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与常规正畸治疗对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2023-09-13 03:02郑燕莲
辽宁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牙槽骨牙根成骨

郑燕莲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二医院(广东 汕头 515000)

由于成年人已完成生长发育,牙周组织缺乏生长潜力且可塑性不高,牙槽骨重建速度慢,导致传统固定矫治牙齿移动迟缓,成人正畸治疗时间长,易影响患者口腔卫生及牙周健康状况,导致龋齿、牙根吸收、牙周病等并发症发生,降低正畸治疗疗效,影响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1-2]。如何安全有效的加快正畸牙移动速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目前研究发现,通过牙周局部或全身用药(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等)、物理方法(光照、磁场、低能量激光等)以及外科手术(骨皮质切开术、牵张成骨术等)可加速牙移动,但其用于临床实践仍存在许多问题[3-4]。而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通过切开骨皮质联合植骨技术,可有效加快牙移动,缩短正畸治疗的周期,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正畸治疗中,但其对患者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5]。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与常规正畸治疗对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旨在为PAOO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56),实验组患者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6.26±1.45)岁,B组患者56例,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6.43±1.3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1)患者于我院接受正畸治疗;(2)患者年龄>18岁;(3)患者精神意志正常可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患者为活动性牙周病;(2)患者以往存在正畸史;(3)患者存在牙槽骨吸收和牙根吸收异常情况;(4)患者先天性缺牙。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正畸治疗,在患者牙冠的表面粘贴直丝弓托槽,根据需求在牙根周围植入支抗钉,为患者选择匹配的不锈钢方丝,通过50g的牵引力滑动内收患者前牙,将整齐的上颌牙列牵引,每个月进行一次复诊,并加力正畸到患者的牙齿间隙充分闭合,并将其调整到咬合正常。

对照组患者接受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治疗,(1)翻瓣:在患者手术区域的唇侧沟创建龈瓣切口,需要完全暴露患者的牙槽骨骨面;(2)去骨皮质:需要观察患者牙齿来设计去骨皮质的区域,采用超声骨刀在患者牙根间牙槽骨上方行和切口相交的纵行向切口,约3mm长,将两牙根间和牙槽嵴顶部2mm连接到根尖下2mm处,并做一道2mm横向切口;(3)植骨:对患者去骨皮质范围和牙槽骨厚度进行评估,植骨材料由脱蛋白小牛骨、自体骨以及异体骨构成,能够与抗生素混合。每颗牙植骨需要为0.5ml,根据术前对牙槽骨厚度、预期牙齿移动的距离以及对唇侧骨板预期厚度的计算。将植骨材料填充到切开的骨皮质和骨皮质相对较薄的位置;(4)缝合:以不可吸收线无张力机械能缝合,术后给予抗生素以及镇痛药,需要保持患者口腔的卫生,避免出现感染,在2周后拆线;(5)正畸时间:在骨皮质切开手术前1周进行粘贴正畸器械,术后即完成正畸,半个月进行一次复诊,进行正畸加力直至患者的牙齿间隙充分闭合,并将其调整到咬合正常。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化龈宽度、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临床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细胞-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牙周指标: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进行检测,角化龈宽度测量:采用3D shape三维对患者进行扫描,对中切牙、两侧尖牙到牙龈顶点部位进行测量,收集患者临床冠高度数据,在照片上测量角化龈宽度;PLI:以探针对牙面进行轻滑,根据菌斑量和厚度进行评价,最高分为3分,龈缘区无菌斑为0分,龈缘区有大量菌斑为3分;AL:即釉牙骨质界至牙周袋底距离。

(2)炎性指标: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治疗前后收集患者的龈沟液,并进行离心处理,采用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试剂盒对患者的IL-6和TNF-α进行检测。

(3)不良反应:由相关医护人员详细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正畸期间出现的肿胀、疼痛以及牙根吸收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肿胀+疼痛+牙根吸收)/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化龈宽度、PLI、AL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角化龈宽度、PLI、AL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角化龈宽度、PLI、A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化龈宽度、PLI、AL水平对比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液中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2.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5%(2/34)显著低于对照组21.42%(1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错颌畸形受到先天遗传及口腔不良习惯等影响,牙列拥挤不齐严重影响美观,随着经济水平上升,人们对口腔健康关注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人接受正畸治疗[6-7]。有研究认为,常规固定矫治正畸治疗虽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治疗期间容易出现肿胀、疼痛以及牙根吸收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8-9],因此寻找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极为重要。

牙周辅助加速成骨通过切开需要移动牙齿颊侧骨皮质,联合骨粉植入,可有效促进牙齿移动,缩短正畸治疗时间。骨皮质切开减小牙齿移动阻力,局部创伤导致牙槽骨改建加速,破骨活性增强,牙齿移动速度加快,同时植骨可增加骨量,避免骨开窗、骨开裂发生,扩大牙齿移动范围。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角化龈宽度、PLI、A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于传统固定矫治患者因牙齿排列错乱易造成牙菌斑堆积,导致牙周炎的发生,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而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能快速有效改善患者牙齿咬合状况,防止食物堆积,维持患者牙周卫生,预防菌斑的出现,有利于牙周组织长期健康稳定。宿主的免疫应答与炎性反应会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龈沟内的多种炎性因子与牙周炎的发病存在紧密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龈沟液中炎性因子IL-6、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牙周辅助加速成骨可改善牙周组织炎症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牙周辅助加速成骨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相比常规正畸治疗,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能有效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降低治疗风险,有利于正畸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

猜你喜欢
牙槽骨牙根成骨
经典Wnt信号通路与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糖尿病大鼠Nfic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根管治疗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根抗折性能的影响
液晶/聚氨酯复合基底影响rBMSCs成骨分化的研究
30例Ⅰ型成骨不全患者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复合树脂加玻璃离子夹层修复老年牙根面龋的应用效果
正畸性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