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协同体系的构建

2023-09-11 15:06黄丽华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唯物史观学生主体

黄丽华

摘 要:高校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学习教育的持续性、全面性、协同性方面存在不足。高校应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协同体系,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唯物史观;学生主体;协同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1;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8-0073-0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并在党章中增写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内容,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也进一步夯实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基础。高校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开展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需要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协同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实现全面发展。笔者结合所在的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情况,分析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优化原则和协同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审视

(一)金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情况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扎实开展党史宣传教育,邀请省内外专家莅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师生线上聆听党史、团史主题讲座;组织师生赴潮江楼廉政教育基地、二七烈士纪念堂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举办“学习四史坚守初心,对标榜样勇担使命”系列活动;采用集体备课与微课竞赛联动,教师授课与学生讲课联动,支部立项与学生活动联动,举办“不忘来时路,薪火相传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与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打造《新时代的变与不变》《山海情,闽寧缘》等党史微课精品片段,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宣讲团,开展专题宣讲,覆盖2000余名学生,营造学生学党史、讲党史的浓厚氛围。此外,学院还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带领读书社学生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理论知识学习、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等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

(二)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史学习教育缺乏持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强调,党史学习教育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任务”[1]。可见,党史学习教育是全局性、多维性的,学生需要全面了解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具体形势、提出的方针政策,把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等,从而增强对党史的认同感、使命感。金山学院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时间较为短暂,通常只是在特定时间段内开展,如重大纪念日、重要政策措施发布期间等,缺乏持续性,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党史的系统知识,也难以长期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党史学习教育缺乏全面性

金山学院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化,重点只是强调党的历史发展和取得的成就,缺乏多元化的视角和深入分析,使得学生难以全面了解党的历史。学生对党史钻研得不深、不透,对我们党的艰难发展历程的认识不够深刻。此外,互联网上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潮,随意夸大和歪曲党史中存在的失误和问题,使得还未完全形成正确党史观的大学生陷入迷惑和怀疑的境地,从而削弱其对党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党史学习教育缺乏协同性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协同参与,才能真正发挥育人效果。金山学院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研学实践、学生宣讲、读书社等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营造了党史学习的良好氛围,但对党史学习教育缺乏总体设计和统筹规划,各部门未建立协同体系,各部门之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内容重叠较多,对活动开展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和对策举措没有长远考量,分散式的学习教育难以做到深入持久、入脑入心,从而影响党史学习教育的整体效应和长效性。

二、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优化原则

基于上述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现状分析,优化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需要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2]只有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客观理性地认识党史,认清党史发展的历程,把握党史的本质规律,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而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就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积极投身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把个人价值同人民幸福相互结合,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其次,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并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由当时具有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生产力条件,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影响以及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等客观原因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再次,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执政70多年的治国理政史、改革开始40多年的发展史。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最后,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评价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相互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3]掌握唯物史观对于我们分析和评价包括革命领袖在内的历史人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以学生为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史学习教育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与兴趣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实施不同的学习方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在依据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目标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体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党史学习教育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其次,要树立问题导向,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从而激发学生党史学习的热情。通过学习党史,从革命先辈身上感悟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学出担当精神,展现新时代大学生敢为人先、勇于奋斗的作为,从而坚定信念、践行使命,不断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协同体系的构建路径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协同体系是指在高校中建立起一个协同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党史学习教育体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加强广大师生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观念。具体的构建方法如下:

(一)共建“思政教师+青年学生”宣讲联盟

创建党史宣讲团是创新党史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开展党史學习教育,可以在高校组织一批政治觉悟高、党性修养好、理论功底强的大学生成立党史宣讲团。要确保党史学习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必须要配备导师团队,要在思政教师的指导下,精选党史宣讲的内容,撰写党史学习的大纲,组建一体化的宣讲队伍,共建以思政教师为主导、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思政教师+青年学生”宣讲联盟。在实际工作中,思政教师要对宣讲内容进行严格把关,针对学生试讲的效果进行评价、反馈,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提升学生宣讲团的宣讲效果和水平。选取优秀的青年学生宣讲党史,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又是面向大众传播党史、宣传党史的过程,从而做到把党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共建宣讲联盟,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们学习党史的热情,也能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心、走实,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党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二)共享“课堂+线上”教育平台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应打造“课堂+线上”教育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协同融合。思政课是作为当前青年学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战场[4]。我们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利用好思政课堂这一对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党史学习教育要完全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并根据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需求和专业类型,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突破理论说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唯物史观教学主线,善于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进程,揭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课下搜集史料、制作和讲解PPT、探寻家乡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问题意识。

此外,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平台。高校应创新教学手段,合理利用网络媒介,采用融媒体互动的方式,开通党史学习教育“云课堂”,依照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学习强国、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网络媒体新平台,推动党史知识和故事的宣传和教育,拉近与青年学生的心理距离,增进与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持续开展,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

(三)创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

利用红色资源向青年学生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是学习党史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留下大量的革命旧址、红色遗迹等。福州作为红色资源丰富的省会城市,建设了革命历史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都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金山学院多次组织师生赴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二七烈士纪念堂”、福建党史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融党史学习于实践教育中;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百年党史路程的艰辛,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年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为进一步促进党史学习的常态化长效化,让党史学习覆盖到全校师生,还应在高校建设校内党史展览馆,结合虚拟仿真和VR体验等智慧教育技术和手段让全体师生更直观、更便捷地感受党的历史文化。建设校内党史馆可以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重要平台,在校园内营造知史爱国、知史爱党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怀,促进学校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加强校内校外党史场馆和基地的联动,共创“校内+校外”党史学习实践基地,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党史学习的动力,筑牢信仰之基,强化忠诚担当,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

结语

构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协同体系,实现教师学生、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多方联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定政治立场、筑牢思想防线,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全面性、实效性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2-02)[2022-01-03].http:www.ccps.gov.cn/xtt/202103/t20210331_148208.shtml.

〔2〕习近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N].人民日报,2021-12-29(01).

〔3〕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93.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5-36.

〔5〕曹颖,梁雅欣,张立垚,刘哲.[J].活力,2022(02):21-23.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The Construction of a Synergistic System for Learning and Educating Party His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Jinshan College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UANG Li-hua

(Jinshan Colleg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1, China)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widely carried out the activities of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there are deficiencies in the continuity, comprehensiveness and synergy of learning and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materialistic view of history as a guide, tak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build a synergistic system of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nd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normalization and long-term effect of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Keywords: Party History Learning Education; Materialistic View of History; Student-oriented; Synergistic System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唯物史观学生主体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