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与路径

2023-07-17 04:13薛义荣
江苏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建设

【摘 要】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中小学校可从践行“初心”、涵养“仁心”、塑造“匠心”三个方面进行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

【关键词】党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3-0020-03

【作者简介】薛义荣,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扬州,225002)校长,正高级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教师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新时代,如何利用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一、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命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先行的现代化,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而强教必先强师。

(一)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

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底色。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当成重要职责,把教育事业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学校党组织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要高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依靠。因此,以党建引领教师的全面发展,既是构建高质量教师队伍、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

(二)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是把牢教育政治属性的需要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三个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我国教育的政治属性。其实,三个根本问题之外还隐含着第四个根本问题:谁来培养人。毋庸置疑,那就是教师。教师自身增强思想政治素质,突出教育政治属性,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才能保证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是把牢教育政治属性的需要。

(三)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师培养正确方向的需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以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保证教师培养方向正确,培养出党和人民需要的教师队伍。

二、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我们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根本保证。而教育的主力军是教师队伍,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必须重视党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作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践行“初心”、涵养“仁心”、塑造“匠心”三个方面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一)党建引领教师队伍践行初心,坚定政治方向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师的初心,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要始终牢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1.坚持思想引领铸师魂

学校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可以教职工大会为契机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常态化学习,尤其要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使广大教师学懂弄通、付诸实践。我校党委组织全体教师收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组织教师参观江上青、曹起溍等烈士纪念馆,引导广大教师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做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工作。

2.坚持价值引领正师风

我校党委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之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管理中、服务中、活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标识进教室、进宿舍、进食堂。我校党委引领广大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系列文件,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法治素养、规则意识;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不越红线,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3.坚持榜样引领修师德

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及行为准则的总和。“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我校党委构建了教职工荣誉体系,评选先进,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十大劳模”等先进事迹介绍,引领教师学先进、当先进;推进领导班子成员下沉支部,带头上党课,与教师进行常态化谈心交流,以干部行动影响教职工;每年组织开展“优秀共产党员”评比,在校园里展示优秀党员事迹;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将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二)党建引领教师队伍涵养“仁心”,争做师德表率

“师者,人之模范也。”增强教师的师德表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仁爱之心”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必备素养,涵养“仁心”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应有内容。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就要有宽广的胸襟格局,要把对家国之爱、对教育之爱、对学生之爱融为一体。

教育关乎国家兴衰、关乎民族发展,决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我校组织开展“爱党、爱国、爱校”演讲比赛,组织“同升国旗、共唱国歌”主题活动,组织“国庆”大合唱比赛等,引领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与爱党爱国联系起来。

教育是爱的事业,对儿童的爱是博大的、无私的爱。好师德培养好教师,好教师造就好学生,好学生谱写好未来。我校组织教师开展“职业态度与专业成长”大讨论和“我爱吾校,更爱吾生”演讲比赛等活动,引领教师涵养“仁心”,争做师德表率。

(三)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塑造“匠心”,提升育人素养

随着建设教育强国这一核心目标的明确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国家、社会、人民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需要具有工匠精神。这是一种专注、一种态度,更是一份坚持。教师要在教育理念上与时俱进,在学科教学上精益求精,在教学方法上优化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从而引领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专门成立教师发展学校——厚枢学校,定期开展各种培训、论坛、沙龙,教师队伍建设有了专门的平台;采取四层分类培养机制,即新进教师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发展工程、骨干教师再造工程、品牌教师领航工程,引领每一位教师不断发展;打造“阅读工程”,为每位教师购买所需书籍,举办“阅读心得我来说”评比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签定党员承诺书,推动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双培养”工程,用优秀党员和优秀教师的双重身份引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育人素养。

责任编辑:吴 青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建设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