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研究

2023-12-06 10:21王锦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34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对策研究

王锦华

摘要: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企业的财务风险也日益增加,并对企业的持续生存和高质量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在分析内部审计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内涵的基础上,对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指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和相应对策,以期帮助现代企业做好财务风险的监控及防范工作,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繁多,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下,企业内部审计成为应对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在2003年开始逐渐向规范性、法治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企业内部审计规则》和《审计署关于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规定》两项规则发布后,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化、法律化保障初步形成,这也意味着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运用环境更加成熟,将内部审计运用于财务风险管理也更加科学可行。在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业务层次丰富、业务规模扩大,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影响愈发巨大,这也催生了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深入研究。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正确评估和预测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在把握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多变性的基础上做出应对,实现化风险为机遇的目标,为寻求企业新发展提供支撑,这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涵。

一、内部审计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内涵

(一)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管理系统监控的“再监控”,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对于风险管理而言,内部审计可对财务风险作出独立研究与分析,并在客观上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内部审计还随时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提高企业利润和企业经营效率。现代企业往往以盈利作为首要经营目标,进行内部审计的目的也在于监察和评估,即通过相关审计人员对企业活动和相应效果进行分析评判,对项目或活动的可行性、有效性、合规性进行判断,以评估企业收益能否达到期许值。同时,内部审计也需对企业的各项资源合理利用情况进行研判,为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做出详尽规划。

总体来看,企业内部审计就是在相应规则和制度的指导下,运用专业手段、经由专业流程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控制和服务的工作过程。

(二)企业财务风险及控制

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或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组织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影响而使得其偿债能力不足,企业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性因素。财务风险是与企业或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的,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经营性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等。

由于经营而导致的财务风险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主要由于在相关经营环节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出现导致的企业运作问题。对于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企业而言,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销售的收入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存在的应收账款风险、采购风险等。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赊销过多导致坏账风险加大,账龄过长及应收账款资产回收率下降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变现速度和收账效率,继而导致财务风险。

采购风险指的是企业或组织在采购环节以及原材料需求受到变动导致供应不足等多种可能性。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无法正常变现或债务付现能力受阻的可能性。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存货积压,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导致资产占用过多,成本高,影响盈利;现金太少,又无法满足流动性,也会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

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往往通过筹资的方式获得资本支持,但筹资同样具有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不合理的债务规模导致过度负债的情况。出现负债过度的情况时,企业资金的正常用途受到干扰,这不仅使得资金被大量浪费,而难以弥补资金漏洞又促使企业增加财务费用,导致企业债务规模显著扩大,利率升高,如此循环往复将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费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使得债务的期限堆叠,往往出现某一时期债务集中到期而引发难以应对的财务危机。

根据应对财务风险的现实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或手段即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控制可分为防护性控制、前馈性控制、反馈控制等不同内容,根据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企业采取全面预算、资产管理和多种财务策略规避风险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一)财务风险识别

企业内部审计具有的监督职能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识别企业风险的关键。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识别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日常审计识别财务风险。比如通过程序性工作审计,审计人员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与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求开展常规审计工作,对企业生产性采购、报销的票据数额、货物价格以及实际购物数量等进行审计,识别其中出现的货实不符、预算超支等典型的财务风险。另外,进行阶段总结性审计。如根据月度、季度和年度等不同阶段开展具有一定宏观性等内部审计工作,针对企业重大项目进行跟踪性审计以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第二,专项审计识别财务风险。企业可通过组织内部重大项目审计或问题项目的审计对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进行审计,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的同时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提前知晓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进行干预,对导致财务风险的人员、部门进行处罚,保证财务安全。

(二)财务风险咨询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通常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运行发展情况及资本运作情况有较好的了解。他们可以向包括管理层人员、股东在内的决策者提出包括融资建议、投资方向和预期收益的推演等在内的专业咨询,同时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大数据和经营管理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行业特点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對照研究,以实现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的综合决策,继而避免企业财务形成风险。

(三)财务风险评估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企业以往财务状况并运用专业的风险评估方法来评定企业目前在财务投资和资金运用方面是否存在风险。常见的将内部审计运用于财务风险评估的项目如进行筹资风险管理,通过内部审计让企业更加了解如何进行筹资以及筹资的方向及对象,以便尽可能更好地降低筹资风险。

(四)提高收益空间

企业内部审计能够促进企业收益提升,这主要是通过审计所具有的价值增值功能而实现。随着社会经济氛围的转型和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充分发挥审计在帮助企业改善风险管控、明确治理程序方面的积极价值成为现代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内部审计可通过完善控制环节、加强对风险程度的判断和干预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同时平衡好局部与整体利益,长期与短期效益的关系,对于提高企业收益空间具有积极作用。

(五)进行全流程管控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包括对资金流向的检查、分析企业每一项经济活动的必要性、评估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及经济效益等重要且具体的内容。是对企业经营发展进行全流程管控的重要职能环节。

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

(一)内部审计计划和流程粗陋

通常来说,年度审计和单个项目审计均是企业内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审主要是完成年度财务工作成果的审计;单个项目审计则是为项目实施做支撑,以具体的审计数据支持项目实施,二者所具有的目的不同决定了具体工作模式的差异。根据对当前企业的调查分析结果可知,内审主要为了应对企业财务风险,据此还制定了相应的流程规划,提高内审计划的执行效率。但仍然存在一些粗陋的问题。诸如,在实际内审中,管理层往往一言堂,认为需要审则审,不需则不审。内审工作人员变得毫无独立性,审计计划的制定以及执行不得不根据某次会议的纪要安排,即使其中出现不合理的环节也无法调整。这也导致企业的局部审计计划被外部因素干扰,造成审计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审计流程粗放,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常常难以对审计对象的风险状况进行总体分析、把握和判断,这也使得内部审计的风险预警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风险控制审计的质量,但在当前实践过程中,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尤其表现在审计知识结构和能力构成等方面。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方面,现今普通企业一般常设内部审计人员3~5人,但多数企业并未专设审计岗位而是由财务人员兼职审计工作,部分财务人员缺乏审计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审计工作能力有限,往往只能进行财务审计,而财务审计以外的诸多其他审计事务难以开展。同时由于企业审计人员较少进行大型审计项目的锻炼,导致审计实战经验缺乏,相关业务能力不足,特别是在财务风险管控审计方面缺乏必备的专业技能,由此导致审计工作存在诸多漏洞。而在审计能力方面,现代审计人员不仅需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转变审计观念和思路以做到求真务实,还要根据审计观念和审计要求的变化不断丰富资金的审计能力,如针对工作流程设计进行优化、风险管控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根据风险成因提出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的能力等。但通过对现今企业审计人员的能力调查发现,大部分审计人员的能力体系较为简单,只能根据内部审计相关工作规定进行审计工作并给出审计报告,但无法主动提升审计成果的运用水平并进行跨部门协同,这也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审计难以高质量发展。

(三)内部审计成果用于财务风险控制的水平不高

财务风险是一种常见的经营管理风险,进行内部审计虽然能够识别财务风险并进行调控,但由于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相互独立性,导致内部审计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水平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相关审计责任人并未对企业内部审计成果应用于财务风险防控给予足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内部审计问责和追责机制薄弱,导致相关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审计成果未能对财务风险的防控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与此同时,部分复杂审计的工作人员往往存在不想接受监督的情绪,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想改善,特别是在风险管理层面出现的问题未能给予足够重视,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审计成果的应用难度加大。其次,大多数企业的业财融合水平不高,业务部门自我监督职责缺位,内部审计部门在财务风险整改监督工作中的作用被限制甚至仅作为意见参考,难以充分调动相关业务部门的整改积极性,这也使得内部审计成果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监督效能弱化。企业审计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水平不高,价值合力不足,内审工作人员在发现部门业务中的财务风险后,受到该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的影响往往无法立即调整风险应对措施,导致风险增加。

四、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有效应用的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内部审计计划和流程

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内部审计要更好地适应企业经营发展变化及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问题,从新的审计理念和财务风险防控角度出发,形成系统性、科学性强的内部审计计划体系和相应流程。

在制定合理的内部审计计划时,首先,要加强对工作的统筹与安排,围绕企业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战略制定内部审计目标并形成适应性强的审计计划方案,一方面,可通过详尽的审前调查以明确审计对象的风险现状并核定相应的内审工作计划、内容和相应范围,据此选择更加合适的内审方法,提高审计水平。为了避免审前调查出现敷衍、深入程度不够等问题,在每次审计开始之前都要摸清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并出具审计的可行性报告,找出审计的着重点,做到全面、科学,减少审计计划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另一方面,要收集整理审计相关制度法律文件,提高审计流程的合理性与针对性,针对不同对象的财务风险特征相应地调整优化审计流程,對于问题项目的审计则要加强流程管理,侧重于流程的合规性,以此提高审计效能。

其次,重视审计计划与流程的匹配性与协调性。内部审计计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水平,审计计划详细而流程简陋或审计计划粗放而流程繁琐都会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出现问题,因此需要做到审计计划与流程的匹配与协同,比如使用精益管理的思想对审计项目流程进行梳理,包括建立审计章程等制度,完善整体流程。相应地增加“里程碑点”,在各个阶段的衔接处,审计部门进行阶段性自我评估。此外,也可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内审计划与相应工作流程的匹配性,提高内审质量。

(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水平

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企业内审人员工知识能力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内审无法更好实践,这是问题的关键。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水平,一方面要从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观念和思想认知入手建立现代化审计思维;另一方面则要从人员能力体系构建、审计培训等方面入手,丰富审计人员的能力结构。

在内审人员认知培育方面,需要重视知识性培训和能力性培训的协同,一方面让员工明确企业内审不是监督这么简单,同时还包括评价和建议的环节,通过给员工灌输这一科学理念,能够提高员工的审计工作科学性。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要重视内部审计在识别、预警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严格落实以防控财务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落实审计制度、遵守企业审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为高质量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培养方面,企业要定期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有关审计方法、法律法规、制度条例和审计能力的培训,使用多种激励方法鼓励企业中优秀审计工作者参与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不断提高从业能力。企业也要开辟薪酬绩效激励途径,为优秀的审计人员提高职业能力获得职级晋升提供支持,不断激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信心和热情,继而提升营销质量。要为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培训档案详细记录,将员工在职期间所接受的每一次培训都记录在册,方便随时了解员工在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阻碍,选择最适合财务部门目前发展的培训课程。了解企业培训架构存在的问题和培训的具体实施情况,做到培训真正的可实施化。工作人员也可以接受更加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企业应该全方面地满足内部审计人员各方面的需求,比如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人员培训晋升通道,引导内部审计人员意识到参与职业培训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内部审计人员参加职业培训的同时,還要为其提供免费的教材、资料。必要时企业管理者要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奖励,对表现优秀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表彰,激发其不断学习新技能的热情,为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三)推动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和实施

针对此前企业内部审计成果缺乏有效的运用与反馈机制的情况,需要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内审申诉机制、建立完善的内审成果反馈应用体系来提升审计成果应用水平。首先,在内审成果应用反馈机制建设方面,从反馈条件、反馈渠道、反馈程序等方面加强规范,如搭建企业内审和人事、行政、监察等不同部门的横向信息沟通,保证充足的信息交互和共享,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出现,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审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信息共享共用的机制,推动企业内部协同化发展机制的形成,为员工与企业管理层进行科学的内审成果运用沟通交流提供便捷的途径。其次,要丰富内部审计成果反馈方式,如通过基层员工座谈会、个人面谈、企业问卷等广泛征询基层员工对内审成果运用方式、流程与管理制度的意见,同时还要规范面谈场景来保证反馈的结果,为提升反馈水平,还需建立相应的原则,如定期反馈、基于工作事实反馈等,引导基层员工理性、客观地看待基于内部审计的财务风险管理,以保证内审成果运用反馈效果的真实性。

建立审计成果大数据平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实现内审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引入新兴技术将实体审计信息和虚拟信息平台结合,每当审计项目结束后,内部审计人员要及时将审计成果快速同步至企业内部大数据平台之上,保证审计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能够高效率地为企业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共用,提高内审结果的应用价值。为促进审计成果高质量运用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竞争情势日益严峻。有效的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是现代企业维持稳定经营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处于独立位置,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多种作用。本文的研究从理论阐述入手,在分析内部审计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同时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现阶段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内部审计存在内部审计计划和流程粗陋、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内部审计成果用于财务风险控制的水平不高等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要制定合理的内部审计计划和流程,并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水平,同时推动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和实施,只有如此才能够切实推动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提升,促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优化。

参考文献:

[1]肖晓兰.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探析[J].审计与理财,2022(12):16-18.

[2]张凤珍.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及策略探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23):87-88.

[3]樊子默,曹诗睿.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J].商场现代化,2022(13):176-178.

[4]高鑫馨.论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1):145-147.

[5]戚亮.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及有效发挥[J].财经界,2021(34):177-178.

[6]王玮霞.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中的作用[J].活力,2021(20):95-96.

[7]王昭霞.论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J].营销界,2021(37):104-105.

[8]李学刚.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产经,2022(16):43-45.

[9]史康佳.新时代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价值作用[J].商场现代化,2022(02):162-164.

[10]赵洪梅.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财务管理中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30):75-76.

[11]陈素恩.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8(05):27.

[12]张妍妍,张强,李妍,洪志明,刘昊.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208.

[13]胡玉婷.韶钢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作者单位:日照市凌云海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对策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