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喻误读探究

2023-06-04 12:52刘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误读跨文化交际隐喻

刘芳

摘  要: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喻表达,是对社会语言和文化现象的映射,表现的是输出者与交际者间的认知特点。在文化和语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隐喻误读和错误表达的现象。因此,文章根据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隐喻误读现象形成原因,以及影响隐喻表达质量及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深层次和全方位认知与解读隐喻意义、多模态组织与推进跨文化教育、动态学习与即时更新汉英语言知识储备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隐喻;误读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6-00-03

汉英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语境构建行为,会受到个体认知语言学理解水平和外语交流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在认知语言学获得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在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越来越重视隐喻的引进与表现。作为独特认知工具,以及表达情感与独特情绪的重要方式,隐喻语义的理解和内涵解读十分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隐喻误读,很难构建和谐和有序的汉英语言交流语境。而若想更加通畅地进行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必须全维度和深层次地解读隐喻误读现象。从目前所呈现出的态势来看,人们在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进行隐喻表达时,会经历一系列的认知推理,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先从始发域着手,分析与揭示相关联事物间的规律性,将所获取和提取的有效信息折射到目标域中的概念结构上。信息提取与映射的复杂过程中,会产生特殊的映射关系,表达者之间会基于这种关系进行信息的推导与投射。无论是在既定和规定性的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语境当中,还是在社会大众相互作用形成的常态生活语境中,会无意和有意地产生与表达隐喻。各种语言的转化与输出,实质上是隐喻的理解与表达,甚至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的关键。语言及文化的学习者和应用者,若想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理性和全面地分析隐喻误读现象[1]。

一、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喻误读现象成因

(一)汉英语言国家间的传统文化及习俗存在差异性

语言表达和文化输出的過程中使用隐喻,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生动话语建设的重要手段。成长于不同国家和社会背景之间的人员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无论是从汉语视角解读英语文化,还是以英语思维解读与理解汉语言及文化,都会受到自身传统文化及习俗间的差异性影响,而产生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的隐喻误读现象。传统文化和习俗,是各个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或是有一定约束性和参照性的社会标准。各国家和地区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在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会对既定语境中的人们认知和语言表达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之间在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两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这两个国家的人员在进行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时,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隐喻误读。有不同文化属性和成长背景的个体,在进行汉英语言交流时,会自然而然形成跨文化交际语境。而在输出观点和表达立场的过程中,若以传统文化和各自国家的风俗为载体设喻,就会由传统文化及习俗的差异性诱发隐喻误读现象。例如,在跨文化交际时,汉语国家表达者在形容某人“坐冷板凳”时,就会习惯性地使用“跑龙套”进行隐喻。而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尤其是英国就没有这样的文化形式。若面对英国人进行这样的隐喻表达,很大概率上会产生隐喻误读现象。从这个层面来看,表达者之间的传统文化及习俗认知上的差异,是造成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隐喻误读的主要原因[2]。

(二)学习者表象化分析与理解汉英隐喻语义

以汉英语言为媒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语言知识和外语表达技巧只是输出的一种工具。简单的学习与掌握汉英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全面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这些会对语言表达方式和认知水平产生重要影响。而在学习汉英语言知识和文化时,既要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点和表达质量影响因素,还要深层次地剖析与解读汉英隐喻语义,因为这也是诱发跨文化交际中隐喻误读的主要原因。学习者在学习汉英语言知识及相关文化的过程中,若只是表象化分析与理解汉英隐喻语义,很难构建具有独特风格的跨文化交际语境,只能常态化地使用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不利于鲜明和精准地表达自身的文化属性和性格魅力。若局限在固定的表达方式上,就很难在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展现个人独特魅力。而在母语思维作用下解读对方的表达内容,就会被自身喻体选择习惯影响而产生隐喻误读问题。追究其本质,是因不能充分掌握相关国家间的隐喻差别,继而由汉英隐喻差异产生相应的误读现象。

(三)汉英语言使用者间形成的隐喻误读折射的是思维差异

在社会化劳动的影响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与思维模式。无论是语言还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展现明显的社会性。汉英语言使用者,成长与学习环境有所不同,会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惯性。而在英汉语言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受到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产生不同的交际方式及理念。尤其会受到中西思维差异的影响,在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相应的隐喻误读现象。在具有较大差异性的中西方文化模式下,产生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作业方式,会对当地人员的认知和语言表达习惯产生重大影响。人们的行为会受思维的主导,表达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思维差异,势必无法正确解读对方的隐喻表达内容和意蕴。而表达者之间形成的独特思维方式与思维模式,实际上是社会文化演化与更新的产物,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若差异过大就会形成观念冲突和文化偏见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汉英语言使用者与表达者间形成的隐喻误读,实际上折射的是思维差异,这也是造成隐喻误读现象的另一个原因[3]。

二、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隐喻表达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因素

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使用隐喻,可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与独特性,但受到文化因素影响,无法把控好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喻表达质量。而不同语境中所展现的隐喻文化性有所差异,会导致所使用隐喻的意义产生模糊性。若信息接收者不了解输出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及历史演化过程,就不能正确和深层次解读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喻表达。隐喻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使用,表现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模式。而设喻者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特色的语言输出与表达,是在联想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的。信息的接收者若想正确地理解隐喻内涵,需拥有与设喻者重合的知识结构。如设喻者是中国人,信息接收方就要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由此才能更加精准和正确地解读隐喻内涵。而交际双方在理解与解读对方设下的隐喻时,文化模式差异性越大,隐喻表达的质量越低,反之会在语言和文化交流上形成良好的默契。文化因素是影响隐喻表达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需成为消解隐喻误读及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着力点。

(二)语境因素

受语境因素的影响,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喻表达会产生一定的不可控性,即设喻者与接收者不一定在相关内容上产生共鸣。说话人以英语或汉语为媒介表达观点或理念时,在话语权构建和情绪渲染上能够产生较强的主观性。若不了解对方文化底蘊和跨文化交际水平时随意隐喻,将会导致对方无法理解所传达的内容及深刻内涵。隐喻在跨文化交际中进行引入和使用的过程中,构建了独特的言语行为和思维模式,交际的双方不能从字面上直接了解意义和话语内涵,从而会造成汉英语言表达与交流障碍。语境因素是影响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隐喻表达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充分了解特定语境中的交谈对象文化与国籍背景,从而结合实际恰当地使用隐喻。

(三)张力感因素

张力感在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持续,会催生强大的情绪效应,若不能合理地把控尺度与时间,就会影响隐喻表达的质量。同一喻体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交流氛围和话语现象。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喻意义传达与解读,也会受到张力感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即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设喻与隐喻表达者,往往基于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结构设计话语表达内容,带着强烈主观色彩的隐喻表达,很可能会导致对方形成不自然的反应,这就是上述内容中提到的张力感,而这种不自然反应长时间持续后,会大大弱化隐喻表达的效果。听话者会从说话者的隐喻内容中提取关键信息,而后对隐喻意义和内涵进行解读,在持续的交流中验证解读的正确性,可充分展现隐喻表达的作用和优越性,否则会诱发交际失败问题。从这个维度来看,张力感因素会对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的隐喻表达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三、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消除隐喻误读实现精准表达的有效策略

(一)深层次和全方位认知与解读隐喻意义

隐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特定语境中社会价值观及风土人情等因素的影响,作为特色语言和含蓄文化的集成体,在跨文化交流和交际中有着十分重要的连接作用。隐喻是传输本国语言和特色文化的媒介,不仅可增强话语表达的生动性与形象性,还可更加隐秘和含蓄地表达自身的文化属性和特色。在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使用隐喻的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相关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深层次和全方位认知与解读隐喻意义。这样,才能不会受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等因素影响诱发隐喻误读现象。同时,在充分了解听话者文化背景和话语特点的基础上设喻,更有助于对方正确的理解与解读,从而有效消除隐喻误读,且能够实现精准的话语表达。而语境因素是影响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隐喻表达质量的主要因素,若想有效消解隐喻误读及提高话语表达质量,要全方位和综合性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语境,客观和积极地分析和解读相应的隐喻意义。话语表达者要充分认识到,隐喻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对隐喻意义精准和深刻解读要在适合的语境下进行。若想在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使用隐喻,就必须全面和科学地分析语境,在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话语模式下深层次理解隐喻意义。这样的分析与解读行为在形成良好和持续的习惯后,可有效消除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喻误读现象,且不再受语境因素影响,能够高质量地利用隐喻进行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化表达[4]。

(二)多模态组织与推进跨文化教育

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喻误读及低效表达,实际上反映的是跨文化教育的局限和短板。若想有效消除隐喻误读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与巧妙地使用隐喻,必须多模态组织与推进跨文化教育。全面学习汉语知识和英语理论,且能充分了解相关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发展特点。传授外语知识及相关文化内容的过程中,可依托虚拟网络平台跨时空开展跨文化教育。在全面与深刻记忆书本中内容的基础上,动态了解使用英语和汉语国家的发展进程,深刻认知各个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话语特点和文化发展历史,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深刻和正确地解读隐喻。而无论是说汉语的国家还是说英语的国家,依托学校系统开展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可结合隐喻使用特点和技巧等内容,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例如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等,组织学习者系统和全面地学习相应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由此避免产生隐喻误读现象,并能在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高质量地使用隐喻。同时,施教者要引领学习者参与到不同规模和不同主题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在实践训练环节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学习者在交际的过程中使用隐喻时,要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与认可,能够在既定的话题下开放地交流。即便对方出现隐喻误读问题,也不能出现不屑表情与嘲讽话语,需客观和理性反思自己是否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语言技能。施教者要全程观察与记录交际者的反应和话语内容,将其作为后续跨文化教育的案例与素材。通过多模态组织与推进跨文化教育,有效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隐喻表达能力,从根本上消解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喻误读现象,从而实现生动和正确的隐喻表达[5]。

(三)动态学习与即时更新汉英语言知识储备

隐喻是间接的意义表达与阐述,在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可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对于过度理性和刻板的交际,基于隐喻的话语表达与情绪展现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趣味性。因此,需通过动态学习与即时更新汉英语言知识储备,继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在英语和汉语表达语境中灵活和巧妙地使用隐喻。语言学习者要充分认识到汉英语言知识的博大精深性,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汉语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这些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驱动下,会产生多种跨文化交际方式和形式。而话语的表达与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受到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与深刻解读汉英语言知识及相关文化发展背景,才能提高正确解读隐喻的概率。学习者要自觉扩大汉英语言知识覆盖面和储备量,不局限于语言本身的理论学习,需对相关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社会制度、地理环境、跨文化交际的既定规则和礼仪、西方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文化氛围等内容深入探索与理解,形成更加完善和丰富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以此正确地解读对方所设计的隐喻,自身也能根据听话者的文化底蕴和话语特点合理设喻和隐喻表达。学习者要在线上和线下各个平台学习汉英语言知识,将所学内容灵活地应用于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且能根据既定话语场的特点和氛围,巧妙与正确地进行隐喻表达。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造成汉英语言跨文化交际隐喻误读现象的原因有多个,且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降低隐喻表达的质量。若想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分展现隐喻的作用和优越性,必须充分了解汉英语言表达及对应文化的差异性,且能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消解隐喻误读。

参考文献:

[1]钱娟.跨文化交际视阈下“口罩”的多重隐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5(6):74-82+139.

[2]蒙思颖.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6):36-38.

[3]胡志国.大学英语概念隐喻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9):99-101.

[4]韩卓.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方位隐喻的对比[J].文教资料,2018(18):39-40.

[5]信海滨.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概念隐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8,18(1):13-15.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误读跨文化交际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还原真实
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亲子阅读,别变成“误读”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被曲解与被损害的——评麦克白夫人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