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体育育人的价值内涵、推进策略与保障机制研究

2023-12-06 22:07赵燕 吴飞
教育研讨 2023年3期
关键词:推进策略新时代

赵燕 吴飞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高校体育育人价值和育人实施策略与保障体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实现以体育人、落实立德树人,应秉承以学生为本之育人理念,明晰“享受乐趣—以体育智”“增强体质—以体育体”“健全人格—以体育德”“锤炼意志—以体育心”四位一体价值内涵;推进“课内教学”“课外竞赛”“体育文化”三向协同策略;构建以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和体育部门“双核驱动”,以人力、行政、教学、宣传、学工“多翼联动”的高校体育育人保障机制。

关键词|新时代;体育育人价值;推进策略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特曾说过:“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实现,文化就无从施展,力量就不能战斗,财富就会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1]。古希腊哲学家的智慧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开国领袖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对体育的认识有着深刻的论述,1917年在《新青年》的杂志上发表《体育之研究》,论述了体育对于人身体精神,对于国民乃至国家民族的精神面貌之影响极为深远,并突出强调“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2]。

总书记历来非常关心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曾在多次会议和多种场合中,对新时代我国体育工作的规划与部署作出了重要指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体育事业领域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再次强调: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要求明确,其中多次强调,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运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3]。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具有独特功能[4]。按照新时代人才培养标准,普通高校体育工作迫切需要结合新时代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挖掘学校体育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中的育人功能,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制度、有保障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 高校体育“四位一体”育人价值内涵

2018年9月,总书记在出席全国教育大会时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5];2022年4月8日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加强体育科技研发,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步伐”[6]。总书记对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及对体育本质属性和功能的科学论述,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体育育人的重要价值。高校体育要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大会提出的体育教育目标十六字方针,深刻领会和挖掘“以体育智、以体育体、以体育德、以體育心”的体育育人价值。

1.1 享受乐趣、以体育智的价值内涵

享受乐趣是体育育人的起点,体育更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高校大学生正值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时期,若运动中体会不到乐趣,则难以坚持长期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在“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方面就失去了有效载体。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有效调动身体各器官,增强各器官的功能,有效消除后期疲劳,提高精神工作和学生思维的敏感度和平衡感。大学的学业负担中脑力劳动占据主要地位。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学生的脑力发展和思维活跃度,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因而在高校体育的育人价值内涵中,促进大脑发育、提升智力的功能不容忽视。

同时,高校体育教学中各项体育技能的掌握、体育活动竞赛等都需要学生不断思考、练习、实践,智力因素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够不断思考、观察,提高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智力发展。

1.2 增强体质、以体育体的价值内涵

增强体质是体育育人的基石,健康的体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与根本,没有健康的身体,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成长和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多年的应试教育占据了大量时间,导致大学生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相对薄弱,体质健康水平整体偏低,缺乏正确的健身观念和运动习惯。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刚进大学时因离开父母的照顾,生活变得不规律,缺乏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因此高校体育提升健康意识、强健身体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各种体育技能,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一是通过田径类、球类、舞蹈健身等内容丰富、形式规范的体育教学,传授各种体育技能,使学生在运动时有更多的选择,还可以提高安全性和趣味性;二是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增强体质,以体育体”也成了高校体育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核心。

1.3 健全人格、以体育德的价值内涵

健全人格是体育育人之根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格一词的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7],健全人格则是这些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1916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时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育人理念,蔡元培先生所倡导之体育,始终与他所倡言的“完全人格”联系在一起;2020年5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将“体育+思政”规范化、普及化,充分体现以体育德的价值。

高校体育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一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各种体育团体项目提高学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责任意识等;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和比赛,学生体会并养成尊重、公正、友善、诚实等习惯;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通过体育教学互动与竞赛,提高学生交际能力、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等能力。这些品德对于形成健全人格至关重要。

总之,新时代高校体育在培养健全人格、以体育德的价值内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活动锻炼和训练,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成长,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1.4 锤炼意志、以体育心的价值内涵

锤炼意志是体育育人之灵魂。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生承受的生理上的痛苦、对危险的恐惧以及失败的不安等是学生磨炼意志,培养坚定品格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放松心情、舒缓身心,减轻学习产生的压力和焦虑感,降低心理疾病发生的几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学生在锻炼或比赛中只有坚定意志、坚持拼搏,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锤炼意志品质。体育比赛的输赢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面对一切困难。此外,通过体育活动或竞赛取得好成绩会大大提升自信心,生活和学习的幸福感随之增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 高校体育“三向协同”育人推进策略

形成“课内体育教学—课外体育竞赛—校园体育文化”三向协同的推进策略,凸显体育广阔的育人领域和价值,实现以体育人、落实立德树人。

2.1 落实课内体育教学育人效果

从课内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方面实现其育人价值和功能。

(1)在课内体育教学目标方面,加强高校体育育人工作的思想引领,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育人工作的全过程,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2)在课内体育教学内容方面,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包括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课程设置和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在课内体育教学实施方面,打造“有趣、有量、有效”的体育课堂,加强体育与思政相结合的教学创新方案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建立高校体育育人课程经典案例库,帮助学生在掌握动作技术的同时丰富健康教育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在课内体育教学评价方面,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体育素质、体育技能、体育心理、体育道德等方面的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2.2 拓展课外体育竞赛育人成果

通过拓展各级体育联赛强化高校体育育人成果,以体育竞赛为载体,由体育社团协会、院系级体育团队、校级运动代表队实现学校体育竞赛的多级联动机制,打造各种类型的体育赛事及活动,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人人来参与”。联动校园运动氛围,突出体育的社會服务属性和全过程育人作用,以参加“五赛”为驱动,拓宽交流展示平台,“五赛”即是以班赛、校赛、市赛、省赛、国赛为一体的五级联动竞赛体系。

2.3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育人氛围

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育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由于最早的体育概念是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中的身体教育,因此,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思想和观念是以教育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体育文化与教育有密切联系。在体育文化中,除了红色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外,还应该注重奥林匹克精神文化中人类团结友好的社会交往价值取向对学生价值观念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以及项目中姿态美促进学生道德、审美发展。校园内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体育博物馆等活动,了解体育发展史,坚定文化自信;以体育活动为主体,通过体育赛事与新闻、摄影相结合,开展体育文化节结合创客科技、书法绘画展等形式,建构以体育为载体的学科交叉育人局面。

3 高校体育“双核驱动—多翼联动”保障机制建设

3.1 保证主要部门的双核驱动

健全高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和体育工作执行部门的双核心作用,出台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方案,制定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明确主要目标、任务安排、主要举措以及部门和相关人员责任,重视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对体育课程的评估与改革。

3.2 加强高校各部门多翼联动

(1)人力部门对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保障。注重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师培训体系,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强化体育师资队伍的保障机制建设,探索建立符合体育教育教学特点、与课余训练和竞赛挂钩的工作量认定机制和教学评价体系,鼓励体育教师根据自身专业专长、技能专长投身到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行政部门对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保障。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体育资源,增加体育投入,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等开展广泛合作,建立完善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竞技需要,提高体育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教学部门对体育工作监测激励的保障。建立健全的体育育人监督和评估机制,对体育育人工作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整改,提高体育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宣传部门对高校体育育人的宣传和推广。高校应加强对体育育人工作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学生了解到体育育人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育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学工部门对学生健康档案建设保障。注重建立完善学生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体育竞赛、社团活动情况等信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体育教育服务和身心健康成长数据。

参考文献

[1]戴安娜·黑尔斯.健康的邀请[M].昌敦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新时代高校体育的育人使命和育人价值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4):114-117.

[3]国家体育总局编写组.深入学习 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1(1).

[5]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2(2).

[6]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2-04-08.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馮刚.新时代高校体育的育人蕴涵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12):25-27.

Research on the Value Connotation, Promotion Strategy,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Zhao Yan Wu Fei

Sports College, Wuhan Huax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Abstract: Using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of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guarantee systems for education.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people through sports and implementing moral education,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clarify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enjoying fun-using sports intelligence” “enhancing physical fitness-using sports physical fitness”, “improving personality-using sports ethics”, and “tempering willpower-using sports heart”; Promote the three-way collaborative strategy of “in class teaching” “extracurricular competitions”, and “sports culture”; Build a “dual core driven” university sports education guarantee mechanism with the school sports committee and sports department, and a “multi wing linkage” of 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teaching, publicity, and academic work.

Key words: The new era; The value of sports education; Promotion strategy

猜你喜欢
推进策略新时代
电子商务发展与政府推进策略研究
浅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推进策略
新时期高校党代表任期制的思考:历史、现实与推进策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新常态下实现外资高水平引进来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