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调 律动中国(2)

2023-09-03 13:22张宇
现代艺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号子山歌民歌

张宇

民歌,是在人民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发展而成,与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直接、紧密联系,形式短小精干、生动活跃的歌曲艺术。在基本形式上,民歌是音乐和文学相综合的歌曲艺术,音乐(旋律)和文学(语言)巧妙结合在一起,各自发挥着特有的功能,把群众心中要说的话和要抒发的感情,用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民歌所能表达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从目前收集到的民歌来看,民歌的主题主要包括这几类:1.反映社会矛盾,如河北民歌《小白菜》;2.反映劳动问题,如云南民歌《放马山歌》;3.反映爱情生活,如四川民歌《康定情歌》;4.反映一般日常生活,如河南民歌《编花篮》、四川民歌《采花》;5.逗趣、启智,如四川金钱板《秀才过沟》;6.歌唱传说故事、人物新闻、景物古迹等,如彝族民歌《阿诗玛》、江苏民歌《孟姜女》。在这些内容基础上,民歌生成了许多的体裁类种。“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多样的体裁来表现,没

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民歌体裁可以根据民歌产生的一定社会生活条件、功用要求所形成的基本的音乐表现方法、典型的音乐性格特征来作基本划分。中国民歌大致划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体裁,每大类中还可划分为若干次类。由于不同体裁民歌的产生、发展和唱用的环境场合不同,作用不同,便形成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历史、形态、表演内容与艺术表现方式。

号子

“号子”是民歌中,也是整个人类文化中产生最早、历史最久的艺术品种之一。它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号子”对于人民的生活有实用性和表现性两种功用意义:

1.鼓舞劳动,调节精力。在体力负荷较重、动作较单调的持续劳动中,劳动者唱号子可以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机能,驱除疲劳,振作精神。此外,唱号子还能调节劳动者的呼吸运动。例如挑担,如果一个人闷着干,神经中枢被不断的重复动作所刺激,一下子就会感到很吃力。打起号子,喊出声来,就可以提神、散闷、鼓劲,如《船工号子》,这样淳朴、动听的船工号子,唱起来十分带劲,很能振奋劳动者的精神。

2.组织劳动、指挥劳动。在需要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中,“号子”成为一种号令,指挥大家统一步伐,协调动作。例如打夯,多人共打一夯,节奏一定要统一,落夯要齐,才能砸得平、砸得结实。倘若有号子统一指挥,动作就易于协调。打夯劳动比较普遍,各地都有许多打夯号子。

“号子”是劳动者对自身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和团结力量在艰难沉重的劳动中、在大自然面前具有一定自我价值的艺术表现。劳动者们充分理解到自身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因而充满信心和自豪感。“号子”就是以其高昂而粗犷的音乐,朴实地表达了“劳动人民是世界的创造者”这一伟大的思想。如四川达州石工的《大锤哨子》,唱于石工在高山上开石之时,歌者手执四十多斤重的大锤,挥锤开石。曲调高亢、自由,先在高音区上延长,尽情地抒发豪迈的感情,而后高起低落;在举起大锤向下猛砸时,演唱气息加强,发出喉音,音色沉浊、雄浑,表现了坚定、猛烈、粗犷有力的性格。

“号子”也是劳动者劳动态度和情绪的真实体现。劳动人民在解放前常在“号子”中诉说对地主、封建势力、资本家的痛恨以及自己生活的痛苦,同时又显示出以极大的毅力,坚忍、乐观地斗争下去、生活下去的决心。而另一种在“号子”中常见的,有关生活(日常生活、嬉游逗趣等)、爱情、传说故事的内容,仍与当时的场景和生产劳动有密切联系。这种“号子”通常不是描述一般生活的具体细节,而是集中地表达劳动者对生活的态度、乐观主义精神和生动的情趣,表现人民对事物的是非、好恶、美丑的判断。虽数量不及小调多,但亦有其独特风采。

劳动者精力负荷的大小、劳动节奏性的强弱等条件,是“号子”是否实用的必要判断条件。比如,多人抬杠劳动比一人挑担劳动时唱的号子多,因为多人抬杠劳动是集体劳动,协作性强;农村中打夯劳动比田野劳动时唱的号子多(后者有时唱山歌),因为前者劳动的节奏性强;工程劳动(如打夯、打硪等)比手工业劳动时唱的号子多,因为工程劳动强度较高而动作较简单,后者工作较细致、复杂,劳动虽不重,但劳动者精力负荷较重。它创作于生产劳动中又能为生产劳动服务,其音乐节奏和劳动节奏紧相吻合,朴实地表现出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是生产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山歌

“山歌”这个名称在民间沿用甚广,在有关的专门论述中,说法也不尽相同。一说,以为山歌就是在山上唱的歌;二说,是把形式较自由,能即兴编唱,有较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民歌,统称为山歌。从音乐角度上,主要把“山歌”的概念确定为: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地抒发感情特点的民间歌曲。

“山歌”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最早出现在山区和乡村地区。在古代,农民们常常在田间劳作时唱歌来缓解劳动的疲勞和压力,这些歌曲往往反映了农民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因此,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之一,“山歌”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山区和乡村地区,是对农耕文化的一种反映和表达,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承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非常古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音乐形式,在不同时期,“山歌”常常出现在婚礼、丧葬、节日等重要场合。而不同地区的山歌往往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山歌”已成为当地文化代表之一,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当地文化的窗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山歌”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现在,山歌不仅在农村和山区广泛流传,还被演绎为各种音乐形式,如流行歌曲《弥渡山歌》、舞曲、电影配乐等,同时一些山歌的声音也被加入到一些现代艺术表演中,成为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

山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节拍、节奏较自由;2.旋律起伏较大、曲调爽朗;3.上下句結构的较多;4.歌词往往只有一两段,并多用对偶句子,情感质朴、高亢。

节奏自由是山歌的音乐形式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它是由山歌表现特征的直畅性、自由性和形式的单纯性所决定的。无论是有长短的对比、变化但还未形成规整的节拍规律,陈述唱词的曲调节奏比较接近自然语言的节奏,还是自由伸缩的幅度较大,常直接受演唱者情绪和客观条件影响,尾部常出现自然延长音的乐句、乐节。其节奏的自由性都能充分体现,如四川宜宾山歌《槐花几时开》。

小调

“小调”是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作为民歌体裁的一种,“小调”区别于其他民歌,可称其为民歌中的“经典”,市井中的“城市音乐”。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通常加工提炼于传统的曲艺、戏曲,词曲即兴性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因而经过较多的艺术加工,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婉柔、感情细腻等特点的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小调”多数属分节歌形式的丝弦小唱,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多侧面、较细致的陈述内容。为适应多段词的需要,其曲调则概括、凝炼地表达某种情绪(或柔美、或哀怨、或欢快),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曲折,旋律线丰富多变,表现力强。节奏类型丰富多变,歌唱形式独唱居多,其次为对唱和一领众和等。城市小调多有丝弦乐器伴奏、引子和过门的运用,以及伴奏中乐器的加花装饰、托腔垫腔等,使小调音乐更为优美动人。

宋元之后,伴随着中国城镇经济的日益繁荣,“小调”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成熟阶段,从广大农村传入城市的许多民间歌曲经艺人演唱、加工而变为小调的一部分。因而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中国大多数汉族地区。其中,又以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长江下游的江苏等地在数量和品类上更具有代表性。在流传过程中,其曲调由于歌者的个性、审美习惯、填配新词、唱法不同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形成了不同的变体。

民歌

民歌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由多元因素的综合作用而成。如果说人文与音乐的关系决定了音乐本身的所有特点,那么地理因素决定的则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间接影响到人类的特点、生活习惯和性格。由这些风格各异的人创作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自然也是各有特色。“艺术源于生活”,同样,民歌起源于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的开展总是在特定地理区域下进行的。作为地方文化的艺术展现形式,民歌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江南水乡,水域面积宽广,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赞美水乡美景和记录渔民生活内容的民歌,歌词内容上以插秧、采茶等为主;西南地区,多丘陵,许多地方山险路难,交通不便,再加上许多地区与西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文艺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西南地区旋律丰富多样的山歌随处可闻;在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影响下,内蒙古民歌主题大多围绕着放牧和草原情结,唱词内容上也以赞颂草原和歌唱牧民生活居多(牧歌);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风貌,则让人心境开阔;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依照自己的生活与习俗,在耕地、赶脚、过节等生活场景里,触物生情,即兴编唱而出,逐步形成了高亢、豪放、粗犷、悠扬的风格,寄口头传唱而流行,贴近生活实际,真实地展现了陕北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四川民歌中大多曲风既大方又热情奔放,向人们展示着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也抒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陕北民歌《二月里见罢到如今》具有强烈的陕北风格。曲调是由“信天游”改编创作而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歌词质朴,节奏舒展自由、旋律跌宕起伏、苍凉悠远。歌曲内容表达了一位陕北少女对爱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情哥哥的无限思恋之情。第一段作者巧妙地通过牵牛花开和羊儿的活动来表明季节的变换,紧接着又将百灵鸟满沟飞的喧闹景象和少女独自一人站在山坡上思念情郎的情景描绘出来,这一动一静两种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体现出少女的孤单和寂寞。第二段人物的心情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漫不经心变成激动和紧张。她顺着对面沟里流水的方向,远远地看见一个人朝她走来,仿佛是她的哥哥,她心中希望那个人就是她的哥哥,如果是他的话,就向她挥手。此时少女的心已经被吊了起来,但是接下来情况又马上发生转变,那个人不是她的哥哥,她只好无奈地看着他离开,越走越远。这四个乐句中,每一个乐句都带有一层感情的递进,详细地刻画了人物从希望到紧张激动,再到最后失望的情绪变化。此时少女内心是带着一丝丝责怪、失望、遗憾的心情离开的。第三段在失望地看着那个不是自己哥哥的人越走越远后,人物的注意力再次回到找寻哥哥走来的那条路上……

浙江民歌 《采茶舞曲》是采茶的人采茶时唱的歌曲,原是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及舞蹈曲。在创作《采茶舞曲》之前,作者周大风曾在浙江茶区劳动和生活了半年,所以此歌歌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音乐创作上,作者采用越剧音调作为素材,使歌曲更富有地方色彩,是一首载歌载舞的歌曲。音调流畅而柔美,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曲调活泼欢快,具有鲜明的舞蹈节奏。

《阿瓦日古丽》是一首经典新疆民歌,阿瓦日古丽是一位新疆姑娘的名字,歌曲表达了小伙子对她深深的爱恋。它的曲调深情悠长,情感丰富,歌曲旋律舒缓辽阔,表现出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歌曲描述了勇敢帅气的维吾尔族青年为找寻自己的理想爱人,不畏艰辛,踏天山、越戈壁,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爱人以后愉悦、激动的心情。实际上“阿瓦日古丽”同时也是一个美丽的象征,是每个人心里对所有美好事物梦寐以求的渴望和追求。全新改编的《美丽的阿瓦日古丽》歌曲在保留了《阿瓦日古丽》主题旋律的基础上,采用变奏的手法将音乐规模加以扩大展开,使得整首作品不仅异域风情更加浓厚,更增加了新艺术形式魅力。

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间器乐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地域广泛,民族、人口众多,因此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境内,构成了“十里不同音”的多元语言环境。而为了交流感情,美化语言,产生了音乐,有了民歌的雏形。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背景是民间音乐的导源。中国多民族的语言、多地域的方言,不仅在作为综合艺术的声乐品种中有着不可缺少的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参与了音乐的形式表现,具有一定的音乐艺术价值。方言和民歌的关系,用古语来说就是:“诗言志,歌咏言。”什么是诗呢?把语言格律化,那就是诗;什么是歌呢?把语言拉长了,就是歌;那什么是民歌呢?将方言拉长,就是民歌。由此可见音乐和语言是共生的,而民歌和方言的关系亦是依字行腔。音乐的旋律要跟着方言的声调走,方言是平行,那么音乐也是平行;方言是上行,音乐上行;方言下行,音乐下行;方言辙行,音乐也是辙行。完美地统一、结合。

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一座宝藏,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沉淀。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部分,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传承并分享它,以帮助现代社会进一步认识民歌,了解民歌,从而喜欢民歌。

猜你喜欢
号子山歌民歌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山歌还要妹起头
山歌
唱起号子走汉江
苗山歌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苗山歌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