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辅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2023-11-17 11:25倪薇赵欣范小旭陈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叶酸收缩压辅助

倪薇,赵欣,范小旭,陈洁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南京 211200)

随着高血压患病率的不断上升,且逐渐年轻化,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是临床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血清Hcy水平主要受参与蛋氨酸代谢的各种酶及因子的调控,包括叶酸、维生素B12等[1-2]。而我国高血压患者,约3/4伴有血清Hcy水平增高,而Hcy水平的增高不仅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还可协同高血压导致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3],故合理调控血清Hcy水平是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值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收集在本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辅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Hcy水平的调控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就诊的5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高血压诊断依据为《中国高血压防控指南(2018年修订版)》[1],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纳入标准为血压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在就诊前1个月内并未服用叶酸、维生素B12等相关药物,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合并肝肾、感染性疾病、肿瘤等严重疾病,以及不服从临床治疗的患者。将5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2.45±4.46)岁,平均病程为(8.49±2.48)年;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3.18±6.321)岁,平均病程为(8.27±2.19)年。2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病程长短间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药物为缬沙坦(80 mg/d)、硝苯地平(40 mg/d)等降血压药。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叶酸(0.4 mg/片,1日2次,口服)联合维生素B12(500 µg/片,1日2次,口服)辅助治疗,共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水平 于干预前后测量患者血压水平,应测量患者静坐5 min后测量右上臂血压, 连续2次,最终血压取两次平均值,若两次血压差值大于10 mmHg,则再测量2~3次。降压效果评价:显效为舒张压下降≥10 mmHg且舒张压下降至90 mmHg以下,或舒张压下降≥20 mmHg;有效为舒张压下降小于10 mmHg且舒张压下降至90 mmHg以下,或舒张压下降10~19 mmHg;无效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小于10 mmHg。

1.3.2 血清Hcy水平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晨起空腹肘静脉血送我院检验科检测,检验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Hcy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变化及差异。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患者间年龄、病程,以及收缩压、舒张压、血清Hcy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2组患者性别、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辅助治疗对血压的影响

如表1所示,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无差异,经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5),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84.34±4.93) vs(89.49±4.87)]mmHg及舒张压[(121.59±9.49)vs (135.43±10.48)]mmHg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单位:mmHg

2.2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辅助治疗的降压效果

如表2所示,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23例,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17例,有效率为6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辅助治疗的降压效果

2.3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辅助治疗对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经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辅助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下降程度更高(P<0.05)(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比较 单位:μmol/L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高血压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2012 —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9%,且逐渐年轻化,18~24岁、25~34岁、35~4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0%、6.1%、15.0%,但高血压知晓率仅为51.6%,控制率仅为16.8%,而由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则严重影响了居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4-5]。我国高血压患者,约3/4伴有血清Hcy水平增高,即H型高血压[3]。研究显示,Hcy水平的增高不仅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还可协同高血压,通过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脂质代谢等途径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3,6-7]。故如何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以及调控血清Hcy水平对改善疾病预后尤为重要。

影响血清Hcy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甚至是饮食中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均可对血清Hcy水平产生一定影响[8],尤其是维生素B12和叶酸,研究表明,维生素B12活化形式-甲基钴胺素是Hcy 代谢所必需的辅酶,而转甲基则需要叶酸作为基本原料,故不论是维生素B12缺乏,还是叶酸缺乏,均会引起血清Hcy水平的增高,进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9]。而有研究也表明,通过补充维生素B12及叶酸可降低血清Hcy水平,进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生[10]。另外,在补充叶酸的同时还应同时给予维生素B12,因为单独补充叶酸可能会掩盖或诱发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的神经系统表现[9]。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可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且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11]。在用单独用叶酸辅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研究中,结果显示,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相比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可更好的降低血清Hcy水平,降压效果更好,且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改善更好,患者病情更稳定[12]。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50例患者中,血清Hcy≥10 µmol /L共4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为80.0%,与HUO Y[13]研究结果一致。另外,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辅助治疗高血压时,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且相比于仅采用降压药治疗的患者相比,降低血压及降低血清Hcy水平的效果更好。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近仅纳入50例患者,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但本研究结果与其它研究结果一致,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其次,本研究未对患者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进行调查,由此导致的混杂影响不能排除,在进一步研究中也将纳入更多混杂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更好的分析叶酸和维生素B12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最后,本研究仅对患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干预,未观察到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对高血压患者的长期影响,故本研究也将继续对此50例患者进行随访,已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综上所述,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不仅可有效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血清Hcy水平也得到显著降低。在临床实际中,首先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证富含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膳食摄入量;其次,对于同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可同时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以更好的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叶酸收缩压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