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式探询构建护理组织管理新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以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2023-11-30 01:41
中国卫生统计 2023年5期
关键词:心功能冠心病满意度

山 曦 苌 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健办(450000)

【提 要】 目的 探究欣赏式探询构建护理组织管理新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以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组织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欣赏式探询构建护理组织管理新模式。干预1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运动耐力指标,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oronary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36,SF-36)和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峰值功率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程度也低于对照组(P<0.05);较之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更长,运动持续时间更久、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值更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CSMS和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比较结果中,观察组为93.02%,对照组为72.09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欣赏式探询构建护理组织管理新模式,有利于改善其心功能以及运动耐力,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此种管理模式是一种优质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世界人口死亡所占比例最大的疾病,也是我国居民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冠心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1]。冠心病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除基础的药物治疗[2]以外,还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脉搭桥术等方式[3-4]。虽然患者能通过手术获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血管狭窄或堵塞症状,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但以上治疗策略均无法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患者容易复发,心功能持续变差,这不仅与患者治疗前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局部缺血有关,还与治疗过程中患者未有效控制其高危因素,用药依从性薄弱,缺乏科学规范的护理引导有关[5]。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目的的过程,我国目前护理组织管理模式多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主,忽略了内在因素,难以在组织中长期有效运作。以欣赏式探寻(appreciate inquiry,AI)[6]构建的护理组织管理新模式是一种促进组织革新和发展的哲学方法论,重点关注组织内部的优势、潜能和积极作用,探索组织中最美好、积极的特质,在欣赏与和谐对话的关系上建立观点,有利于促进组织的发展和转型。目前AI构建的护理组织管理新模式已运用于国内外护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张喆等[7]报道了4D欣赏式探询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考察了该种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拟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8~81岁,平均年龄为(52.89±4.79)岁,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病程为0.24~11.68(5.28±1.63)年,疾病类型:心绞痛型43例,心力衰竭型34例,隐匿型9例。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年龄为28~80(53.59±4.86)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病程为(5.68±1.34)年,心绞痛型23例,心力衰竭型16例,隐匿型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9~81(51.46±4.23)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病程为(5.11±1.39)年,心绞痛型20例,心力衰竭型18例,隐匿型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8];(2)患者详细了解本次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精神正常,意识清晰,沟通无障碍。(4)患者年龄大于18岁。排除标准:(1)患者伴有其他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全身系统性疾病等;(2)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炎、缺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严重的冠心病患者;(3)哺乳期、妊娠期患者;(4)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严重影响肢体活动的冠心病患者。

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冠心病的常规诊断和治疗,如体征检测、药物治疗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者患者则进行AI构建护理组织管理新模式,具体措施如下。干预前以及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

(1)常规护理管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疾病发病机制、常见治疗措施、治疗注意事项等;鼓励患者治疗期间健康作息,适当进行功能训练,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有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排解负面情绪;患者出院后每月定期随访,考察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查。

(2)AI构建护理组织管理模式

所有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提前参加关于AI模式的专业培训,了解该种管理模式的内涵、方法和意义,完成考核后方可返岗参与研究,研究小组有1名主任医师,1名心理专家,1名护士长,4名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该模式包含4D循环,即发现(discovery)、梦想(dream)、设计(design)、实现(destiny)四个阶段。①发现阶段:组织专题启动会,动员整个心内科系统,所有医护患相关人员均参与到本次干预过程中,研究正向变革的核心,呼吁并挖掘医护人员积极工作的能力,鼓励患者积极响应,提高依从性,主动参与到干预工作中,在全科室范围内点燃“探究”的精神火种。②梦想阶段:总结前人成功经验,组织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一个可实现的计划,致力于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确定本项目的主要宗旨、具有导向性的愿景以及清晰明了的成果和目标,如以“培养医护人员的护理能力,改变组织结构,提高整体综合素质”为主旨进行变革研究。③设计阶段:以发现和梦想阶段的成果为指导,结合研究小组的优势,构建一个新的组织框架和规划,并利用规划目标放大“变革核心”,实现最新的梦想。如鼓励医护人员以写信的形式对未来工作进行设想,规划实现愿望的具体活动方案,如何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临床优秀经验合理运用到护理实践的发展中,将所有医护人员的设计方案进行整合,合并成最优计划,各学科工作人员聚集一起共同探究如何将医院现有的工作环境、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凝聚所有力量,相互鼓励,以推动研究目标的完美实现。④实现阶段:强化科室的工作能力,围绕更深层次的目标建立新的希望,在不断学习、调整的过程中维持积极的变革和改善现状的动力。具体措施有:采用欣赏式面谈的方式,即小组成员和科室内医护人员围绕自身的工作特质、潜能、优势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鼓励组员大胆设计集体的愿望,重新设计科室组织结构、医护工作流程以及个人角色分配等活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通过访谈、小组讨论、观察的方式了解医护患之间能有效沟通需要的核心特征,即勇敢、好奇、合作、妥协、庆祝、联系感情、考虑他人观点,根据以上7点对患者进行宣教教育;如采用疑问-反馈的方式循环了解患者对于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加深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印象;对于患者的诉求尽量满足,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积极沟通;多开展病友交流会、成功案例分享会、护患情景演练等活动,以加深医患、护患、患患之间的感情和联系,以上措施均能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医护管理人员可在研究结束前邀请各界专家举办AI峰会,为全国各地的护士和医生提供积极对话的平台;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交流平台,以在线论坛的形式补充峰会的局限性,形成线上线下信息沟通的无限交互,结束后研究小组以AI的形式指导护士围绕主题开展深入讨论和经验交流,探讨科室和个体保持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使科室内每个个体都能发现自身的潜在优势,从而培养乐观的自我认知态度、积极工作状态以及正向的价值观。

3.观察指标

(1)心功能

记录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峰值功率(peak power,PP)、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测量方法:LVEF、LVEDD、PP指标在患者静息时,采用日本光电ECG-2350超声心电图进行检测; NYHA分级[9]标准为:Ⅰ级,心脏病患者日常生活无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会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心绞痛等症状;Ⅱ级,心脏病患者日常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会引起以上症状;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会引起以上症状;IV级,心脏病患者无法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心衰症状,体力活动会加重以上症状。

(2)运动耐受力

采用6min步行距离(6MWD)[10]、运动持续时间(exercise duration,ED)、最大摄氧量(VO2 peak)和无氧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AT)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受力。6MWD测量时,患者在30m平直走廊里进行,每3m进行标记,中间和两端各放置一把椅子供患者休息,在走廊尽头准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械,测量患者在6min内以最快速度在走廊内来回行走的最远距离。患者一旦有大汗心悸、头晕乏力、气短胸痛等症状需即刻停止试验并立刻记录距离和时间。采用MOXUS气体分析系统测量患者运动后的VO2 peak和AT值。

(3)自我管理

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oronary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11]评分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疾病管理、情绪管理、急救管理、心绞痛症状管理、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特异性疾病管理共7个维度,共27个项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分别表示总是、经常、有时、几乎不、从来不,分数越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好。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65~0.87,具有较好的信度。

(4)生活质量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36,SF-36)[12]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E)、精力(vitality,VT)、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八个维度,共36个项目,换算得分=(分数之和-该方面可能最低分)/(该方面可能最高分-该方面可能最低分)×100。量表分数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量表Conbach′s a系数为0.72~0.87,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5)满意度

出院前,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包括疾病干预、宣教内容、干预形式、管理模式、医护沟通等五个方面,共20个项目,总分为20分。评分标准:15~20分非常满意,10~14分为比较满意,5~9分满意,<5分为不满意。量表分数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4.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心功能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LVEF、P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LVEDD水平明显更低,NYHA分级多分布在Ⅰ、Ⅱ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2.运动耐受力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6MWD、ED、VO2 peak和A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运动耐受力指标比较

3.自我管理能力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CSMS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CSMS评分比较分)

4.生活质量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分)

5.满意度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02%,对照组为72.09 %,对照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如表5所示。

表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n(%)]

讨 论

近年来,医院护理人力不足、技术资源匮乏,护士离职率高,护患关系日益紧张等问题频发,促使护理管理模式寻求新的方向和思路。护理管理活动是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过程,需要在其发展过程中注入新的思想和理念才能促进组织和个体发生变革[13]。20世纪80年代,护理领域提出了AI的定义,秉承精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内涵,将组织和社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系统发现并赋予组织个体中最大效率和能力各方面的优势,以谋求个人、组织和整体的成就[14]。AI打破了传统护理管理中固有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价值观,旨在发现组织在发展中的优势,形成一种独树一帜的、以未来成绩为主导的研究方向。冠心病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极高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位居第一[15]。本研究将以AI构建的护理组织管理模式运用到冠心病患者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力都有显著改善,其LVEF、PP等心功能指标,6MWD、ED、VO2 peak和AT等运动耐受力指标均显著提高,NYHA心功能等级更低(P<0.05)。分析原因如下,AI是一种关于组织变革的方法和思想,是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在团队中无条件肯定的方式,积极和正性的态度,使参与者发现自身、他人和团队的正能量,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团队的变革。发现的阶段,研究小组通过积极的方式、语言激励科室内其他医护人员,帮助同事发掘自身闪光点,为科室团队的变革积聚能量,描绘出大家对于团队未来的期待;梦想阶段,团队之间讨论护理的愿景和目标,促使护理人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状态,朝着团队的目标不断努力;设计阶段,美好的教学愿景需要具体的护理活动和学习实践为指导,可根据护理人员自身经验,专家指导等方式开展工作,引导护理人员深入思考,形成具有可行性、个性化的行动方案;实现阶段,不仅要根据已有的策略,还需要建立执行力和方案的完善机制,护理人员之间互相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团队之间互相支持,为方案的有效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高旭等[16]报道了AI模式在新入职员工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示新入职的员工能更进一步提升自身业务技能。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更佳,CSMS及SF-36各项评分均更高(P<0.05)。其原因在于AI构建的护理管理模式包括discovery、dream、design、destiny四个循环往复的阶段,构成了独具特色的4D循环,在每一次4D循环中优化缺点,完成方案的持续改进。AI的理论基础以个人中心治疗论、团体动力学论和建构理论为依据[17-19],鼓励参与者表达真情实感,讲述自身经验,利用团体间的互帮互助,开发出自身开放、真诚、自然的特质,团队之间充满信任感和创造力,有利于医护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另外,医护团队中知识的运用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磋商、交流出来的,在学习的文化氛围中,医护人员对知识面重新构建,对外来知识进行加工,得到外部条件的支持和帮助,最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医护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从多个维度为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帮助患者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提高护理配合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并对生活质量产生正面影响。

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3.02%和72.09 %,其原因与AI构建的新型护理组织管理模式密切相关。该种管理模式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经验,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建立了合适的工作模式,护理工作者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互相鼓励、凝聚力量,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优化,和患者相互配合,完成既定目标。当然,AI的构建原则离不开所有成员的参与、探索和分析,AI峰会、线上线下交流、科室内多样化的活动使所有参与者在积极的探寻中发现自身和组织的优势、潜能,才能进一步培养出积极的自我认知感、正向的价值观念,构建出集体的梦想,在护理人员提升主人翁意识,职业认同和和归属感的过程中,护理文化的氛围环境更加积极,组织凝聚力也显著提升,使身处其中的患者对于医院、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然而,我国对于护理组织的管理模式尚不完善,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工作应立足于欣赏式探询理论,构建更加具有我国医院管理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护理管理策略,以实现医院护理资源的优化,质量管理的提升和护理科研水平的发展。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欣赏式探询构建护理组织管理新模式,有利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的改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该种护理管理模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功能冠心病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