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英语阅读个性化教学分析

2023-08-29 12:32石建芳
学周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翻转课堂初中英语

石建芳

摘 要: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重心偏移、教学方法落后、忽视阅读习惯培养等。而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阅读教学中,渗透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依靠设计任务清单、制作微视频、实施个性化阅读、指导和交流反馈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攻克阅读障碍,重拾英语学习自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维与运用能力的提升,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品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诸多益处。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7-014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7.049

教育心理学中提到,阅读作为认知与语言交际的过程,是读者高级神经的心理活动,并非消极被动的学习,而是要主动思考与接受信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考查的重点也发生了改变,由以往的“知识立意”变为“能力立意”,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从原本注重语法词汇的讲解,转变为学生阅读能力、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教师可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进来,为阅读赋予个性化色彩,在课前、课上和课后各个阶段,始终围绕学生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在梳理语法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语篇阅读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语言知识讲解,轻视阅读技能训练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重心偏移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轻视阅读技能的训练,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阅读教学的认知不足,没有认识到阅读属于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对学生口语、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阅读策略层面的指导,往往逐字逐句地讲解文本内容,忽视了根据上下文线索猜词义的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则让学生自行浏览文章,提前给出答案,致使学生不知用何种策略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了推理与判断能力的培养;还一些教师常常将新词汇与语法点从文章中分离出来单独教学,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未能有效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当脱离字典和教师进行学习时,便会遇到阻碍,影响了整篇理解和阅读。在此背景下,学生往往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想法,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在讲,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增加,在面对考试或者面对面交流时常常不知所措。同时,学生由于失去了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逐渐对英语阅读丧失兴致,更谈不上阅读技能的提升,在遇到新材料时很难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特别是在遇到阅读困难时,容易产生抵触、放弃的想法[1]。

(二)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师生互动

英语教学属于多层次的整体性活动,以往的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规则的讲解,未能针对学生层次、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方法落后。部分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片面认为其属于课堂教学的一小部分,读过便算教过。一些教师按部就班,教学方法单调落后,常见的授课方式为:首先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一遍文本录音;然后学生跟随录音朗读,回答所提问题;最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上述模式注重对文本素材表面意义的理解,而忽视了对文章内涵与作者写作意图的挖掘,对词汇教学、复杂句式的分析讲解也不到位。此外,课堂缺乏互动,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以本为本”的方法,完全按照课本和导学案开展教学,师生间的课堂互动较少,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影响阅读效率。教师在引出主题后,便开始讲解文章内容,带领学生通过略读找出文章大意。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思考和回答问题,很少有机会主动思考和提问,成为被灌输知识的机器,严重遏制了思維锻炼与创造力的提升。学生课上听讲如同看电视,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性被扼杀,阅读课虽然表面看起来热闹,但学生很难真正学到东西。

(三)忽视阅读习惯培养,阅读素材短缺

阅读的教学宗旨在于增长学生的语言知识,扩展学生的词汇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口语交流、写作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以往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习惯培养不到位,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不会独立思考解决,也不会互相帮助,部分学生还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声读、指读等;一些教师担心无法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一心追赶教学进度,对于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未能及时进行干预和纠正,导致学生的坏习惯得不到有效纠正,影响了阅读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大量素材知识,在长时间的阅读积累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但由于课本中的阅读素材有限,有时需要教师自行选取教学资源,部分教师所选取的阅读资料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不相符,无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阅读欲望,对学生阅读、推理、概括等能力的提升帮助有限。由于阅读素材有限,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知之甚少,阅读视野无法得到有效拓展,很难通过阅读充分意识到英语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感知英语学习的乐趣,以至于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自信,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阅读能力[2]。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翻转课堂模型建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设计、课中实施、课后拓展等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借鉴前人研究经验,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型,以便改进阅读教学,使学生准确掌握单词和短语,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素养,从而顺利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1.课前设计。首先,编制任务清单,明确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内容与流程。教师通过自主预习环节对学生的单词、短语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情况,可设计自行阅读全文并回答问题、默写单词、概括各段大意等任务。然后,制作微视频。根据任务单中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制作5—8分钟的微视频,将阅读素材中的关键词、重点句式等融入进去,讲练结合。最后,学生观看微视频,并完成自测题目。以往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师为了追赶进度只能“以大局为重”,很少重视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此该部分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更谈不上技能培养。但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反复观看微视频,能够帮助低层次学生加深理解记忆,教师也会有更多时间帮助学困生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观看视频后,对本章节的知识框架能够产生基本的了解,能够通过完成自测题检验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将预习过程中的疑惑之处记录下来,这样在课上交流时能够有的放矢。

2.课中实施。学生在自主预习阶段很容易出现疑惑之处,对此可将预习微视频中的疑难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解答。教师借助云平台对学生的自测题解答情况进行查看,能够掌握学生普遍存在的疑惑,将共性问题、典型问题汇总起来,在课上重点讲解,使答疑解惑环节能够完全围绕学生的需求而展开。在初步答疑后,学生对本节课的阅读素材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后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攻克,从而准确掌握知识概念。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有独立思考和提问的机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思考和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在每节课结束的前5分钟,师生共同对本节内容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树立英语自信。学生在小组互评中能够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在点评期间学习更多的评价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在课后总结中,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进步,帮助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可通过recitation、summary等形式总结课文,对学困生来说效果会更为显著[3]。

3.课后拓展。通过课前和课上两个环节的开展,学生对本节课的阅读素材有了深刻的认知,后续还需要巩固和拓展。在课后拓展环节中,教师先布置课后任务,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上传单元测试题,帮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进行测试;然后设置反思环节,鼓励学生自行梳理本节知识,了解自身的语言弱点,明确后续学习目标,并阅读与本节主题相同或相似的課外读物,以拓展知识面与视野,积累更多阅读知识,这种方式不但能够达到巩固和拓展的效果,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翻转课堂模式应用

为了改善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教师应引入个性化教学策略,以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学习。翻转课堂便是其中一种,通过任务型阅读、个性化指导与交流反馈等方式,创建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型,能够促进学生内化语言知识,掌握语言应用能力,真正实现个性化发展。

1.依靠个性化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通过布置任务单的方式,实施任务型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可制作15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内容为名词、重点短语、文章讲解等。然后,教师可编制任务清单,并在上课前一周上传到班级群中,要求学生提前观看视频并完成题目。任务单主要包括三项内容:(1)提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3个问题;(2)阅读期间遇到的语言难点有哪些;(3)答疑解惑(教师填写)。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微视频对学生预习、课上讲解具有较大影响,教师在视频内容选择和录制方面要严谨,学生能够自主控制视频的播放、暂停、重播等,通过个性化速度调节,掌握传达的知识,完成相应的作业,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和探讨知识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2.实施课前个性化指导,树立阅读自信。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不同,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优等生在课上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学困生则很难跟上思路,缺乏学习自信,不愿主动提出问题,更对课堂活动缺乏兴趣,这不利于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过程可在课前完成,当进入课堂后已经对本节内容有所了解,对文本内容也会产生不同的疑问。在课上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任务单实施课前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如生词、复杂短语等,从而减轻学生的阅读焦虑,树立学习自信。例如,在学习online shopping一课时,某学生在任务单第二栏的“语言难点”中写道“Receive意思不清楚、compare the price of the same product短语含义不明确”。对此,教师可以答疑解惑:“Receive与get同意、compare the price of the same product是指相同产品的价格对比。”通过上述任务单的书写,教师可以在课前帮助学生解决一部分疑问,在课上开展阅读教学时会更加游刃有余,整体阅读效果自然能够得到提升[4]。

3.运用个性化交流反馈,锻炼思维能力。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扫除了语言障碍,在课堂学习中重点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度挖掘。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师生交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拥有更多语言锻炼的机会。这时,教师可提出几个关于文章内容的开放性问题,使学生通过个性化交流进行深度思考。以Life in the future一课为例,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What will school be like in the futer?Will people have a long holiday?What will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这些开放性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语言交流,在激烈的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充分锻炼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应用效果

翻转课堂的开展能够使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得到明显改善,解决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使学生的阅读技能得到培养,知识面得到拓展,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独立探究思考,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该模式主要有以下应用效果。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阅读技能。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借助多媒体平台提供多种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水平控制视频播放,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并通过参与一系列课堂活动,掌握阅读技巧与技能。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与习惯。翻转课堂下的个性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重拾英语自信,使其在自学环节养成独立思考的优良品质,在课中紧跟教师思路,与其他学生交流、讨论文本内容,掌握深层文化内涵,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会赏析和品鉴文章,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与习惯[5]。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属于自主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才可事半功倍。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个性化教学能够弥补以往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中的不足,教师应对以往的教学问题进行整理,积极构建高效阅读课堂,依靠微视频制作、师生互动、开放性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欣赏和阅读作品,并在科学指导下学习更多阅读技巧与策略,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与习惯,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20(6):12.

[2] 邱燕玲.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J].文理导航,2021(34):32.

[3] 马志强.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英语教师,2021(2):41.

[4] 陈申.利用翻转课堂促进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0(1):62.

[5] 臧澄.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求知导刊,2019(46):226.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翻转课堂初中英语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