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性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11-30 01:40王甄楠叶运莉
中国卫生统计 2023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因素

刘 娅 杨 靖,2 张 容 李 卉 张 雯 王甄楠 叶运莉△

【提 要】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性教育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自编《农村幼儿性教育现状(教师版)》问卷,对农村地区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893名幼儿教师中,64.1%的教师开展了性教育。教师开展幼儿性教育前三位的方式依次为:教师讲解(81.2%)、师幼交谈(55.2%)和生活中潜移默化(42.3%);开展的性教育内容前三位依次为:男女性别差异(79.4%)、男女性别角色认同(74.3%)和生殖器官及身体认识(6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经济状况(OR=2.110,95% CI=1.449~3.072)、平均月收入(OR=3.605,95% CI=2.078~6.255)、幼儿教师对性教育知识了解度(OR=0.281,95% CI=0.147~0.537)、幼儿教师的性教育知识来源途径数(OR=6.857,95% CI=2.051~22.930)和教师认为性教育开展的必要性(OR=3.290,95% CI=1.163~9.306)是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性教育的影响因素。结论 目前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性教育情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并积极鼓励农村地区幼儿园开展学前性教育,以全面保障农村地区幼儿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成千上万的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完善的家庭监护,在家庭性教育方面家庭功能严重失效[1]。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考尔德博士认为: 幼儿在5岁之前所接受的有关“性”的教育,将决定儿童青少年一生有关“性”的各方面[2]。在农村家庭性教育缺失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开展性教育成为了农村幼儿接受性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为了解目前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开展性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幼儿性教育工作的开展,本研究对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根据经济状况好、中、差三个等级(以人均GDP为分类标准:“≥5万元”为好,“≥3万元且<5万元”为中,“<3万元”为差)在四川省随机抽取3个市,在每个市随机抽取1~2个区/县,每个区/县随机抽取5~6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上至少抽取1所办学规模较大(学生人数>100人)的幼儿园,以抽到幼儿园当天所有在职的教师和园长为调查对象,以每个幼儿园约25名教师计算,预计调查幼儿教师900名(25人/园×6个乡镇×2个区县×3个市)。实际调查963人,回收有效问卷893份,有效率为92.7%。

2.方法

研究方案通过西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后,预调查并修改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调查员采用自行设计的《农村幼儿园性教育现状(教师版)》,在区县妇幼保健部门、乡镇卫生院的协调下开展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教师对幼儿性教育的认知、态度,幼儿教师性教育开展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经检验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重测信度为0.841,Cronbach′s α系数为0.823。

3.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一般情况

在被调查的893名幼儿教师中,女性887名(99.3%),平均年龄(29.2±9.1)岁,以20~29岁(53.0%)为主,学历在本科以下(不包括本科)的795名(89.3%),毕业于幼教专业的683名(78.1%),教龄在0~6年的608名(68.7%);公立幼儿园教师317名(35.5%),私立幼儿园教师576名(64.5%);有编制的教师140名(15.7%),无编制的教师753名(84.3%)。

2.教师对幼儿性教育的认知、态度

在被调查的893名幼儿教师中,97.5%的教师认为对幼儿开展性教育是必要的,但对幼儿性教育知识了解的教师却仅有339名(38.0%),且教师的幼儿性教育知识来源途径普遍较少,途径个数在0~3个的有590名(66.1%)。

3.农村幼儿教师性教育开展情况

在被调查的893名幼儿教师中,有572(64.1%)名教师开展了性教育。在开展了幼儿性教育的教师中,开展方式的前三位依次为:教师讲解、师幼交谈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开展的性教育内容前三位依次为:男女性别差异、男女性别角色认同和生殖器官及身体认识。详见表1。

表1 开展性教育的方式和内容(n=893)

4.农村幼儿教师性教育开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农村幼儿教师性教育开展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经济状况、教师年龄、婚姻状况、编制情况、教龄、月收入、对性教育知识了解度、性教育知识来源途径数和教师认为开展幼儿性教育的必要性与是否开展过性教育有关(P<0.05)。详见表2。

表2 农村幼儿教师性教育开展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89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变量赋值情况

(2)农村幼儿教师性教育开展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将是否开展性教育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Forward: LR法,纳入标准为P<0.05,排除标准为P>0.10),具体赋值见表 3。结果显示:地区经济状况、平均月收入、教师对性教育知识了解度、教师性教育知识来源途径数和教师认为性教育开展必要性5个变量与是否开展性教育有关,详见表4。

表4 农村幼儿教师性教育开展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n=893)

讨 论

1.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对幼儿性教育的认知、态度

本次调查发现,绝大部分(97.5%)农村地区幼儿教师认为对幼儿开展性教育是有必要的,此结果高于我国大陆地区(89.61%)[3]和台湾地区幼儿教师的同类研究(76.09%)[3],此外,只有38.0%的教师对幼儿性教育知识比较了解,且教师的性教育知识来源途径普遍较少。这一结果提示,虽然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对性的观念有所改善,但关于幼儿性教育的知识支撑还相对薄弱。

2.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性教育的现状

本次调查发现,四川省农村教师幼儿性教育的开展率为64.1%,低于秦溢[4]等人2019年在上海市的研究结果(77.6%)。原因可归结于地区差别、城乡差异。目前,越来越多受过高质教育和熟悉幼儿教育的教师鲜有人愿意留在条件艰苦的农村,以致于农村地区师资力量极度薄弱,相当部分农村地区幼儿园不得不以转岗培训教师和小学分流教师任教,有的甚至是农村妇女直接任教[5],这些非专职幼儿教师自身文化层次并不高,还长期受到农村封建思想的影响,如牛桂红[6]曾提到高达70.8%的农村幼儿教师表示从来没听过要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更不知道这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性教育内容以男女性别差异、男女性别角色认同、生殖器官及身体认识为主,较过去只告诉孩子男生、女生各自应该做什么,内容更为丰富。但在开展幼儿性教育方式上,以教师讲解为主(81.2%),其次是师幼交谈(55.2%)。相较于浙江、澳门等地区积极采用绘本、多媒体、角色扮演等多元并举的形式进行性教育[3,7],四川农村地区教师对幼儿的性教育方式显得极为单一且包容性更弱。以上说明农村地区幼儿性教育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形式的局限可能与农村教育资源差,网络不发达,教师难以有效地利用现实资源和网络资源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性教育知识和方式有关。

3.农村教师开展幼儿性教育现状的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经济状况、平均月收入、性教育知识了解度、知识来源个数和性教育开展必要性是性教育开展情况的影响因素。相对于经济较差地区,经济较好地区的教育部门对性教育更重视,教师对幼儿性教育的意识更强,也具备相应的条件来开展教学。收入越高的老师开展性教育的比例越高,月收入高的幼儿教师,可能受经济文化的影响,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内容质量显著高于月收入低的幼儿教师,开展性教育的情况也较为良好。性教育知识了解度越高和来源途径数越多,性教育课程开展率越高。李文娟[8]等人的研究指出,完整的幼儿性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心理、生理和社会性多个方面,因此,幼儿教师应从多渠道丰富性教育知识来源[9-10]。认为“ 性教育开展是有必要的”的教师有更高的幼儿性教育开展率,提示教师对幼儿性教育积极的观念有助于其行为的实施。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虽然在调查前调查员向调查对象充分解释了本研究的意义和保密性,但由于本研究是经相关专业人员及机构人员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调查,可能造成被调查者在自行勾选调查表时容易选择偏正性选项,从而导致性教育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较实际水平偏高。

综上所述,在农村地区通过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性教育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但农村地区教师开展性教育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受地区经济状况、教师年龄、平均月收入、教师对性教育知识了解度、教师的性教育知识来源途径数、性教育开展必要性等因素的影响。相关部门应重视并积极鼓励农村地区幼儿园开展学前性教育,构建必要的教育支撑体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幼儿教师开展性教育创造积极的条件。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因素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解石三大因素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