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的秋天

2023-11-03 17:07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乌桕树乌桕种子

乌桕作为中国特有的树种,它的栽培和利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在《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古籍中,都有详尽的记载。

乌桕的取名

乌桕为什么姓“乌”呢?

有专家认为,与乌鸦有密切关系。乌桕富含高热量油脂的蜡质种子是许多鸟类喜欢的食物,《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乌桕“以乌喜食而得名”,也因此别名“鸦臼”。

另一说是乌桕的叶子可以做黑色染料。至于“桕”,有人认为乌桕的蒴果形如中国古代舂米的器具——臼,故而作为植物的桕就在“臼”的左边加上“木”字旁。

乌桕的英文名非常有趣,是Popcorn tree (爆米花树)想必是因为蒴果的果皮脱落后留存枝头的种子排列犹如白色的爆米花。又因为这层蜡质可用作肥皂和蜡烛原料,故又称Chinese tallowtree (中国蜡树)。

乌桕的花序

春夏之交,可以看到乌桕树开出成串密集的总状花序,像一条条的毛毛虫一样挂在树上,多数时候,上部是雄花,下部是雌花,同一个花序内,雄花先熟,但花序间不同步,这样就能达到减少自交概率的目的。

乌桕的防御方式

摘一片叶子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叶柄顶端有两个腺点,这是乌桕的花外蜜腺。花外蜜腺是乌桕的一种间接防御方式,可以通过吸引蚂蚁等昆虫来降低一些植食性“害虫”对它的危害。

生命力旺盛的乌桕

乌桕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易成活。无论红壤、黄壤、黄褐色土壤,它在从沙到粘不同质地的土壤中,均能生长,是抗盐性强的乔木树种之一。

乌桕树是一种高大挺拔的树木,树干坚固耐用,可以长到中等或大型的高度。乌桕树的花朵是白色或淡紫色的,散发着芳香,吸引了许多昆虫前来采集花蜜。

古人很早就开始利用乌桕和乌桕的种子了。

乌桕浑身都是“宝”

乌桕全身是宝。《全国中草药汇编》上载:乌桕叶和树皮均可入药,有消肿解毒、清热利湿、利尿泻下等功效。

乌桕种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作用,种子外包被的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制油漆、油墨等用;假种皮为制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经济价值极高。

乌桕种子还可以用作天然染料的来源,它含有的乌头碱和坤宝碱等成分可以提取出黑色或褐色的染料。这种染料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制作宫廷服饰、皮革制品和书法作品,赋予它们深沉、高贵的色彩。

乌桕种子还被发现具有防腐的效果,可以防止食品的腐败和木材的腐朽。

烏桕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而且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乌桕叶是一味中药材,可解毒、利尿,治疗湿疹、皮炎等。《泉州本草》中有关于用乌桕叶治疗蛇毒的记载:乌桕鲜嫩叶连幼芽心若干个,捣烂搅汁,取一小杯冲酒服。

未霜乌桕赤得日紫薇红

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是一种色叶树种,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

乌桕树冠整齐,叶形秀丽,秋叶经霜时如火如荼,十分美观。宋代诗人林逋写道:“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说的便是乌桕树到了深秋时节,叶子由绿变紫、变红的景象。大诗人陆游更在诗中写道:“乌桕赤于枫,园林九月中”,借物喻物地写出了乌桕的红比“枫”更深更美的景色。

乌桕作为中国特有的树种,不仅在药用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还在文化和生态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植物,承载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正式得名

1752年,瑞典博物学家彼得·奥斯贝克随东印度公司船队来到中国广东,在这里,他带走了大量植物标本,其中就包括乌桕的模式标本,交给了植物学家林奈。

现代分类学鼻祖卡尔·冯·林奈在《植物种志》第二卷1004面上,将乌桕描述为一种叶片菱形,基部有腺体,像黑杨,种子可以榨油的乔木,并将其命名为Sapium sebiferum,乌桕正式有了科学的身份和名称。

植物“入侵”

1776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看到乌桕的盛世容颜后,便高高兴兴地将其引入美国,还梦想着在美国自家的院子里快乐地欣赏乌桕美丽的树形和叶色。

但是,当乌桕漂洋过海旅居异域后,命运却发生了诡异的转折。最关键的是乌桕在美国一无竞争对手,二是其适应能力强,三是资源和空间很充裕。于是,在中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一枚的乌桕却在美国大肆繁衍香火,其所到之处几乎无敌。

于是乎,没过多久,乌桕就通过强有力的竞争手段将美国原有的“土著居民”的领土统统占为己有,最终鸠占鹊巢,改变了美国植物分布格局,并且基本上占领了美国东海岸,将大片草原变成了森林。因此,乌桕很荣幸地被国际民间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列入美国十大“入侵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将乌桕列入全球百种破坏性最强的外来植物。

猜你喜欢
乌桕树乌桕种子
乌桕赤于枫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风中的乌桕树
桃种子
《乌桕树下的邮电所》创作谈
凉风习习,心生温暖——读朱桥《乌桕树下的邮电所》
乌桕树下的邮电所
乌桕大蚕蛾的生物习性之初探
可怜的种子
山乌桕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