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珠心算能力,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023-06-08 12:51周丽
求知导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珠心算数学课堂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珠心算能力极为重要,这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感受数学文化。文章重点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珠心算能力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珠心算;数学课堂;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周丽(1976—),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在我国的数学发展过程中,算盘是一个重要的计算工具,在算术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当下教育的发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珠心算能力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珠心算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效果不佳。为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应优化对学生珠心算能力培养教学的设计,让小学生学会珠心算。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侧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比较分散,其中的一些知识点比较枯燥,导致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高的情况。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上,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与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1]。在培养小学生的珠心算能力时,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也应注意情境的创设。比如,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向学生展示打算盘的技巧,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一课涉及了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内容。学生在经历了前期简单的除法计算学习后,基本掌握了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竖式计算的相关要求和要点,让学生回顾竖式计算的方法,以此导入教学。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展开珠心算教学,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珠心算的场景。比如,古装电视剧里的账房先生使用算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计算出一家吃穿用度的各项支出与结余。这一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珠心算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教师再向学生传授珠心算的口诀和操作技法,这样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的创设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珠心算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珠心算能力的发展,教师所创设的数学情境,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关联,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让他们在情境探究中学到知识。

(二)高度融合,增强学生的数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因为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比较有限的,他们所接触的数都是比较小的。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和珠心算能力,教師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加强珠心算和代数之间的融合,让学生在知识融合的过程中,深刻了解到珠心算在数学中的作用,从而学会珠心算。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在教学中出示实物、建立物象让学生读数、写数和认识数,而进行珠心算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实现代数与珠心算的融合[2]。

例如,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小学生对数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教师可以将珠心算教学与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在对学生开展数数教学的过程中,最佳的教学方式为教师进行直观讲解,或带领学生在操作中数数。算盘如同一个计数器,具有档位清楚、示数直观的特点。学生通过使用算盘,可在动手拨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物、珠、数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演示算盘的使用方法,还要鼓励学生自主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形成直观的印象,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都能够做到手脑并用,从而形成良好的数感。比如,在操作时,教师要让学生标出每一个档位所对应的数位,要求学生在教师念出一个数后,快速地在算盘上拨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极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注重对算盘这一工具的使用,让每个学生享受操作算盘的过程,利用算盘认识数、拨出数。

二、帮助学生发现认识规律,建立认知结构

(一)转变思维,促进学生创新

数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打数学基础的阶段,也是为后续的数学学习积累经验的阶段。但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过于依赖列竖式等传统的计算方法,或者使用计算器等计算工具,对于算盘的认识不够,也不愿意参与教师组织的珠心算能力培养活动。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珠心算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珠算的规律与技巧,让每个小学生都可转变思维,积极参与珠心算训练,激发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3]。

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中,除了基本的竖式计算,教师还可以组织一节专门的珠心算训练课。在这一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准备好算盘,以进行相关的计算练习,利用算盘算出正确的结果。在此训练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关于珠算的技巧与口诀,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珠心算技巧的总结和经验分享,分析比较低年级阶段的珠心算学习与中高年级阶段的珠心算学习的技巧和要求,在对比中巩固珠心算操作技巧,熟练操作算盘,让学生能利用算盘开展相应的计算,多掌握一种数学计算技能。每个小学生都应该突破思维的限制,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珠心算练习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珠心算竞赛和表演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小学数学中的珠心算练习难度大,为使学生具备珠心算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思维,让学生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并在参与各种珠心算训练时注意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拓展。

(二)培养素质,提供心理保证

小学生珠心算能力培养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一部分因素在于其心理素质。如果学生在珠心算学习中耐心不够,一旦遇到困难,就产生厌学情绪,无疑会对培养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珠心算能力时,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例如,在“有趣的乘法计算”这节课中,学生需要面对的是各种类型的乘法计算题,如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等。在这些乘法计算方面,学生利用算盘计算的操作难度较大,经常会遇到不知如何操作的情况,而部分学生容易急躁,在珠心算训练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主动探索,导致珠心算能力的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教师在这一专题训练中,应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珠心算训练的同时,还要同步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不论遇到何种珠心算难题,都要静下心来,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克服难题,或者探索新的珠心算方法。

小學生的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常常会第一时间寻求教师的帮助,如果他们长期过于依赖教师的帮助,将很难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珠心算能力时,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即使遇到了困难,也可以做到不慌乱,独立探究。

三、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一)方法创新,引导学生探索

在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进行珠像图的构建,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但在三至六年级的教学中,计算难度大大增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珠心算的相关技巧和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大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力度,用新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珠心算学习体验。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珠心算的具体演算过程,在演示的同时辅以详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珠心算学习兴趣[4]。

例如,“混合运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含了乘除法和加减法,计算的混合性增大了珠心算的难度。为了让学生学会用珠心算进行混合运算,教师可以选择多个典型例题,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每一道典型例题的珠算过程,在操作演示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知道混合运算中珠心算的操作要点。一些学生珠心算能力较强,他们在面对混合运算题时,可以在脑海中模拟算盘的计算过程,甚至比利用竖式计算的同学更早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在课堂上需重视对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对于一些算盘拨得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到讲台上演示和讲解,向其他学生传授经验。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珠心算能力的培养需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师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配合教师,参与各种珠心算训练,从而提高珠心算能力。

(二)加强实践,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珠心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由于珠心算的特殊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实践训练为主,给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在训练中深入掌握珠心算的技巧。珠算基本包含听数、布数、看数、写数、拨数、珠译数、数译珠等,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训练活动,应该立足于对学生珠心算能力的培养,保证训练活动的有效性。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列出一道“496+359”的计算题,一些学生通过竖式,很快得到结果。为了让学生在这类型的计算题中学会使用珠心算,教师可以引入听数拨珠的学习方式,即教师语音报数,学生拨数。在这一操作环节中,教师要报数清晰且响亮,学生要拨珠精准且轻快。在课堂上开展该类珠算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听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详细向学生讲解了这一计算题的珠算操作方法以后,教师可以立即出几道相似的计算题,随机抽取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珠算步骤,并根据每个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表现,给学生一定的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培养学生珠心算能力的过程中,练习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训练机会,让他们可以在大量的训练中掌握珠心算的技巧,形成较强的珠心算能力。

(三)精心设计,促进学生自学

珠心算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的特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珠心算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设计珠心算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效果。在对学生进行珠心算能力培养时,对于新珠算方法的引入、旧知识的复习、错题的讲解、变式强化练习等,教师都需要多次斟酌,注意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5]。

例如,“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的教学内容与整数加减法异曲同工,为了保证这部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在前期做好科学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在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时,教师不能单纯地向学生讲述关于小数加减法在算盘中的操作注意事项,而应该将整数的珠心算操作作为知识回顾内容,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展开交流,提出想法,在分小组合作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小数珠心算的相关要点,让学生不是机械地学习知识,而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自主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引入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珠心算。

科学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珠心算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珠心算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需注重教学设计,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优化教学流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整体质量。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珠心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识,学会用珠心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发现认知规律,构建知识结构,还要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合理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罗佳佳.基于数学素养探究珠心算与数学的整合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21(5):70-71.

周丹丹.珠心算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7):128-129.

许美玲.在珠心算教学中促进小学生多元智能发展[J].珠算与珠心算,2021(3):30-32.

张春玲.珠心算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1(92):76-78.

顾培华.着眼运算能力 促进思维生长:珠心算教学的应然追求[J].小学数学教育,2021(6):22-23.

猜你喜欢
珠心算数学课堂小学数学
小学生珠心算教学研究
浅谈珠心算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