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尺度下汕尾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及空间分布研究

2023-07-31 15:10何浩蔡万涛王小慧王海龙叶祥俊何瑞毓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汕尾市欠发达

何浩 蔡万涛 王小慧 王海龙 叶祥俊 何瑞毓

摘要 以汕尾市为研究区域,从提供者和接受者两个视角对市级尺度农业社会化服务进行分析,在对镇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赋值基础上,探讨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关系,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构建镇域经济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匹配指标体系,评估镇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情况;并进一步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不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类型、从业人员数量、平均年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数量、服务种类数量和各具体服务内容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服务提供主体的从人员数量和質量都不高,以家庭形式为主。提供服务内容与接受和需求服务内容相似,皆以传统服务为主,比如农资销售、农机耕整地服务和农产品营销等,新型服务如农业信息服务、作物和生产全程托管、土地流转代理、农业金融服务等较少。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性较小,显著相关的几项具体服务,如移栽、收割和烘干服务,均为负相关,表明随着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上述几项服务的数量下降。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欠发达;偏相关分析;镇域经济;汕尾市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3-0227-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3.050

Study on Agricultural Socialized Servi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Shanwei City at Town Scale

HE Hao1,CAI Wan-tao2, WANG Xiao-hui3,4 et al

(1.Shanw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wei, Guangdong 516600;2.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3.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4.Henry Fok College of Biology and Agriculture,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Guangdong 512005)

Abstract Taking Shanwei City as the research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s at the municipal leve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viders and recipients.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own econom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wn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and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own economy and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agricultural social services were evaluated by constructing the matching index system of t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social services supply and demand.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different towns and the types of agricultural socialized service organizations,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the average age,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a university degree or above, the number of service types and the specific service cont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number and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ders are low, mainly in the form of families. The service content provided is similar to the service content received and demanded. They are mainly traditional services, such as agricultural material sal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illage and land preparation servic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ing, etc., while new services are few, such as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s, whole-process custody of crops and production, land transfer agents, agricultural financial services, etc. There is litt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t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s, and several specific services that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such as transplanting, harvesting and drying services, are all negatively correlated, indicating that the number of these services decrease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ocialization services;Underdeveloped areas;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Town economy;Shanwei City

基金项目 2022—2023年度汕尾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SWSKYZ-202201);2021年广东省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KTP20210253)。

作者简介 何浩(1982—),女,辽宁抚顺人,高级农艺师,博士,从事农作制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2-03;修回日期 2023-02-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仍然较弱,迫切需要加快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学者多从国家、省、市等尺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进行了研究:国家尺度,将我国25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研究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农机服务外包的影响[1];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化肥减量效应,而主要决定于其匹配的服务对象[2];分析英格兰农村服务变化的驱动因素[3];日本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历程、特点与启示[4]。省级尺度,以甘肃省农户的视角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现状与农户需求意愿[5];总结分析了广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基本情况[6]。市、县、镇尺度,分析了新疆10个县(市)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7];分析了滇黔桂78个民族乡镇小农生产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融合[8]。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学者们对乡镇这种较小尺度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较少,尤其是分析不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关系。

近年,广东省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抓手,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广东省整体经济发达,但区域之间差异大,珠三角经济发达,粤东西北发展较差,以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例,粤东西北为18 176.9元,仅占珠三角的67.7%,其中以粤东17 357.1元最低。基于上述分析,以广东省欠发达城市——汕尾市为研究区域,从提供者和接受者两个视角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进行分析,在对镇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赋值基础上,探讨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关系,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汕尾市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下辖1区、2县,代管1市,另设2个管理区(功能区),有40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赤石、鹅埠、小漠和鲘门4个街道办事处由深圳市主导建设管理,不在该研究范围内)。202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453万hm2,以水稻、蔬菜及食用菌、花生为主,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8.6%、36.6%、8.7%。

课题组于2022年5—9月采用微信小程序问卷和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区域开展调查,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分为提供者和接受者两类,提供者共收回有效问卷156份,接受者共收回有效问卷193份。户籍人口、工业企业个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营业面积50 m2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等数据来源于《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乡镇卷)》《广东统计年鉴》《汕尾统计年鉴》。

2 研究方法

2.1 镇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为评估镇域经济发展程度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之间的关系,构建评估镇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该研究选取户籍人口、工业企业个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营业面积50 m2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4个指标,将镇域经济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

2.2 农业社会化提供服务综合能力

将从业人员数量、平均年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数、提供服务数量几项数据归一化后取平均值,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者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分,按照差≤0.3,0.3<较好<0.45,好≥0.45,进行划分,无相关数据的镇为空白。归一化计算公式如下:

Xi归一化后=Xi-XiminXimax-Ximin(1)

式中,Xi归一化后为归一化后的第i项指标,Xi为第i项指标,Ximin为第i项指标的最小值,Ximax为第i项指标的最大值。

2.3 镇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匹配

以提供和接受(需求)服务项目数量比值来表示镇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匹配情况,提供/接受(需求)<1表示供小于求,说明该镇农业社会化服务情况较差,满足不了本镇需求; 1≤提供/接受(需求)<1.5,表示供求相匹配;提供/接受(需求)≥1.5,表示供大于求,说明该镇农业社会化服务情况较好,能够满足本镇需求。

2.4 偏相关分析

偏相关分析能够很好地剔除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单独分析2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由于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因子之间存在联系,故该研究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不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类型、从业人员数量、平均年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数量、服务种类数量和各具体服务内容等的相关性,可减弱其他变量影响后再计算相关系数,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Rxy,z=Rxy-RxzRyz(1-R2xz)(1-R2yz)(2)

式中,Rxy,z表示在控制z的條件下x、y间的偏相关系数,Rxy表示变量x、y间的简单相关系数,Rxz表示变量x、z间的简单相关系数,Ryz表示变量y、z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当-1

3 结果与分析

3.1 服务提供情况

3.1.1 服务组织类型及其基本情况。

服务提供单位主要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和普通种植户,分别占调查总量的16.6%和15.4%;往下是合作社占14.7%,其他(主要为农资经营者)占13.5%,供销合作社占10.9%,种植大户占9.6%,农业生产企业占7.7%,农机大户占5.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占2.6%,家庭农场占1.9%,服务协会占1.3%。

服务提供单位无论从人员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高,具体表现为从业人员数量平均为10.1人,平均年龄42.6岁,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平均仅为1.2人;其中从业人员为1~2人的单位有95个,占调查总量的60.9%;11人及以上的服务组织类型以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企业为主,占比为65.6%;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平均从业人员比例,随着从业人数的增加而降低,具体分类结果见表2。

3.1.2 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

服务对象主要是普通农户,占82.7%;其次是种植大户,占39.1%,这与汕尾市主要种植者为普通农户和种植大户相匹配;再次是种植合作社,占19.9%;种植业公司和园林公司占比较小,分别为14.1%和6.4%。

服务内容中,农资销售占比最大,达62.2%,其次是农机耕整地服务和农产品营销,分别占16.0%和13.5%,具体见表3。

3.1.3 生产服务模式、收费模式和收费形式。

提供生产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共135家,生产服务模式中,提供单环节承包制的占比最高,为54.8%,其次是全程托管承包制,占32.6%,再次是多環节承包制占27.4%,最少的是代工制占23.7%;生产服务收费模式中,按次收费占比最高,达到77.0%,其次是按年收费,占17.8%,最少的是按季收费,占16.3%。

生产服务收费形式中,承诺保底产量,服务对象支付全部服务费,收获物归服务对象的形式占比最高,达63.7%;其次是服务对象支付全部服务费,约定一定数量收获物归服务对象,多余部分归服务单位的形式,占25.2%;最少的是约定固定收益归服务对象,收获物全部归服务单位的形式,占22.2%。

3.2 服务接受与需求情况

有效样本中没有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样本有37个,占19.2%。问卷设计17项农业社会化服务种类,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农资销售、培训、保险、金融、土地流转等方面。从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数量上看,接受1~3项服务的样本占比达49.7%,接受3项以上服务的样本占比为31.1%。从接受服务的内容上看,接受服务的156个样本中,接受农资销售服务的占比最高,为48.1%;其次是农药喷施服务,占39.1%;最少的是土地流转代理服务,仅为3.2%,具体见表3。

对问卷设计的17项农业社会化服务,从农户需求的服务数量来看,需求全部服务的最多,占21.8%,需求3项及以下服务的占44.0%,需求4~16项服务的占34.2%。分析其可能原因,或是打算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来解决农业的全部问题;或是以自己为主,采用少数几个关键点来帮助解决自身的不足。

在农户最需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前3项中,农资销售需求最高,占46.1%;其次是农机耕整地服务,占36.8%;烘干服务需求最少,仅占2.6%,具体见表2。分析农资销售和农机耕整地服务需求高的原因,一是农户认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与收益息息相关,其质量是产量的保障;二是农机耕整地服务弥补了每家每户人力、畜力不足,且能够降低生产投入。烘干服务需求较低的原因是稻谷等烘干作业对人工需求量小,无需委托服务来降低劳动量,且自己晾晒可以降低成本。

3.3 镇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匹配分析

3.3.1 农业社会化提供服务综合能力。

各镇农业社会化提供服务综合能力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汕尾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服务能力整体表现一般,好、较好和差的镇域分别占比12%、18%和46%。从空间分布来看,综合服务能力好的6个镇零星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综合服务能力差的镇数量较多。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以农业为主且临近县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单位经济条件较好,从业人员数量和素质较高,故其综合服务较好;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地区,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都不高,综合服务能力较差。

3.3.2 镇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匹配。

汕尾市镇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匹配空间分布具体见图2和图3。从图上可以看出,汕尾市农业社会化提供与接受匹配中供小于接受、供接受相匹配和供大于接受的镇域分别占比为42%、8%和34%,整体来看,供小于接受和供大于接受的占比较多,供接受相匹配的占比较少。供小于接受的主要分布在西部,该区域镇域经济条件较好,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相对较少,提供的服务数量较少,但是需求较多,故提供小于接受;供大于接受

的大多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北部山区和中部农业为主的镇从事农业生产人员较多,服务提供种类较多,但是需求并不多,故提供大于接受。

提供与需求匹配中的供小于需、供需相匹配和供大于需的镇域分别占比为52%、6%和26%,从空间分布特点来看,供大于求的镇域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中部,呈现出空间聚集特征。整体来看,图3与图2的分布相似,但供小于需的比例增加,供大于需的比例降低,说明需求加大,服务数量需加强。

3.4 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关系

3.4.1 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果。

因缺少街道数据,且从经济发展来看,街道办所在地经济大多比乡镇政府发达,故该研究将汕尾市10个街道经济发展水平定为发达。该研究将欠发达、较发达、发达分别赋值为1、2、3,划分结果及分布见图4。其中,欠发达、较发达和发达经济水平的镇域分别占比34%、24%和42%。从图4可以看出,汕尾市西部镇域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北部较差,东部居中,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

3.4.2 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关系分析。

为分析不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情况的关系,首先分别对镇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类型、服务内容进行赋值,然后运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类型、从业人员数量、平均年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数量、服务种类数量和具体服务内容)的偏相关性。结果表明,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整体上相关性很小,仅移栽服务达到显著,且是负相关,表明随着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移栽服务的数量显著下降(表4)。不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者的自身属性基本无相关性。

从表4可以看出,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接受的相关性也很小,已接受服务中的收割服务达到显著,需求服务中的烘干达到显著,均为负相关,表明随着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接受上述2项服务的数量和意愿显著下降。

4 结论

该研究从提供和接受两个方面分析了汕尾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情况,构建了镇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确定了全市各镇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情况,厘定了不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服务提供方面。无论从人员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高,以家庭形式为主,专业化公司有待加强。平均从业人员数量10.1人,平均年龄42.6岁,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平均1.2人。服务提供内容以传统服务为主,比如农资销售、农机耕整地服务和农产品营销等,新型服务如农业信息服务、作物生产全程托管、土地流转代理、农业金融服务等较少,缺少整体、全面的服务意识,仍然停留在单环节或多环节传统生产性服务上面。

(2)服务接受方面。接受服务数量较少,19.2%未接受任何服务,49.7%接受3项及以下服务;接受服务内容以传统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农资销售服务占48.1%,农机耕整地服务占36.5%,新型服务比如土地流转代理服务仅占3.2%。服务需求情况与目前接受服务情况相似,服务数量需求较少,新型服务需求较低。

(3)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農业社会化服务相关性较小,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者的自身属性基本无相关性。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显著相关的几项具体服务,如移栽、收割和烘干服务,均为负相关,表明随着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上述几项服务的数量下降。

(4)汕尾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服务能力整体一般,目前服务提供基本可以满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要求,但远期需求加大,服务数量有待加强。

5 讨论

5.1 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该研究分别从服务组织类型、从业人员数量、年龄、学历、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生产服务模式、收费模式和收费形式几个方面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情况,考虑到数据获取的困难、全面性以及相关性问题,该研究未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学者建立了8个维度的23项具体指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9];也有学者采用7个指标来测度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10]。但上述指标的选取存在指标因子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否相关的问题,能够客观反映某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真实水平的指标体系需进行深入研究。

5.2 镇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优化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复制性,该研究选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乡镇卷)》的4个相关指标,构建了镇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有学者构建了民族地区镇域发展评价体系,涉及指标多达40个[11-12],亦有学者从城镇水平、经济发展、集约协调、民生改善、生态宜居5个方面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13],但其中指标多数难以获得。与县级统计数据相比,镇级指标较少,且各个县(区、市)之间统计内容也不完全一致,需平衡指标的全面性和可获得性来进一步优化镇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并使其有一定的可应用性。

5.3 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关系

镇域经济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仅能初步探讨镇域经济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相关性,由于部分数据获取困难,镇域农业社会化服务空间特征仅做了描述性的研究,也未能反映出发达镇的辐射效应和欠发达镇的发展劣势。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显著相关的几项具体服务均为负相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家庭收入以工资性等收入为主,农业收入占比较低,导致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降低;也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家庭收入高而自己购买相关机械,无须将服务外包。针对上述不足,下一步计划拟将结合镇域农业发展时空特征,深度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构建[14-15]、发展趋势、需求及原因,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针对性的精细建议。

参考文献

[1] 皮婷婷,许佳贤,郑逸芳.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农机服务外包的影响:基于地权稳定性的调节效应[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42(5):850-859.

[2] 谢琳,张禹欣,钟文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何以促进化肥减量:基于经营主体的匹配效应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7-56.

[3] MOSELEY M J,OWEN S.The future of services in rural England:The drivers of change and a scenario for 2015[J].Progress in planning,2008,69(3):93-130.

[4] 芦千文,姜长云.日本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历程、特点与启示[J].江淮论坛,2019(1):59-66,88.

[5] 谈存峰,李双奎,陈强强.欠发达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需求及农户意愿:基于甘肃样本农户的调查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1-8.

[6] 李小红,钦洁,杨景峰,等.广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199-203,225.

[7] 周风涛,余国新.不同区域视角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分析:基于新疆784户农户的抽样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217-221.

[8] 于文浩,马云倩,蒋远营.小农生产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融合研究:以滇黔桂78个民族乡镇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2):218-227.

[9] 齐力.农业社会化服务现代化的评价体系探索:以广东省为例[J].南方农村,2014,30(6):26-31.

[10] 王磊,窦学诚,宋琰.甘肃省农业竞争力评价及其与社会化服务的相关性分析[J].生产力研究,2022(5):56-61.

[11]  王靓,罗雯婷,李亚娟.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5(1):137-146.

[12] 程成,孙文致,陈国辉,等.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广西中渡镇的实证[J].广西民族研究,2022(1):174-186.

[13] 孙长青,田园.经济学视角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11):56-58.

[14] 彭建仿,胡霞.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构建:管理框架与组织模式[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4):24-32.

[15] 彭建仿,胡森森.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的商业模式创新[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6):1-11.

猜你喜欢
汕尾市欠发达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汕尾市老促会成为群团组织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建立优秀教师引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