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教育新生态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2023-08-29 15:12黄桃红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5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双减班级管理

黄桃红

[摘要] “双减”旨在为“以生为本”提供一种全新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模式,对老师、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优良的班风,让学生乐学、好学、善学,本文将重点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深入分析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双减”。

[关键词] “双减”; 班级文化;班级管理;教育新生态

“双减”政策的落实需要良好的班级文化做支撑,在不断完善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得以健康发展,收获愉悦的心理体验,并且将这种快乐的情绪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切实收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双减”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助力,为家长解忧,为育人导向,真正做到让学生“减负”,却不“减”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因此,教师要在润物细无声中,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善和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一、物质文化——在个性中营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将从审美角度出发,精心规划,栽种花草树木,设置图画标志,办墙报,以期充分发挥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教室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空间,它不仅是一个用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它还是师生、生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地方。高质量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道德观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着力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室,创建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教室,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会“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以使教室的教育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以本班为例,教室门口的班牌设计,结合了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凝聚了全体学生的共同智慧。首先,每个学生为班集体拟定一个班名、口号,并说明理由。班主任利用在校时间,举行班牌设计分享会,然后由学生投票选出最符合本班特点的班名、口号。其次,学生自由组合配合教师协调分组,对班牌进行迭代,设计出美观、个性化的班牌,并以小组形式在班级中进行成果汇报,再吸取各组优点,对本组设计的班牌进行改进。最后,在全校开展“班牌招标会”,将人气最旺的班牌设计作品定为本班的班牌。进入教室,前门里侧有“为你点赞”照片展区,它不再是传统的优秀学生的个人风采展,而是学生们用照片定格身边的美好瞬间。它成为一面传达善意、善举的墙面,向学生们传递真善美。在后黑板的左侧粘贴标语“无惧风浪,梦想奋力起航”,旁边悬挂着学生亲手设计制作的成长记录展板,展示着学生们各科的个性化作业成果。班级宣传窗划分了几个小板块,分别是“班级行为守则”“班级座右铭”“班级大事公告板”“周朗诵大舞台”等。至于那些独特的“名人名言”,则是学生们自己创作的妙语,成为班级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二、制度文化——在自主中成长

“双减”影響了教育模式与节奏,使班主任管理课堂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课堂建设的方式与内容也随之改变。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我们致力于建立并实施一系列兼具人文关怀和奖惩措施的制度(见图1),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一)交给学生选举、评价权

班委是联系学生、班主任与学校的纽带,是班级集体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与指导者。要让学生们在充分民主的投票选举中选出班委,并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这样班委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选拔班委的方式有自我推荐、班级演讲、民主投票。组长和科代表等可以由班委通过推荐、评估或者其他方式选出,班委有权利更换组长与科代表。班级中每一位同学均具有选出三好生、个别先进以及其他优秀的资格。“集中”和“民主”运用于班级工作之中,展现了活力与生机。

(二)交给学生制定班规权

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思考和决策权利的个体,而非需要他人监督和指挥的个体。班规是自我管理的标杆。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制定中,班主任要求全体学生制定一份符合本班学情的个性化班规,学生接受任务后自由组成5人小组,进行头脑风暴,第二天在班级里集中汇报,取长补短,整合出一份最可行的班规。接下来,学生们对整合出的班规进行迭代,设计出一幅个性化的A3大小的班规作品,然后全校师生对所有作品进行投票并展示,将人气最高的班规作品张贴在教室墙上。班规的制定,以微项目化学习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管理,从而提高班级成员的凝聚力。

例如,为统一班级经费使用,班干部向班委会提议制定相关班级规章制度,班级所有同学均发表了自己的思考、意见与建议。副班长将同学们的意见整理归类后,公布于宣传栏里,全班同学进行自由探讨、修正。最后,班主任组织学生在班会课上对每一条规定进行表决,若有2/3同学赞成即可通过。经“酝酿—讨论—表决”流程之后,《班费使用制度》就出台了。

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中,学生明白了规则意识、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白了公平正义。只有公平正义的制度才会给学生带来安全感,才有可能引人向上、向善。

三、精神文化——在铸魂中彰显

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集体精神是建立班集体这座大厦的“混凝土”,具有凝聚人心、激励士气的作用,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打造班级精神?将传统的班主任主动组织、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转变为班主任适时抛出任务要求,学生自行分组、自行策划排练,进行成果汇报这一形式,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激情,积极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

(一)师生共读,滋润情怀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阅读活动,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氛围,并从中发现文化的精髓。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班主任首先应该作为共读人参与其中。

为了让大家都有机会深入探索世界,并且有效获取书中知识,我们每学期都会举办“精读3本好书”活动。首先,教师布置任务,每人推荐3本好书,并利用班会课汇总,建立初中阶段班级共读书单。其次,学生分组,同组学生选择同一本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该书设计出一件独特的作品。最后,利用课堂时间,小组分享展示个性化的阅读成果,课后展示在阅读角,供同学们继续学习交流。在此期间,教师应当作为参与者,作为其中一个小组成员,一起阅读,共同分享,共同成长,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

(二)多彩活动,培植精神

“一减一加”,减轻课业负担,增加人文关怀。在这“一减一加”中拓宽学生的成长道路,增加教师的育人深度。笔者就“‘双减背景下初中生心理弹性在應对方式与压力知觉影响中的调节作用”这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双减”后初中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对压力知觉有显著影响,初中生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影响。虽然“双减”政策从表面上看是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却也给学生带来了厌倦和抵触情绪。“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如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等问题,不但是学生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班主任要面对的问题。班主任应该多关注学生,多与家长互动,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情况,要重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因此,笔者本着“以耕培德,以读育魂,我爱生活”的理念,平时结合班级日常具体情况,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磨合,在磨合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以此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家校协同,共享文化

“双减”政策的颁布对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携手共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通过“家校共赢”和“家长讲堂”的组织,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鼓励家长们参与其中,根据他们的专业背景和个人爱好,提供丰富多彩的讲座和公益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才艺比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需的知识。这种家校协作的模式,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班级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家长,班主任建立了微信群,邀请了各科任教师和家长参与其中。通过网络软件,班主任可以向家长发布有关班级的新闻、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此外,班主任还将学生在校的课间活动、校园生活制作成学生成长相册。每当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校的优秀表现,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勉励自己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来回馈老师。班主任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引导、发现学生的美好,为家长搭建高质量的教育平台,使班级的精神文化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这样,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更加紧密,班级的精神文化也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应该创建良好的班级生态环境,如“爱与自由”的发展空间、确立“规则与平等”的发展边界等。我们应该转变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优化和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在参与式的体验中获得自主发展,并在动态的体验中展示自己的生命,从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宇.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2]杨华.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研究[J].新课程,2021(39).

[3]成晓敏.“双减”之下,班级管理的“加”与“减”[J].新班主任,2022(09).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双减班级管理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