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艺术中的竹韵
——《雲竹》艺术特征探析

2023-12-09 13:25喻建铭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1期
关键词:泥料竹子紫砂壶

喻建铭

紫砂壶艺术发展到新的时代呈现出新的特点,不变的是严谨的工艺标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此件《雲竹》采用竹子这一经典主题,在艺术设计上具有创新特色。本文将对此壶进行分析,说明此壶的创作特点及文化内涵。

一、紫砂壶中的“竹之海洋”

紫砂壶诞生于中国江苏宜兴,这里蕴藏着较为丰富的紫砂壶创作所必需的紫砂矿石,也是一座有着浓厚人文气息的城市,原材料的必要保证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了紫砂壶诞生的基础。[1]宜兴也是“竹的海洋”,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具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紫砂壶创作有着自觉的文化追求,因此自然将竹子作为重要的艺术主题之一,在神秘、绚烂的紫砂壶世界中也打造出一片“竹的海洋”。

紫砂壶创作者对竹子的表现大多追求形象感,由此产生了“竹段壶”这一经典的款式,主要采用圆筒形造型与立体纹线的装饰模仿竹段形态,效果极为逼真又具结构特色。[2]为了使竹子的形象更加真实,创作者有时还会特意运用烧制后能够呈现出绿色的泥料或采用雕刻工艺打造出竹枝、竹叶的图案,无论哪种方式都可看出创作者对形象化的追求。历经百余年,以竹为主题的紫砂壶已经成为紫砂壶艺术中的一大类型,这也充分反映出中国人对竹之精神的认同感,这些造型各异的紫砂“竹壶”使得工艺与民族精神不断地传承下去。

二、《雲竹》的创新特色

正是因为以竹为主题的紫砂壶规模庞大,就更加显示出创新的重要意义。大量的竹段壶或是以竹枝、竹叶为装饰的紫砂壶存在着类型化的倾向,难免会造成审美疲劳,不利于这一类型紫砂壶的发展。此件《雲竹》就大胆地在造型与装饰上进行创新,呈现出更具个性、更符合新时代审美需求的竹之造型,并在竹之精神之外承载着新时代精神,体现出紫砂壶创作的创新精神与时代品格。

首先,创作者在造型上进行创新,并没有采用最为经典的圆筒造型,运用了更为均匀、玲珑的圆形造型。竹子作为一种植物,品种繁多,姿态各异,只不过人们常见的竹子造型是呈纤细、挺拔的圆筒形态的。艺术创造的魅力就在于丰富的想象,从造型入手所进行的创新能够令观赏者认识到竹子类型的多样,也能感受到艺术想象的魅力。壶身圆润、饱满,壶腹处最为饱满,弧线流畅且具有韧性。壶身结构中正,上下、左右皆能做到完美对称,十分严谨。较为宽大的壶身能够产生稳重、踏实之感,衬托出竹的沉稳。在壶身表面上,创作者运用了横纹与竖纹两种纹线装饰,摆脱了传统竹段壶仅采用一种纹线的单一性。竖纹根据壶身体积分布,将壶身均匀地分为几个部分,具有筋纹器的艺术效果。横纹的分布则具有错落感,也正是这种错落感形象地表现出竹段的形态。如果说传统的竹段壶表现的是一根竹子,那么此壶表现的则是几根竹子环抱在一起的效果,极具新意。

壶盖与壶身顶面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平整的顶面。壶嘴采用一弯流样式,简约实用。耳状环形端把上运用竹节装饰,与壶身相呼应。壶钮是此壶中又一个创新点。创作者采用雕刻技法将壶钮雕刻成奇石形态,其棱角分明,并带有许多孔洞,有如受自然风蚀而成,这一壶钮不仅造型独特,且能够增强摩擦力,使人们在拿取壶盖时更加稳固,增强了实用性能。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竹子与奇石常一同出现,这是经典的人文场景,所以选择运用奇石壶钮也是出于创作者对文化性的考虑。

在泥料方面,创作者选择了深棕色的泥料,并追求自然纹理效果的呈现。竹子生于土壤之中,而紫砂壶创作所运用的紫砂泥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陶土,选择这种“土色”的泥料能够强调作品的自然韵味,以烘托出竹子的自然之美,虽然在色彩上并不与竹子相同,但在气韵上能够更为接近竹子的特点。

三、《雲竹》的文化内涵

竹子是“岁寒三友”之一,是“君子”这一人格的重要象征。竹子四季常青,不畏风雪严寒,有着坚贞、正直与勇敢的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十分喜爱竹子,本质上是对君子人格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尊崇。[3]此件《雲竹》的创作关注到竹的品格,无论是中正的造型还是清晰的竹节,都反映出竹子正直、踏实的品格。除此之外,创作者也关注到竹子积极向上、奋勇向上的一面,所以运用了一个极为扎实、稳固的壶身造型,而壶嘴与把手的线条也能看出无限延伸之感,这种无限延伸所表现的便是永不停止的追求。在新的时代,竹之精神仍十分重要,此壶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基础上也在提醒人们要保持高尚的品格,并具有奋斗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此壶既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也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以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新时代紫砂壶创作者深植于优秀传统根基,不断前进的艺术精神。

综上所述,此件《雲竹》是一件采用了经典主题,在艺术表现上极具创新特色的紫砂壶作品。创作者从文化与紫砂壶创作的传统入手,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完成艺术设计,带给了人们以全新的审美体验,并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启发人们思考,为紫砂壶创作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泥料竹子紫砂壶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和竹子在一起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泥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