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3-06-20 07:24黄金存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摘要】数学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文化结晶,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文化产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寻求合理应用数学文化的策略,积极开展数学文化研读活动,建立数学文化渗透途径,并实践应用数学文化,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掌握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感受数学知识之丰富,领悟数学方法之精巧,体验数学思考之美妙,进而产生不同的文化共鸣。

【关键词】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5-0181-03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风向标和行动指南。它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文化结晶,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文化产物。数学文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使得数学成为了积累、抽象的数学符号学,而且使数学发展成为以数学教育思想、数学精神、数学研究方法和数学知识内容为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以数学科学作为核心的相关领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数学文化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文化知识,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数学,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数学观。我们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一个合理应用数学文化的策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一般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文化的滋味,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研讀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知识之丰富

(一)营造数学文化阅读氛围

通过分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学习数学文化教育渗透的积极影响,充分利用学校公共网站、图书馆、阅读书吧、班级图书角、雏鹰广播站、校园报纸等开设数学文化专栏,让学生熟悉数学思想和文化的知识,形成数学文化的视觉和听觉磁场,让学生时刻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推荐数学文化阅读书目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广泛的阅读平台,积极推荐数学文化阅读书目,给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环境。通过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数学文化阅读中产生共鸣。

例如,我们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西南交通大学宋乃庆主编的《小学数学文化丛书》,丛书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认知规律入手,将传统文化创新的深刻内涵转化为生活、科学、自然、艺术和有趣的游戏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理论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数学核心技能和素养。该系列以漫画、图片信息资源和文字为主要形式,语言简单易懂,趣味性强,适合小学生使用;也可以推荐杨红樱的《马小跳玩数学》,跟着马小跳快快乐乐读数学故事;还可以推荐《数学家的眼光》《奇妙的数王国》《好玩的数学》等等。

(三)开展数学文化沙龙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文化阅读方式,及时肯定和赞扬学生的数学文化阅读能力,关注学生阅读数学文化兴趣的可持续发展。如开展“亲子共读”每天打卡数学文化阅读活动,同时让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内容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写当天数学文化阅读的主要内容、心得体会、自己的见解、心中的疑惑、生活中遇到的数学、做作业的感受等等。每月举行一次班级数学文化交流、评比会,每年举办一场数学文化节, 可设定开展数学文化优秀日记展示、数学趣味我来说故事会、数学知识抢答擂台、数学手抄报评价、数学情景剧表演等专题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数学文化的热情,陶冶数学情操,启迪数学思维。

二、渗透数学文化,领悟数学方法之精巧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材当中,很多章节后面穿插了有关数学文化的资源,比如“你知道吗”“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广角”“生活中的数学”等等。可在教学时,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甚至视而不见。在教学时,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分析编写教材的意图,积极利用这些数学文化信息资源,并将其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

如在教学《年 月 日》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你知道吗”,激起学生的探究乐趣,自主地构建知识。

1.同学们,你们知道年、月、日是怎么形成的?(播放课件)

2.唤醒经验。师:关于年、月、日,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3.开展探究活动

(1)探秘任务一:认识大小月

a.观察年历卡,完成统计表。

b.观察、讨论表格,发现大小月规律。

(2)探秘任务二:认识二月(特殊月)

a.引导学生质疑、提问:关于一年中各月的天数,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

b.师生充分交流,课件动态介绍二月28天或29天的原由,初步认识平、闰年。

c.读一读:为什么有平年和闰年之说?

(3)探秘任务三:识记大小月

a.交流方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小月的排列,找一找其有什么规律?

b.巩固记忆大小月。

(4)探秘任务四:计算全年天数

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资源,尊重教材与创生教材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合理融合几种学习方式,体验数学基础知识的生成与发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绪。

(二)巧妙引入数学史实

美国数学家和数学史家M.克莱因(M.Kine)曾经说过: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的行动指南。数学其内涵除了数学教学知识本身外,也体现在数学专业知识的历史中。教学中将数学史实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丰富性和神奇性,从而不断增强学习体验和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圆的认识》教学片断:

1.合作探究,感悟圆的构造美

(1)联系实际,领悟画法。

a.举一举:生活中的圆。

b.说一说:《墨子·经上》:“圜,一中同长也。”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c.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d.判一判:错误的圆。

e.议一议:用圆规画圆时应注意什么?(定点、定长)感悟:一中同长也。

(2)动态演示,总结特征。

a.演示画圆,了解圆心、半径。

b.通过演示,你发现了什么?(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c.再次演示:了解直径。

d.猜一猜: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e.追问:在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为什么直径最长?有什么办法证明?

(3)再次画圆,拓展延伸。

a.请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同桌交流:圆的大小由什么控制?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b.体会“圆出于方,方出于矩”,了解古人画圆的 方法。

2.实际应用,体验圆的应用美

(1)车轮为什么不做成其他形状?

(2)沙井盖做成圆形有什么优点?

(3)了解圆的文化,感受圆的美妙。

①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称:所有平面图形,最美的是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欣赏生活中的圆。

在此教学案例中,教师采用恰当的数学文化渗透教学方法,增加了课堂探究活动的史实韵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主动性和发散性思维,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在学科整合上渗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学科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其他理科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数学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动态性特点,探索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对倒数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师:有一天,两个好朋友在散步,其中一个小朋友说:“听说过回文诗吗?古人经常以诗会友,今天我们学回古人,来个以诗会友,敢不敢接受挑战。”随后,他随口说出:“人中柳如是。”过了许久,看着另一位小朋友一头雾水,答不上来,他哈哈大笑,说道:“是如柳中人。”另一位小朋友想了想,恍然大悟,同学们,你们知道原因吗?

生:他是把诗倒过来念。

师:僧游云隐寺。

生:寺隐云游僧。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这样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兴趣盎然,在体验古诗韵律美的过程中,对“互为倒数”也有了很好的理解和感悟。

又如:在学习了“可能性”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特点,可以设置这样的练习: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下列成语所发生的事件:海枯石烂、守株待兔、龟兔赛跑、水滴石穿。这样穿插学生耳熟能详的哲理故事、成语、诗句等,不仅让学生加深了知识的理解,而且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无处不在”。

三、实践数学文化,体验数学思考之美妙

数学文化来源于生活所思所悟所得,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数学知识、数学原理、数学文化,充分感受数学文化价值。

(一)探访历史名题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的程度,筛选出典型的、有文化底蕴的、适合小学生探究的数学命题素材,以“导学单”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像数学家那样“想”的空间,让学生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丰富自己的数学思想,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感受古人的聪明智慧。

如在学习完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教师可向学生出示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中一道著名的“河上荡杯”题:今有妇人河上荡杯,津吏问曰:杯何以多?妇人曰:家有客。津吏曰:客几何?妇人曰:二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不知客几何?

师:荡杯即洗碗,同学们能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吗?

学生兴致勃勃,纷纷表达自己的理解。

师生归纳原题意思:有一位农妇在河边洗碗。她邻居惊讶地问:“今天你为什么洗那么多碗?”农妇回答:“家里来客人了。”邻居问:“来了多少客人?”农妇答道:“两位客人合用一只饭碗,每三位客人合用一只汤碗,每四位客人要合用一只菜碗,因此要用65只碗。”农妇家里究竟来了多少位客人?

师出示导学单:1.请你简要列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此题《孙子算经》里是这样解答的:“置六十五只杯,以一十二乘之,得七百八十,以一十三除之,即得。”请你尝试说明《孙子算经》的解法;3.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答吗?这样,学生在探访名题的过程中,一步一步领悟着古人精妙的解题思想与解题策略,感叹于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激荡着他们的心灵,启迪着他们的心智。

(二)开展项目式活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关心环境、关心社会,积极开展数学文化项目式活动,张扬和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爱好和特长,感受数学的社会价值。例如在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文化项目式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神奇的平面图形

【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折叠、模型制作与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概念,培养合作精神。

2.在操作活动中积极探索有关图形性质的形成过程,丰富活动操作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总之,数学文化的应用是不断创新、发展和积累的过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一个学生学习数学文化的平台,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文化中遨游,让学生不仅可以体验丰富的数学理论知识,了解数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方法,同时体验数学思维之美,让数学文化成为学生发展的不竭源泉。

参考文献:

[1]杨泽忠.从数学美感的产生看数学美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8(2):5-7.

[2]張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徐晓芳.基于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模式构建[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9.

[4]汪艳.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9.

[5]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黄金存,男,汉族,福建莆田人,高级教师,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