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创新融合

2023-07-12 07:13贾飞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8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景观设计高校

【摘 要】在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方面发展,也能让景观设计实现多层次的文化融合和艺术创新。同时,学生也可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各种景观设计作品之中,能够多维度、多视角的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为现代景观艺术设计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创新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设计理念、融合方法等五个层面进行了教学反思,以期对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产生积极的指导。

【关键词】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景观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203—03

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审美的需求,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景观设计的意境和格调。在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也已经走过了盲目模仿的阶段,开始进入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方面创新融合的新时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积淀,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呈现形式,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指引。因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将其深厚隽永的艺术魅力渗透在现代景观设计之中,会让现代景观设计更具有生命感。现今,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对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艺术形式认知度更高,意识到想让学生的景观设计作品具有竞争力,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必然。并且,统文化元素必须要与当前时代的景观设计时尚元素相融合,经过丰富的艺术创设和创造,打造更具感染力的景观艺术作品,将两者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内核传达出来,最终更具有文化底蕴。

一、深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景观设计理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也日益繁盛,促使了我国景观设计与西方景观设计的不断碰撞和交流,也为高校景观设计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高校因为对西方景观设计的文化基础缺乏全面的认知,在景观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误导,导致学生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对西方景观设计理念和风格进行盲目的借鉴和套用。因而,高校要指导学生在景观设计作品中融入东方文化元素,使景观设计充满优秀传统文化意蕴和审美。要让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拓展景观设计教学的多元化创作渠道。同时,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要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元素,使学生把握现代景观设计风格,创作出来的作品充满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传统与时尚碰撞突显景观设计的美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景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导致高校景观设计教学逐渐偏离了轨道,使得景观设计中缺乏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输出。在这一现状下,要将更多体现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优秀景观设计案例加入到课堂教學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文化影响,加强学生景观艺术设计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实践。

二、避免景观设计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堆砌

随着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以及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做出的大量工作,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因而,优秀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过中的融合应用的机会也更丰富了。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追求也更加多元化,对景观设计的审美要求进入了全新的境界,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的追求更加深刻。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景观设计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然而,由于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背景、地域特色、人文情怀等,缺乏更深层面的了解,很难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文化底蕴、时代特征,也难以从大众日常生活习惯和对文化艺术审美的需求变化方面进行考虑,所以学生在很多的景观设计中出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堆加。

由于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融合的方法和经验,高校学生将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脱离文化根基,直接盲目集成在景观设计作品之中,使得景观设计失去了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生动体现。此外,在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下,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也存在隐患,为了快速迎合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高校的景观教学将重点放在了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粗浅层次的表面应用,对其中的设计理念没有深刻的把握,将各种设计元素毫不创新的放到了景观设计作品之中。这样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不但难以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价值发挥出来,而且设计出来的景观作品也丧失了文化魅力,难以真正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塑造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景观设计审美性和创造力

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了持久的文化洗礼被保留下来的文化精髓,能够被大众传承下来,延续至今,具有一定的价值。因而,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大众思想和审美。因而,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将具备群众基础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艺术实践环节,不仅能呈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还能够得到大众的肯定,所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融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景观设计是以美观性和欣赏性为主,中华民族是个崇尚美好的民族,所以优秀传统文化中都蕴含了积极的思想,充满了群众对人生的美好期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乐观态度。因而,为了使景观设计作品不仅在外观上具有美感,在思想、情感的传递上也要具有美感,从感官和审美上满足景观设计需求。因而,我们从很多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感受到了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从造型和寓意上都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之美。此外,优秀传统文化中除了美观和美好的象征寓意,还有通过夸张的艺术表达对展现丑恶的事物,唤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例如,在博物馆的景观设计中,为了实现警示和教化功能,会出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妖魔形象,用及其夸张的凶相来展示“丑”,来衬托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第二,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还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将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内化于心,然后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将不同的细节元素融入其中,让景观设计作品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感染,同时从外在形象上也能体现出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丰富造型,避免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叠加,还能在景观设计工作中不断的创新,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

四、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在多元化景观设计中的特色

首先,突出传统文字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特色。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中,汉字本身有着独特的性质特点,不同的文字书写方式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审美。所以,在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中,对文字的设计创新也是一种重要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指导。因而,在很多学校的景观设计中,也加入了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名言警句,再配以不同朝代的文字书写方式,这种景观设计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个校园景观文化内涵,与学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不谋而合。所以,我们也要启示学生,在景观设计中除了对文字内容的设计展示,还要根据景观设计的整体风格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优选,进行搭配设计。例如,在雄伟壮观的城市建筑景观作品创作中,要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立体性强的石刻造型书法设计元素,字体可以采用相对比较刚劲有力的样式,使整体的景观设计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个性体现,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的深刻体现。

其次,突出图案和绘画元素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特色。传统艺术文化中有各种代表吉祥、如意、美好的图案。因而,学生可将各种图案、绘画元素在不同的景观设计作品中予以运用,增加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征、民族化特色,同时也添加了隽永深刻的艺术设计魅力。此外,我国的传统绘画很注重整体布局和留白,以增添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所以,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对于传统绘画元素的应用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对于绘画艺术的整体美感和艺术境界要有全局的把握,既要保持文化底蕴,也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周边的景观没有违和感。所以,学生在景观设计作品中运用那些绘画、图案元素,对于景观整体画面的布局都是需要细致考虑的。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绘画元素是很常见的设计手法,所以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一定要融入对传统绘画的鉴赏课程,以弥补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参差不齐,提升学生对传统绘画元素的把握,提高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能够在景观作品设计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作用。

最后,突出古典诗词元素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特色。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学的瑰宝,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诗词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蕴,对于情、景的描述非常生动,产生了很多寓情于景,寄情山水的经典诗句,这也对当前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启示,也启发了学生景观设计的灵感。学生在对某个城市的景观进行设计时,不仅可以从古诗词中得到设计思路,也能够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优化整体的设计方案,呈现最佳的设计效果。而且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传递了传统的价值理念,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古人的闲情雅致,以及对文化美的见解。在西安、洛阳等地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古典诗词对景观设计境界的影响,因而也要引导学生将传统诗词意蕴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提升景观设计的意境和品位。

五、培育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设计能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深刻的蘊含了不同时期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艺术等各种元素,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隽永和珍贵。因而,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所积淀的优秀文化形式,是获得了历代群众认可的能够代表民族精神的文化形式。因而,在新时代教学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应大力挖掘其内蕴的文化因素,在当前时代文化审美视域下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价值。但是,我们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发现,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在景观设计中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也出现很多问题。所以,高校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要建立在学生具备扎实的优秀传统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功能作用。

事实上,很多高校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欠缺。因而,在景观设计的具体操作中,缺少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知,缺乏艺术实践的探索。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应该涉及到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如环境、地域、民俗、生态等等。如果学生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就很难在景观设计作品中完成具有文化价值的优秀作品。因而,高校要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选择性的应用,在传承发扬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民众审美需求进行艺术设计创新。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清晰的认识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景观设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修养,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灵活生动的融入到景观设计实践中。因而,高校学生要在不断的景观设计作品中,加入传统的文化审美和新颖的设计思路,自身建立起扎实的文化底蕴和职业技能体系。而且随着新观念、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高校要引导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丰富的应用,以与时俱进的形式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要在满足民众的审美水平的同时,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达到景观设计时尚性和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六、结语

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要融入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人文习俗进行景观设计,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景观设计更具创造性。以优秀传统文化人与自然和谐观为景观设计理念,不断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应用,以全新的设计灵感启发景观设计灵感,进行丰富的景观作品设计实践。此外,高校景观设计教学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也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能够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优势,赋予现代景观设计作品更为深邃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彩丽,周艳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方式探究[J].山西建筑,2022(16).

[2]陈世文,秦志伟,蔡颖,等.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在乡村建筑及景观设计中运用探究[J].当代农机,2022(7).

[3]崔杰.基于新中式景观应用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考[J].明日风尚,2018(7).

[4]孟晓鹏,林波.传统文化在景观建筑设计教育中的品质构建——以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教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6(6).

[5]吴萍萍,王所玲.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2(3).

作者简介:贾飞(1984—),男,汉族,河南安阳人,研究生,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景观设计高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