始至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全面优化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课程资源 素质教育

近几年,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加上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信息化教育也在非常迅速地发展:学校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不断完善资源平台,信息化教育教学大赛每年如期举行,叫人应接不暇,各种网课、技能大赛数量丰富,各類教师业务能力培训也是方兴未艾……传统教学模式大势已去,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已经取得很大成效,对于高效课堂的建设来说,是挑战也机遇。

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方面、身心素质方面、技能技巧方面、文化科学素质方面都要有所发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全面优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自始至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当前教育工作的重头戏是如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为此,目前迫切需要我们教师用我们火眼金睛发现学生的潜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然而,怎么样才能发现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毫无疑问,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运用信息化教学,使学生多渠道接收到更全面更广泛的信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达到全面优化素质教育。

一、信息化高效课堂的含义

信息化高效课堂就是将图文并茂、声音、动画等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或设备引入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并试图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这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实行信息技术教学,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创造思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中职学生对信息化知识的运用不是很陌生,但由于以前接触的大多是传统教学,大多数教师还是用粉笔和黑板上课,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对现代化信息教学存有一些兴趣和好奇。另外,传统课堂教学气氛本来就比较枯燥乏味,于是学生基本没有办法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课,睡觉、窃窃私语、开小会、两眼茫然现象十分常见。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上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多样性、系统化、趣味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完善传统教室上课的教条主义,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以信息化教学为平台打造高效课堂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教学资源

我们中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不是很充足,特别是专业课。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各种教学资源内容陈旧、不能及时更新等。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大缩短了有关教学信息资源的更新时间。一方面,网络管理员对网站内容的不及时更新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造成中职学校教学资源短缺不多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网上找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陈年老酒”。另一方面,教师不知道有哪些教育网站可使用,不晓得到哪去找资源,这明显是宣传力度不到位导致的利用率不高,这就更加凸显出教学资源短缺。

(二)教学观念落后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改变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可是一部分教师特别是老年教师因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一上课就是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少之又少。尽管年轻教师能够在课堂运用PPT课件来上课,但在他们看来在课堂上用播放器播放一些动画视频,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图片就是信息化。其实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素材资源、习题解答、题库资源、目录内容检索等,需要科学合理地将这些信息资源有机地综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虽然大部分教师会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但是他们却不会利用Flash等软件制作工具做课件,基本上都是采用的PowerPoint来制作,这种技术上的不成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课件制作的效果。此外,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教师,不能及时接受新事物,大都不会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认为根本不必把时间浪费在计算机操作上。这种落后保守的观念导致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更不要去谈什么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了。

三、信息化高效课堂的作用及意义

(一)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专业课是中职学生的必学必考科目,是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的,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教师要尽量放慢教学进度,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知识,才能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若一味地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基本不感兴趣,且茫然一片,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变得消沉被动,教学效率不高。但是,我们生在信息化大环境下,长在网络技术大环境中,完全可以运用信息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原本抽象化的知识更生动更形象地向学生呈现,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生也更愉快更愿意理解并掌握知识。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

由于学生长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表现为被动学习的状态,不能自主探究学习,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传统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没有及时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是一味地讲解课本知识或者向学生演示操作步骤,完全没有关注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许多学生都认为只要能对书本知识形成记忆,将知识点背下来就行了,根本没有将其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正确的,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是源于生活,跟生活密切联系着,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离不开实际生活的。我们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例或现象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播放案例小视频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生活来指导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了解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才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真谛。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要增强目标意识。一堂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的目标由知识目标、思想目标、能力目标三部分构成,每堂课的教学应力求准确,达标实在,补标及时。

其次,要见缝插针,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材中插图甚多,学生一般只顾题目,忽视对插图的观察与思考,没有发挥出插图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注重用好插图,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视觉效果。如教学生处理Word表格,一开始笔者利用制作好的PPT课件,通过投影将三幅插图向学生呈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使学生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重视细节,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

培养学生素质,必须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利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教学“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过程控制”一课时,结合教材内容,笔者首先介绍了我国空间科学技术发展情况,然后采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长征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把人和仪器送到月球等多媒体资源。同学们为我国尖端科学获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同时,被科技人员一丝不苟、务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所感动,增强为祖国刻苦学习的热情。

(四)有利于加快教学节奏和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氛围好、点石成金、学习效果好、用最少的时间传授更多的内容,让学生共同进步,是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的要求。只有运用信息化教学,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才能做到加快教学节奏和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教学“处理视频”一课时,关于种子萌发这部分内容,若按一般方法,讲解种子怎样长成植物,讲解示范的时间会过长。因此,我就根据教学内容做成一组种子萌发成长成植物的图片。教学时,笔者边让学生观察图片边及时加以说明。这样,教学时间大大缩减,还可以将种子萌发过程生动呈现。这样,既加快了教学节奏,又节省了时间。

(五)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

阳光、积极、乐观、向上是学生身心健康的表现,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自己想办法去克服、解决。身体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更重要,心理素质是一切素质的根本。要想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把其作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首要条件。从而有效做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此,学校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获得知识的乐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获取多媒体素材”一课时,课前,笔者准备了一小段掌声、笛子声、笑声、钟鼓声等礼仪乐曲录音,教学一开始,我让同学们先听录音,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播放器中有什么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通过信息化手段展示科学现象的产生,这样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乐于去探索。

(六)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做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用生动的、新颖的、趣味的信息化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处理图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观看日食的形成过程,笔者制作了一段日食全过程的微视频。教学中,笔者边演示边让学生观察,然后及时提出问题:“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从哪边开始?”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回答之后又进一步提出问题:“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这样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既使学生解答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教室是课堂教学的大本营。向课堂要效益,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是笔者执教信息技术课多年的追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根据不同课程教学资源整合出不同的方法。

比如进行概念教学。先释疑概念,它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概念往往比较抽象。在教学中,笔者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创设动画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强化首次感知,建立正确的表象,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创造出新形象(即概念)。如笔者在教学生对文件名的初步认识时,先通过口述的方式,讲清楚什么是主文件名,扩展名在什么位置,它们中间用什么隔开。让学生了解文件名的组成。然后通过准备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文件名的命名规则和扩展名的作用,最后牢固掌握文件名的命名方法。

四、实现信息化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

首先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没有绝对的权威地位。只有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自觉热爱学习,从而打造信息化高效课堂。例如,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改变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交流与沟通,学会团队协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

当前,我们所处的环境是网络化、多媒体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环境,只有充分利用当今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创建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过程中,教师应熟悉课本内容,将之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室、微机房、微格教室等来给学生上课,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三)教师应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作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扎实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一方面,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准确掌握和分析课本内容,在课件中要体现出本课重难点。另一方面,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通过请教同行或网上学习相关实用的信息技术知识,特别是数字化设备的操作、课件的制作。同时,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撰写出适合本课的教学设计。由于各学科不同的特点,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教无类、因势利导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四)用新思维重新梳理教材内容

由于传统教学存在很多不足,大把的教学时间花费在教师板书上,而取得的效果却不理想,教学内容也很有限。而运用信息技术来教学大大节省了教师板书和学生手抄题的时间,这样教师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于是,师生有更多时间去交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消化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做题的效率,中职学生的理论课学习也好,实践课操作也好,都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以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而学生的素质与素质教育之间相互影响,不是孤立的,更需要教师在今后的信息化教学中,不断地去探究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郭金勇.以信息化教学为平台构建高效初中化学课堂[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2):222-223.

[2]蔡宝来.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课堂变革[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82-88.

[3]赵希斌.教育信息化推动初中化学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166.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信息化教学素质教育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