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023-08-23 04:31韩世楠
高考·中 2023年6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分层教学高中

韩世楠

摘 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该对自身在课堂当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转换,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交流、合作从而探究出更多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教育部门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予以更多的重视。高中阶段历史教学是提升学生品质的主要课程之一,历史教材内容也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紧密相连。基于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更好地提升學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感悟。本篇文章就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分层教学;应用研究

高中阶段,每一门学科的教学方式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着一些不同之处。就历史学科而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学习兴趣薄弱,导致课堂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基于这一情况,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进行。分层式教学法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更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情况所制定的教学模式。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对高中历史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法的内容

(一)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历史教学

学生各个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提升其自身的素质。在高中阶段历史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让学生对教材当中的历史知识有所掌握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知悉人类在不断发展中的变化情况,同时也要更多地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让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内容不断学习和掌握的过程,提升自身的历史情怀,改变自身的历史价值观念等。基于此,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以及历史时空观念等。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介或者是到图书馆中去找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相关内容,以及秦汉统一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所了解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文化予以阐述,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内容,提升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

又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谈一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现今的生活时代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让学生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历史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中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构建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情境,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再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进而开展与其相符合的教学内容。这样在充分尊重各个层次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下,也让课堂教学更具科学合理性。高中阶段学生对于学习压力的感知情况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着一定差异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教学知识进行导入,减少学生由于学习而带来的压力,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提升对于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分层设计:第一层,在改革开放以前社会发展情况;第二层,改革开放政策提出之后给国家建设带来的改变;第三层,改革开放巨变为当地发展以及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和意义,有哪些实质性案例。通过这三层对历史知识内容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承受能力的情况采用分组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让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内在特点以及需要掌握的原则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内在特点

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自身有着鲜明的特色,这也是与高中其他学科的差异之处。历史学科的特点是都以过去式的形式展示,是人类历史当中所经历过的事件和现象,没有办法再次展示,也不能再重新来一次。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内容了解大多是通过史书、历史文物等方式,通过这些相对抽象化的历史资料或文物让历史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化。若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知识的阐述,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历史知识内容,会让学生的历史思维固化。基于此,历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选用与他们相吻合的教学形式去讲解历史知识内容,让学生通过情境的体验和感受知悉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1]。

(二)高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需要掌握的原则

高中所有学科的教学其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所以,教师应该秉持这一教学原则,对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就目前高中阶段教育来看,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上面。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更多的是希望学生可以考上重点大学、双一流高校等。对于学习能力弱些的学生教师的关注度明显少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及时地对他们予以引导和鼓励,这也就使得教学的目的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背离。教学宗旨和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身心都可以健康成长,且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对于学习能力弱些的学生,教师应该予以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多加指导,让学生可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2]。

教师也应该遵循动态发展的原则。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阶段,他们的身心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状态,正处于相对稳定也在不断发展的状态。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进步情况进行划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进步所带来的喜悦,让学生更具竞争力。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方式进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高中阶段历史学科分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各个环节进行。例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分层的方式进行。教师应该准确掌握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课程要求和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尚可的学生,教师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弱些的学生,教师需要更多去培养他们熟练掌握历史教材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3]。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层

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即使是在同一个班级当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历史教师也没有办法让班级内的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达到同一标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方式,让教学的效果得以最大化。这样不论是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尚可,还是学习能力弱些的学生都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会更加善于去学习历史知识内容,学习能力尚可的学生可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而学习能力弱些的学生也可以改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的盲目状态。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历史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养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解《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分层情况制订以下教学活动方案:一是近代以来世界贸易的文化交流的基本结构;二是近代以来世界贸易的文化交流的发展特点;三是近代以来世界贸易的文化交流的相关政策。教师可以通过这三个分层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历史思维,让学生具备一定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授课方式进行分层设计

课堂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和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地,历史教师对知识讲授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若教师能够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信心,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完成所制订的教学目标[4]。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提出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对现今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提出和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等。为学习能力尚可的学生制订难度适中的教学问题,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在什么时间提出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提出的目的是什么等。对于学习能力相对弱些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先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的预习工作,对教材当中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找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困难,将其记录下来,在上课时询问任课教师,也可以与班级内的同学共同交流、讨论,从而得到相應的问题答案。通过分层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教学目标采用分层设置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达成分层教学的思想核心,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历史教师若想要更好地践行分层教学的方式,首先,教师应该对教材当中的知识认真进行研读,找到历史学科的特点并予以总结。其次,教师也应该遵循分层教学的原则,将教学所需运用的教学模式予以划分,根据学生的层次制订相对应的教学目标,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更好地发展和进步。最后,教师应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熟练掌握各个环节,将备课、授课、布置作业环节进行分层设计,更好地完成教学的各项任务。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发展和进步。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不断推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也应该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教学理念。历史是属于文科学习的范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只是一味地去背诵知识内容,而是应该不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有所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也可以对历史知识的内容有充分掌握,真正意义上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历史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课后作业是学生对于新知识进行巩固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所讲解的知识点。在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的时候,教师应该为学生准备两个方面的作业内容:第一,比较基础性的历史作业题,这也是必须要做的习题,目的是通过习题的巩固让学生熟练掌握教师所教学的教学内容。第二,对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拓展,这主要是针对学习能力强些的学生,让他们可以进行深入思考,并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古代户籍制度对现今户籍制度有哪些重要意义?全球航路的开辟对我国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对我国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世界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哪些便利条件?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意义有哪些?通过这些问题的设定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对历史当中的重要事件有所了解,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历史知识内容[5]。

结束语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知悉,就当下高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而言,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将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相结合,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知悉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历史学科教师也应该将班级内的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再将授课方式以及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琳.基于核心素养的分层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实践[J].新课程,2021(49):70.

[2]霍新朗.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分层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66.

[3]霍永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分层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2020(36):251-252.

[4]李应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1(23):2.

[5]耿婷婷.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分层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8):55.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分层教学高中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