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北京地区青春期大骨龄矮小患儿的疾病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11-30 01:41原春青高昕媛王志兴
中国卫生统计 2023年5期
关键词:骨龄甜品陪伴

周 艳 原春青 高昕媛 王志兴△

【提 要】 目的 探究2017-2022年北京地区青春期大骨龄矮小患儿疾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2例大骨龄矮小患儿与360例健康儿童,对722例研究对象的疾病相关特征、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家庭环境一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大骨龄患儿矮小身材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身高、BMI、骨龄、E2、FSH、T及LH均高于对照组(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食用高蛋白食物、经常食用甜品饮料、经常食用滋补类食物、爱看言情类小说或影视、父亲陪伴少、家庭不太和睦及每天睡眠时间≤8h是大骨龄矮小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3.756、1.451、3.984、3.274、2.213、1.979及1.508,P<0.05)。结论 大骨龄矮小患儿的体格发育特征、骨龄、性激素水平与健康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其发病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相关,家长与学校应重视儿童的心理与生理健康教育,从而预防大骨龄矮小症的发生。

矮小身材是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中,与年龄、性别及种族相同的正常人群相比,个人身高低于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以上[1]。该疾病是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受多种病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性早熟(可能会导致成年身高受损)往往与儿童身材矮小有关。性早熟以第二性征的提前出现为特异性表现,进入青春期的时间过早使儿童的骨骼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导致患儿身体外形改变骨龄提前或青春期进展过快,成年后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群[2-3]。性早熟儿童的年龄较小,对激素所带来的身体变化认知较浅,易出现心理压力、自尊心受挫、社交退缩甚至违纪等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而影响儿童生活质量而在成年后,女童往往表现为内向性心理行为问题,男童则常表现为物质滥用或破坏性行为[4-5]。有研究[6]报道,相比正常儿童,性早熟相关的矮小儿童在学校表现、社交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心理健康水平均较低,同时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可见,性早熟相关的矮小身材对儿童的心理社会健康的影响值得广泛关注。既往关于北京地区青春期大骨龄矮小患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对北京地区青春期大骨龄矮小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与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取2017年1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骨龄矮小患儿,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362例患儿作为病例组,男性92例,女性270例,患儿平均年龄为(13.98±1.56)岁。纳入标准:(1)骨龄超过实际年龄1岁或1岁以上;(2)根据《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7]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的患儿;(3)年龄≤12岁且出现第二特征的患儿。排除标准:(1)由于遗传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或器质性疾病引起身材矮小的的患儿;(2)伴发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儿;(3)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的患儿;(4)伴发传染性疾病的患儿。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男孩78例,女孩282例,平均年龄为(14.03±1.69)岁。纳入标准:(1)年龄10~18岁;(2)身体各项检查均正常。排除标准:(1)存在智力障碍;(2)合并基础疾病。两组间的年龄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

研究者参考既往大骨龄矮小患儿问卷[8]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编制本研究的青春期大骨龄矮小患儿调查问卷,并经内分泌专业专家进行修订形成。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BMI、独生子女、居住地区等)、疾病相关特征[骨龄、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饮食习惯(经常食用高蛋白食物、经常食用油炸食物、经常食用甜品饮料及食用滋补类食物等)、生活方式(每天户外运动时间、每周看电子产品时间、经常开灯睡觉、每天睡眠时间等)及家庭环境(父母陪伴、父母学历、家庭整体氛围、父母婚姻状况等)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当前情况,问卷中“经常”为每周频率≥3次。

3.检测方法

在入组后,抽取两组儿童5 ml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心取血清标本,转速为3000 r/min,时间为10 min,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E2、FSH、LH 及T水平。

4.质量控制

所有参与此次调查的研究人员均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培训,同时顺利通过相应考核。研究人员统一进行调查问卷发放与收回,在填写问卷前对问卷各条目及选项进行介绍,有疑惑或不理解之处做出详细解释,确保问卷填写质量,为保障每名儿童隐私均采取匿名填写[9]。

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使用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作为统计学参考依据,使用统计软件 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1.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信息与性激素水平比较

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居住地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高、BMI、骨龄、E2、FSH、T及L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信息与性激素水平情况

2.两组研究对象饮食习惯比较

经常食用油炸食物、经常食用反季节食物、经常食用豆制品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经常食用高蛋白食物、甜品饮料、滋补类食物及雌激素高食物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饮食习惯情况

3.两组研究对象生活方式比较

每天户外运动时间、经常开灯睡觉、塑料制品接触及清洁材料接触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每周看电子产品时间>28h、每天睡眠时间≤8h及爱看言情类小说或影视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研究对象生活方式情况

4.两组研究对象家庭环境比较

母亲陪伴、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父女(子)关系、母女(子)关系及父母婚姻状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父亲陪伴及家庭整体氛围和睦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研究对象家庭环境情况

5.大骨龄矮小患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大骨龄矮小身材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食用高蛋白食物、经常食用甜品饮料、经常食用滋补类食物、爱看言情类小说或影视、父亲陪伴少、家庭不太和睦及每天睡眠时间≤8h是大骨龄矮小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5、表6。

表5 大骨龄矮小患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

表6 大骨龄矮小患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 论

本研究发现,病例组身高、BMI、骨龄、E2、FSH、T及LH均高于对照组,符合性早熟的特异性疾病表现。既往研究显示[8],矮小患儿的身高、BMI、骨龄、FSH、E2、T及LH均高于健康儿童,该结果与本研究结果较相似。原因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启动,垂体分泌E2、FSH、LH及T,使其各项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同时,性腺轴功能被过早激活,患儿提前出现内外生殖器发育、成熟与第二性征表现,使其生长发育速度与年龄不相符[10]。

本研究发现,饮食习惯中经常食用高蛋白食物、甜品饮料、滋补类食物是大骨龄矮小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11],矮小患儿经常食用高蛋白食物、甜品饮料、滋补类食物例数明显高于健康儿童,该结果与本研究结果较相似。原因可能在于甜品饮料、滋补类食物热量较高,摄入过多使患儿营养过剩、能量堆积,从而加速脂肪组织堆积,诱导性腺激素与脂肪细胞瘦素分泌,增加性早熟风险,患儿易出现矮小身材[12-13]。同时,长期摄入高蛋白食物,可使性腺兴奋,引起机体各种激素水平升高,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诱发患儿矮小身材[14-15]。提示学校或家庭可对儿童的饮食习惯进行健康教育,使食物种类与烹饪方式多样化,指导儿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尽量避免甜品饮料、滋补类食物,督促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

此外,生活方式中爱看言情类小说或影视是大骨龄矮小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多项研究显示[11,16-17],爱看言情类小说或影视患儿是矮小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结果与本研究结果较相似。原因可能在于经常看言情类小说或影视给儿童的心理形成强烈刺激,可刺激垂体分泌LH、FSH。若家长未能及时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知识引导,使其缺乏对必要性知识的正确了解,儿童出现矮小身材的风险显著增加[18-20]。提示家长应控制儿童看言情类小说或影视时间,督促其形成健康的作息习惯,保障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其健康成长。家庭环境中父亲陪伴少及家庭不太和睦是大骨龄矮小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显示[21-22],父亲陪伴时间短及家庭整体氛围不和睦是矮小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结果与本研究结果较相似。原因可能在于家庭整体氛围不和睦使儿童的心理压力增加,下丘脑接收性激素等的负反馈敏感性降低,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提前启动性腺轴功能,从而诱发性早熟,导致患儿身材矮小[23-24]。提示家长应意识到家庭环境与家长陪伴的重要性,尤其是父亲的陪伴。家长应增加陪伴儿童的时间,减少玩手机时间,可通过一起玩游戏或读书等方式培养感情,由于工作等原因难以实现时也可借助电话、视频等途径与孩子进行交流;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家长要耐心对待孩子且尊重孩子意愿,为儿童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

综上所述,大骨龄矮小患儿与经常食用高蛋白食物、经常食用甜品饮料、经常食用滋补类食物、爱看言情类小说或影视、父亲陪伴少、家庭不太和睦及每天睡眠时间≤8h密切相关,学校、家庭与医院可加强对大骨龄矮小患儿的重视程度,针对上述危险因素,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着手,普及儿童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指导家长对儿童生活方式进行引导,并保持和睦的家庭氛围。此外,学校可定期开展儿童体检活动,早期识别高危患儿并做好心理干预,从而降低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骨龄甜品陪伴
陪伴
评估身高需要定期测骨龄吗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骨龄预测身高靠谱吗
陪伴
骨龄测评软件在矮身材、性早熟儿童身高管理中的应用
来自马来西亚胡传统甜品
甜蜜的1+1一杯甜饮+一道甜品
将那些爱 用甜品给我的朋友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