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偶像崇拜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同伴依恋和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2023-09-13 06:19李金潞单飞鹏黄佳妮黄列玉
四川精神卫生 2023年4期
关键词:领悟偶像同伴

李金潞,单飞鹏,黄佳妮,黄列玉*

(1.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独山县第一中学,贵州 黔南州 558200 *通信作者:黄列玉,E-mail:hly21st@gmc.edu.cn)

领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对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1]。领悟社会支持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青少年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有助于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2-3]。既往研究探索了家庭教养[4]、自我效能感[5]等因素对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偶像崇拜是指个体对其主观认同的具有激励作用的人物或形象表现出的关注和情感投射,既包括内部的认同和依恋,也包括外部的行为倾向[6]。偶像崇拜对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同样受到了关注[7]。目前,关于偶像崇拜与领悟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结论不一致,时嘉惠等[8]认为青少年产生偶像崇拜有利于领悟社会支持的建立,但解迎春等[9]认为偶像崇拜蕴含内隐的偶像焦虑,不利于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的培养。如今,中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愈加普遍,探索偶像崇拜对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路径及作用尤为关键。

同伴依恋指青少年和同伴共同建立、相互之间具有亲密感、并给予对方温暖与支持的关系[10]。同伴关系既是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主题[11],也是偶像崇拜的重要特征并与之共同发展[12]。同伴依恋水平较低的个体往往难以融入集体,甚至被同伴排斥,可能导致领悟社会支持降低[13]。

生活满意度指个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一定时期内生活状况的整体认知评价[14]。偶像崇拜和偶像均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15],但对偶像过度的情感依赖也会催生负性情绪[16]。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群体的影响不容忽视[17],同伴依恋水平的提高可以为中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能正向预测其生活满意度[18],生活满意度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19],对生活越满意的个体,越能体会到身边的支持因素。据既往研究可知,中学生的偶像崇拜、同伴依恋、生活满意度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两两相关,但这些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目前尚不清楚。故本研究假设,同伴依恋和生活满意度在中学生的偶像崇拜和领悟社会支持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通过探讨其中的心理机制,以期为未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教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22 年6 月,以贵州省黔南州某学校的在校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从各年级中随机抽取7个班级,共抽取21个班级的1 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1 146份,其中有效问卷1 059份(88.25%)。参与调查的学生及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工具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中学生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级、民族、是否独生、家庭所在地、崇拜的偶像类型和偶像的特点。

采用偶像崇拜量表(Celebrity Attitude Scale,CAS)[20]评定中学生的偶像崇拜水平。该量表共27 个条目,包含娱乐社交、情感投射、完全认同、关系幻想以及病理边缘5 个维度,采用1~5 分5 级计分,总评分范围27~135 分,以条目均分代表偶像崇拜水平,条目均分越高表明偶像崇拜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7。

采用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量表(Revised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R)[21-22]的同伴依恋分量表评定中学生同伴依恋水平,IPPA-R 包含父亲、母亲、同伴依恋3 个分量表。同伴依恋分量表共25 个条目,包含信任、沟通和疏远3 个维度,采用1~5 分5级计分,其中疏远维度反向计分,总评分范围25~125分,条目均分越高表明同伴依恋水平越高。本研究中,同伴依恋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4。

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23]评定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该量表共5个条目,采用1~7分7级评分,总评分范围5~35分,条目均分越高,表明被试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更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661。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24]评定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该量表共12个条目,包含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3个分量表。采用1~7分7级评分,总评分范围12~84分,条目均分越高,表明个体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8。

1.3 评定方法

由经过一致性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进行量表评定,使用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发放纸质问卷,填写耗时约25 min,问卷作答后当场回收。由质控研究人员检查问卷,剔除基本信息缺失、重复选项及漏项过多的问卷。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事后多重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使用SPSS宏程序Process 3.3 中的model 6 检验中介作用。使用Bootstrap 抽样方法和Process 进行链式中介效应分析,抽取5 000 Bootstrap 样本估计各种效应95%的置信区间;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法和控制未测单一方法潜因子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共有14 个,首个因子仅解释总方差变异量的17.38%,小于临界值40%。进一步采用“控制未测单一方法潜因子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建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M1 和加入方法因子的模型M2。比较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数:Δχ2/df=0.040,ΔGFI=0.032,ΔIFI=0.035,ΔNFI=0.034,Δ RMSEA=0.041。各项拟合指数的变化均小于0.05,可认为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各量表评分

共1 059 名中学生完成调查,其中男生579 人(54.67%),女生480人(45.33%);初中一年级344人(32.48%),初中二年级346 人(32.67%),初中三年级369人(34.84%);汉族185人(17.47%),少数民族874人(82.53%);独生子女195人(18.41%),非独生子女864 人(81.59%);城镇346 人(32.67%),农村713 人(67.33%)。崇拜的偶像类型:作家或科学家等非娱乐明星440 人(41.55%),生活中的长辈434 人(40.98%),虚拟人物390 人(36.83%),娱乐明星334人(31.54%),偶像歌手291人(27.48%),体育明星213 人(20.11%),网红主播114 人(10.76%),其他13 人(1.23%)。偶像的特点:具备的优秀品质716 人(67.61%),人格魅力560 人(52.88%),个人实力538 人(50.80%),外表形象374 人(35.32%),生活方式227 人(21.44%)。中学生CAS、IPPA-R 同伴依恋分量表、SWLS 以及PSSS评分分别为(1.96±0.68)分、(1.71±0.60)分、(3.55±1.03)分和(4.27±1.17)分。

2.3 不同特征的中学生各量表评分比较

女生IPPA-R 同伴依恋分量表评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4,P<0.05)。城镇学生IPPA-R 同伴依恋分量表、SWLS 和PSSS 评分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6、4.174、2.920,P 均<0.01)。初中一年级学生CAS 评分高于初中二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学生(P 均<0.01),初中二年级学生IPPA-R 同伴依恋分量表评分高于初中一年级学生(P<0.01),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SWLS 评分均高于初三年级学生(P 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的中学生各量表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four scales am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表1 不同特征的中学生各量表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four scales am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注:CAS,偶像崇拜量表;IPPA-R,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量表;SWLS,生活满意度量表;PSS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SSS评分4.23±1.18 4.31±1.16-0.971>0.050 4.42±1.17 4.19±1.17 2.920<0.010 4.25±1.21 4.29±1.09 4.26±1.21 0.139>0.050-项 目性别男生(n=579)女生(n=480)t P家庭所在地城镇(n=346)农村(n=713)t P年级初中一年级①(n=344)初中二年级②(n=346)初中三年级③(n=369)F P LSD CAS评分1.94±0.69 1.98±0.66-0.863>0.050 1.96±0.64 1.96±0.69 0.097>0.050 2.09±0.71 1.90±0.62 1.89±0.68 9.378<0.010①>②,①>③IPPA-R同伴依恋分量表评分2.97±0.52 3.05±0.50-2.524<0.050 3.07±0.53 2.98±0.51 2.626<0.010 2.95±0.54 3.08±0.50 3.00±0.50 5.544<0.010②>①SWLS评分3.59±1.04 3.51±1.02 1.134>0.050 3.74±1.03 3.46±1.02 4.174<0.010 3.62±1.04 3.62±1.03 3.43±1.01 4.332<0.050①>③,②>③

2.4 相关分析

中学生CSA 评分与PSSS 评分、IPPA-R 同伴依恋分量表评分及SWLS 评分均呈正相关(r=0.115、0.117、0.097,P 均<0.01);IPPA-R 同伴依恋分量表评分与SWLS 评分呈正相关(r=0.279,P<0.01),PSSS 评分与IPPA-R 同伴依恋分量表评分和SWLS评分均呈正相关(r=0.421、0.552,P均<0.01)。

2.5 中介效应检验

偶像崇拜可以正向预测同伴依恋(β=0.059,P<0.05)、生活满意度(β=0.107,P<0.05)和领悟社会支持(β=0.100,P<0.01);同伴依恋可以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β=0.532,P<0.01)和领悟社会支持(β=1.168,P<0.01);生活满意度可以正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β=0.258,P<0.01)。见图1、表2。采用5 000 次抽样的Bootstrap 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偶像崇拜对领悟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以及同伴依恋和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均显著,三条路径的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3.56%、13.54%、3.93%(95% CI:0.007~0.130、0.004~0.054、0.001~0.016,P 均<0.01),总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1.03%。见表3。

图1 同伴依恋和生活满意度在偶像崇拜和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链式中介模型Figure 1 Mediation model of peer attachment and life satisfaction from idolatry to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表2 中介模型中变量间关系的回归分析Table 2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in the mediation model

表3 偶像崇拜对领悟社会支持的直接和间接效应Table 3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idolatry o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生IPPA-R 同伴依恋分量表评分高于男生,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25-26],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同伴的依恋程度逐渐增强,女生比男生更希望拥有同伴[27]。生理上的差异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男生比女生在情感方面更倾向于独立自主[28];城镇学生IPPA-R 同伴依恋分量表、SWLS和PSSS评分均高于农村学生,可能是因为城镇学生的生活环境更便利,与同伴的日常交往活动更加丰富,其同伴依恋和生活满意度更高,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更多[29]。初中一年级学生偶像崇拜程度比初中二年级和初中三年级更高,可能是受生理与心理快速发展以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青少年更想要寻求并融入彼此认同的团体,谈论偶像话题可以帮助中学生拉近彼此的距离,但高年级中学生课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相对更大,对偶像的关注程度较低。

偶像崇拜可以正向预测中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既往研究[30]相比,本研究调查对象的偶像崇拜水平大多处于相对简单的娱乐社交阶段。中学生所崇拜的偶像类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家或科学家等非娱乐明星、生活中的长辈、虚拟人物,偶像的特点主要包括其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人格魅力、个人实力。中学生从偶像中得到更多的精神满足,由精神满足带来的对偶像的认同感使个体主观上感受到被支持与被理解,最终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同伴依恋在偶像崇拜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起中介作用,中学生正处于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发展阶段,人际关系逐渐从亲子依恋转向以同伴依恋为主导的同辈交往[31]。偶像崇拜与同伴依恋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对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影响,个体对偶像的崇拜使个体更容易得到同伴的情感回应,同伴依恋逐渐增强,最终使个体领悟到更高的社会支持[32]。

生活满意度也在偶像崇拜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起中介作用,偶像的存在以及对偶像的崇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而改变其对生活中各种支持满意程度的判断,使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提高[33]。

偶像崇拜可以通过同伴依恋和生活满意度正向预测中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该结果符合心理素质理论,即个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可以通过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形成积极的认知,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34]。。偶像崇拜作为社会情境因素通过与同伴依恋这一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从而使其在社会交往中更多地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使其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本研究探讨了偶像崇拜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对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研究局限性:①本研究是横断面调查,不能得出因果关系,以后可进行追踪研究,通过对不同水平偶像崇拜的群体进行追踪调查,以探究其连续发展过程;②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地域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考虑扩大研究群体的来源范围,以提高其外部效度。

猜你喜欢
领悟偶像同伴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偶像报
多么痛的领悟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