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机关党建存在的问题剖析和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

2023-08-26 05:08万山尹丽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7期
关键词:机关党建队伍建设高职院校

万山 尹丽

摘  要:加强高职院校机关党建工作,对全面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当前高职院校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要求和工作实际,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治建设、抓牢理论武装、健全运行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引领事业发展和凝练党建品牌等方面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关党建;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1-0189-04

2018年全國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1]。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高职院校党的建设事关能否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事关能否切实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高职院校机关是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内外联系的中心,发挥着如何将党的教育方针和上级决策部署落实到二级院(系)的纽带作用。作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火车头”“排头兵”的机关党组织,是促进机关全面建设、高质量完成机关处室各项任务乃至引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新时代推动高职院校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要正视和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高职院校机关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缺乏专责管理机构

不少高职院校对机关党建必须走在前、做表率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高度,普遍重视机关行政业务工作,没有把机关党建摆在引领推动机关业务的重要位置,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检查,机关党建表面化、形式化、随意化、边缘化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设立独立编制和独立职数的专责管理机构,即机关党委或机关党总支多半都是由行政部门人员兼职担任总支部书记和委员组成的兼职型机关党总支,由于工作精力有限、党建专研程度不足、党务工作能力不强,兼职型机关党总支不能够较好地履职尽责,只能基本完成学习传达任务,不能有力推动机关党建任务的落实落细。

(二)机关党建和行政业务“两张皮”现象较普遍

机关党支部特别是非党务部门党支部的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不力,政治功能作用不突出,党建和行政各行其是。第一,目标任务“两张皮”。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和重点没有很好地针对业务工作的重难点,导致学思用贯通不够、理论指导实践不足、学以致用不到位。党建工作任务与业务工作任务联系不紧密,着力点和契合度不够到位,没有做到抓好党建促业务、围绕业务强党建。第二,运行机制“两张皮”。党内生活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度不够,如“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与行政事务工作变成了相互挤占时间,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虚化弱化了党内政治生活。第三,督促考核“两张皮”。平时考核、年终考核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较少关注党建和业务融合、党建引领推动业务等情况,考核指标中业务比重大,也未能做到将党建目标和业务目标相互融合。此外,专门针对机关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考核较少,考核内容单一,考核存在形式化[2]。

(三)党支部权威性不够,支部地位边缘化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21年修订版出台之前,一些机关支部书记不是由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导致支部工作虽有组织但无权威,不能理直气壮、大胆地开展基层组织建设,难以承担服务中心、建强队伍、联系群众、引领发展的重任。非党务部门的兼职支委在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掌握和党务知识方面较缺乏,不熟悉党建工作,不钻研党建业务,不掌握党建规律,而且党务工作往往都是在完成行政业务的前提下,挤时间应付了事,缺乏充沛的精力抓基层党建,不能很好地履行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发展党员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等职责。个别支部书记、委员履职不力,党组织软弱涣散,在党员和教职工中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四)党员队伍的自身建设不到位,先锋模范作用凸显不足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不到位,理论武装不彻底,党员意识有所淡化,一些党员不能时刻铭记党员的第一身份,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平时工作中体现不出来,缺乏承担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的主动性和应有能力。组织观念虚化,纪律和规矩意识松懈,参加组织生活不自觉、不主动、不积极,片面认为业务工作更为重要,甚至认为参加组织生活是负担。党性修养不够,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一知半解,理论修养较缺乏,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二、高职院校机关党建问题存在的原因剖析

(一)思想认识有局限

一些学校片面认为机关党建是软任务,不如行政业务重要,片面地把党建工作和行政业务割裂开来,认识不到党建和业务的关联度,认识不到机关党建把方向、夯基础、聚力量、促发展、保落实的重要作用,没有站在“四个全面”“四个伟大”的高度真正认识到机关党建是机关一切工作的根基和灵魂。一些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自身认识也不到位,没有把机关支部工作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心存完成任务、应付了事的错误思想。

(二)专责管理机构无编制

多数职业院校成立之初设定的在校生规模不大,编制总量不足,内设机构的设置无法面面俱到,加上对机关党建的重视也不够,机关党委这类专责管理机构在机构设置时往往被忽略或挤占,导致机关党建缺乏专职管理机构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管党治党责任链条出现“断层”。

(三)支部组织设置不合理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机关支部都是由若干个处室联合组成,没有按照部门独立设置支部,而且支部书记中有不少是非部门主要负责人,导致支部工作不能充分聚焦行政业务工作开展,难以有效融合业务。

(四)支部工作方法较单一

高职院校机关支部较之于院系教师支部、学生支部,支部工作方法形式单一、创新不足,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民主评议、谈心谈话等流于形式,导致支部作用发挥不到位、工作效果不理想。

(五)支委责任感不强

一些支部书记和支委缺乏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没有把支部工作作为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最后一公里”去抓紧抓实抓牢,不愿扎扎实实地学习和掌握党建业务知识,不愿紧跟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去抓工作,支部工作常常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六)考核机制不健全

2019年,贵州省委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了高校各类支部建设要点和考核标准。2019—2021年,全省各高校以此为标准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但在考核结果运用上,党建工作在干部履历、干部选拔任用、职务晋升等方面的激励作用体现不明显,一定程度影响了党员干部抓好党建、推动工作的动力和热情。

三、推动高职院校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高职院校机关党建工作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事关学校能否通过一个个机关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把党的教育方针、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引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时代课题。下文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提出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思想站位,解决“认识”问题

机关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把准方向、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引领群众的重要责任。高职院校党委要把机关党建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机关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有力抓手加以高度重视,强化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意识,切实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抓实机关党建工作。通过机关党组织的坚强堡垒和机关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以良好政风推动校风促进学风,确保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以在学校各项事业中得到落实。

(二)加强政治建设,解决“根基”问题

高职院校的党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要把政治建设始终摆在高职院校机关党建的统领地位[3]。要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机关支部会议的“第一议题”抓学习,作为机关处室的“第一遵循”抓贯彻,确保高职院校机关的工作部署、推进过程和执行效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制订机关党支部和机关处室负责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清单,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机关党支部;要强化政治淬炼,提高机关干部政治“三力”,真正让“两个维护”成为每位机关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抓牢理论武装,解决“补钙”问题

不断完善机关党组织学习制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做到学懂弄通、融会贯通、贯彻到位,促使机关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创新学习载体和方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用好红色资源、专家学者讲座、开展结对联学、“微党课”评比、演讲比赛等方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党性修养,促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

(四)健全运行机制,解决“运转”问题

健全机关党建组织工作体系,编制主管部门应支持高职院校设立机关党委,强化机关党建统筹。对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细化落实高校机关党支部任务和职责的工作规程、具体办法,构建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全面提升机关党建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主题党日、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4],抓好政治学习和党性教育,不断增强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科学制定机关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经常性开展机关党支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督促检查和定期开展机关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将考核情况作为机关支部书记及支委成员业绩评定、评优选先、推荐表彰、责任追究、干部任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创新“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搭建党建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平台,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强化队伍建设,解决“肌体”问题

选好配强党建工作队伍,担任管理、后勤等部门党支部书记的党员主要负责人[4],應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党章党规和党建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当好支部带头人。按照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标准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有担当的高素质党员队伍,使其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政策、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始终走在前、作表率,引领推动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

(六)引领各项事业,解决“融合”问题

找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契合点,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思考工作要“一起谋划”,把机关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摆在同等位置一起谋划,把业务工作的焦点、难点、痛点作为机关党建引领推动业务工作的重点,形成融入党建抓业务、围绕中心落实党建工作的良性机制。安排工作要“一起部署”,安排部署机关党建工作时,把党建工作的目的和效果落脚到推动业务发展上来,安排部署中心工作时,将机关党建工作如何通过把牢方向、带好队伍、凝聚力量、发挥作用引领推动业务工作体现其中,实现机关党建与行政业务同向同行、相互促进。推动工作要“一起落实”,抓机关党的建设时,也要抓好中央决策部署在业务工作中的坚决贯彻执行;抓机关业务工作时,也要抓好办学方向、队伍建设、凝聚力量、作用发挥等,实现融入支部抓业务、围绕业务抓支部的良性互动。督促工作要“一起检查”,将党建工作纳入单位绩效管理,加强对机关各支部党建工作和处室业务工作的督查督办。

(七)凝练党建品牌,解决“特色”问题

党建品牌是党组织特色亮点、典型做法、成功经验等方面的集中反映和高度凝练。高职院校机关党建品牌的创建,要坚持政治性,凸显政治功能,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以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和主要任务为己任,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创新性、凸显鲜明特色,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和机关各处室的业务性质,创新不同处室党支部的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工作路径、服务方式,提炼形成支部符合自身实际并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要坚持时代性、凸显与时俱进,既要顺应时代变化和党的理论创新,也要顺应职业教育这片土壤的迅猛发展势头,不断深化内涵和拓展外延,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永葆党性又突出“职”性;要坚持融合性、凸显服务中心,紧贴工作实际融入业务工作,找准党建服务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凸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品牌效应[5],如教学管理部门党支部突出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品牌,校企合作管理部门党支部突出服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品牌等;要坚持典型性、凸显示范效应,突出党员模范带头、突出支部作用发挥、突出凝聚各方力量、突出服务师生、突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典型,为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彰显品牌力量和品牌影响力;要坚持系统性、凸显整体功能,做到一体化创建和系统性设计,把党建工作的六大建设联系起来进行总结提炼和打造提升,通过体系构建提升品牌的整体效能[5],使其综合反映机关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所有特色和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 周世雄.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N]. 光明日报,2018-09-15(01).

[2] 廖卢琴. 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财经学院为视角[J]. 学理论,2019(11):100-102.

[3] 田杰昌. 新時代加强高校机关党建工作思考与实践[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1):28-31.

[4]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9.

[5] 虞璐. 创建党建品牌助推机关党建[J]. 经营者,2018(09):119.

(荐稿人:李秀丽,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机关党建队伍建设高职院校
机关党建在机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机关党建工作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机关党建研究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