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年福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2023-11-22 12:47刘必端廖强冰陈敏红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恶性疟疟疾福州市

刘必端,廖强冰,陈敏红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福州 350004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并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WHO 报告显示,2020年疟疾仍在非洲、东南亚、东地中海、西太平洋和美洲区域的85个国家或地区呈地方性流行[1]。福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气候适合按蚊的孳生繁殖,是疟疾的历史流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采取控制传染源和消灭蚊媒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福州市疟疾流行逐步得到了控制:自1992年福州市未再报告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0年福州市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并于2016年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2]。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福州市因务工、旅游、经商等来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的人员不断增多,疟疾病例输入及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也逐渐增大。本文对2012—2021年福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日期在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 日的福州市疟疾病例个案信息,以及同期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疟疾病例个案调查信息。

1.2 诊断标准 疟疾病例根据《疟疾的诊断》(WS 259—2015)[3]进行诊断。所有病例的血样均送至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采用镜检法和PCR法对标本进行复核确认。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6 和SPSS 26.0 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流行概况 2012—2021年福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629 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境外输入性病例627 例,外省输入性病例2 例(2013年报告,均来自云南)。确诊病例624 例,临床诊断病例5 例;死亡2 例(2015年和2019年各1 例)。报告病例以恶性疟为主,共463 例(占73.61%);间日疟次之,为103 例(占16.38%);卵形疟40 例(占6.36%);三日疟18 例(占2.86%);混合感染3 例(占0.48%);另有2 例未分型(占0.32%)。三日疟和卵形疟均为2014年首次报告。见表1。

表1 2012—2021年福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总体情况(例)Table 1 General data on the imported malaria cases in Fuzhou City from 2012 to 2021(n)

2.2 人群分布 629 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男性556例,女性73例,性别比为7.62∶1;年龄最小5岁,最大67 岁,中位数为39(30,46)岁,以40~49 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占32.59%(205/629)。627 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中,出境事由以务工为主,占72.25%(453/627),其他分别为经商(127 例)、旅游(21例)、公务(19例)、探亲访友(7例)。

2.3 时间分布 福州市每月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1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为80例,其后依次为2 月份(68 例)、6 月份(59 例)、7 月份(59 例)。恶性疟输入性病例数时间分布特征与总体分布相似;间日疟输入性病例数变化趋势则较为平缓,最高峰同样在1月份。见图1。

图1 2012—2021年福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时间分布Figure 1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the imported malaria cases reported in Fuzhou City from 2012 to 2021

2.4 输入来源国分布和虫种分型 2012—2021年福州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来自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37 个国家或地区。其中自非洲输入的占境外输入病例的89.79%(563/627),输入病例数前3 位的国家为尼日利亚(80 例)、喀麦隆(68 例)、刚果(金)(62 例);自亚洲输入的占境外输入病例的6.22%(39/627),来自柬埔寨(19 例)、缅甸(11 例)、印度尼西亚(8 例)和巴基斯坦(1 例);自大洋洲输入25例,均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

非洲输入性病例主要为恶性疟,占80.82%(455/563);亚洲和大洋洲的输入性病例以间日疟为主,分别占84.62%(33/39)和76.00%(19/25)。见表2。

表2 2012—2021年福州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来源地分布(例)Table 2 Source distribution of imported malaria cases in Fuzhou City from 2012 to 2021(n)

2.5 地区分布 62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现住址为福州市的407 例(占64.71%),福建省内其他地市214 例(占34.02%),省外8 例(占1.27%)。福州市除罗源县外其他11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分布,其中福清市的病例数最多,占福州市病例总数的60.44%(246/407),其次为长乐区,占6.14%(25/407),见表3。

表3 2012—2021年福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现住址分布(例)Table 3 Distribution of imported malaria cases in counties of Fuzhou City from 2012 to 2021(n)

2.6 确诊时间 报告病例从自觉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最短为0 d,最长为186.00 d,中位数为3.00(1.00,6.00)d,其中50.87%(320/629)的病例在自觉发病3 d 内确诊,79.97%(503/629)的病例在1 周内确诊。各年份发病-确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47,P=0.121)。见表4。不同类型疟疾中恶性疟发病-确诊时间中位数最短,为3.00(1.00,6.00)d,卵形疟发病-确诊时间中位数最长,为6.00(3.00,11.00)d,四种类型疟疾发病-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80,P<0.001)。见表5。

表4 2012—2021年福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确诊时间Table 4 The time of diagnosis for the imported malaria cases in Fuzhou City from 2012 to 2021

表5 福州市不同类型输入性疟疾病例确诊时间Table 5 The time of diagnosis for different types ofimported malaria cases in Fuzhou City

2.7 首诊情况 报告病例首次就诊单位主要为地市级医疗机构,占58.03%(365/629);其次为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占30.68%(193/629);省级疾控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占7.00%(44/629);省级医疗机构占4.29%(27/629)。首次就诊结果为疟疾的病例占73.93%(465/629),其中省级疾控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首诊准确率为100.00%(44/44),地市级医疗机构为93.97%(343/365),省级医疗机构为66.67%(18/27),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最低,仅为31.09%(60/193)。

2.8 复核情况 复核与初诊结果不符合的有195例(占31.00%),其中初诊结果为“疟疾(未分型)”的占90.26%(176/195),疟疾分型错误的占8.72%(17/195)。疟疾分型错误为卵型疟(9 例)、恶性疟(4 例)和三日疟(1 例)误诊为间日疟;三日疟、间日疟和混合感染(各1例)误诊为恶性疟。

3 讨 论

福州市是福建省消除疟疾后开展防止输入再传播工作的重点区域[4],2012—2021年福州市报告的所有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说明福州市自开展消除疟疾工作以来,通过采取严格的“1-3-7”工作规范,巩固了该市的疟疾防治成果。自2014年起福州市有卵形疟和三日疟报告,这可能与卵形疟和三日疟检测能力的提升以及出国人员前往不同类型疟疾流行区人数的变化有关[5-6]。2020—2021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为防止国外疫情输入,航空部门大幅减少国际航班,导致福州市入境人员锐减,输入性疟疾病例数也随之下降。

福州市输入性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病例主要自非洲输入,间日疟病例主要自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输入,这与近年国内输入性疟疾疫情情况基本一致[7-9]。福州市疟疾病例以出国务工青壮年男性为主,大部分现住址为福清市,该市为著名侨乡,旅外乡亲众多,国际来往频繁。因此应加强重点地区有境外旅居史人员的筛查,尤其是来自疟疾流行区的回国人员,做到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福州市的10 个区(县)均有间日疟病例输入,且近年开展的媒介按蚊监测发现各区(县)均有中华按蚊分布[10],存在引起继发本地病例的风险。因此,福州市防止疟疾再传播的工作重点除了持续开展媒介监测外,还应及时对输入性疟疾病例特别是间日疟病例进行规范的疫点调查处置。

不同类型疟疾中恶性疟发病-确诊时间最短,这可能与恶性疟潜伏期短、病情较其他型疟疾严重、进展较快,患者更早就医有关。只有大约一半疟疾病例能够在3 天内确诊,可见疟疾患者的主动就诊意识和医疗机构的检测能力都有待提高。福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首次就诊准确率为73.93%,与福建省(77.96%)[11]和湖北省(70.71%)[12]相近,首次就诊单位中地市级医疗机构占比超过一半,且首诊准确率达93.97%,高于省级和县级医疗机构。主要是因为作为地市级医疗机构的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属于福建省疟疾治疗的定点医院,首诊准确率较高。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首诊准确率仅为31.09%,提示应加强基层检验人员疟疾诊断培训,提高疟疾镜检能力,同时可以积极推广快速诊断检测(rapid diagnosis tests,RDT)作为镜检方法的重要补充,提高确诊率[13-14]。另外,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机制建设,如接诊有疟疾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应及时转诊至定点医院进行规范诊断和治疗,避免发生重症和死亡。

疟疾消除后,福州市每年仍有较多的输入性病例,给福州市疟疾的防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建议借鉴新冠疫情“外防输入”的防控经验,将体温监测、疟原虫筛查等项目作为重点地区人员入境前的常规检查,及时发现感染者,并在入境后及时通知目的地疾控机构进行追踪管理。同时,可针对目标人群制作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充分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加大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目标人群防疟意识和患病后及时就诊意识。通过深化多部门合作等工作机制,提升监测响应能力[15-16],有效降低由输入性疟疾病例引发福州市本地传播的风险。

利益冲突声明全部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刘必端负责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和论文撰写;廖强冰负责数据整理;陈敏红负责论文撰写指导

猜你喜欢
恶性疟疟疾福州市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二)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一)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非洲“两苏”地区疟疾预防与治疗
恶性疟疾病案治疗经验分析总结
输入性恶性疟1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