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名学生以成长“增量”

2023-10-14 16:03陈艳伟曾宪瑛
江西教育A 2023年9期
关键词:增量技能班级

陈艳伟 曾宪瑛

“大一刚入学时,辅导员就引导我们做好职业规划。我的规划是毕业后直接就业,并朝着这个方向认真学习专业技能。现在实现了目标,我挺满意的。”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毕业生余志明,现已入职合肥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他告诉记者,在大学期间,辅导员王路桃结合专业特色,经常给他们分析就业、专升本、应征入伍、创业等各渠道形势,指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让每名学生明晰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能做什么、想干什么,这样毕业时就不会迷茫。”王路桃说,2023年,他所带班级学生的毕业去向和三年前的规划基本一致。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坚持凝聚“对学生好、为学生好,学生真的好”这一育人共识,采取学生培养实施“一生一方案”模式改革、学生成长实施科学化指引、学生就业“六个一”就业服务等系列举措,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给学生成长“增量”。

让每名学生对个人成长“心中有数”

在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每名新生一入学,就会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建立各自的《大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继而开始“一生一方案”个性化培养。

2022级党务专业学生岳相军对这份成长档案感受深刻。“目标设计是最关键的。”在他看来,目标设计是科学合理的,而不是盲目的。只有实现目标的叠加,才能达成自己的最终目标;只有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自律,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点开学校大学生个性成长管理系统,岳相军用自己的账号登录后,入学以来的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三大块28项小指标完成情况一目了然。“这就是学校为每名学生量身打造的成长档案。”他说,如果目标没有实现,系统就会及时预警。在他看来,这样的自我管理不但增强了内在动力,还给未来发展带来了“增量”。“我的目标都是增长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加速度’。”他指着自己的成长目标说,“刚入学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学习目标是进入班级的前1/3梯队。达成之后,我又把目标调整为进入班级的前1/10梯队。”目标的倒逼,使他爱上了体育锻炼,体重从90公斤减到了75公斤。

“岳相军的目标化成长,是学校推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一个缩影。”学校学工部副主任胡凌霞介绍,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建立的《大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既有纸质版也有电子版。胡凌霞所说的电子版,就是大学生个性成长管理系统。“对所有参数的设定都是下拉式菜单,学生在电脑或手机上就可以完成操作,特别方便。”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每个学期的合理化目标,同时提出目标的实现路径。

胡凌霞详解说,对学生个性化成长,重点考查三个方面的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这三个方面的指标,我们细化成了28个具体指标。”从专业知识技能来说,包括学生专业学习合格度、班级排名、奖学金、专业竞赛等具体任务;可迁移技能是学生职业发展中除岗位专业技能之外的基本能力,重点是围绕社会实践、学生骨干锻炼、社团参与以及团队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升综合素养;自我管理技能是围绕学生价值取向、时间管理、生活管理、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等方面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学生的班主任通过系统可以对这些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跟踪。”胡凌霞举例说,当学生某一门学科成绩出现不及格,系统就会自动预警提示,继而由班主任核对其准确度,如出现差错则可以及时修正。“这份成长档案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对学生的成长数据进行中期分析。”假如学生提出了目标的实现路径却没有实施,系统也会自动预警。班主任收到预警信息后,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原因、情况等,建立周报表,为学生调整细化周目标,继而由学校相应职能部门和辅导员共同对相应指标进行干预,帮助学生实现成长目标。

“有了‘一生一方案’,我们对自己的成长都心中有数。”岳相军说,通过具体化的数据,不断优化成长,从而使未来的发展目标更清晰。

让每名学生对未来发展提前规划

王路桃工作经验丰富,他認为,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大力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持之以恒地实施,让王路桃尝到了甜头。从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始,王路桃经常组织召开班会。以他带的2023年毕业的这个班级来说,3年前,他就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大学毕业后的选择,慎重考虑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那次班会后,他又开展了摸底调查,获知14名学生计划专升本、4名学生打算应征入伍,其他学生则表示毕业后找工作就业。“2023年春季学期,学生应征入伍和专升本名单公布后,整体数据和3年前的摸底情况一致。”正因为清楚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王路桃的工作就更有针对性。他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结合起来,通过与学生保持密切对话来引导学生朝着自己的预定目标努力奔跑。只要有时间,王路桃就喜欢和学生“泡在一起”。在大部分学生离校实习、进入就业阶段时,他坚持每天晚上给学生打电话,一方面了解已就业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给尚未就业的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实现就业。

青少年教育系副主任裴欢,硕士研究生阶段就读的是民族音乐专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她注重将专业所学融入自己的课堂,经常带着一把二胡到课堂,深受学生欢迎。裴欢还有一个身份——辅导员。日常爱好锻炼的裴欢,每天晚饭后都会通过微信群邀请学生一起锻炼。久而久之,她的学生当中超过一半爱上了打乒乓球。“我记得2019级有名学生叫吴某海。刚到学校的时候,他比较胖,后来就跟着我每天一起锻炼,逐渐瘦了下来,最后他参军入伍了。”

真心为学生、真心爱学生,学生就会把你当真朋友。在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采访时,记者发现,裴欢的学生见到她并非称呼她为“老师”,而是笑呵呵地叫“欢姐”。在采访时,裴欢与记者分享了一名学生给予她的感动。2019级学生朱小慧在新疆支教,“这名学生在校时就喜欢和我玩,与我无话不说。”正是因为这样,毕业后,在裴欢的鼓励下,老家在赣州市赣县区的朱小慧只身一人来到新疆。“我记得刚去的那年大年三十,她都是在火车上过的。”朱小慧很爱美,一直留着长发。“有一天晚上,朱小慧和往常一样给我打来视频电话。”打开视频电话的那一刻,裴欢愣了神,视频电话那边的朱小慧竟然剪了短发。对话之间,裴欢才知道,原来朱小慧从老家一家公益机构获知可以给癌症患者捐献头发制作假发,便毫不犹豫地剪掉了自己的长秀发。“你爱我们每名学生,我们就要把这份爱的力量传递下去。”朱小慧说完这句话,裴欢顿时泪眼模糊。

2021级党务工作专业学生钟文婷是江西省首批高职党务工作专业学生。她将自己的成长过程概括为“不会—愿意—更愿意”。

刚入学时,钟文婷胆子特别小。但是,作为党务工作专业学生,“会讲”“能讲”是必备技能。在带班教师刘琳的引导下,不敢上台的钟文婷更加系统地学习党的知识、党史知识,爱上了公文写作课。“但凡和我们学科专业相关的,我都会去涉猎。”久而久之,钟文婷敢于分享自己的所学知识。如今成长为学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的钟文婷,只要有时间就会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清明假期到学校临近的方志敏烈士陵园当志愿者讲解员,寒暑假返乡开展反诈等宣传……“我对自己的未来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等毕业后当一名村干部。”钟文婷的言语里透着坚定。

钟文婷所在班级是学校唯一的“红色班级”——“方志敏班”。刘琳介绍,这个班的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每名学生都会讲“支部建在连上”“课本里的共产党员”等红色故事。“平时,这个班的学生凝聚力特别强。”她记得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班43名学生全部请战,组建志愿服务先锋队。“我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刘琳说。

让每名毕业生找准就业定位

“我如愿与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在郁郁葱葱的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校园内,该校2023届毕业生费依航开心地与记者分享着自己的快乐。

“让每名毕业生都能找准就业定位。”学校党委书记罗来松道出了“秘诀”:学校根据每名应届毕业生的个人情况,创新推进“一生、一档、一导、一策、一课、一岗”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就业服务,帮助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这‘六个一’其实就是以毕业生为中心建立的经常性调度、独立运行、互相协调的工作机制。”罗来松详解说,“一生”就是以每名毕业生为工作中心;“一档”就是结合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建立就业档案;“一导”就是按照校内、校外为学生确定至少一名就业导师;“一策”就是根据学生个人就业观念,结合学校总体就业政策,制定符合学生个人的就业策略;“一课”就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等育人课程;“一岗”就是为每名有就业意愿的学生提供适合的优质就业岗位。“按照这一工作机制推进,可以实现毕业生就业流程动态和闭环管理,从而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用好学生骨干,变工作对象为工作力量,是让学生从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到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有力一招。

廖松城既是学校辅导员,又承担着学校信息保障的部分工作。如何利用有限时间,为学生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服务?从学生入校之日起,廖松城就和其他辅导员一样,着手发现、培养热心班级事务的学生骨干,建立起一支能承担“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职能的学生骨干队伍,从而完成各项班级事务。

让学生杨晨记忆深刻的是学校举办运动会,班干部宣传发动及时得力,不仅学生报名踊跃,没能报上名的学生也全程为运动员们加油,尤其在4×100米接力赛时,全班师生都到了现场。“賽场上运动员们拼力冲刺和师生们呐喊的画面,刻进了我的脑海里。”在杨晨眼里,这股班级凝聚力是推动他不断前行的力量。

“这支学生骨干队伍,不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促进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也帮助很大。”廖松城将这一过程归纳为“1+N”的工作机制,也就是每名学生骨干带动和帮助室友及关系较好的同学N个人找工作。所以,2023年毕业季,廖松城一发布相关岗位信息,学生骨干们就第一时间将信息转发给其他同学,确保这些学生及时读到信息,从而形成一张有效的信息网。“杨晨在学校2022年秋季招聘会上被一家中国500强企业聘用。”廖松城介绍,杨晨到企业上班后,因为各方面表现优秀,企业又让他推荐了两名同学加入,从事技术工作。

罗来松感慨地说,学校通过多举措帮助每名学生对个人成长“心中有数”,对未来发展提前规划、找准就业定位,给每名学生以成长“增量”,走出了一条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增量技能班级
高级技能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价增量减”型应用题点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不称心的新班级
基于均衡增量近邻查询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