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陷入“精神内耗”的自己

2023-05-30 10:48胡运玲
新教育·校园 2023年3期
关键词:帮帮我内耗心理学家

胡运玲

亲爱的编辑姐姐:

你好!

我有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难题,想请你帮帮我。现在不是流行一个词,叫“精神内耗”吗?我发现自己经常陷入“精神内耗”了,比如:有时被老师批评一句,就好几天忘不了,总反复去想老师是不是讨厌我?有时见同学们有说有笑的,没人主动跟我说话,我就想着他们是不是在说我?有时我不太想写作业,但又担心交不上作业被老师批评……反正有时因为别人一句话,自己会反复琢磨很久。结果搞得自己精神疲惫,常常觉得很累。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年多了,我该怎么办呢?请你帮帮我好吗?

凡  凡

亲爱的凡凡同学:

你好!看到你的来信,我深有感触,因为有时我也会陷入这种内耗中。你说的没错,你这就是典型的自我内耗。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自我损耗”理论,他也提到:有时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是每一次选择、纠结和焦虑,都是在损耗你的心理能量。

其實这种情况人人都有,只是或轻或重,有的人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好一些;有的人还没有找到自我调控的办法,所以备受其苦。

在这里,我把自己减少“精神内耗”的一些经验及一些建议告诉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点,意识到自己在内耗时,及时叫停。

有的人经常陷入“精神内耗”,但他还不自知。好在你已经意识到了,这很好。以后当你再次陷入内耗时,你知道自己此刻在内耗,就在心里告诉自己:停,我要停止内耗。当你叫停后,就开始梳理一下,具体是一件什么事让你在内耗。然后就针对那件事去想解决的办法。

第二点就是经常提醒自己不做“洋葱人”。

你剥过洋葱吗?剥过的话你会发现,洋葱被一层层剥开,是没有内核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布莱恩·利特尔提出了一种“洋葱型人格”的概念,就是说这类人往往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非常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从而迷失了自我。

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不做内心没有自我的“洋葱人”,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重建内心的自我上,少关注别人的看法,多关注自己,提升自己。这样就不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而敏感得胡思乱想。只有自己的内心充盈了,才会对外界的声音不再敏感,也就能减少“精神内耗”。

第三点就是做事不要拖延,有事就立马去做,解决掉它。

比如你说的写作业的问题,不想写又担心被老师批评。其实你也知道作业早晚是要写的,不如坚决杜绝拖延的心理,不要想着这会不想写,晚会再写。越是必须要做的事,越是紧急的事,就立马去做,解决掉它。你会发现,当你行动起来,内耗就停止了。当你行动起来,事情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难。当你完成了会感到内心非常欢快和轻松。所以遇事不拖,立马行动,是解决“精神内耗”的一个法宝。

第四点就是事过翻篇,不要总是后悔。

有时我们陷入内耗,常常是因为后悔。其实很多事已发生,就无法更改了。所以,与其后悔,不如接受。接受既有的事实,接受当初自己错误的判断,以后吸取经验就好了。后悔无用,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再想,不再自责,不再抱怨。这样就不会反复想起来痛苦不堪了。要知道,事过翻篇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这些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愿你早点走出“精神内耗”,活出自我,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

猜你喜欢
帮帮我内耗心理学家
请你帮帮我
打破精神内耗,做“无所畏”青年
编辑部内耗研究室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谁更难过
人生什么最重要
谁来帮帮我
高出的部分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下)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