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3-10-14 21:59张惠琴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化学

张惠琴

(天水市第一中学秦州分校 甘肃 天水 741000)

前言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都要围绕《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来实施,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考虑高考成绩,更要考虑学生学以致用、为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将来的生活服务,这样就要彻底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从“授之以鱼”“分数唯一”转变成“授之以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会用所学知识服务生活,并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围绕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开展教学,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能量,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1.课堂教学有效性概述

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和组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素?其次要弄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背景是什么?只有弄清了这一系列问题,才能进一步从思想上解决如何实现有效性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节或者几节课的教学后,学生在现有发展区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通过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求知的欲望;二是学生能明确学习中的目标,能根据近期目标开展学习,不断实现长期目标。三是学生懂得了学习方法,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自主学习。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弄清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的背景,也就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了课堂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一是在国家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教师经常拖堂、补课等,没有很好的利用教学时间,教学的密度不够;二是从形式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精彩、热热闹闹,但实际上教学效率不高,该掌握的知识学生没有掌握,该提升的能力学生没有得到提升,该教给学生的方法学生没有学会,学生的情感态度没有得到教师应有的关注;三是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方法教学“新教材”,只讲求知识的积累,不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四是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放任不管,完全摈弃“接受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知半解,重复学习而浪费时间。

2.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有它自己的学科特点,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也是其它学科通用的策略。

2.1 备好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只有充分的备好了导学案,课堂上教师才能得心应手,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备好导学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备好导学案的第一要素是备好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而开展。因此,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是否有家长在家配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否是独生子女?是不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学生的家庭教育如何?学生家庭的周围环境如何?和班级同学的关系如何?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化学的态度、对学习的目标定位等,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化学基础如何?对前面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如何等等。在全面了解了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把学生的情况备进导学案,开展针对性的分组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每一节课堂上得到发展,逐渐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

其次,在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要备好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内容依据,是教育专家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学科知识循序递进的关系而编写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以完成教材所规定的内容而开展,因此,备好教材非常关键。现在的教学不但有教科书,还有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新课程标准,教师在备课前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然后对照教材进行备课,备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围绕知识的传授、学习方法和过程的指导、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等备好教学目标,当然教材目标分远期目标和每节课的目标,都要交叉备写。

第三,备教学方法和作业安排。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方法得当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不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讲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培养,确保学生考试分数。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一起参加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运用知识。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分组学习或者自主学习,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另外,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以外,还要备作业布置,根据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作业,也就是分层作业,巩固课堂教学的成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明确目的,自觉探究

高中化学新课标指出: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学科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探究意识,形成探究性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将来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创设一个接近日常生活的学习环境,借助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化学现象等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一化学相关的问题开展分组探究性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快乐、交流自己探究的感受等,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观察、推理、思维和已有的知识都充分的结合了起来,深刻的理解了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同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探究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化学知识点、证据的搜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都有了亲身体验,对要掌握的化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是原来“满堂灌”模式下对化学知识的肤浅记忆。这样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探究心理、交流合作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学生形成敢于质疑教师的教法、质疑化学知识、质疑化学现象的心理品质大有益处,最终使学生具有勤于思考、善于表达、敢于质疑、自主探究、积极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和心理品质。

2.3 引导学生提前预习“热身”

学习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前介入课堂教学,根据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课前预习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当然教师安排的课前预习不能简单化,不能让学生简单的看一遍教学内容而有个大体的印象,这样的预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是无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为了形成有效的预习,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到一下几点:一是找出重点的定律和化学概念。高中化学内容中的概念、定律很多,而很多概念和定律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要借助对比法区分不同的概念,找出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逐字逐句理解推敲,提高对概念认识的准确性。例如“质量守恒定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预习中重点理解“参加”二字,对“参加”二字反复推敲,进行思考,否则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把握就会不够准确。又如“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元素”这个化学概念的关键所在,预习时要重点思考和把握。再如“纯净物”一词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中非常重要,预习时不能含糊理解。遇到概念和定律,学生要反复的阅读、理解和推敲,才能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二是在预习中让学生在自己不能理解的重点概念、定律以及实验过程等做好标记,然后在课堂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在小组内没法解决的情况下再请教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弄懂教学知识点。三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内容拟定预习笔记,提高预习效率。

2.4 培养学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由于现代电子产品的大量出现,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动笔做笔记了,同时在很多老师看来,“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只适用于语文课程教学,这是一种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误解,化学教学也应该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教材,在教材的空白处做好记录、在重点定义、概念上面圈圈点点,将疑难问题标记清楚。或者化学笔记本上做好读书记录,上课时对照教师的讲解,解决阅读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当然,要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习惯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同时教师也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教师首先要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备课的过程中要在教材上圈圈点点,将教法、学法、分层教学内容标记清楚,以便在教学中信手拈来、水到渠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生在预习“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时,提出了这样疑问:“实验中为什么要采用红磷?如果是其它可燃物将会有什么实验效果?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如何进行测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预习中的这些问题,重点在小组内讨论或者请教老师,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更有效。

2.5 引入竞争,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管是小学生生还是中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和要强心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同样可以借助学生的要强心理引进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中,教师的讲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竞争学习的机会,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只有被动的完成任务的心态,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现代的教学中,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必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要做好“导学”和“竞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的“导学”的问题,虽然我们提倡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学习模式,但是学生因受知识面、社会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对课程中的教学重点、难点有吃不透和理解不深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解惑,体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教师要“导学”的包括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实现新课程标准指出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另一个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教学目标中要求“理解”和“掌握”的一些内容学懂学通。二是引导学生开展“竞争”,课前组长收集组员在预习时发现的一些问题,然后选择最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同学在小组内讨论、发言,并让提出这些问题的学生在组内讲一下发现问题的过程和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课后把这些问题提交给老师、注明发现问题的学生姓名,过段时间教师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点评,评选出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样既鼓励了先进也是对后进的一种启发和督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各组之间开展竞争活动。在教学一段时间后,教师公布各组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比一比哪个组提出的问题最多、最有价值。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小组之间相互提出问题、相互回答,比一比哪个组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哪个组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最高。然后通过“积分”的形式奖励小组,再一段时间后进行评比,看哪个组的“积分”最多,可以拿“积分”到教师设立的“班级银行”去兑换商品,期末也可给小组成员加分,写进成长档案之中。这样的竞争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功两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6 借助信息技术等教学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学也离不开信息技术媒体的支撑,对于信息技术媒体的应用有多种形式。一是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展示教学重点,分解教学难点,化难为易,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轻松的掌握教学难点重点。因为信息技术媒体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元素”一节时,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将带有不同“质子数”的元素展示在屏幕上进行对比,学生一目了然就能掌握“元素”的概念。再如,教学“原子结构”时可以借助课件将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用不同形状、不同的颜色展示出来,制作出电子运动的状态和电子云叠加的模式,让电子云的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加深学生的理解。二是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会学习。那么以网络为载体、电脑为终端的信息技术媒体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平台,可以说是学生的“电子老师”,只要教师安排了学习任务,学生就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网络平台所储存的知识量远远超过了我们老师大脑储存的知识量,并且网络知识更新和储蓄量的增加是非常强大的,是我们教师的大脑无法比拟的。三是信息技术媒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个性化学习。学生对运动的、声形结合的、能够互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信息技术媒体刚好能满足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所以学生对信息技术媒体唯有独钟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能有充分的保障。

总之,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只有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坚持“生本主义”教学原则,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为现代的“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摆脱“成绩唯一”的思想束缚,体现化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有效的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加特长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化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