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汉服的符号效果与“双创”发展

2023-06-25 17:55徐梦媛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建设双创

徐梦媛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文化富矿,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突出优势,服饰文化是其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近年来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为人津津乐道。从蒸蒸日上的汉服复兴运动到设立“国家汉服日”议案的提交,这是汉服这一服饰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趋势,也是新时代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自信;汉服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4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胜利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曾一度消失在社会主流服饰文化中。202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湘绣非遗传承人成新湘提交了设立“国家汉服日”的提案,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2021年4月6日,微博上与“建议设立国家汉服日”相关的话题阅读量达3.7亿,引起广泛的社群关注和大众传播。

从2003年第一篇重点报道穿着汉服上街的新闻后,“汉服”一词从典籍中被挖掘出来,自此,汉服复兴的概念一直存在于民间自发的活动中,并伴随文化自信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愈发重视得以蓬勃发展。从最初穿汉服上街者被“众者围观”到如今的“习以为常”,汉服经历二十多年的复兴发展,从小众的“奇装异服”再度走入大众视野,并被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被社会大众文化接受。

一、汉服是集中展现传统美学和古典审美的文化符号

在人类文明观视野下,衣文化是精神文明诉求的外化,衣食住行,衣占魁首。汉服作为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突出符号,具有明确的指代性、社会文化性、跨文化交际性、历史传承性等特征[1],是民族心理的时代诉求和文化自信的外在表达。《左传》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见,华夏民族与华与美的服饰密不可分。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纵观古今,对衣与食的关注从来都贯穿在人们生活的主线中,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汉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外延,是对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回望。从汉服这一意象本身來看,交领右衽的主流形制中蕴含着以右为尊等中国传统哲学精髓,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汉服各形制均具有轻形式而重精神的特质,礼服要求褒衣博带,常服讲究短衣宽袖,体现了文雅洒脱的内在品格和随适含蓄的审美情趣,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2]汉服的纹饰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服章之美,章纹制式中体现出古老中国一衣带水的美好生活追求,衣带翩跹、刺绣精巧彰显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妙绝伦。

从汉服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内涵溯源来看,汉民族的冠服礼制形成于《周礼》,长期占据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儒家文化构建了“垂衣而治”的社会秩序,对衣着有着样式的严苛限制,服饰穿着成为阶级等级、身份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与传统节日、礼仪民俗紧密相连,是纲常伦理的外在表现。汉服随中华文明而生,随汉民族兴而兴,落而落,断代三百余载,汉服的回归在物质表现上是回望中华民族传统审美的蔽体之衣,在精神层面则是打通当代与历史、与传统的敲门砖、问路石。

近年来,汉服作为中华传统话语系统的表征,随着国民审美素养的提高和社群宣传逐渐成为中外认可的文化符号。国民审美素养的发展,既是传统与时间历久弥新的沉淀,也是文化与科技交融的成果。古典审美依托科技手段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推广,而国力的提升和民族的强大也成为人们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及古典审美的底气。[3]

2021年,在河南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唐宫夜宴》中,演员们化身唐朝宫女,身穿唐制襦裙,手持民乐乐器,向观众展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在此之前,央视出品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综艺《国家宝藏》中也不乏汉服的身影,其中新疆博物馆在第二季第六期带来的复原汉服秀《“观唐”古代服饰艺术再现》,让很多网友直呼“这才是迎面走来的历史”。这些综艺在国内的热播不仅起着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而且通过合理编排和精致的服化道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古典审美。“油管”“脸书”上优质的搬运视频更是在外国观众心中建构起了汉服这样一个独具美感和仪式感的标志性符号。汉服复兴,外在的衣着形式不是重点,重心在于复兴汉服的精神内核即其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从汉服复兴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困境和瓶颈

从社会心理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势头强劲,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人的民族观念是重在文化上的,先民们惯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最关切的问题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与统一。[4]这一点,在汉服复兴的过程中可见端倪,在对于国民古典审美行为及审美素养分析时发现,一部分精英人士在引导汉服潮流及汉文化时,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对其他民族及他文化的排斥。[3]在复兴活动中,出现了“和汉”之争、“山正”之争、“国服”之争的现象,这实质上是文化认同回归的表现,但一些过度强调所谓“正统”的“守旧”观点让传统古典审美带来的美好体验走向反面。

“汉本位”是汉服复兴早期,在《汉网章程》中所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民族大义高于一切,要站在汉民族的立场,为捍卫和伸张华夏的正当权益而奋斗”。[5]

汉服传承虽因各种因素有断代,但现如今经过改良在市场上大量流通的“现代汉服”中仍秉承了传统汉服一脉相承的基本特征——上衣下裳、直领深衣、宽衣博袖、右衽系带等平面剪裁形式,“现代汉服”又在款式、色彩、纹样、搭配等方面有所创新来谋求符合现代审美以获得市场青睐。有调查研究显示,汉服的消费群体较关注环境因素[6],即周围人对其的评价和认可,环境因素成为影响消费的首要因素。在汉服穿着时,以大袖外衫为例,由于袖口过于宽大,虽有飘逸清雅的气质,但对日常生活会带来不便,也更容易引人侧目,获得褒贬不一的评价,影响消费者的选择,类似的影响还会在发型、饰品等类型的选择时出现。

其次,随着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视和政策颁布,互联网和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汉服产业从小众文化成长为百亿市场,而汉服市场的监管乱象正成为阻碍汉服复兴的瓶颈之一。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大幅上升,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突破100亿元,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现有的大部分汉服商家都是以社群媒体+电商平台的方式进行交易。汉服市场目前整体还处于自由发展阶段,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和相应的执法监管,市场上出现了品控不严、价格虚高等情况。

再者,汉服不同于普通成衣外贸,商品多为预售品,采用团购、预售等形式决定生产份额。商家从设计款式、打板做样衣到最终的预售、出货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消费者从交付定金到取得货品至少一个月,较长的等待时间以及商家推出新品的频率又相对较高,容易使消费者出现“无理由退货”的想法,但是在预售期间很多商家不支持退换货,这种不良的销售状态会打击汉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汉服复兴的困境主要是日常穿着稍显不便、社群舆论环境不佳、产业监管不规范,以及由于其被认识更多的是工具属性,而符号属性被忽略,这让守正创新的度难以把握。推而广之,其实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发展中碰到的共有瓶颈,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文化产业落地实现价值变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美美与共,献策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美美与共”,可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现实发展的一条主线,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协调各方、互相包容才能减少文化碰撞乃至民族融合中出现的冲突。以下就以汉服文化为一个侧面,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双创”发展有几条路径可作探索。

第一,依托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在助推汉服传承的同时强化传统节日的大众印象。服饰是打通节日庆典与日常生活的桥梁,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注重礼法,在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下,汉服具备一种独特且强烈的仪式感,是政治、社会、文化等意识形态内容的符号表征,通过实践穿着汉服,个人可以建构和表达其自我身份象征、社会和文化内涵[7]。因而,以仪式感为依托,加强汉服穿着与传统节日的联动,通过融合汉服与节日的仪式感达到“与子同袍”的效果。以传统节日花朝节为例,2021年3月7日,武汉园博园举办了“汉口里第二届花朝节”,数百位汉服爱好者齐聚汉口里,或是身着汉、唐、宋、明各形制的汉服,或是穿上盔甲,扮成“花神”,既展现了汉服之美,同时也向人们拓展了逐渐被遗忘的花朝节的节日内涵。

第二,结合学校教育,引导青少年群体正确认识汉服的符号属性。汉服复兴运动发展之初被赋予了很多的文化内涵,究其实质,旨在表達汉服是汉民族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即其特有的符号属性和民族特性。在校园内,学校通过开设国学相关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创办社团、举行活动,让青少年正确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以汉服等为代表的服饰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以江苏省教育厅提出的“八礼四仪”为例,由上至下的政策推广,以学校为主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部分地区和学校将汉服作为汉民族学生的仪式着装,甚至在仪式上重塑古礼,增加仪式感,形成了节庆仪式上较为完备的礼仪服饰制度,这助推汉服传承,有助于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达到了更好的教育目的。

第三,推进汉服服饰的创新。首先是汉服款式的创新,随着考古工作进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服饰形制被发现,也有很多汉服爱好者和从业者着力于“复原汉服”的开发,这为汉服形制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和理论保障。但片面溯古、怀古、尊古的思想不可取,在汉服市场化、产业化的过程中,设计者和商家要守正创新,可以将现代服饰元素融入到汉服的制作中,也可将汉服形制稍作改良,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生活习惯,“国家汉服日”的提案就是在作一个汉服日常化的尝试。再者,作为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汉服可以和各种纺织类非遗联动,实现纺织染绣多种技艺壁垒的打通,制作出高端服饰和文创产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四,加强汉服行业的规范。一方面加强工商部门对于汉服市场的管控,严格打假以及打击“山寨”对“正版”的产权侵犯;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一定税收控制汉服市场的销售价格处于合理状态,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平台之间可以自发成立相关协会,通过相关协会的协约与条例管控恶性竞争,同时平台自身需遵守合理销售原则,坚持良性竞争。此外,汉服爱好者也需要提高对于汉服的艺术审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第五,抓住全媒体时代特点,创新汉服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模式。国内外媒体对“汉服运动”的报道屡见不鲜,从中央到地方的网络和传统媒体都对“汉服运动”有不少报道,从报道内容看,侧重现象描述的文章居多,侧重价值判断的文章较少。[8]近年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成为广受青年一代喜爱的传播方式,以团中央牵头举办的中国华服日为例,该活动就采用了现场直播的新方式,以达到覆盖更多受众、扩大影响力的目的。再者,借助古装电视剧,让高质量的服化道俘获观众,可以提高观众对汉服的兴趣。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在2020年发布的线上汉服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天猫联合优酷实现了从看剧到产业转化的营销闭环,观众边追剧边“种草”同款。

复兴,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汉服文化才打开了今天的良好局面。而复兴的过程是曲折的,怎样正确理解文化的符号属性;怎样在网络社群传播中认识和选择正确的信息,形成清朗网络空间;怎样实现“双创”发展,完善传播逻辑肃清产业规范,都是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深入探讨和考量的,本文在此不过以汉服切入略述浅见。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的力量来源,“再造衣冠上国、重振礼仪之邦”是责任更是担当。

参考文献:

[1]张庆瑞,陈香兰.符号转喻视域下提升中国文化经典对外思政传播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4).

[2]唐建军.奋力书写文化强国的汉服篇章[J].纺织服装周刊,2021(47).

[3]梁昕,李小东,杨德东,等.文化复兴中古典审美极端现象的解读——国民审美素养新变化分析[J].青年发展论坛,2020(5).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张跣.“汉服运动”:互联网时代的种族性民族主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4).

[6]李亚晶.“现代汉服”网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9.

[7]安倬霖,杜瑞雪.非表征视角下的汉服文化意义建构[J].邯郸学院学报,2021(2).

[8]王军.网络空间下的“汉服运动”:族裔认同及其限度[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0(1).

项目基金:本文系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课题:“汉绣艺术与校园文化融合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XJD2022A04)。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文化建设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