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下的高中德育行动研究

2023-06-07 20:34万佩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中德育行动研究学生主体

万佩君

[摘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德育及其效果,可以发现有效的德育不在于外界的信息输入,而在于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思考来获得认识。有效的德育路径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要为学生创设能够形成德育体验的情境。有效的德育是建立在活动基础之上的,当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时,学生所获得的德育认知能扎根于思维中,从而成为自身积极言行的源头动力。面向学生的德育行动研究,要在学生获得体验的基础上,将自身形成的积极理解转化为能够指导言行的德育观念,这样心理上的感性收获与言行上的具体行为,才能形成和谐共振的节拍,才能彰显德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德育;学生主体;行动研究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体系中都将德育排在第一位,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也有着不同的德育路径。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教育当以德育为先,而如何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德育获得实效,则非常考验教师的智慧。要知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德育所走的都是讲授的路径,而由于这段时间内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的信息接受通道相对单一等原因,讲授式的德育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当前实际的挑战在于,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日益复杂,讲授式甚至是灌输式的德育在这些实际背景之下已经不再具有理想中的作用,因此必须另辟蹊径。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德育及其效果,可以发现真正有效的德育不在于外界的信息输入,而在于学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思考来获得认识。这也就意味着有效的德育路径,一定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要为学生创设能够形成德育体验的情境。这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在原有德育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论的突破,也需要在日常的德育实践中形成案例以积累经验。只有当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同时获得突破时,教师面向学生的德育努力以及学生自己中的体验,才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德育认识。这样的结果获得,需要教师着手进行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并不是主流的研究方式,但是从效果的角度来看,行动研究面对着教育的具体现实,面对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因此研究的基础是扎实的;行动研究的目标是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与实施能力,因此研究的目标是有生命力的。对于德育而言,如果忽视了行动研究,那么研究就有可能失之于空,也就不能保证其在后续问题出现时有着明显的效用,那这样的研究意义也就乏善可陈了。因此,强调行动研究在德育中的意义,对于当下的高中学生成长而言、对于整个高中德育水平的提升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主体理念是德育实效的根本保证

在文化学科的教学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论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德育领域,学生还没有真正获得主体地位。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是,如果将教育研究的目光投向日常高中教育的实际,就可以发现在文化学科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经常体现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建构与踊跃展示,但是在与德育相关的情境中——如班会课或其他的德育场所,就可以发现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被动教育的地位。往往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前面提要求、讲规则,学生则坐在下面洗耳恭听,教师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明显的互动,所有的德育要求都是由教师提出,然后由学生来遵守。尽管从现实情形来看,这种单一的德育要求可以为班级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但是这种稳定又是受其它因素制约的,如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任务较重,使得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时间与空间违反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一旦有学生淡化了学习的要求,就会发现其对教师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有着明显的抵触,这说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是很难取得真正实效的。

如果教师具有坚持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并且据此去设计德育活动,就可以为学生的德育认知提升以及良好言行提供强大的保证。所谓坚持学生主体理念,就是在认识德育价值、设计德育活动的时候,时时处处想着学生,知道学生已有的德育水平是怎样的,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期待有着明确的方向,所设计的德育活动也能够契合学生的需要,设计德育活动时选择的素材为学生所熟悉,对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给予最大程度的理解……如果教师具有了这样的理念,那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够得到尊重。

在确立了学生主体理念之后,还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德育认知通常都来自自身的体验与建构,因此教师必须走出传统的讲授窠臼,应当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且必须引导学生走入情境中来。当学生走入情境之后,允许学生在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即使学生的表现不符合教师的预期甚至与预期相反,也要分析其成因然后找到有效的矫正方法,这才是行动研究的应有之义。因此总体而言,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校培养学生品德的关键时期。[1]在这个时期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引导,让学生有良好的体验,就成为德育的基本思路。

在学生主体理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行动研究思路,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这样的行动研究基点在于学生,落脚点也在于学生,如此学生也就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体,成为教师进行德育研究的主要关注对象。在传统的德育研究中,之所以容易出现成果不彰的情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理论过多、说教过多,教师所提供的德育理论在学生那里无法入脑入心,学生不能真正去建构这些德育知识并有效内化,于是,德育的效果自然也就不是很理想。在继承传统德育研究优点的同时,确定了学生主体的理念,然后去进行扎实的行动研究,这也就意味着德育找到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支点,而且两者之间必然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于是德育之路就会坚实而宽广。

二、实施行动研究是彰显德育成效的必由之路

行动研究本质上是面向教师而言的,但行动的主体又必须是学生,可以说在德育的过程中通过行动研究可以将教师与学生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保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以“选择性教育”为特征的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其目的指向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次革命性的改变,按照教育规律和高中生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变“过度选拔,课堂教人,一考定终身”为“差异选择,课程育人,关注综合成长”,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2]这里所说的综合成长以及认知、合作、创新能力的发展,本质上都是指向学生的德育养成的。只不过如同上面所指出的那样,这一目标的达成应当是建立在行动基础之上的,实施行动研究是取得德育成效的必由之路。

多年的高中教育使我认识到,在诸多德育内容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认同感。可以说这是一切德育的前提,如果学生对教师所实施的德育缺乏认同感,那即使表现得再服从,也是没有德育实效的;反之,如果能够让学生真正亲近教师、认同教师,那德育就会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认同是德育的必要前提,而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真正的认同,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从实施德育的角度来看,其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性。所以我在设计德育活动的时候,重点关注了这样几个细节:

细节一:对“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进行目的调查。

只凭经验判断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容易陷入主观想象的窠臼;通过口头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确保学生进行真实表达的前提之下,得出的结论与想象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我调查的结果是:有42%左右的学生表示平常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教师所谓的教育,具体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的精力都投入应试当中;有39%左右的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表示“反感”或“严重反感”,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的言行不一致,对教师的教育用语有“喝‘鸡汤’都吃出‘异味’的感觉”;另有19%左右的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表示“无感”。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是出乎意料的,也说明了日常所施加的教育实际上是非常低效的。与此同时,这一调查结果也夯实了面向学生进行德育行动研究的基础。

细节二:为学生和教师寻找心灵上的共鸣。

尽管上述调查结果让一线教师可能会感觉到失望,但是面对这一真实的德育起点,教师所施加的德育并非无所作为。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尊重老师的,即使表示反感或严重反感的学生,内心的期待依然是教师能够引导他们努力前行。因此從这个角度来看,只要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找到心灵上的共鸣点,那德育就能够有效发生。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将研究的目光首先投向了身边一位优秀班主任,这位班主任每年都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即使学生毕业多年之后,依然能够与其保持联系。通过研究发现,这位班主任的秘诀就在于能够“迁就”学生。每当学生表现出不符合教育预期的时候,他总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当他看到一个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而跟踪调查的结果是该生为了缓解学习压力,同时也是对父母施加学习压力的一种反抗。有了这一调查作为基础,班主任组织了一次学生家长和自己参与的“三方会谈”,大家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同时可以对另两方的观点进行“反驳”。这种开诚布公的努力很快取得了实效,家长与孩子最终发现自己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在自己的逻辑当中忽视了对方的需要。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父母与孩子能够做到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平常有观点需要提出或观点出现分歧时也能够坦诚交换意见。这样的努力迅速扭转了家庭关系,孩子再也不需要通过手机游戏来疏解学习压力,而父母也能够理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承担的压力……这一德育案例中,最值得强调的就是班主任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让学生及其家长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且寻找到了代际沟通的有效途径。对于这个学生而言,其最大的收获不是放下了手机,而是能够站到父母的角度看自己,同时又能够理性地向父母表达想法,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人生观的教育。

细节三:将心理上的共鸣转换为言行上的共振。

由上面这个案例获得的德育智慧可以概括为:有效的德育一定是建立在活动基础之上的,只有当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时,学生所获得的德育认知才能扎根于思维中,从而成为自身积极言行的源头动力。也就是说,面向学生的德育行动研究,要在学生获得体验的基础上,将自身所形成的积极理解转化为能够指导言行的德育观念,这样心理上的感性收获与言行上的具体行为,才能形成和谐共振的节拍,才能成为德育效果的彰显。

通过对上面三个细节的分析可以发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去开展行动研究,对于高中德育而言,本质上就是在寻找教师所拥有的德育理念与学生的行为需要之间的关系。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毫无疑问站在了德育的高地之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德育的过程教师就是高高在上的角色。教师将自己降低到与学生相平的角度,用平视的眼光去研究学生的行为特点,这样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学生也就更加容易以主体者的地位去内化教师所提供的德育内容。

三、为高中生形成良好品德奠定基础

德育与一般的文化学科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目的不是让学生去积累德育知识,而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与行为。德育所接受的考查不来自于试卷,而来自学习与生活的检视。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且处于身心和谐的状态,那这样的德育就是成功的。教师面向学生实施德育的时候,主导作用的体现在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境,这如同园丁在面对植物的时候,给它选择肥沃的土壤与充足的养料一样,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则体现在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汲取营养,以让自己的成长变得更加合乎科学的逻辑。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学生主体下的德育行动研究实施的时候,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相对平等的。之所以说是相对平等,是因为从德育水平认知的角度来看,教师高于学生;从德育实施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平等。与此同时,学生主体下的德育行动研究,必须明确以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以学生建构德育知识、形成德育认识作为研究的主要抓手。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所进行的德育就不可能再是说教式的或灌输式的德育,就只能想方设法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生长情境,并且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伴随着这些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学生的认识会提升,而这些所提升的认识中很多都是指向德育的,如此学生的德育水平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提升。

在这样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究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就是学生主体下的行动研究能够奠定面向高中学生的德育基础,我高度重视这一基础的意义。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高中阶段所形成的德育认知影响着学生一生的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因此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之下,一定要确保高中德育应有的效果。每每认识到这一重要使命,我就会强调在实施德育的时候,一定要一步步地向学生靠近,要真正做到让学生“亲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信道”。亲,其实就是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道,其实就是德育的目标追求,体现到当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落地。

当前,高中德育的现实挑战是不少的,面对这些挑战并及时化解,以让高中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切实提升,这也体现出高中德育工作者的价值。无论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德育工作者的这一价值都必须充分发挥出来。很显然,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只有学生自身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实践与思考才能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品德,那这样的德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学生主体下的行动研究就成为当下高中德育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德育的坚实基础,也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构建出高中德育的大厦。

参考文献:

[1]王生银. 高中德育教育创新路径之探——评《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发展》[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3):45-45.

[2]何东涛. 生涯教育,推动高中德育创新的支点[J]. 上海教育, 2018(30):37-37.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高中德育行动研究学生主体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